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物流学基本概念邢台学院工商管理系朱军伟2课程学习要求本课程是物流管理领域的一门概论课,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对物流管理的基本科学体系有一系统的了解。本课程立足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着眼于应用,以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同时注意跟踪国内外物流管理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并及时吸纳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3参考资料推荐物流专业的期刊推荐《现代物流》、《中国国际物流》、《物流管理》、《中国物资流通》、《仓储管理与技术》、《物流技术与战略》、《信息周刊:物流》、《条码与信息系统》《市场周刊:新物流》网站推荐(可以超级链接,点击右键可以编辑)中国物流与采购网锦程物流网站在上述各网站的基础上再和其它网站进行链接参考书目:《现代物流学》(王之泰)、《现代物流管理》(李严锋)等。4主要内容物流的概念物流管理的定义物流的分类物流的性质物流的作用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服务5引入:物流的发展历程物流的产生与发展物流存在的历史悠久,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物流存在。但人们对物流的最早认识是从流通领域开始的。只不过那个时期的“物流”只有两个要素:物和流。6中国古代哲人对这个问题已经有哲学意义上的认识,荀子就提出“货畅其流”的哲学观点和治国之策;人类历史不乏许多与物流有关的故事:三国的木牛流马,隋唐的大运河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流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7到了近现代,社会的生产力较之前更为发达,所生产的物质财富增多,物流的载体——各种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的问世,大大促进了物流行业在新的形式急剧发展。1915年,现代物流的概念终于在美国出现,这是物流发展史的新的篇章。随着以电子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问世,物流行业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展现其本身巨大的作用。8物流的概念9物流是什么??简单来讲,我们先把物流理解成是:实物的流动10一、“物”的要素“物”: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有形的:钢材、水泥、粮食等;无形的:天然气、煤气等;固态、液态或气态。11注意1:物流中所指“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必须可以参照地球发生物理性位移。不包括固定物。注意2:物资、物料、货物、商品、物品等概念与物流的“物”之间有区别。12l.物资:我国专指生产资料,有时也泛指全部物质资料,较多地指工业品生产资料。“物资”中不能发生物理位移的建筑物、土地等不属于物流学研究范畴。132.物料:最终产品之外的、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不论其来自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燃料、零部件、半成品、外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料及各种废物统称为“物料”。143.货物:注意:人作为一种物质实体,有时也包含在“物”的概念中。154.商品:商品中凡具有可运动要素及物质实体要素的,都属于“物”。165.物品:在生产领域中指不参加生产过程,不进入产品实体,而仅在管理、行政、后勤、教育等领域使用的与生产相关的或有时完全无关的物质实体;在办公、生活领域则泛指与办公、生活消费有关的所有物件。17物流中所称之物,指的是:物质资料世界中同时具备物质实体特点和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那部分物质资料。18二、“流”的要素物流学中的“流”,指物理性运动或位移。注意:“流”的范围。19“流”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形式:1.流通领域:流通:流通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流通包括商流和物流:商流是指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物流是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20“流”与“流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流通中的“流”只是全部“流”的一个局部。商流不属于“流”。流通中“流”与物流中“流”的联系:物流中“流”的一个重点领域是流通领域。212.生产领域。“流程”。反映物流运动,技术、装备的衔接、管理、调度等。3.生活工作领域。生活用品、办公用品等的位置不断变换。224.军事领域。1)军事工业生产活动引发的物流活动。2)战时军事后勤保障及平时军事后勤准备所发生的物流活动。3)军事废弃物物流活动。23简单的例子反映了最实际的物流:从超市的货架上随手取下一瓶洗发水,你能想到它是如何才能到你手中的呢?更重要的是,需要怎样做才能够更经济地将这瓶洗发水送到零售店里去?24例:生产企业物流过程工厂原材料零部件初步加工和或组装配送至仓库和/或批发商零售商产成品储备物资管理实物配送企业物流顾客或用户25物流的概念(P3-10)有关物流的概念说法很多国内外争议也很多思考大家对这些概念如何看?能否提出其中各个概念的特点?甚至你认为错误的地方?你认为国内外物流概念最明显的差别在哪里?人流是物流吗?26商品在两地之间的运输货物在仓库的储存原材料在工厂内的装卸搬运对商品的包装扔掉垃圾的运送将整鸡分切成不同部位,并送到超市各种商品的配送以下活动是否为物流活动?27搬家快递邮包、信件的分拣与投递天然气的管道输送以下活动是否为物流活动?281.1物流概念的产生:物流是大的商业活动,涉及大量的土地、劳力、资本以及信息,广泛存在于各类经济与非经济组织中。物流活动本身作为物质资料流通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自商品经济开始以来便存在了,但是将物流作为企业经营的基本职能之一,对物流活动实施系统化的科学管理则是20世纪50年代左右。国际上物流学术界将物流概念的产生归于以下两方面:29经济动因:物流活动本身由许多相关活动组成,如运输、仓储、包装等,在物流概念产生以前,企业是将这些活动单独进行管理的,1915年,阿奇•箫在哈佛大学出版的《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明确指出物流与生产、营销、销售等环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1929年,著名营销专家FredE.Dark在《市场营销原理》一书中将商品的流通功能划分为交换功能、物流功能、辅助功能。30军事动因:1905年,美国少校琼西·贝克指出:“那个与军备的移动与供应相关的战争的艺术的分支就叫物流”。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物流对盟军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因而开始引起人们的认识和关注。