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XXXX年中国多晶硅竞争格局及项目建设情况分析
2010年中国多晶硅竞争格局及项目建设情况分析9.12010年中国多晶硅市场竞争分析9.1.1国内多晶硅企业竞争升级从2004年至今,全球多晶硅价格经历了一个“过山车”式的震荡过程。2005年以前,全球多晶硅的年产量在2.8万-3万吨之间,且供需基本平衡,其中绝大部分满足半导体产业的需求,仅有极少量供给光伏产业,当时光伏产业所需的多晶硅市场价为20-25美元/千克。而在2005年,全球光伏产业的多晶硅使用量首次超过了半导体产业,并且价格飞速上涨,在2008年竟达到500美元/千克的“天价”。一时间,多晶硅材料成为备受瞩目的“暴利”行业,投资建厂、投资扩产的竞赛趋于白热化。然而,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多晶硅现货价格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加速下滑。就生产制造而言,全球多晶硅大部分产能掌握在美国、德国、日本3个国家的7家大公司手中,目前,其平均成本约为30美元/千克。因此,当前多晶硅价格的下跌只能说是回归理性,而不能归咎于企业的恶性竞争。中国的多晶硅产业尽管已有40多年的历史,但直到2004年以前,我国的多晶硅年产量一直在几十吨的规模徘徊。但令我们担忧的是,在前几年多晶硅价格的一片“涨声”之中开始在国内投资建设的多晶硅生产线即将在未来两年内陆续实现量产,而多晶硅价格出人意料地杀了个“回马枪”,无疑将给这些中国企业的赢利造成极大的压力。多晶硅材料供大于求的态势即将形成,尚显稚嫩的中国企业在其幼年阶段就必须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由于受到“暴利”的诱惑,国内一些厂家在投资决策时忽略了技术的先进性,导致成本居高不下,这就必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下风。目前,全球绝大多数多晶硅生产厂家采用的是西门子法,我国也不例外。西门子法的生产流程实际上是一个化工过程,除原料要用到氯化氢、冶金级硅外,中间产品还有三氯氢硅、四氯化硅,降低成本的关键在于能否回收利用这些中间产品,从而实现闭环生产。用西门子法每生产1千克多晶硅,将产生大约14千克的四氯化硅副产物,闭环生产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可以重复利用这些副产物,而且在于可以大幅度地节省处理这些副产物所必须付出的环保成本。对厂家而言,取得闭环生产技术的突破是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实力的关键。当然,除西门子法之外,流化床法、硅烷法、物理法等其他工艺技术的发展也为多晶硅企业降低成本提供了多种选择。9.1.2非晶硅出击多晶硅多晶硅行业还在遭受阵痛,非晶硅已开始受到资本追捧。2010年,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上马非晶硅项目的企业遍布了四川、成都、江苏、河南、河北、内蒙古、山东、福建等多个省区,规划的投资额已达数百亿元。非晶硅的异军突起引起了业界的关注。1、较多晶硅有多项优势非晶硅和多晶硅是制造太阳能光伏板的两类主要原料,也是光伏发电领域里的两大主将。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简称非晶硅电池)的制造方法有电子回旋共振法、光化学气相沉积法、直流辉光放电法等,采用上述方法可将甲硅烷气体在玻璃、塑料或金属箔等衬底上沉积成一层薄膜。非晶硅薄膜材料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光吸收系数,也是它能够成为太阳能电池的最主要因素。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相比,非晶硅电池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成本低等优势。同时具备低温大规模生产、抗幅射性、可任意弯曲、重量轻、坚固耐用等优点。非晶硅电池其实并不是个新事物。早在1990年,美国一架装有非晶硅电池的飞机就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圣地亚哥飞到东海岸北卡罗林那州的凯提堆克,飞行距离为400千米。但由于当时非晶硅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只有4%-6%,有关非晶硅应用的项目暂时被搁浅。近几年,随着其光电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得到提高,非晶硅电池技术重新被重视起来。在美国,非晶硅电池的市场占有率正不断提升,而多晶硅电池的市场占有率则呈现持续下降态势。2007年全球非晶硅电池产量达到400兆瓦,2008年全球非晶硅电池产量达到892兆瓦,同比增长123%。而美国有关机构预测,非晶硅电池2015年的发电量将达到26吉瓦,太阳能电池发电量的一半以上将来自非晶硅电池。