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6年天津市河东区高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6年天津市河东区高考物理二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源与接收者相互靠近会使波源的发射频率变高B.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核的结构C.贝克勒尔发现的β射线为核外电子流D.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原子核越稳定2.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如图所示.当此车加速上坡时,乘客()A.处于失重状态B.不受摩擦力的作用C.受到向前(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D.所受力的合力竖直向上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平方t2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A.加速度大小为1m/s2B.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为2mC.第2s内的位移是2mD.物体第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4.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水,PM为水面,从A点发出一束白光,射到水面上的O点后,折射光发生了色散,照到器壁上a、b之间,对应a、b两种颜色的单色光,则()A.由A到O,a光的传播时间等于b光的传播时间B.若发光点A不变而入射点O向左移,则b光可能发生全反射C.b光比a光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D.若a光是氢原子从第4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发出的光,则b光可能是氢原子从第6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发出的光5.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0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0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A.t=0.15s时,质点Q的加速度达到负向最大B.质点Q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cm)C.从t=0.10s到t=0.25s,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了6mD.从t=0.10s到t=0.2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cm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6.最近,科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太阳系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并测得它围绕该恒星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200年,它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0倍.假定该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圆周.仅利用以上两个数据可以求出的量有()A.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B.恒星密度与太阳密度之比C.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D.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7.如图所示,单匝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全部处于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为S,电阻为R.线框绕与cd重合的竖直固定转轴以角速度ω从中性面开始匀速转动,线框转过时的感应电流为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2IB.线框转动过程中穿过线框的磁通量的最大值为C.从中性面开始转过的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D.线框转一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8.如图所示,高为h的光滑绝缘曲面,处于方向平行于竖直平面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从曲面底端的A点开始沿曲面表面上滑,到达曲面顶端B点的速度仍为v0,则()A.电场力对小球做功为mgh+mvB.A、B两点的电势差为C.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为D.小球在B点的电势能小于在A点的电势能三、非选择(共6小题,满分72分)9.2013年6月11日,神州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首次为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开辟了我国太空教育的新篇章.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报告厅作为“地面课堂”,利用(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与神十航天员“天地连线”,从而传递信息.授课中,指令长聂海胜竟能盘起腿漂浮在空中,玩起了“悬空打坐”,此时(选填“能”或“不能”)用普通的体重计测量航天员的质量.10.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A、B两球在碰撞中动量是否守恒.该同学利用平抛运动测量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实验装置和具体做法如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滑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滑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并画出实验中A、B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图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E、F、J是实验中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①为了使两球碰撞为一维碰撞,所选两球的直径关系为:A球的直径B球的直径(“大于”、“等于”或“小于”);为减小实验误差,在两球碰撞后使A球不反弹,所选用的两小球质量关系应为mAm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②在以下选项中,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是;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B.A球与B球碰撞后,A球、B球落点位置分别到O点的距离C.A球和B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D.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③已知两小球质量mA和mB,该同学通过实验数据证实A、B两球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请你用图中的字母写出该同学判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是.11.小明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测量某种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所用电阻丝的电阻约为20Ω.他首先把电阻丝拉直后将其两端固定在刻度尺两端的接线柱a和b上,在电阻丝上夹上一个与接线柱c相连的小金属夹,沿电阻丝移动金属夹,可改变其与电阻丝接触点P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可供选择的器材还有:电池组E(电动势为3.0V,内阻约1Ω);电流表A1(量程0~100mA,内阻约5Ω);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0.2Ω);电阻箱R(0~999.9Ω);开关、导线若干.