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十届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卷
第十届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卷一、网球拍的拍面有若干条经线和纬线,它们组成了一个个正方形的小格。如果光源安装在天花板,球拍在光源的正下方,要使经线和纬线在地面的影呈如下所列的几种形状,应该用什么样的光源,怎样放置球拍?影为正方形格子,边长放大到约为原来的2倍。1、影为矩形(不是正方形)。2、影为若干条平行的直线。3、无论怎样放置球拍,都看不清经线和纬线的影。二、1920年观测到,金牛昨ζ附近的蟹状星云(如图)对地球的视角正以每年0.21角秒的速率膨胀,当时的视角为180角秒。似乎恰巧的是,我国在宋代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就在同一位置,观测到一颗“客星”(即原来看不见而突然出现的亮星,天文学上叫做新星或超新星)。以上数据是否支持这样的结论,即现在的蟹状星云就是在公元1054年我国观测到的那颗“客星”爆发后形成的?三、一种家用灭蚊器中的电热元件是用钛酸钡材料制成的,它具有控温功能。图中给出了这种电热元件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请你根据这条曲线分析,灭蚊器稳定工作时发热元件处于哪个温度区间,环境温度在哪个区间时这种灭蚊器可以正常使用。四、1996年清华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学生合作研制了一辆太阳能汽车。车上电池的太阳能接收板的面积是8m2,它正对太阳时电池能够产生120V的电压,并对车上电动机提供10A的电流。电动机的直流电阻为4Ω,而太阳光照射到地面时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为1.0×103W/m2。1、该车的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是多少?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多少?2、若太阳辐射的总功率为3.9×1026W,且太阳光在穿过太空及地球大气层到达地面的途中有28%的能量损耗,还知道半径为R的球面面积为S=4πR2。请根据这些资料计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五、有一种五角棱镜实际上是一个玻璃棱柱,几个平面都经过精密磨光,是一种常用的光学器件,图a是它的横截面图。图中∠A=∠B=∠C=∠D=112.5。,∠E=90。,AB和CD两个平面外侧镀银。1、如图a所示,一束光线PQ垂直射入AE平面,画出它射入棱镜后直至射出的路径,标出在每一个镀银界面上的入射角。2、如图b所示,一束平行光以45。的入射角射向平面镜M。如果用一个箭头形小纸片“”挡光,请在磨砂玻璃R上以箭头标出纸片的影。设光源、小纸片的方向和磨砂玻璃的位置都不变(图c),用上述五角棱镜代替平面镜,如果也要在磨砂玻璃上得到小纸片的影,应该怎样放置这个棱镜?在图c中作出五角棱镜位置的示意图并以箭头标出磨砂玻璃上的影。3、图d是一种单镜头反光相机的示意图,镜头L的焦距f满足关系式fAB+BC+CD2f。取景时来自镜头的光经过两个小平面镜M、N的反射后在磨砂玻璃R上成像(曝光时小镜M向上弹起,处于水平位置,来自镜头的光在胶片上成像)。试作简图分析,这种取景器的最大缺点是什么,提出解决办法。第十届复赛参考解答和评分建议一、参考解答:1、用一个普通灯泡,使球拍平行于地面,与灯和地面等距。2、用一个普通灯泡,使经线(或纬线)与地面平行,纬线或经线不与地面平行。3、用一条直管型日光灯,使经线(或纬线)与灯管平行。4、用两条直管型日光灯,互相不平行地放置.全题14分。第1、2、3、4题分别为2、3、4、5。二、参考解答:180"/(0.21"/a)=857a。这表示,蟹状星云是在857年前从一个点膨胀而成的。1920年—857年=1063年,这与我国宋代观刚到的超新星年代十分接近。从图中可以看出,蟹状星云的边界不清晰,题中所说它的视角及视角的膨胀速率,误差都是很大的,因此可以认为这些数据支持题述的结论。评分建议:全题16分。如果计算正确而由于1063不等于1054而得出否定结论,最多只能给4分。如果肯定地说蟹状星云就是宋代的超新星爆发后形成的,而没有“支持……结论”或类似的说法,不能给满分。没有对于误差的分析,也不能给满分。三、参考解答:当钛酸钡元件的温度T处于T0TT1时,随着温度的上升,电阻减小,电流增大,温度上升得更快;当T1TT2时,随着温度的上升,电阻增大,电流减小,温度上升速率变慢,到一定程度时温度不再上升,达到干衡;T2T的区间,情况与T0TT1时相同。因此,灭蚊器稳定工作时发热元件处于T1TT2区间。环境温度在T0TT1和T1TT2两个区间时元件都可以正常工作,但在T2T的区间时,发热元件将会因过热而损坏。全题20分。能正确分析各区间的温度变化趋势,给15分;得出正确结论后给满分。四、参考解答:1.太阳能集光板接收的功率:P1=1.0×103×8W=8×103W(1)电池输出功率:P2=120×10W=1.2×103W(2)电机线圈发热功率P3=102×4W=0.4×103W(3)电池的效率:η1=P2/P1=1.2×103/(8×103)(4)电动机的效率:η2=(P2-P3)/P2=0.8×103/(1.2×103)=67%(5)2.设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R,以太阳为球心,以R为半径的球面枳就是S=4πR2(6)太阳的辐射总功率和太阳能电池的集光板的面积分别记为P0和S',则P0=3.9×1026W,S'=8m2因为P1/〔P0(1-28%)〕=S'/S(7)由此解出R=√(0.72S'P0/4πP1)(8)代入数值后计算,得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R=1.5×1011m(9)全题30分(7)式6分(其中“1-28%”给2分,功率等于面积比给4分,(3)(5)两式各5分,(2)(4)两式各3分(1)、(6)、(8)、(9)四式各2分。五、参考解答:1.见图e.2.见图f、图g。3.图d所示相机的最大缺点是,取景器中看到的景物是倒立的,分析如下,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使远处物体在胶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经过平面镜M、N的反射,这个像成在了取景器的磨砂玻璃上,仍是倒立的,这点可以利用图h说明。我们分别用单箭斗和双箭头代表光速的两侧,可以看到水平射来的光束的上侧在两镜反射后仍是上侧,所以平面镜M、N的反射并不能改变像的倒正。如果用一个五角棱镜代替平面镜N,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图i).从图中可以看到,入射光束的上侧在射出时成了光束的下侧,所以倒立的像被颠倒过来。全题:20分。第1题5分,第2题5分,第3题10分。说不出五角棱镜与平面镜反射时的区别的,第3题不能给分。
本文标题:第十届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571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