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电子档案:徐建清电子档案:徐建清干部履历徐建清.女.出生于1976年5月。籍贯:江苏省常熟市.汉族。政治面貌一般群众。学历: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个人简历1993.9——1996.7在巴州师范音乐专业毕业1996.8——1999.1在库尔勒市第三小学教学1999.2——2000.2在库尔勒市普惠乡中心小学支教2000.3——2004.2在库尔勒市第三小学教学2004.3——至今在库尔勒市第一小学教学1996.7——1999.7在新疆教育学院函授音乐专科毕业2000.8——2003.7在新疆师范学院函授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个人信奉格言:信念,你拿它没办法。但是没有它,你什么也做不成。——撒姆尔.巴特勒个人获奖情况:2002.9论文《小学数学与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获库尔勒市教研中心征文二等奖,并获新疆自治区教学研究室征文三等奖2003.7论文《如何克服考试焦虑》获新疆自治区教学研究室征文三等奖,并获中国教育学会儿童教育心理学会征文优秀奖2004.3论文《浅谈探索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中的运用》获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会征文二等奖,并在中国教育学会现代教学艺术研究总课题组出版的《教学艺术》上发表2004.3论文《加与减(一)买电器》获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会征文三等奖2004.6获巴州人民政府“三个文明”“建设开发巴州”奖2004.9获库尔勒市人民政府“先进教师”奖2004.9论文《如何在小学数学课中运用探究性学习》获新疆教育学会小学数学学科研究会征文三等奖2007.4获第五届新疆自治区小学生数学应用问题竞赛辅导一等奖2007.5获新疆教育科研所《促进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评价实验与研究》课题组结题证书2008.1获第六届新疆自治区小学生数学应用问题竞赛辅导一等奖个人执教优秀教案《解比例》教案库尔勒市第一小学徐建清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5页例2、例3;完成练习六的第7~10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什么叫解比例,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2、使学生能够应用解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解比例。(板书课题)二、新课1、自学解比例。(1)学生自学教材35页的解比例。(2)学生交流解比例的意义。(3)教师归纳:(出示课件)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2、教学例2。出示例2。(1)学生读题,理解题目里的条件和问题。(2)学生试着解答此题,一名学生演板。(3)师生共评。(4)归纳用比例解应用题的方法:A.设出题目中要求的未知量为x;B.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C.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D.检查、写答语。(5)试一试:完成练习六第8题。3、自学例3。(1)学生独立把例3补充完整。(2)学生口述解答过程和解答依据。(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就得出方程,再解方程。)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求知数x的值。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从刚才解比例的过程.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4、总结解比例的过程。提问:(1)“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2)“变成方程以后,再怎么做?”(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3)“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5、完成第35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三、巩固练习做练习六的第7、9、10题。四、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第8*题。傲第8*题的第(1)题.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这道题需要逆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现在这道题是知道两个积相等,如果我们把左边的两个数当作比例的外项,那么右边的两个数就应作为比例的内项.这样就能推出比例式了:如果把左边的两个数当作比例的内项.那么右边的两个数就应作为比例的外项.世可以推出比例式。然后让学生自己写出比例式。写完后,教师板书出来。如果把3、40作为外项,有下面这些比例式:3:8=15:4040:15=8:33:15=8:4040:8=15:3如果把3、40作为内项,有下面这些比例式:15:3=40:88:40=3:1515:40=3:88:3=40:15可能有的学生写比例式时是按照数的排列规律来写的,有些可能没什么规律性。学生做完后,可以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才能写全所有的比例式。板书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X∶320=1∶10X/320=1/10解:10X=320×1解:10X=320×1X=320×1÷10X=320×1÷10X=32X=32答:这座模型的高32米。答:这座模型的高32米。其他教学《解比例》后的反思库尔勒市第一小学徐建清上完课后,感觉自己课前对于这一课时的学习内容钻研还不够,在上这课之前,阅读了《教师教学用书》后,我感觉现在的新教材与去年的老教材截然不同,使用的教材在这一课时的编排上与以往有很大不同。本课学习内容的知识基础是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师在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时采取的策略不是单纯让学生复述有关文字概念,而是通过让学生举出实实在在的比例式,并通过判断练习来达到这一目的。不仅如此,这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学生有效建构了“比的基本性质”与“解比例”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猜想-验证”的途径,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思考、探究x的值,这样的思考是有价值的思考,在取得理想学习效果的同时,肯定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教学中,教师的重点不在于如何讲解,而在于引导学生如何活动,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能全身心参与到学习中去;通过巧妙设疑,在引出比例中的未知项x的同时,引导学生猜测、讨论,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相互帮助的品德也能得到培养;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激励者。