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南京市江宁区东山外国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分析样题八年级语文注意事项:本试卷共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案全部写在答卷纸上。一积累与运用(28分)1.请在田字格中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3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用诗文原名填空,其中第(4)题需填写出处。(11分)(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2)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3)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五绩《野望》)(4)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6)遥望洞庭山水色,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望洞庭》)(7)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8)古诗文中有不少写景佳句,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游动的视角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流露出自己喜悦开朗的心情:郦道元用“__________________”四字,高度凝练地描绘了三峡春冬之时的景色。(分别用《渡荆门送别》《三峡》中的句子填写)3.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A.锐不可当摧枯拉朽再接再厉B.眼花嘹乱如梦初醒诚惶诚恐C.殚精竭虑一丝不苟入木三分D.油光可鉴抑扬顿挫和颜悦色4.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屏.息——秉.承咆.哮——炮.制匿.名——逆.流B.娇俏.——悄.然纤.夫——纤.维强.壮——勉强.C.诘.责——洁.白绯.红——斐.然炽.热——滞.留D.猝.然——国粹.教诲.——后悔.辍.学——点缀.5.请参考示例所用修辞手法,写一句话描写校秋季运动会场景。(不得透露所在学校的真实■)(2分)例: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新闻,完成下列题目。(6分)2017年10月15日上午,南京马拉松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南京站)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东门广场鸣枪开跑。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多国的28000名选手参加了比赛。金秋十月的南京,山水秀美、城林锦绣。南京人民和参赛选手以此活动共同表达对“喜迎十九大、乐跑新南京”的美好祝愿。本次比赛设置了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迷你健身跑、公益亲子跑四个项目。赛事充分体现了精心组织、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精彩呈现的办赛理念,突出赛事的专业性和参与性,呈现出组织严密、安全有序、保障有力、精彩圆满的良好效果,广大南京市民给予赛事高度关注和热情支持,良好的赛事组织赢得了参赛选手的一致好评。(1)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6个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南京业余马拉松跑步爱好者现年31年的狄鋆(yūn)以2时28分25秒获得全程国际第3名、国内第1名的好成绩,而从业余新手到今天的成绩,他只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请你以中学生代表的身份采访他,完成采访提纲。(4分)采访提纲时间、地点10月17日下午奥体中心田径馆休息室采访对象2017“南马”全程第3名,国内第1名选手狄鋆采访目的____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②深度访谈、照片拍摄、视频录像采访器材纸、笔、相机采访问题(1)说说你获奖后的心情。(2)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42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0题。(15分)【材料一】中秋月①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②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注释】①此诗写于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之时。②银汉:即银河。【材料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3.第八段写道:“很有一种让人心动的美感。”具体说说“美”在何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第九段画线句一定让你想起自己曾经有过的相同或相似的“心境与经历”。结合你的阅读、写作等经历,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来具体谈谈类似的感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14分)彭德怀印象[美]埃德加·斯诺我住在彭德怀设在预旺堡的司令部的院子里,因此我在前线常常看到他。附带说一句,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我们在一起吃过好几顿饭。他吃得很少很简单,伙食同部下一样,一般是白菜、面条、豆、羊肉,有时有馒头。宁夏产瓜,种类很多,彭德怀很爱吃。可是,好吃惯了的作者却发现彭德怀在吃瓜方面并不是什么对手。但是在彭德怀参谋部里的一位医生前面只好低头认输,他的吃瓜能力已为他博得了“韩吃瓜的”这样一个美名。我必须承认彭德怀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这也许一半是由于他不吸烟、也不喝酒的缘故。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好同他在一起,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顶上去!”彭德怀突然向他气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窜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从这一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彭德怀迟睡早起,不像毛泽东那样迟睡也迟起。就我所知,彭德怀每天晚上平均只睡四、五小时。他从来都是不急不忙的,但总是很忙碌。我记得那天早上一军团接到命令要前进二百里到敌区的海原,我多么吃惊:彭德怀在早饭以前发完了一切必要的命令后,下来同我一起吃饭,饭后他就马上上路,好像是到乡下去郊游一样,带着他的参谋人员走过预旺堡的大街,停下来同出来向他道别的穆斯林阿訇说话。大军似乎是自己管理自己的。附带说一句,虽然政府军飞机常常在红军前线扔传单,悬赏五万到十万元要缉拿彭德怀,不论死擒活捉,但是他的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我在那里的时候,看到有成千上万张传单空投下来要悬赏缉拿他、徐海东、毛泽东。彭德怀下令要保存这些传单。这些传单都是单面印的,当时红军缺纸,就用空白的一面来印红军的宣传品。注意到,彭德怀很喜欢孩子,他的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许多孩子充当勤务员、通讯员、号兵、马夫,作为红军正规部队组织起来,叫做少年先锋队。我常常见到彭德怀和两三个“红小鬼”坐在一起,认真地向他们讲政治和他们个人问题。他很尊重他们。……有一次我同彭德怀一起去看一军团抗日剧团的演出,我们同其他战士一起在临时搭成的舞台前面的草地上坐下来。他似乎很欣赏那些演出,带头要求唱一个喜欢听的歌。天黑后天气开始凉起来,虽然还只八月底。我把棉袄裹紧。在演出中途,我突然奇怪地发现彭德怀却已脱了棉衣。这时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我后来了解彭德怀为什么喜欢这些“小鬼”,那是他向我的再三要求让步,把他自己的童年的一些情况告诉我的时候,他在自己的童年所受的苦,可能使西方人听来感到惊奇,但是却是够典型的背景材料,可以说明为什么许多中国青年像他那样投奔红军。(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有删节)15.从选段中看出作者眼中的彭德怀是怎样的形象?(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揣摩文中画线句,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1)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试分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冲到顶上去!”彭德怀突然向他气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窜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我后来了解彭德怀为什么喜欢这些‘鬼’,那是他向我的再三要求让步,把他自己的童年的一些情况告诉我的时候。”从《红星照耀中国》中,你应该了解了一些彭德怀的经历,下面不是..彭德怀童年..经历的是()(3分)A.六岁母亲去世,被后母赶出门,父亲把他送到婶母家。B.把祖母吸大烟的烟盘踢了,祖母要把他溺死。C.有客人在桌子底下开枪,他面不改色,眼睛都没有眨一下。D.做过放牛娃、矿工、鞋匠、修渠工,积攒的钱因为换了军阀变成了废纸。18.学校要举行读书推荐会,把《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推荐给同学们,请从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两个角度,为《红星照耀中国》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推荐词。(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作(30分)19.又是一年秋风起,眼看2017只剩下短短两个月了,此刻的你会看到些什么,又想起些什么呢?请以“秋风起……”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不少于600字;(2)要有具体的景物描写;(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本文标题:南京市江宁区东山外国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651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