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上海市杨浦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物理试卷
U蜂鸣器甲乙2015年1月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物理学业质量调研(一模)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第1—5页)和第Ⅱ卷(第6—10页)两部分.全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共56分)考生注意: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2.第I卷(1-20小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2B铅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一、(16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得2分,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得0分.1.下列关于磁感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B)实验中观察到的铁屑的分布就是磁感线.(C)磁感线的疏密反映了磁场的强弱.(D)磁感线自N极起,终止于S极.2.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一版问世,这标志着以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体系基本形成.牛顿不会想到,在他去世100多年之后,一位年轻人爱因斯坦会对他的力学理论提出挑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科学实践中,基本都服从牛顿力学规律.(B)牛顿力学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重要的科学理论.(C)牛顿力学无论应用到高速运动还是低速运动的问题时,都会得出合理的结果.(D)时间、空间和质量这三个基本的物理量,在牛顿力学中都是“绝对的”,但是在相对论中则都是“相对的”.3.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国际通用的国际单位制(SI),规定了7个基本单位.下列各个选项中哪一个不是基本单位:(A)电流单位安.(B)电量的单位库.(C)热力学温度单位开.(D)物质的量的单位摩.4.如图,低电位报警器由两个基本的门电路与蜂鸣器组成,该报警器只有当输入电压过低时蜂鸣器才会发出警报.其中:(A)甲是“与”门,乙是“非”门.(B)甲是“或”门,乙是“非”门.(C)甲是“与”门,乙是“或”门.(D)甲是“或”门,乙是“与”门.5.关于电源和电动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这种转化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来实现的.(B)电源的电动势高,表明该电源把其他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强,反之表明该电源把其他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弱.(C)电源电动势,是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电源是否接入电路,与电路的工作状态无关.(D)电源的电动势和一段电路两端电压可以有相同的大小和单位,两者的物理含义完全相同.6.两列波叠加,在空间出现稳定的干涉图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振动加强的区域内各质点都在波峰上.(B)振动加强的区域内各质点的位移始终不为零.(C)振动加强是指合振动的振幅变大,振动质点的能量变大.(D)振动加强和减弱区域的质点随波前进.7.现有丝绸、玻璃、塑料薄膜三种材料.通过实验发现,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被丝绸摩擦过的塑料薄膜时,两者相互吸引.据此排出三种材料的顺序,使前面的材料和后面的材料摩擦后,前者总是带负电,这个顺序是:(A)丝绸、玻璃、塑料薄膜.(B)塑料薄膜、玻璃、丝绸.(C)塑料薄膜、丝绸、玻璃.(D)丝绸、塑料薄膜、玻璃.8.如图所示,用水平方向的力F将重为G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开始时木块保持静止,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当F增大时,摩擦力将增大.(B)当F减小时,摩擦力一定减小.(C)当F减小时,摩擦力先不变,后变小.(D)当F减小为零时,摩擦力不一定为零.二、(24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得3分,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得0分.9.下列单位中与磁感应强度的单位T不相当的是:(A)Wb/m2.(B)N/(A.m).(C)N/(C.m).(D)kg/(s2.A).10.在离地高h处,沿竖直方向同时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它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v,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A)gv2.(B)gv.(C)vh2.(D)vh.11.弹簧振子的振动是最简单的振动,但是大多数物体的振动都比较复杂,它们的振动图象也比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复杂得多.下列四个图中哪一个是声带振动曲线?(A)(B)(C)(D)12.汽车以恒定功率沿公路做直线运动,途中通过一块沙地.汽车在公路及沙地上所受阻力均为恒力,且在沙地上受到的阻力大于在公路上受到的阻力.汽车在驶入沙地前已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驶入沙地到驶出沙地后的一段时间内,位移S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能是:(A)(B)(C)(D)1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O点,并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E中,小球静止时丝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若剪断丝线,则小球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0.(B)g,方向竖直向下.(C)gtanθ,水平向右.(D)g/cosθ,沿绳向下.14.如图所示,是某空间部分电场线分布图,电场方向如图箭头所示,M、N、Q是以直电场线上一点O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三点,OQ连线垂直于M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O点电势与Q点电势相等.(B)O、M间电势差小于N、O间电势差.(C)将一负电荷由M点移到Q点,电荷的电势能增加.(D)在Q点释放一个正电荷,正电荷所受电场力将沿与OQ垂直的方向竖直向上.15.如图所示,光滑金属导轨AC、AD固定在水平面内,并处在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有一质量为m的导体棒以初速度v0从某位置开始在导轨上水平向右运动,最终恰好静止在A点.在运动过程中,导体棒与导轨始终构成等边三角形回路,且通过A点的总电荷量为Q.已知导体棒与导轨间的接触电阻阻值为R,其余电阻不计,则:(A)该过程中导体棒做匀减速运动.(B)该过程中接触电阻产生的热量2081mv.(C)开始运动时,导体棒与导轨所构成回路的面积为BQR.(D)当导体棒的速度为021v时,回路中感应电流大小为初始时的一半.16.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木块,长为l,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端面与桌边平行.A木块放在B上,右端有4l伸出,为保证两木块不翻倒,木块B伸出桌边的长度不能超过:(A)2l.