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2016年湖南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常见修辞方法与运用
育龙单招网,单招也能上大学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2016年湖南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常见修辞方法与运用【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网站和学校提供】1:对下列古诗中加线部分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爱山的深厚情感。B、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既是比喻又是排比,以景物喻愁思,烘托出闲愁之多。C、螟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多。——运用对比手法,以彻夜听雨反衬叶落之多。D、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运用夸张手法,赞美诗人诗才出众。2:修辞手法运用不同的一项是:A、站在山肩的月亮,将它银色的轻纱掷给大海作一件睡衣。B、诗人的感情的浪花要与人民喜怒哀乐的感情的潮水汇合。C、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D、敌人对我们的狂吠,无损于我们的一根毫毛。3:下列语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C、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D、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4:春节将至,小明打算买副春联,以表达新年的祝愿,下列各副对联中最合适的一项是A、迁入新宅吉祥如意搬进高楼福寿安康B、大地春光喜期新岁洞房花烛吉日良辰C、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长安D、年享高龄椿萱并茂时逢盛世兰桂齐芳5:下列句子中对修辞手法的判断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反复。鲁侍萍要强调自己不是来找周朴园的,以维护自己的尊严,同时也含有怨恨、后悔之意。)B、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对偶、夸张。言泪比河多,恨比山高,以此表达女主人公想象与张生别后强烈的相思之苦。)C、“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对偶,比喻。这里是说张生为去考取功名使夫妻分隔两地,表现了崔莺莺轻视功名、执着爱情的人生追求。)D、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对偶、比喻,李密借乌鸦反哺表达自己要为祖母养老送终的愿望,既要尽忠,更要尽孝。)育龙单招网,单招也能上大学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6:下面一段话表达的是一位长者对年轻人的鼓励。请在空格内填入恰当的字词,组成与全句内容和谐的比喻。年轻人,我是过去,你们是未来。我只是一片树叶,你们是囗囗。我只是蜡烛,你们是囗囗囗囗,我只是一道小溪,你们是囗囗囗囗。7: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8:根据下面一段话的意思在横线上填写三句话,构成一组排比。(4分)母亲是世界上第一个认识我们的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事像不曾加洗的旧底片,虽然暗淡却清晰地存放在母亲的脑海中,期待着我们将它放大。9: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1)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2)李三: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3)巡警:你有你的理由,我有我的命令,你照着办吧!()(4)唐铁嘴: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5)老陈:对!把兄弟,两个人穿一条裤子的交情!()(6)王利发:那也得死马当活马治呀!()10: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恰当的喻体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有一次,我和同桌在下面说话,被老师发现了,我害怕极了,心想老师会不会批评我呢?可老师只是用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看了看我,又继续讲课了。老师的眼睛是令人生畏的,也蕴含着火一般的热情。她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像①_______一样明亮。蒲公英的朵朵黄花开得绚丽烂漫——小巧、娇嫩,好像是一些②_______,它们扑动着,欢笑着,显得那么亲切可爱。①处应填写________。②处应填写________。11:。在下面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与下文组成排比句。未品尝过酸涩的人,无法真正体会甜美。,;,;拒绝艰苦创新的人,永远不能休会发明的快乐。总之,拒绝酸涩的人,永远不能体味甜美的甘醇。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育龙单招网,单招也能上大学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作者在这两段文字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1)反得使用“便”的好处是什么?(不超过26个字。)(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什么?(不超过26个字。)13:下面的文字概括为表明海洋的重要性的两个比喻句,每句不得超过12个字。(6分)大约32亿年前,原始的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在海洋里,这些原始的生命在和大自然的搏斗中生存、发展,经过亿万年的进化,逐步形成了原生物、海绵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以至出现了鱼类这样的比较高级的海洋脊椎动物。形形色色的海洋动物直接间接的依靠海洋中的“牧草”——单细胞海藻生存,成为人类副食品的重要来源。人类每年从海洋里捕获的鱼虾已达到几千万吨,将来每年的渔获量可望达到两亿吨左右。答:比喻句(1)比喻句(2)14:下面是一段描写天鹅的文字,请续写三句,要求:内容要能上下衔接,每句都要用比喻手法,三句能构成排比句,每句不得少于8个字。它的颈子高高的,胸脯挺挺的,仿佛是破浪前进的船头;它的身子向前倾着,愈向后就愈挺起,就像是船舳;,,。一只只天鹅就是一艘艘活的游艇,在湖面上优雅地游弋。15:补全尝试着再拟一副对联。(2分)(1)上联:郑文公知错能改纳谏任贤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荆轲刺秦王》或《鸿门宴》课文内容,自选角度,拟一副对联:(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部分1、C(不是对比,也不能说是“彻夜听雨”,因为诗中只是表明一夜未眠)2、B育龙单招网,单招也能上大学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A、C、D均为比拟兼比喻,B句只有比喻。3、C试题分析:不同考查正确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C项,比喻,其余各项为通感。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C试题分析:A为乔迁联,B为喜联,D为寿联。故选C。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D试题分析:D项没有对偶。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6、树干熊熊火焰滔滔大河根据语境中的词语对应关系,选取适合的喻体。7、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例句是蓝天,可写大海、小草、野花、绿叶、碧溪等。8、举例我们何时说第一句话我们何时跌倒了不再哭泣我们何时骄傲地昂起了头无9、(1)反复双关(2)借代(3)对偶(4)拟人反问(5)比喻(6)比喻育龙单招网,单招也能上大学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要抓住特征来分析,如“改良!改良”显然是反复修辞,“越改越凉”是双关修辞,“两大强国侍候我一个人”是拟人修辞。10、①A②D试题分析:①“星星”和“明镜”都有明亮的特征,但①的前面写老师的眼睛是“会说话的”,这样用“明镜”作比喻就不恰当了,用会眨眼的星星作喻体恰当一些。②小兔和雏鸡都有“小巧、娇嫩”的特征,但小兔与“扑动着,欢笑着”的描写不切合。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1、:拒绝艰难攀登的人永远不能欣赏顶峰的壮美景色拒绝辛勤劳动的人永远不能享受丰收的喜悦此题考查语句仿写。4分。句式2分,内容2分。12、(1)便字连用,表现了时间流逝的飞快及紧迫性,表现出心中的焦躁。(2)领取连用,又很好的表现了作者的释然,也与前文照应。这两个题都与修辞有关,它不是直接考查修辞本身,而是考查学生对修辞的理解和运用。(1)题,先在原文中找到“便”的句子,“便是立秋”“便是处暑……便立冬了”,原文一共使用了六个“便”字,搭配的都是具体的节气,很显然是通过节气的变化强调时间变化快,转眼之间,从夏天就到了冬天。因此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飞逝。(2)题,先找到有关领取的句子,“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从具体的时间概括到生活中的收获,前边的一切,都是为了说明最后的生活,意思逐渐加深,直到点明主题的意思。13、比喻句(1)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比喻句(2)海洋是天然的牧场无14、示例:尾巴就是真正的船舵,脚就是宽阔的船桨,翅膀就是微微鼓起的船帆。此题既涉及修辞手法的运用,又涉及句式的选用等,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准确组织语句续写。15、(1)烛之武心胸宽广舍身为国/烛之武不计前嫌退敌救国育龙单招网,单招也能上大学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2)身入狼邦,壮志匹夫生死弃;心存燕国,寒风易水古今流。(《荆轲刺秦王》)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对联拟写试题。对联最讲究对仗和平仄,拟写时注意上下联句式、修辞、语意的照应和一致。考点:正确运用修辞。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文标题:2016年湖南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常见修辞方法与运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824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