小明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A.用螺旋测微器在电阻丝上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电阻丝的直径;B.根据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连接好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C.调节电阻箱使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较大,闭合开关;D.将金属夹夹在电阻丝上某位置,调整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使电流表满偏,记录电阻箱的电阻值R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L;E.改变金属夹与电阻丝接触点的位置,调整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使电流表再次满偏.重复多次,记录每一次电阻箱的电阻值R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L;F.断开开关.①小明某次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直径时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这次测量中该电阻丝直径的测量值d=mm;②实验中电流表应选择(选填“A1”或“A2”);③小明用记录的多组电阻箱的电阻值R和对应的接入电路中电阻丝长度L的数据,绘出了如图丙所示的R﹣L关系图线,图线在R轴的截距为R0,在L轴的截距为L0,再结合测出的电阻丝直径d,可求出这种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ρ=(用给定的物理量符号和已知常数表示);④若在本实验中的操作、读数及计算均正确无误,那么由于电流表内阻的存在,对电阻率的测量结果是否会产生影响?若有影响,请说明测量结果将偏大还是偏小.(不要求分析过程,只回答出分析结果即可)答:.12.如图所示,质量M=4kg的滑板B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固定一根轻质弹簧,弹簧的自由端C到滑板左端的距离L=0.5m,这段滑板与木块A(可视为质点)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而弹簧自由端C到弹簧固定端D所对应的滑板上表面光滑.小木块A以速度v0=10m/s由滑板B左端开始沿滑板B表面向右运动.已知木块A的质量m=1kg,g取10m/s2.求:(1)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木块A的速度;(2)木块A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13.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第二象限内有平行于y轴的匀强电场,方向沿y轴负方向.在第一、四象限内有一个圆,圆心O′坐标为(r,0),圆内有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从P(﹣2h,h)点,以大小为v0的速度沿平行于x轴正方向射入电场,通过坐标原点O进入第四象限,又经过磁场从x轴上的Q点离开磁场.求:(1)电场强度E的大小;(2)圆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3)带电粒子从P点进入电场到从Q点射出磁场的总时间t.14.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某种电磁缓冲车的结构示意图,其主要部件为缓冲滑块K和质量为m的“U”框型缓冲车厢:在车厢的底板上固定着两个水平绝缘导轨PQ、MN,车厢的底板上还固定着电磁铁,能产生垂直于导轨平面并随车厢一起运动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设导轨右端QN是磁场的右边界.导轨内的缓冲滑块K由高强度绝缘材料制成,滑块K上绕有闭合矩形线圈abcd,线圈的总电阻为R,匝数为n,ab边长为L.假设缓冲车以速度v0与障碍物C碰撞后,滑块K立即停下(碰前车厢与滑块相对静止),此后线圈与轨道磁场的作用使车厢减速运动,从而实现缓冲.假设不计一切摩擦力,求:(1)滑块K的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2)若缓冲车厢向前移动距离L后速度为零(导轨未碰到障碍物),则此过程线圈abcd中产生的焦耳热(3)若缓冲车以某一速度v0(未知)与障碍物C碰撞后,滑块K立即停下,缓冲车厢所受的最大水平磁场力为Fm.缓冲车在滑块K停下后,其速度v随位移x的变化规律满足:v=v0′﹣x.要使导轨右端不碰到障碍物,则缓冲车与障碍物C碰撞前,导轨右端与滑块K的cd边距离至少多大?2016年天津市河东区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源与接收者相互靠近会使波源的发射频率变高B.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核的结构C.贝克勒尔发现的β射线为核外电子流D.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原子核越稳定【分析】波源与接收者相互靠近会使接受者接受到的频率增大,但波源的发射频率不变;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提出了原子核的结构;汤姆生发现的β射线为核外电子流;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原子核越稳定.【解答】解:A、根据多普勒效应,波源与接收者相互靠近会使接受者接受到的频率增大,但波源的发射频率不变.故A错误;B、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提出了原子核的结构,而不是实验证实了原子核的结构.故B错误;C、β射线即电子是由核内的中子变为质子同时放出电子产生的,而非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故C错误;D、原子核中,核子的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原子核越稳定.故D正确.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到3﹣4中的多普勒效应与3﹣5中的原子物理的部分知识,都是一些记忆性的知识,对这部分的知识要牢记,避免失分.2.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如图所示.当此车加速上坡时,乘客()A.处于失重状态B.不受摩擦力的作用C.受到向前(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D.所受力的合力竖直向上【分析】根据整体运动加速度与部分运动加速度相同,对与车相对静止的人受力分析可知.【解答】解:车加速上坡,车里的乘客与车相对静止,应该和车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方向沿斜坡向上,对人受力分析可知,人应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水平面竖直向上的弹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三力合力沿斜面向上,B、D错误;弹力大于重力,物体处于超重状态,A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整体法与隔离法的运用,注意当部分物体与整体相对静止时应具有相同的加速度.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平方t2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A.加速度大小为1m/s2B.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为2mC.第2s内的位移是2mD.物体第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分析】根据x和时间平方t2的关系图象写出函数关系式,进而求出加速度,位移等,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解答】解:A、根据x和时间平方t2的关系图象得出位移时间关系式为:x=t2,所以,解得:a=2m/s2,故A错误;B、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x=aT2=2×1=2m,故B正确;C、第2s内的位移等于2s内的位移减去第一秒的位移,即x2=22﹣12=3m,故C错误;D、同理求得物体第3s内的位移x3=
本文标题:2016年天津市河东区高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592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