(B)83l.(C)4l.(D)8l.三、(16分)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每小题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错选的得0分.17.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一绝缘斜面上,两相同的金属导体棒a、b垂直于导轨静止放置,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现用一平行于导轨的恒力F作用在a的中点,使其向上运动.若b始终保持静止,则它所受摩擦力可能:(A)变为0.(B)先减小后不变.(C)等于F.(D)先增大再减小.18.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R0R1≠0.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于它的中点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电流表的读数为I,则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继续向上移动的过程中:(A)电压表的读数总小于U.(B)电压表的读数先增大后减小.(C)电流表的读数总大于I.(D)电流表的读数先增大后减小.19.分子速度的大小可以用多种方法来直接测定.图是蔡特曼和柯氏(Ko)于1930-1934年测定分子速度大小的装置简图.在小炉O中,金属银熔化并蒸发,银原子束通过小炉的小孔逸出,又通过狭缝S1和S2进入抽空区域.圆筒C可以绕轴A以一定的角速度旋转.那么:C(A)由银原子落在玻璃板G上的位置、圆筒C旋转的角速度、圆筒的直径就可得出金属银的速度大小.(B)由银原子落在玻璃板G上的位置、圆筒C旋转的角速度、就可得出金属银的速度大小.(C)由银原子落在玻璃板G上的位置、圆筒C的直径就可得出金属银的速度大小.(D)图表示蔡特曼(Zartman)对史特恩(Stern)测定分子速度大小方法的改进.20.如图所示,长度相同的三根轻杆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支架,在A处固定质量为2m的小球,B处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支架悬挂在O点,可绕过O点并与支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同定轴转动.开始时OB与地面相垂直,放手后支架开始运动,在不计任何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B)A球机械能减少量等于B球机械能增加量.(C)B球向左摆动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应高于A球开始运动时的高度.(D)当支架从左向右返回摆动时,A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杨浦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学业质量调研物理学科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第1—5页)和第Ⅱ卷(第6—10页)两部分.全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Ⅱ卷(共94分)考生注意:1.第II卷(21--33题)由人工阅卷.答第Ⅱ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将第II卷所有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用铅笔答题一律不给分.2.第30、31、32、3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四、(20分)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21.在一条玻璃生产线上,宽9m的成型玻璃板以2m/s的速度连续不断地向前行进.在切割工序处,金刚石割刀的移动速度为10m/s.为了使割下的玻璃板都呈规定尺寸的矩形,割刀的轨迹与玻璃板平移方向的夹角应为;切割一次的时间为s.22.甲、乙两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质量之比m1:m2=2:3,运行轨道的半径之比r1:r2=4:9,则它们的向心力之比F1:F2=,运动的周期之比T1:T2=.23.如图所示,S点是波源,振动频率f=100Hz,产生的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v=80m/s,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P、Q两点,已知距离SP=4.2m,距离SQ=5.4m.在某一时刻t,当S点的质点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P点的质点处于的位置是,Q点的质点处于的位置是.24.如图所示,MW为长直通电导线.PQ是一根与MW平行的竖直轴,轴上套有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通电金属框abcd(它与PQ绝缘).开始时,金属框的平面正对MW,即ab边与cd边跟MW的距离相等.放开金属框,自上向下看其将发生(填: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或者不动),因为根据左手定则确定ab边的受力方向是(填:指向MW或者背离MW),同理,cd边受力也有相同的效果.2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12Ω,R2=R3=R4=6.0Ω.当电键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2V,全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13W.问电键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流表的示数为(电流表的内阻忽略不计,电压表的内阻非常大).五.(24分)实验题.本大题共4小题.26.(4分)如图是某小组同学为研究滑动摩擦因数所设计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一质量为M的长直木板,B为木板上放置的质量为m的木块,Q为木块右端连接的一弹簧测力计.实验时用力将A从B的下方抽出,通过Q的读数即可测出动摩擦因数.若实验条件较为理想,则:(A)只有将木板A匀速抽出才能从Q上读取稳定读数.(B)将木板A加速、减速或匀速抽出均能从Q上读取稳定读数.(C)通过该方法可测得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D)通过该方法可测得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7.(4分)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灵敏电流计、直流电源、带铁芯的线圈L1、线圈L2、开关、滑动变阻器(控制电流大小,以改变磁场的强弱),如图所示.(1)按实验要求在实物图上连线.(2)若将滑动变阻器的两根导线接在接线柱C和D上,而在开关刚闭合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右偏.那么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C移动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将(填:左偏、右偏或者不偏).28.(8分)(1)用多用电表欧姆挡粗略测量某元件的电阻,选用“×1”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测得
本文标题:上海市杨浦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物理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536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