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广西钦州市钦南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禁止抽烟”、“请熄火”、“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A.液化B.汽化C.凝华D.升华2.对下列现象的成因及吸、放热解释正确的是()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吸热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吸热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放热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放热3.下列物质中是晶体的一组是()A.萘、雪花、食盐B.铁、玻璃、水晶C.松香、蜡、沥青D.沥青、海波、水4.下列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不同的固体熔点不同B.晶体熔化的温度叫熔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C.同种晶体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D.晶体熔化过程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5.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春天,墙壁上会“流汗”B.夏天,地上洒的水一会儿变干了C.秋天,花叶上晶莹的露珠D.冬天,树枝上结的雾凇6.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雪人没有融化去变小了B.冬天,窗上结了冰花C.烧开的水,水壶嘴冒了白汽D.晒衣服7.下列事例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在河岸边,看到河水“变浅了”B.阳光下,树在地面上会形成“影子”C.雨过天晴后,天空出现的彩虹D.人站在湖边,能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8.在下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丹顶鹤在水中的倒影B.射灯射出的光柱C.铅笔在水面处“折断”D.雨后的彩虹9.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据测定,室内洁白、光滑的墙壁能将射到墙上的太阳光的80%反射,长时间再这样刺眼的环境中会感到很不舒服.如果将墙壁表面做成凹凸不平,其作用之一可以使射到墙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减少污染,这一实例利用的原理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镜面反射C.光的漫反射D.光的折射10.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面的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C.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水D.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应是水11.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会发生偏折B.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C.反射和折射不会同时发生D.只要光进入另一种介质,速度就一定改变12.戴蓝色镜片的人看红色的纸,看到的颜色是()A.红色B.蓝色C.黑色D.白色二、多选题13.小青和小山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相机对远处的同学进行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如图中甲和乙所示则()A.小山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B.小青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C.小青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山的一样大,小青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后缩D.小山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青的一样大,小山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前伸1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描述及相关作图正确的是()A.投出去的篮球所受的力B.通过凸透镜的光线C.生活用电插座、开关与灯的连接电路D.电流与磁感应线的方向15.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A.彩色电视机的彩色是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B.人们在湖边看到“白云”在水中飘动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只有镜面反射光路才具有可逆性1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30°B.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其真伪的C.“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D.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三、填空题17.在中考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1)监考老师的声音是由声带的产生的,是通过传播传入考生耳中的,考生能分辨出两位老师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各自的不同.(2)考试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禁止附近工地开工,这种措施属于在处减弱噪声.18.汽油机在“吸气”、“压缩”、“做功”、“排气”的四个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冲程.19.一个2.5L的瓶子里正好可以装满2kg食用调和油,若用去了他的后,所剩下油的质量是kg,密度是kg/m3.20.2006年5月31日,吉林省发改委对吉林省6~8月份的汽油价格进行了微小调整.和大多数物质一样,汽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气温的上升,汽油密度会(选填“变大”或“变小”),受此因素影响,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升(每立方分米)汽油的价格会(选填“上调”或“下调”).21.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通常用字母表示.22.在下列的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1)成人的质量大约为60;(2)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60.四、实验题23.(2011•甘孜州校级模拟)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矿石的密度.把矿石放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矿石的质量是g;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2所示,矿石的体积是cm3,矿石密度是kg/m3.24.(2013•十堰)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眼睛的成像原理进行探究,凸透镜的焦距f=10cm.(1)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到上.(2)图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眼睛的.此时应将光屏向移动,光屏上才可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3)若进一步探究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应更换一个焦距(选填“更大”或“更小”)的凸透镜进行对比实验分析.(4)实验完毕,小明想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他应将光具座上的凸透镜换成,光屏换成.25.(2013•咸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1所示,调节烛焰、中心和光屏中心,使之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2)试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向(选填“上”或“下”)移动;(3)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四个不同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蜡烛放在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处得到的正立的虚像;在处的成像规律是放大镜的原理;(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3是我国海监人员正在用一台可变焦距的相机拍摄钓鱼岛,如果要让像更大一些,镜头焦距应该调得(选填“较大”或“较小”).五、计算题26.甲乙两种材料,其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1)甲乙两种材料的密度各是多少?(2)用甲种材料54g制作某零件,如换用乙种材料制作同种零件,零件的质量将减小多少?27.(2015秋•钦南区期末)己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3,小明的父亲外出时买了一个用铝材料制造的艺术品球,用天平测得球的质量是594g,体积为300cm3.请你帮助完成下列问题:(1)判断此球是否为实心的.(2)若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cm3?(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注入水的质量为多少?2015-2016学年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禁止抽烟”、“请熄火”、“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A.液化B.汽化C.凝华D.升华【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分析】根据汽油的特点和物态变化知识来分析.【解答】解:汽油在常温下就会汽化形成汽油的蒸汽,遇到火花就会燃烧.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汽化现象,是一道应用题.2.对下列现象的成因及吸、放热解释正确的是()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吸热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吸热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放热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放热【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要分析是什么物态变化,就要先确定此物质原来是什么状态,现在又是什么状态,即判断该物质由什么状态变化到什么状态.(2)物体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解答】解:A、河中的冰消融是固态冰变液态水,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正确;B、冰棒冒的“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气态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液态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错误;C、雾散去是液态的水变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C错误.D、玻璃内壁结冰花是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的冰,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态的几种变化,要注意物质原来和现在的状态,也要区别汽化的“汽”和气态的“气”.3.下列物质中是晶体的一组是()A.萘、雪花、食盐B.铁、玻璃、水晶C.松香、蜡、沥青D.沥青、海波、水【考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以及常见的晶体和非晶态都有哪些.【解答】解:海波、金刚石、食盐、萘、石墨、石英、雪花、食盐、水以及所有金属都是常见的晶体.而玻璃、松香、石蜡、沥青等是常见的非晶体.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晶体和非晶态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4.下列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不同的固体熔点不同B.晶体熔化的温度叫熔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C.同种晶体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D.晶体熔化过程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考点】熔点和凝固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熔化是需要吸收热量的.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凝固是需要放出热量的.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解答】解:A、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也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此选项不正确;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熔点,不同晶体熔点不同.此选项正确;C、同一种晶体的熔化温度和它的凝固温度是相同的.此选项不正确;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此选项不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和区别,学生很容易混淆,把握住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春天,墙壁上会“流汗”B.夏天,地上洒的水一会儿变干了C.秋天,花叶上晶莹的露珠D.冬天,树枝上结的雾凇【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物态变化的定义(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解答】解:凝华的生成物是固态.A、春天,墙壁上会“流汗”,是因为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夏天,地上洒的水一会儿变干了,是发生了汽化现象;C、露珠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D、雾凇是空中的水蒸气骤然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6.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雪人没有融化去变小了B.冬天,窗上结了冰花C.烧开的水,水壶嘴冒了白汽D.晒衣服【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种状态间可以相互转化;物质由固体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解答】解:A、雪人没有融化去变小了,是固态的雪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故A正确;B、冬天,窗上结了冰花,是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直接凝华为小冰晶;故B错误;C、烧开的水,水壶嘴冒了白汽,是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后形成的小液滴;故C错误;D、晒衣服时,衣服上的水发生了汽化现象(蒸发),变成了水蒸气;故D错误;故选A.【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7.下列事例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本文标题:广西钦州市钦南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561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