并将积累的大量军事后勤保障理论、经验加以完善,形成和丰富了“运筹学”的理论与方法,战后将这些方法应用到民用领域,促进了20世纪60、70年代经济的发展,也促使现代“物流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31物流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进行有效率、有效益地流通和储存,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并对这个过程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这个过程包括输入、输出、内部和外部的移动以及以环境保护目的的物流回收。(1991年)物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专注于物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点到消费点的有效流动和储存的企划、执行与控制过程,以达成顾客的要求。(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32日本日通综合研究所的定义: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从物流的范畴来看,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33中国国家标准物流(logistics):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国家标准对物流的定义34概念差异分析美国对于物流的定义,瞄准的是经济活动的领域,对于“实物”的表述都具体化到了“商品”,比较侧重于经济领域的实践的总结,中心点集中于消费者,物流的一切活动是在满足消费者而不是满足企业自己的基础上,所以特别强调服务保障作用。日本的物流观念着眼于企业,着眼于流通,强调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35对物流定义的理解之一:是一种广泛实践对物流定义的理解之二:追求效率和效益评价七要素:合适的数量(RightQuantity)合适的时间(RightTime)合适的商品(RightCommodity)合适的质量(RightQuality)合适的地点(RightPlace)合适的价格(RightPrice)优良的印象(RightImpression)对物流定义的理解之三:是管理思想集成外包(Outsourcing)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资源整合业务流程重组与组织再造核心竞争力企业战略管理36结论:物流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具有对象、流向,静动结合的活动过程;同时又是一个集各种功能要素于一体的集成管理过程。物流的出发点是满足用户的需求;物流的立足点是提供综合服务。物流强调功能的整合,强调要素的集成。37问题:下列哪些是物流设施设备,哪些不是?(1)(3)(4)(2)381.3物流概念的发展以美国为例,对物流的认识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实物配送阶段(Physicaldistribution)(1950—1970)综合物流阶段:(logistics)(20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末)供应链管理阶段:(SupplyChainLogistics)20世纪80年代至今,外部一体化39实物配送阶段(狭义上的物流)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最早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PD)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从生产地到消费地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PD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用于商品流通领域,指的就是商品流通中的实物流通;1961年第一本物流管理教科书《物流管理》问世,标志着物流理论体系的开始形成。40•一是分销物流学PhysicalDistribution的概念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而且占据了统治地位;•二是从美国走向了全世界,成为世界各国一致公认,形成了一个比较普遍统一的物流概念,形成和发展了物流管理学,因而也形成了物流学派、物流产业和物流领域;•三是随着物流概念的认识深化,非分销领域(供应物流、生产物流)的物流概念逐渐强化起来。这一个阶段的基本特征:41综合物流阶段(广义上的物流)Logistics主要是说军事后勤,随着一些军事技术商用化,以及20世纪80年代物流范围的拓展,Logistics逐渐取代了原有的PD,开始应用与物流有关的经济领域,进入综合管理阶段,即对生产、销售、消费以及废弃回收等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活动进行全面管理。42供应链管理阶段尽管logistics实现了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但是由于没有跳出本企业的范围,没有与上下游相关企业结成合作伙伴关系,没有信息资源共享,因而导致物流效率低下,物流成本无法得到真正的控制,因此需要跨越个别企业的边界,将物流整合的范围向上下游企业扩展,实现物流系统的无缝对接,因此logistics不断地向SupplyChainLogistics转变。43物流的分类44现代物流体系从再生产过程角度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从社会化角度划分社会物流企业物流从地域角度划分区域物流城市物流国际物流国内物流从产业角度划分物流产业产业物流:企业物流业务45宏观物流•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带有总体性的物流活动,其主要特点是综观性和全局性。物流的分类——宏观与微观46从物流活动所属的产业角度第一产业物流农业物流第二产业物流制造业物流、建筑业物流第三产业物流零售业物流、教育业物流47从物流活动地域范围的角度国际物流国内物流区域物流城乡物流行政区域物流经济区域物流城镇物流乡村物流48微观物流指消费者、生产者所从事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其主要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49社会物流1.定义: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物流。2.特点:综观性和广泛性。3.研究内容: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物流活动,国民经济中物流活动,如何形成服务于社会、面向社会又在社会环境中运行的物流,社会中物流体系结构和运行等。50企业物流1.定义: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2.特点:具体、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3.包含内容:(1)企业生产物流(2)企业供应物流(3)企业销售物流(4)企业逆向及回收物流(5)企业废弃物物流51供应物流——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生产物流——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销售物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
本文标题:物流学基本概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77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