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基于预习作业的化学课堂导学设计与操作的策略研究
基于预习作业的化学课堂导学设计与操作的策略研究【摘要】以“导学案”载体,秉持“先学后教,教随学定”的理念实行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行。大多数教师虽然高度重视学生的预习作业,但能够把预习作业作为课堂导学设计的主要依据的却寥寥无几。基于这一现状,本文从定点、定向、定法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以“预习作业”为基点设计课堂导学策略的问题,使学生的预习作业和课堂导学能够高度融合,有效对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关键词】预习作业课堂导学设计策略一、问题当下,依托“导学案”这一载体,秉持“先学后教,教随学定”的理念实行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改革正在各地如火如荼的推行。重视预习、有效提升预习作业的价值和效益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追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预习的结果很少有或并没有直接成为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预习作业和教学设计的联系依然不紧密,对预习作业的分析、处理、使用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1)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对于学生的预习作业,有的教师只发不批阅,置之不理,仿佛根本不存在预习作业;也有的教师虽然对预习作业进行了简单的批阅但不做任何形式的反馈,对完成质量好的作业不肯定,不鼓励,对完成差的同学也不批评,不告诫。在这些老师眼里,预习是课前的事,是学生的事,教学的设计就凭自己的教学经验,将预习作业与教学设计完全割裂开来。(2)蜻蜓点水,匆匆过场老师只是简单地反馈学生的预习作业,常用一些“预习作业整体不错,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完成的一般,有些同学很不认真”之类的套话作为点评,没有具体的原因分析,没有弥补的对策,少了老师应有的指导和点拨。教师只是走过场,学生则显得习以为常,满不在乎。长期这样处理预习作业,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3)故弄玄虚,涛声依旧学生完成预习作业后,对教材情境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种情况下,不妨直接反馈预习,把功夫更多地用在重点知识的理解、应用上。可是,有部分老师依然热衷于用各种手法营造一种学生早已熟悉的教材情境,依旧视学生的预习于度外,依旧视学生基础为白纸,依照自己的设计我行我素,涛声依旧。学生的参与热情自然难以调动。(4)无的放矢,狂轰乱炸预习后的课堂导学设计,以学生预习所呈现的问题为支点来组织教学,灵活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从困惑到顿悟的过程,自然不允许面面俱到。但是有的老师对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筛选、没有整合,课堂上一一解答学生预习作业中提出的各种疑惑,被学生的问题牵着鼻子度过了整堂课,教学效率低下。上述四种情况或多或少背离了“先学后教,教随学定”的教学理念,是一种不良倾向在教学实践中的折射与反应。为什么要让学生预习并完成相关作业?基于学生预习作业,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得到尊重?教师的组织引导的作用如何体现?预习作业与课堂导学的脱节割裂现象深层原因是什么呢?这些问题均与我们老师的执教能力、态度和教学理念有关,当引起我们的深思。二、思考(一)关键概念的界定1、预习作业课前的自学作业,是以学案为载体,老师布置的让学生课前完成的学习任务。完成预习作业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学习新课前,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新的认识对象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的程。2、课堂导学设计教师根据学生学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投入学习的教学过程系统。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的方法,对各种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作出整体的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怎样学,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略设计。(二)基于预习作业的教学设计的原则与以往的以教材的特点或者以教师的的风格为基本出发点设计课堂教学流程、方式方法不同,以预习作业为基点设计的课堂导学则是把学生对新知预习的情况作为设计起点,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性学生的学习要力求全面系统,但是教师的教一定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有针对性,这是先学后教课堂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它必须根据学生在预习作业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首先,要对学生的预习作业进行进行检查,确切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他们对新知的掌握已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发现并集中学生存在问题;其次,在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时,也不是由教师包办代替,而是要继续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是更深层的针对性,即不仅针对学生的问题,也针对学生的能力。2、参与性通过预习作业的完成有利于学生带着求知欲和表现欲进入课堂,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地实质性地参与课堂。教师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也把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展开师生互教互学活动。因此,教师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出发,组织学生全身心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使他们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参与教学都有所发展,力求深入推进学生参与课堂的广度、深度和效度。3、合作性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开展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活动。小组学习是课前自主学习与课堂全班教学的中介与纽带,就学生而言,课前自主学习问题能够得到伙伴的充分关注和帮助,不仅有助于促进学习的进步和发展,而且有助于培养合作的能力。就教师而言,因为有小组合作学习做基础,所以比较容易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因而,课堂导学的设计可以把小组学习作为深化课堂教学的契机,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方式。4、生成性所谓“生成性”是相对于教学的预设而言的,是“先学后教,教随学定”这种课堂教学的最根本属性,其核心内容是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体现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新课程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因此,在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设计出的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导学策略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促进思维的活跃,导学的针对性开放性增强后,有助于课堂教学生成性的常态化的实现。