与多晶硅相比,非晶硅的能耗和环保优势明显。多晶硅主流生产工艺改良西门子的副产物四氯化硅存在较为严重的环保问题,而非晶硅生产工艺污染较少。非晶硅电池只需将气体沉淀转化成等离子附在玻璃上即可,生产过程最高温度只需200℃,消耗电能少,无污染。除了能耗和环保问题外,成本也是非晶硅的一大优势。非晶硅电池的厚度不到1微米,不足晶体硅电池厚度的1/100,这就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目前多晶硅光伏发电成本价高达每千瓦时1.2-1.3元。目前非晶硅电池的生产成本只有多晶硅的1/3,成本优势明显。2、生产企业纷纷“两手抓”非晶硅电池在国内其实也早已出现,但受到的关注不多。直到金融危机后,国内多晶硅企业遭遇市场沉重打击,非晶硅才开始大规模乘“虚”而入。非晶硅电池以其不受原材料供应瓶颈、生产流程短、成本低廉等优势显露了后发优势,那些当初曾欲在多晶硅行业大赚一把的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非晶硅电池领域。2009年12月2日,中国保绿能源有限公司与郑州高新区管委会签约,将在该区投资建设500兆瓦非晶硅电池生产项目,项目总投资为4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7.6亿元,2010年8月建成年产100兆瓦非晶硅电池生产线;二期投资32.4亿元,预计到2013年500兆瓦非晶硅电池的生产线全部建成投产。2010年3月19日,成都旭双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一期投资12亿元的非晶硅电池项目开工,建设年产60兆瓦非晶硅电池及模组生产线并于年底投产,二期工程将扩建150兆瓦-200兆瓦生产线,预计投资40亿元。公司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考察,最终决定投向非晶硅电池。这是公司在全国布局的第一个点,接着还会在通辽、牡丹江建设工厂。非晶硅电池已成为公司重点打造的业务板块。2010年4月2日,内蒙古通辽市举行非晶硅电池生产线项目签约仪式。该项目由通辽市政府、河北东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泰轶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2.5亿元。计划建设2条1.1×1.4米板幅规格的非晶硅电池生产线,设计产能为年产2×30兆瓦非晶硅电池。从目前公布2010年项目建设规划的地区来看,非晶硅电池生产线也已被列为不少地区的重点建设项目。如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2010年23个建设项目中明确提到重点实施非晶硅电池生产线,在山东日照市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引进的12个高新项目中,投资近2亿元的非晶硅电池项目也位列其中。3、可惜仍旧没有中国“心”相比多晶硅电池,非晶硅电池组件虽然表面看成本较低,但从整个生产系统成本来计算,其优势并不明显。从技术成熟度来看,非晶硅电池与多晶硅电池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而转化效率和使用寿命都不及多晶硅电池。即使非晶硅电池最大的成本优势,在生产中也面临着挑战。原因是虽然非晶硅电池的原料成本低,但加上在生产过程中同步产生的设备成本、运输成本,其系统成本相比多晶硅电池并不具有明显优势。生产非晶硅电池组件的设备要比生产多晶硅电池组件的设备成本高出四五倍,非晶硅电池片的转化效率平均在10%左右,而多晶硅电池片的转化效率平均在17%-20%。目前加强对非晶硅电池技术的研发是大趋势,但现在就投建规模较大的非晶硅电池组件生产线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毕竟该技术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尚没有得到完全解决。非晶硅电池未来的确是具有前景的技术,但至少在最近一段时期还很难与多晶硅电池相竞争。由于新能源技术发展极为迅速,非晶硅电池的技术前景虽然不错,但由于技术尚不够成熟,使用寿命和转换效率偏低。非晶硅电池也只能是过渡产品,大规模产业化需谨慎。目前大量上马的非晶硅企业应该避免重蹈多晶硅企业的覆辙。特别是与多晶硅一样,中国企业在非晶硅电池的制造技术和设备方面并不拥有核心竞争力,这将是中国非晶硅企业的致命软肋。目前全球太阳能电池中,多晶硅电池生产量占据主要份额,技术也比较成熟。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多晶硅电池占总量的70%以上,而非晶硅电池只占约18%。9.1.3中国多晶硅产业面临多晶硅替代物冲击2006年,在国内公司为多晶硅而狂,纷纷投资建设多晶硅生产线的时候,从远隔重洋的美国硅材料公司道康宁传出的消息:一种多晶硅的替代物开始供应市场,使国内“追硅”的热度下降不少,其对国内硅材料产业的冲击不可小瞧。