我个人认为,例题1并不单纯是教学如何根据比例基本性质来解比例,还蕴含着根据物体放大与缩小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这实质上又可以说是用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在练习六的第8题也安排了类似的题目。所以虽然这一课时没有单独介绍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但通过例题1和练习六的第8题,我们能感受到这一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我想,教学例题1时要很好地把握两点:一是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然后根据物体的放大与缩小的知识正确写出比例。(可以写出不同的比例)。二是引导学生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并认识什么叫解比例。另外,还应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基本性质进行检验。是教学如何根据比例基本性质来解比例,还蕴含着根据实物与缩小的模型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这实质上又可以说是用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静下心来再反思一下,觉得可能在学习例题1的这一环节上处理地有些粗糙,或者说没有很好地让学生结合实际物体和模型对应的关系。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地写出比例来,但仍有不少学生没有体会到因为模型是按一定比例缩小的,所以物体和模型的比是1/10。这一点很重要,在学习比例尺时仍要用到这一知识。下次再教学这一内容时应该多让学生体会按比例缩小的意思,不用急于学习解比例。我能感受到这一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我想,教学例题1时要很好地把握两点:一是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然后根据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知识正确写出比例。(可以写出不同的比例)。二是引导学生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并认识什么叫解比例。另外,还应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基本性质进行检验。而我当时上课时,是把检验穿插在练习中来讲的,而且方法单一,只规定他们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验证,框死了学生的思维,应该鼓励学生多种方法来检验。而且如果在教学完例1直接来检验,效果可能还要好些。解比例这节课的内容学生相对而言是掌握得不错,关键是提高他们在计算过程中的正确率。在教授例题的时候也有学生提出来可不可以不设未知数来解。提出这一问题的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他在做补充习题上的应用题时也采用了算术方法。我想,如果题目没有做明确的要求,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还是尊重他们的意见。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看似好像是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但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我发现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并不对立,它们是和谐统一的。在这一环节中,我发现我们的学生很可爱,也很聪明,当学生用比例的意义去解这个比例时,很难算,于是马上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去解答。学生解决问题中主动进行了优化。这远比我们教师的强制要求要强的多。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比用其它知识解更容易掌握,至少对于中等生和后进生是这样。今天课上的自我感觉,只是开始的时候时间有点浪费,学生对判断比例的两种方法掌握得还不熟练,我又注重强调了分数形式的比例,交叉乘是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一点是因为昨天上课的时候觉得强调不够,所以今天补救。但是还是发现部分学困生较难接受,打算后面练习课做一次详细评讲。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发现学困生的解一般方程掌握的并不好,有必要进行加强。还有在练习的设计上,层次不突出,坡度不明显,练习的内容上有些重复,应在以后的教学中,合理选择练习,不能让学生重复机械的练习。《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库尔勒市一小徐建清《给教师的建议》里对时下父母们还是非常看重的分数作了非常科学的分析。可惜现在大部分的家长甚至教师还是一直把分数放在第一位,认为分数高就是学习好,分数高就是好学生。于是剥夺了孩子双休日的休息权利,让他们参加这样那样的学习班,进行这种那种的培训。有些家长即使有些犹豫,但最终抵不住别人家的孩子个个都往往学习班时去。正像一个同事所说的那样:现在的中考高考试卷都很浅,如果不参加学习班,肯定比不上人家。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这本书中的一些描述吧:母亲和父亲打心眼里关心儿童的成功和失败,他们就逐渐懂得了尊重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这门很微妙的学问。同时,在学前期进行一些教学,还可以防止家长们产生一种错误的想法,即认为“只要逼得紧一些”,就能使儿童在学习上得“五分”和“四分”。我们力求使父母们懂得:对学业成绩的评定,并不反映对儿童道德面貌的评定。违背了这一点,会给儿童带来很深的痛苦,有时候甚至摧残他的心灵。把学科成绩的评分跟道德面貌的评价等同起来,是缺乏理智地追求表面成绩(分数)的结果。我们认为,不能容忍把一切都归结为一条简单化的结论——好分数就是好学生,没有得到“应得”的分数就意味着这个学生“不够格”。在这种奇怪的、缺乏教育学常识的观点里,没有把人看成是多种特征、品质、才能和爱好的和谐的统一体。遗憾的是,这种观点已经渗透到许多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去了。当我看到许多文章里写道或者听到许多人说:“三分”是代表毫无用处的、很差的知识这种议论时,我就感到无奈。尊敬的教师同志们,你们应当坚定地对自己说:“三分”——这是一种对于完全令人满意的知识的鉴定。还有,家长们也将不再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因为并非所有的孩子都具有同样的能力:一个孩子很轻松地就能得到“五分”和“四分”,而另外一个孩子得到“三分”就是很大的成就。今天,当我们即将实现普及中等教育的时候,记住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经常说以人为本,但现在何尝真的“以人为本”了呢?。教育就是培养人,就应该以人为本,这是理所当然的。但现在的教育偏失了方向,好像更注重某种功利。这种功利,让一些教师和家长忘记了自己所要做的事情,而是一味地跟人家比,人家孩子考试考得怎样。其实,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考个90分
本文标题:电子档案徐建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7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