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吉林省长春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
2014年长春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I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初冬的早晨,树枝上往往挂满了霜花,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属于()A、液化B、凝华C、熔化D、升华2、下列物体不能产生磁场的是()A、地球B、指南针C、木棒D、通电导体3、下列生活中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来源:学科网]4、北湖公园为美丽的长春又增添了一处靓丽的风景。人们游园时所看到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的“白云”B、阳光下游客的影子C、水中游动的鱼D、垂柳在水中的倒影5、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水结冰后()A、质量变大B、质量不变C、密度变大D、密度不变6、以下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更换灯泡前断开电源开关B、在高压线下钓鱼C、用湿手插拔插头D、用铜丝代替保险丝7、如图所示,荷兰球员范佩西飞身鱼跃将球顶进球门,在此过程中()A、球相对于球门是静止的B、范佩西落地滑行中不受摩擦力C、头对球的力与球对头的力是一对平衡力D、球离开人体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8、如图是简化了的玩具警车的电路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关S1控制整个电路B、电动机与小灯泡工作时互不影响C、电动机与小灯泡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不箱等D、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动机与小灯泡是串联的[来源:学*科*网Z*X*X*K]9、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铁桶被压扁(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来源:学,科,网]A、该现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力改变了铁桶的形状C、浇冷水时铁桶放出热量D、该过程中铁桶的内能保持不变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则()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C、电阻R的功率不变A、筷子B、瓶起子C、羊角锤D、独轮车D、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第II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1、如图所示是常用手电筒的结构图,筒内每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按下按键前,小灯泡不发光,此时电路为(选填“通路”、“断路”或“短路”),按下按键后,小灯泡发光,它两端的电压为V。12、小明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m。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镜中像的大小。13、泡方便面时,调料包很难被撕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力。倒入开水,过一会儿闻到香味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14、世界杯期间,“中国造”电动车组和地铁列车驶进巴西里约热内卢,列车进站时刹车减速,车的动能。乘客需站在安全线以外候车,是为了避免因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而发生危险。15、家庭电路中控制照明灯的开关应接在线上。1kw·h的电能可供一只“220V5W”的节能灯正常发光h。16、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中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A、B,液面位置如图所示,液体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AB。现将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一个漂浮,另一个悬浮(液体均无溢出),此时两个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是甲P乙P。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7、马拉着质量为1000kg的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500m,行进中马对车的水平拉力是400N。(g取10N/kg)求:(1)车所受的重力。(2)马对车做的功。1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20Ω,只闭合开关S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5A,再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示数是0.21A。求:(1)电源电压。(2)开关S、S1都闭合时,电阻R2的电功率。四、综合题(共28分)19、(4分)按要求作图:(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2)请画出图中小球所受绳的拉力的示意图。20、(4分)在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如图是连接的部分电路。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选填“左”或“右”)端。(3)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示数始终为0,电流表示数有变化,则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Ω。21、(3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选填“a”、“b”或“c”)。(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运动。22、(3分)如图所示,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来源:学|科|网Z|X|X|K](2)小明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到距凸透镜15cm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3)摘掉眼镜的小明观察像时,离光屏很近才看清烛焰的像,则他的眼镜是透镜。23、(4分)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不计热量损失)(1)实验时,选用初温和均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2)加热10min,甲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甲液体的沸点是℃。(3)乙液体的比热容是甲液体比热容的倍。动的关24、(3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G系:(1)实验时,应竖直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2)改变动滑轮重,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分析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3)分析图象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N。(忽略绳重和摩擦)25、(4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蜡块(蜡<水)的密度,并进行了如下操作:a、如图甲,蜡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b、如图乙,用细线将金属球系在蜡块下方,将它们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c、如图丙,将蜡块拉出水面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在b操作中将蜡块和金属球逐渐浸入水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有关。(2)该蜡块密度的表达式为蜡=(水的密度用水表示)(3)以上操作顺序会使测得的密度比实际密度,为使测量值更准确,甲、乙、丙的合理顺序应为。[来源:Z&xx&k.Com]26、(3分)如图是小明设计的某调温电热器工作原理的甲、乙两个方案,其中电阻R1、R2、R3、R4均为发热电阻。(1)甲方案中,开关S、S1均闭合,电热器处于高温档;乙方案中,开关S,S1均闭合,电热器处于档。(2)甲、乙两种方案中高温档的功率相同,低温档的功率也相同,则电阻R1R3。(选填“>”、“<”或“=”)(3)甲方案中,高温档功率是低温档功率的10倍,若把R2换成'2R,结果低温档功率变为原来的一半,则'2R=R1。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A4、C5、B6、A7、D8、B9、D10、C二、填空11、断路3V12、2m不变;13、引、无规则运动;14、减小,小;15、火,200;16、大于,小于;三、计算17、(1)10000N(2)200000J;18、(1)3V(2)0.18W四、综合题:19、20、(2)右(3)小灯泡短路或电压表短路(4)12.5Ω;21、(1)b(2)远(3)匀速直线运动;F22、(1)10cm(2)放大(3)凹;23、(1)质量(2)等于60(3)224、(1)匀速(2)低(3)3N;25、(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2)水231FFF(3)小甲丙乙26、(1)高温档(2)小于(3)19我刚才做的答案,可能有错误,请各位指正,谢谢
本文标题:吉林省长春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558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