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农经管理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管理2.管理目标3.Z理论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5.人本原理6.创新原理7.管理方法8.企业文化9.战略10.决策11.组织创新12.直线职权13.团队建设14.沟通15.激励16.动态控制17.零基预算18.创新19.创新机制二、单项选择题1.管理中发挥最主要作用的,作为管理主体和最主要客体的都是()。A.时间B.人C.信息D.资金2.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研究,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管理者扮演的人际角色的是()。A.代表人B.领导人C.企业家D.联络者3.被称为“管理过程之父”的是()。A.泰勒B.亨利∙法约尔C.韦伯D.梅奥4.泰勒被尊称为()。A.科学管理之父B.管理过程之父C.组织理论之父D.行为科学之父5.马克斯∙韦伯在管理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A.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B.人际关系学说C.X—Y理论D.管理方格论6.根据“需要层次论”,人的最主层次需要是()。A.社交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感情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7.效益表现的最直接的形态是()。A.社会效益B.经济效益C.管理效益D.战略效益8.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最低层次需要是()。A.安全需要B.社交需要C.尊重需要D.生理需要9.()方法是管理活动中运用最为经常、最为普遍的方法。A.法律B.行政C.教育D.经济10.属于宏观管理中的经济手段的是()。A.工资B.价格C.奖金D.罚款11.属于微观管理中的经济手段的是()。A.奖金B.税收C.信贷D.利息12.()是计划工作的最全面的分析方法之一,是一种分析的、实验的和定量的科学方法。A.网络计划技术B.运筹学方法C.投入产出法D.滚动计划法13.越是组织的最高主管人员,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A.肯定型决策B.风险型决策C.常规决策D.非常规决策14.决策追求的是()。A.最优方案B.最理想方案C.最满意方案D.可行方案15.战略计划的着眼点是()。A.外部环境B.企业本身C.外部环境和企业本身D.其他16.目标管理的特点主要有参与决策、规定时限、评价绩效和()。A.明确目标B.明确责任C.明确分工D.明确结果17.组织结构设计的出发点和依据是()。A.权责利关系B.实现企业目标C.分工合作关系D.人人参与原则18.企业各种资源拥有量较大,生产规模大,管理层次较多,一般适于()组织形式。A.集权式B.分权式C.均权式D.直线式19.授权时应依被授权者的才能和知识水平的高低而定,这就是授权的()原则A.扬长避短B.因人设职,视能授权C.任人唯贤D.因事设人,视能授权20.管理者授权时,必须向被授权人明确所授事项的任务目标及(),亦即授权的原则。A.明确责任B.目标明确C.权责对等D.分工明确21.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原则。A.因事择人B.因人择事C.量才使用D.任人唯贤22.企业组织结构的本质是()。A.权责利关系B.实现企业目标C.分工合作关系D.上下级关系23.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能力较强,适于是()。A.均权管理B.分权管理C.集权管理D.部分分权管理24.各种标准化制度、例会制度、现场办公等属于()。A.人际关系协调方式B.结构协调方式C.制度协调方式D.现场协调制度25.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20年的危机中,发明并最早采用()组织结构。A.M型B.U型C.H型D.V型26.目前流行的“事业部制”或“集团”企业,部门划分的方法一般是()。A.按人数划分B.按职能划分C.按产品划分D.按体制划分27.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经研究发现,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通常以()较为合适。A.4—8人B.6—8人C.8—10人D.6—10人28.因为领导者的特殊品格、个性或个人魅力而形成的权力是指()。A.法定权B.奖励权C.强制权D.统御权29.认为人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进取心,不愿承担责任的是()。A.X理论B.Y理论C.W理论D.Z理论30.“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究卫生”,根据这一说法,以下几种控制方式中,最重要的方式是()。A.预先控制B.实时控制C.反馈控制D.前馈控制31.某企业到了2月底,发现甲产品一季度计划才完成50%,便采取日夜轮班平衡实际与计划的偏差;发现已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下降,这时候决定立即减少或停止这种产品的生产。这些措施()。A.属于负馈控制B.均属于正馈控制C.前者属于正馈控制,后者属于负馈控制D.前者属于负馈控制,后者属于正馈控制32.种庄稼需要水,但某一地区近年老不下雨,怎么办?一种办法是灌溉,以弥补天不下雨的不足;另一种办法是改种耐旱作物,使所种作物与环境相适应。这两种措施分别是()。A.纠正偏差和调整计划B.调整计划和纠正偏差C.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D.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33.创新机制体系主要是由动力机制、决策机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机制构成。其中()是创新机制体系的核心。A.动力机制B.决策机制C.运行机制D.发展机制34.管理创新的基准和出发点是()。A.创新条件B.创新的内容C.创新的原则D.创新的方法35.在下列创新策略中,创新度最高的是()。A.首创型创新策略B.改仿型创新策略C.仿创型创新策略D.模仿型创新策略36.对某一对象进行实验研究时,对实验模型进行改进,最后把结果推广到现实的产品或经营决策中的一种类比法是()。A.因果类比法B.相似类比法C.剩余类比法D.模拟类比法三、多项选择题1.按管理者的职责任务划分,管理者可分为()。A.决策指挥者B.职能管理者C.决策参谋人员D.业务管理人员2.认为管理包括沟通这一职能的管理学家有()。A.法约尔B.吉利克C.孔茨D.希克斯3.激励理论包括()。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B.双因素理论C.期望理论D.强化理论E.