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辽宁省大连市第十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P/WI/AO8412abc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三物理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B.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C.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D.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2.如图所示,绳与杆均不计重力,承受力的最大值一定。A端用铰链固定,滑轮O在A点正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可忽略),B端挂一重物P,现施加拉力T将B缓慢上拉(绳和杆均未断),在杆达到竖直前()A.绳子越来越容易断B.绳子越来越不容易断C.杆越来越容易断D.杆越来越不容易断3.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t=0时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到B点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C点停止.测得每隔2s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由此可知()A.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m/sB.t=3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C.t=8s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点D.A、B间的距离小于B、C间的距离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沿着半径为R的半球形金属壳内壁滑下,半球形金属壳竖直固定放置,开口向上,滑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v.若物体与球壳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在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A.受到的摩擦力为)(2RvmmgB.受到的摩擦力为Rvm2C.受到的向心力为Rvmmg2D.受到的合力方向斜向右上方5.设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神舟七号”绕地球运行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则“神舟七号”与“同步卫星”各自所处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A.322234)()()2(GMThRB.34232)2()()(ThRGMC.234322)()2()(hRGMTD.23234)()()2(hRGMT6.如图所示,a、b两点处分别固定有等量异种点电荷Q和Q,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ac的中点,e是ab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将一个正点电荷先后放在d、c、e点,它们所受的电场力分别为ecFFF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ecFFFd、、三个力中dF最大B.cFFd、的方向水平向右,eF的方向竖直向上t/s0246v/(m·s-1)08128QQedcbaC.eFFd、的方向水平向右,cF=0D.ecFFFd、、的大小都相等7.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E、输出功率PR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画在了同一坐标上,如右图所示,根据图线,以下不正确的是()A.反映Pr变化的图线是cB.电源电动势为8VC.电源内阻为2ΩD.当电流为0.5A时,外电路的电阻为6Ω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8.在同一地点,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下图所示,则在图中所示时间内()A.两物体相遇的时刻是2S和6SB.乙物体先在前运动2S,随后作向后运动C.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4S末,D.4S后甲在乙前面9.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中的带电质点P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对电路的影响,当滑动变阻器R4滑片向b端移动时()A.电流表读数增大B.电压表读数减小C.R3上消耗的电功率增大D.质点P将向下运动10.如图所示,在等势面沿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中,一带负电的微粒以一定的初速度射人电场,并沿直线AB运动,由此可知()[来源:Z*xx*k.Com]A、电场中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B、微粒在A点时的动能大于在B点时的动能,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时的电势能C、微粒在A点时的动能大于在B点时的动能,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时的电势能D、微粒在A点时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大于在B点时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11.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均为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A.mg2F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B.当mg25F时,A的加速度为g21C.mg6F时,A的加速度为g2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g12.如图所示,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长木板M的左端,右端与小木块m连接,且m、M及M与地面间摩擦不计。开始时,m和M均静止,现同时对m、M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和F2,设两物体开始运动以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形变不超过其弹性限度。对于m、M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F1、F2等大反向,故系统机械能守恒B.当弹簧弹力大小与F1、F2大小相等时,m、M各自的动能最大C.由于F1、F2大小不变,所以m、M各自一直做匀加速运动D.由于F1、F2分别对m、M做正功,故系统的机械能不断增加BA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4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3.(8分)如图为利用气垫导轨(滑块在该导轨上运动时所受阻力可忽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完成以下填空.实验步骤如下:①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1m,将导轨调至水平.②测出挡光条的宽度l和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③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砝码静止不动时,释放滑块,要求砝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光电门2.④读出滑块分别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的挡光时间1t和2t.⑤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再称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⑥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可以确定系统(包括滑块、挡光条、托盘和砝码)的总动能分别为1kE=______和2kE=______.⑦在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减少pE=_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⑧如果满足关系式pE=_____________,则可认为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14.(6分)要测量电压表V1的内阻RV,其量程为2V,内阻约2kΩ。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0.1Ω;电压表V2,量程5V,内阻约5kΩ;定值电阻R1,阻值30Ω;定值电阻R2,阻值3kΩ;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100Ω,额定电流1.5A;电源E,电动势6V,内阻约0.5Ω;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1)有人拟将待测电压表V1和电流表A串联接入电压合适的测量电路中,测出V1的电压和电流,再计算出RV,该方案实际上不可行,其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请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电压表V1内阻RV的实验电路,要求测量尽量准确,实验须在同一电路中,且在不增减元件的条件下完成。试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图中电源与开关已连好),并标出所选元件的相应字母代号;(3)由上问写出V1内阻RV的表达式,说明式中各测量量的物理意义。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38分。)15.(12分)一辆汽车以速度v1=2m/s驶出村庄A后立刻以加速度大小为a1=4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驶往村庄B,为了安全起见,汽车通过村庄B的速度不能超过v2=3m/s,已知两村庄A,B间距离为L=92.5m,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3m/s2,汽车能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m=20m/s,求汽车从村庄A到村庄B的最短时间.16.(12分)如图所示,在两条平行的虚线内存在着宽度为L、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在与右侧虚线相距也为L处有一与电场平行的屏.现有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以垂直于电场线方向的初速度v0射入电场中,v0方向的延长线与屏的交点为O.试求:(1)粒子从射入到打到屏上所用的时间;(2)粒子刚射出电场时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间夹角的正切值tanα;(3)粒子打到屏上的点P到O点的距离s.[来源:学_科_网]17.(14分)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AB底端与半径R=0.4m的光滑半圆轨道BC平滑相连,O为轨道圆心,BC为圆轨道直径且处于竖直方向,A、C两点等高.质量m=1kg的滑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恰能滑到与O等高的D点,g取10m/s2,sin37°=0.6,cos37°=0.8.(1)求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若使滑块能到达C点,求滑块从A点沿斜面滑下时的初速度v0的最小值;(3)若滑块离开C处的速度大小为4m/s,求滑块从C点飞出至落到斜面上的时间t.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三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BDACABACABDBDADBD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13、21))((21tlmM22))((21tlmMmgs或12kkEE22))((21tlmM-21))((21tlmM[来源:学.科.网Z.X.X.K]14.(1)电流表A量程太小,不能准确测量出流过电压表V1的电流(2)(3),U1表示V1的电压,U2表示V1和R2串联总电压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38分。)15.理想状态是先加速至最大速度20m/s,然后以最大速度20m/s匀速,最后减速到3m/s。由axvv2202得加速阶段mx5.491减速阶段mx7.652Lmxx1.11521故汽车没达到最大速度就开始减速(判断过程4分)设,汽车实际运动的最大速度mv加速阶段时间1t,减速阶段时间2tLavvavvmm2222121222解得smvm/184分由atvv0得st41st52A到B的最短时间为t=9s4分16.(1)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时间02vLt2分[来源:Z|xx|k.Com](2)maEqmEqa1分tvL00vLt1分atvy0mvEqLvy2分20tanmvEqLvvxy2分(3)20223tan)2/(mvEqLLLs4分17.(1)A到D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037sin237cosooRmgmgR2分代入数据得375.01分(2)能到达C点,Rvmmgc2smgRvc/22分A到C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202212137sin237cosmvmvRmgcoo2分解得:smv/3201分(3)平抛运动水平位移x竖直位移y[来源:学科网ZXXK]tvxc221gty2分由几何关系得Ryxo237tan2分解得:st2.02分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学校名录参见:=3060
本文标题:辽宁省大连市第十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630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