基于预习作业设计的导学课堂能够让学生发挥自学潜能,是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的基础,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如何利用预习作业进行导学设计呢?三、实践以“导学案”为载体,秉持“先学后教,教随学定”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经过近四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们逐渐形成了利用预习作业设计课堂导学的一些有效的策略,现总结如下:(一)定点—厘清预习作业,确定导学起点这一阶段主要是对预习作业进行汇总,初步分析判断其价值,确定学生的预习状态、现实水平,为教师设计导学打下良好的基础。1、分析问题,判断价值在预习作业中,学生会出现很多错误或者提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时能给我们带来教学的亮点,使教学呈现出灵活、富有活力的状态。但是更多地是困扰着我们:学生预习作业中呈现的问题虽然是生成的、原初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够成为我们教学的有效资源,进而让我们调整课堂预设。我们必须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其价值。(1)审视三维目标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化学新课标提出的关于化学课程目标的核心理念。它的实现应该是以化学知识(技能)为依托,贯穿学习过程和方法指导,融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的教学过程。所以,学生预习作业中呈现着或隐含着怎样的知识(技能)是我们设计导学时首先需要考虑的。(2)审视教学价值所谓的教学价值,应该由两方面的意义,即教的价值和学的价值。作为教师认为该知识(技能)具有教的价值,即学生需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如知道、了解、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等。这决定了教师需不需要教,教到怎样的程度。其次是学得价值。即学生通过对该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理解,能产生怎样的学习效应。比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到某些知识的意义或掌握某项技能、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增强了对知识网络的建构等。判定学生问题中呈现的知识(技能)的教学价值取向的依据是什么呢?基于对教学价值的上述理解,我们认为判断学生预习问题的教学价值取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预习作业的教学价值取舍标准)我们对预习作业中出现的问题的处理有了一个理性的分析和判断后,我们可以用图示来表示整个决策过程的活动。如图示:(教师对学生预习作业的问题决策的心理过程)根据化学课程的三维目标和预习作业教学价值取舍标准,我们可以对学生预习作业中的问题进行较为充分的分析和判断,为重组整合做铺垫。2、科学重组,整合内容对于学生在预习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和质疑,教师不能单纯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让学生的问题牵着鼻子走,而要积极地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的重组,进而整合内容。(1)尊重学生,重视问题新课堂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教师愈来愈多的关注学生的预习情况,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问难,同时还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加工、重组,从而创设出更加有效和明确的问题。在这一重组的过程中教师要非常重视学生的质疑,尊重学生原始疑问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把学生的质疑视为教师提问的母体,教学重组的主体。(2)关注重点,取舍得当学生预习作业中出现的一大堆问题,不可能“兼收并蓄”,逐一解决。那么重点关注哪些问题呢?又如何取舍这一系列问题?判定学生问题中呈现的知识(技能)的教学价值取向的标准●能打动学生的内心。最好是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或能触及某个主题的复杂内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包括知识的有效建构、文本的解读等。●有利于学生对化学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基于教师现有教学资源。包括教师的积累、视野、阅历、现有材料、课堂条件等。●与原有的教学预设有一致性。符合化学教学的基本取向。筛选取舍预习问题(审视价值取向)确定问题所呈现的知识(技能)(审视三维目标)确定导学策略预习作业中呈现的问题(重点关注的“五点”问题)根据上述表格,我们可以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梳理筛选,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共性的,哪些是个别的?哪些是本节课的重点,哪些与本节课内容无关?要分清轻重缓急,分别处理。有的是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教师可以把解问的权利还给孩子;有的问题虽然是相当多的学生有疑问,但稍加点拨即可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适时解决。共性与重点的问题是课堂导学设计应聚焦突破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功底与能力,眼光与机智。(案例01):高二化学《电解质、离子反应》1.预习一、电解质、非电解质电解质:在里或状态下都导电的叫做非电解质。(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及水等)非电解质:在里和状态下都导电的叫做非电解质。(蔗糖、酒精等大多数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及NH3等)强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①强酸(盐酸、硫酸、硝酸、氢溴酸、氢碘酸、高氯酸等)②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氢氧化钡等)③绝大多数盐(包括不溶性盐)弱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练习1】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⑴HCl气体;⑵Ca(OH)2固体;⑶KNO3固体;⑷CO2⑸Hg;⑹NH3;⑺KOH溶液;⑻金刚石;⑼石墨;⑽蔗糖;⑾酒精;⑿硫;⒀铝;⒁冰醋酸;⒂硫酸钡。【练习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硫酸铁:氢氧化钡:碳酸氢钠:硫酸氢钾:氨水:醋酸:二、离子反应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练习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重点关注取舍标准兴趣点学生在预习作业中乐于关注、质疑的学习内容主要与次要共性与个别重点与非重点困惑点学生在预习作业中呈现的各种主要的疑惑矛盾点学生的各种质疑本身相互矛盾的问题集中点最受学生质疑和关注的一个问题创新点个别学生预习作业中提出的创新性的问题⑴铁和稀硫酸;⑵大理石和盐酸;⑶澄清石灰水和醋酸⑷钠与水;⑸小苏打溶液与盐酸;⑹小苏打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⑺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⑻硫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9)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离子共存问题判断:①是否产生沉淀②是否生成弱电解质③是否生成气体④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⑤络合反应,注意附加隐含条件(颜色,强酸强碱性)【练习4】下列各离子组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K+、Na+、OH-、NO3-B.Cu2+、Ba2+、Cl-、NO3-C.Na+、Mg2+、OH-、S
本文标题:基于预习作业的化学课堂导学设计与操作的策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558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