斯卡伦和林肯的计划F.X理论—Y理论4.下列属于西方现代管理新思潮的有()。A.威廉∙大内的Z理论B.企业再造理论C.人性理论D.激励理论5.一个管理系统一般可分解为()。A.指挥机构B.执行机构C.监督机构D.反馈机构6.管理弹性可分为()。A.局部弹性B.有序弹性C.整体弹性D.循环弹性7.按照管理功能的类型来划分,管理方法可分为()。A.计划方法B.生产管理方法C.物资管理方法D.人事管理方法8.法律方法的特征有()。A.强制性B.规范性C.权威性D.垂直性9.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是()。A.道德发展阶段B.个人特征C.问题强度D.组织文化E.结构变量10.社会经济观认为组织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论点是()。A.公众期望B.长期利润C.资源占有D.责任与权利的平衡11.计划的特征有()。A.目的性B.预见性C.统一性D.普遍性12.决策的特征有()。A.过程性B.针对性C.现实性D.选择性13.目标的性质有()。A.统一性B.多样性C.复杂性D.层次性E.网络性14.计划工作的核心是()。A.制定目标B.制定方案C.做出决策D.选择方案15.企业可采用的战略或战略态势一般分为三类,它们分别为()。A.稳定战略B.成长战略C.撤退战略D.迂回战略16.目标管理的目标转化过程,是一个()的过程。A.自上而下B.从高到低C.从低到高D.从下而上17.目标的性质主要有()。A.目标的层次性B.目标的明确性C.目标的多样化D.目标的网络化18.直线制的优点有()。A.操作迅速B.指挥灵活C.效率高D.能减轻各级领导的工作负担19.组织的纵向结构一般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即是()。A.高层的经营决策权B.中层的专业管理权C.基层作业管理权D.高层的专业管理权20.组织结构的柔性化突破了()。A.动态变化的能力B.等级分明C.层级较多D.官僚主义21.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一般表现为三个方面,即()。A.人才严重紧缺B.不会利用人才C.不会珍惜人才D.不会创造人才22.按非正式组织的成因划分有()。A.感情型B.识趣型C.利益型D.消极型23.组织变革的组织自身阻力有()。A.结构惯性B.有限的变革点C.群体惯性D.对专业知识的威胁E.对已有权力关系的威胁F.对已有资源分配的威胁24.领导者的责任,主要有()。A.维持和提高集团的经营能力B.构建管理框架体系,酝酿企业文化C.协调外部关系D.联结上下级集团25.西方现代领导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A.传统领导理论阶段B.特质领导阶段C.领导行为阶段D.领导权变理论阶段26.正式沟通渠道具有的模式包括()。A.链型B.Y型C.轮盘型D.环型E.随机型F.集合型27.根据期望理论,激励力的大小取决于()。A.效价B.期望率C.归属D.成就28.制定控制标准的步骤有()。A.确立控制对象B.选择控制重点C.制定控制标准D.以上都是29.现场控制的弊端有()。A.容易受到管理者时间、精力、业务水平的制约B.应用范围较窄C.容易在控制者和被控制者之间形成对立D.不能提高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30.企业制度主要包括()。A.产权制度B.经营制度C.管理制度D.服务制度31.管理创新的条件有很多,下列属于管理创新的必备条件的有()。A.创新意识B.创新能力C.创新氛围D.基础条件32.创新的支柱可以理解为创新的主体。创新的主体应是()。A.创新者B.执行者C.管理者D.下属员工四、填空题1.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和2.组织的管理人员按其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宽度及专业性质的不同,划分为和两大类。3.韦伯认为人类社会存在三种为社会所接受的权力:、和。4.专家认为,管理、、、和是未来20年内的发展趋势。5.任何复杂的系统都是由许多和综合而成的。6.在现代管理中,管理动力有物质动力、和三种基本类型。7.组织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依靠一定的。8.对人类社会生活最有影响力的是。9.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事的管理,就称之为。10.组织面临来自五个方面的竞争:、、替代品的威胁、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11.发展战略可分为、、多元化战略和。12.计划成功的标准特征是、和。13.决策的特性为、、和。14.所谓人员配备,是指在组织机构中出现了职位空缺或新的职位,根据职位所要求具备的条件,通过、等方式,来对候选人员进行和。15.奎因等把组织的生命周期细划分为、、和。16.“途径——目标”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和。17.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行为要把、结合起来考虑。18.领导者提高行为效率的关键是要和,充分发挥下属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9.期望理论的关键是正确判断三种联系:、绩效与奖励的联系和奖励与个人目标的联系。20.信息量能有效地服务于管理控制工作,需要符合以下三项基本要求:、、。21.利用一定的方式将不同的生产要素加以组合,是形成产品的先决条件,要素的组合包括和的时空组织两个方面。22.创新方法是指人们在创新过程所具体采用的方法,它包括和二方面。五、辨析题1.学习管理不需要学习书本上的东西,只需要学会在什么样的状况下如何实施具体的管理就行了。2.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是先天就有的。3.韦伯认为,企业无论大小,简单还是复杂,其全部活动都可以概括为六种基本的活动,而管理只是其中之一。4.提出了职工是“社会人”的观点的是法约尔。5.现代组织的经营管理者在经营管理上要追求组织的利润而不需注意社会价值。6.为了很好地使用管理动力,刺激量越大越好。7.目标管理是一种强调参与、民主和自我控制的管理方法。8.价值、功能和成本之间的关系是功能=价值/成本。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0.组织文化与管理实践是互不相干的。11.目标管理是由管理学家斯蒂芬∙罗宾斯提出的。12.悲观决策法又称小中取小法。13.环境不确定性越大,计划就越需要精确。14.组织作为人的集合,就是简单的个人加总。15.管理层次越多,需要的管理人员越少。16.组织的一般含义就是作为动词的“组织”含义,包含有“结合”、“协调”、“整合”等意思。17.当组织外部环境变动较大时,组织结构的弹性应该小一些,以保持组织的相对稳定。18.对下级的批评教育必须严厉。19.非正式沟通渠道
本文标题:农业经济管理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737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