2006年,美国著名硅体生产商道康宁宣布,已成功利用冶金级硅制造出太阳能级(so-lar-grade)硅材料,从而有望解决太阳能产业发展面临的多晶硅原料短缺瓶颈。硅是生产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材料,然而多晶硅材料的供应短缺问题在近年来却成为太阳能市场成长的最大障碍。道康宁公司称,其名为PV1101太阳能级硅材料可以减少太阳能产业对多晶硅的依赖。PV1101太阳能硅材料是该公司新推出的一种产品,这种硅材料可以减少太阳能用多晶硅的用量。比如说,10吨的多晶硅原料可以混合2吨左右的PV1101硅材料,可以形成12吨左右的太阳能用硅原料。道康宁公司称,PV1101硅材料的产生是太阳能技术更新中的里程碑。PV1101不仅减少多晶硅的用量,而且还会降低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公司位于巴西桑托斯的太阳能解决方案小组采用一种新的技术方法,从硅材料中提炼出PV1101太阳能级硅。PV1101混合材料已接受全球多家独立机构及道康宁太阳能方案客户工厂的实际测试,结果显示此一混合材料在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和效率等方面都展现出类似于多晶硅的效能特性。PV1101还不能完全替代多晶硅,但是足以对现有的多晶硅市场产生震慑作用。多晶硅新的替代物出现将扼杀多晶硅价格上涨的预期。新的硅材料也将对国内新上马的多晶硅生产线产生消极影响。从某种意义上看,国内新的多晶硅生产线与道康宁将争夺同一块市场,填补多晶硅需求缺口。道康宁称,PV1101硅材料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且稳定。而国内多晶硅生产商还处在生产线投建阶段,未来还面临技术爬坡难题。因此,新的硅材料将对国内企业形成冲击。9.1.42011-2015年多晶硅行业竞争格局展望多晶硅行业本质上是周期性行业,但属于有一定特殊性的周期性行业,与半导体行业或者某些化工子行业相似度较高,但由于需求与供给均增长迅速,因此其行业周期的长度存在不确定性;多晶硅行业的需求增长更加迅速和持续,这使行业周期可能被拉长;而由于高利润的吸引,产量不断提高,因此供给方的影响则倾向于将行业周期缩短而加剧行业波动。2011-2015年,多晶硅行业未来的竞争格局将呈现经典的短缺、扩产、均衡、过剩、行业整合、部分企业退出、短缺的周期。优秀多晶硅企业仍将获得稳定利润,即使按照最低谷价格计算,技术领先企业的毛利率仍将维持30%以上,仍然是值得投资的盈利良好的企业。电力成本、副产物处理仍是判断国内多晶硅企业水平的主要标准。9.1.5多晶硅产业未来竞争趋势分析1、多晶硅产业未来竞争趋势2009年9月20日,甘孜州大西洋硅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及1万吨太阳能金属硅项目一期工程在康定县鸳鸯坝奠基,标志着西班牙在我国最大投资项目进入实施阶段。这一项目是2009年6月16日四川甘孜州政府与西班牙维拉米尔集团在西班牙正式签署的,项目总投资达8.2亿欧元。近期美国不少企业之所以不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力度,一方面是在政府光伏新政的推动下,中国这一巨大的光伏市场开启在即,不仅国内企业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机,欧美企业对此也是虎视眈眈。另一方面,中国光伏生产商依靠劳动力和能源成本低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之后,欧美竞争对手似乎也看到了这一点,把工厂转移到中国,已经能成为不少欧美光伏生产商对抗中国厂商的新途径。而对于多晶硅产业来说,中国的原料优势更可以使拥有先进技术的外资企业在竞争中占得先机。中国是全球主要的金属硅产地,2007年中国金属硅总产量为95-100万吨,而2006年中国金属硅总产量为75-80万吨。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工业硅生产和出口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西班牙维拉米尔集团进军中国市场或许只是一个开始,预计未来欧美日7家多晶硅巨头在中国建厂将成一种趋势。而对于国内光伏厂商来说,要想在与国际巨头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恐怕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这不仅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也关系到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进程
本文标题:XXXX年中国多晶硅竞争格局及项目建设情况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79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