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共24分)1.以下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0gB.中学生听到声音的频率可以为15000Hz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中学生平静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9s2.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色C.声音的音调D.琴弦的振幅3.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B.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4.如图所示为一商场运行中的自动扶梯.某一顾客站在上行的自动扶梯上.当我们说该顾客“静止”时.所选的参照物是()A.顾客本身B.扶梯C.大楼地面D.随相邻扶梯下行的乘客5.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两种图象,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区间段是()A.0a和0cB.ab和cdC.0a和cdD.ab和0c6.下列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质量变小,密度变小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质量不变,密度变大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D.同质量的水在4℃时,体积最大,密度最小7.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A.3:5B.5:3C.2:1D.3:18.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若V甲=V乙,则m甲<m乙D.若m甲=m乙,则V甲<V乙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4分)9.填上恰当的单位:金的密度为19.3,足球的直径大约是18,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强弱等级)不能超过70.10.如图为声音的波形图,甲、乙二者的音色;响度;音调(均填“相同”或“不同”).11.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比木头大,冬天里,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m;声呐系统测海深是利用(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传递(填“信息”或“能量”).13.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物理学用速度描述运动快慢,公式为v=,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填“①”或“②”)是相同的.常用的速度单位有m/s和km/h.则10.8km/h=m/s.14.某瓶氧气的密度是4.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kg/m3;容积是20L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kg,将煤油倒去4kg后,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是kg/m3.15.小勇在江边拾到一块鹅卵石,他想知道这块鹅卵石的密度.于是他找来天平、量筒按表格中的顺序进行了测量:请将表格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石块的质量m石/g量筒中水的体积V水/cm3石块放入后的总体积V总/cm3石块的密度ρ石(kg/m3)30401016.“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快门是常开的,但是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一定时间闪亮一次,物体就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光源不断闪亮,底片就记录下物体每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两个质量相同的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其各自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试根据照片分析:(1)甲球做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2)若光源每隔0.02s闪亮一次,则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乙球所用时间为s;(3)已知ab间的距离是1.8cm,那么乙球从a到b运动的平均速度是m/s.三、实验题(共4小题,共20分)17.如图甲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cm,所测得圆的直径是cm.如图乙速度表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如图丙秒表示数为s.18.①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A.往右盘增加砝码B.从右盘减少砝码C.向左调节平衡螺母D.向右调节平衡螺母②如图(a),天平所测物体质量为g.③如图(b)是某架天平配套使用的砝码盒,盒内的砝码有100g一个、50g一个、20g两个、10g一个、5g一个,正确调节天平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右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恢复了平衡,读出砝码和游码示数之和为112g,则物体的实际质量是g.19.在“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如图甲,当用橡皮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弹起一个较小的幅度,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将不易观察到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振动.这种思维方法叫做(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2)实验中若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听到音叉发声的响度更大同时看到的现象是.由此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声音的响度随的增大而增大.(3)如图乙所示,用小锤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也发声,乒乓球弹起,该实验现象能说明(多选)A.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B.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声波能传递能量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气体中快(4)假设宇航员在月球上做乙实验,则左边音叉边乒乓球会不会弹起?原因是什么?答:.20.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1)调节天平前应将游码移至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如图甲是小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2)改正错误后,小明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g.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盐水的密度为kg/m3.(3)小聪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倒入盐水后测出其总质量m2.在将盐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盐水较多,无法全部倒完,他及时停止了操作.同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聪读出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0,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得出了盐水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请帮小聪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用上述物理量字母表示出来).四、计算题(共2小题,共12分)21.一个容器的质量为200g,装满水时总质量是700g(已知ρ水=1×103kg/m3):(1)该容器的容积是多少?(2)用该容器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600g,此液体的密度是多少?(3)若将该容器中液体与水混合均匀后(总体积不变),则混合液体的密度水的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2.小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1)小明在第4min~6min处于何种运动状态?(2)小明在0~4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m?(3)小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结果保留1位小数)?五、综合应用题(共3小题,共20分)23.小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利用天平(砝码)、量筒、烧杯和细线等器材,对某种合金和水进行探究.(1)小明首先对该种合金材料制成的不同合金块进行探究.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处,若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1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调节;②图2是正确测量合金块质量时使用砝码情况和游码的位置,它的质量m为g;③图3是他用量筒测量②中合金块体积的情景,则该合金块的体积是cm3;④换用大小不同的合金块,重复上述测量,他得到不同合金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4所示.由图象可知,合金块的质量与体积成比;这个比值我们称作,请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包含计算公式及结果):;⑤通过上述探究,若合金块的体积为2cm3,则它的质量是kg;⑥此实验过程中若将②、③顺序对换,则所测密度的误差是偏.(2)小明接着对水进行研究,描绘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如图5中甲所示.他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作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甲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应是(选填图5中“乙”“丙”或“丁”).24.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1)该实验的原理是.(2)在实验中准备了小车、金属片、木块、带刻度值的斜面,还需要器材.(3)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①图中AB段的距离sAB=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m/s.②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③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由静止开始下滑.④vBCvAC(填“>”、“<”或“=”).25.立定跳远是中学体育项目之一,小晨想研究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因素.他根据平时训练体会,猜想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因素有:弹跳力量、跳跃角度、自身体重等.小晨用弹簧玩具枪、小钢球做了系列实验,记录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丁是图甲实验中,发射角度60°时,5次实验钢球的落地点.小晨用圆规画了一个尽量小的圆(O为圆心),使5个点均落在圆上或圆内,此时即可将(写出位置点)视作发射角度60°时钢球的落地点,这样做的目的是.(2)比较图甲、乙中两次同一序号③实验,可初步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立定跳远成绩越好;要研究弹跳力量对跳远成绩的影响,应比较图中同一序号实验.(3)小晨根据实验还可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跳跃角度为时,立定跳远成绩最好.为了使他的结论更加可靠,还需要补充进行的实验是.(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小晨给出了立定跳远取得好成绩的建议:①以适当角度向前跳出;②过度肥胖的同学要减肥,控制合理的体重;③.2016-2017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共24分)1.以下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0gB.中学生听到声音的频率可以为15000Hz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中学生平静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9s【考点】质量的估测;时间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5×104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人的正常听觉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所以中学生能够听到频率为15000Hz的声音.故B符合实际;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平静状态下1min呼吸20次左右,呼吸一次的时间在3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2.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色C.声音的音调D.琴弦的振幅【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演员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振动发声;当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故选C.3.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B.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减弱噪声有三种: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在人耳处减
本文标题: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629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