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七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第七章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刘建和第一节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一、运动技术的定义及基本特征(一)定义运动技术即时完成体育动作的完成。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合理的、正确的运动技术符合项目运动规则的要求,有利于运动员的生理、心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助于运动员取得好的竞技效果。对每名运动员来说,又必须依据个体的生理学特点,选择和掌握具有个人特征的运动技术,才能更为有效地参与运动竞技。(二)基本特征1、运动技术与体育动作的不可分割性这是运动技术区别于其他技术的最显著的特征。运动技术只能通过运动员身体动作表现出来。因而,人们长期将运动技术又称为“技术动作”“动作技术”等。2、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性在任一特定时刻,运动技术的规范要求的合理性都是相对的和暂时的。随着运动员身心素质的不断提高和运动器械设备的不断改进,运动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即处于一种动态变化过程之中。3、运动技术相对稳定与即时应变的统一性运动技术应具备相对稳定的动作结构。在比赛中,应力求保持这种结构。同时,随着比赛环境及比赛对手的变化,有效的运动技术应能够随这些变化而有所调整。4、运动技术的个体差异性不论何种运动技术都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具有运动的规范性和公认的动作规格。然而,由于运动员在身体形态、运动素质等许多方面具有不同的个人特点,所以,运动技术还具有个体差异性,对每个具体的运动员来说,最合理的技术动作都不会完全相同,而有着鲜明的个人特点。二、运动技术原理不同项目的运动技术,须全部或部分服从以下科学原理(一)生物学原理1、生物学原理目前一般认为,运动技术形成的生理机制,是运动条件反射暂时性神经联系,是以大脑皮质运动为基础的,因此,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的生物本质的建立运动条件反射。2、生物力学原理运动生物力学认为,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就是以下基本要素合理适宜匹配的结果,即:身体姿位,关节角度;身体及肢体的位移、运动时间、速度及加速度;用力大小及方向,用力的稳定性及动态力的变化速率;人体个环节的相互配合形式与方式;增大动力的利用率及减少阻力的技巧。(二)心理学原理运动技术的心理学机制,目前已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如运动员技术学习与形成所需要的心理能力等,认知心理的形成与发展,表象的形成与运用都对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三)社会学原理运动技术服从的社会学原理主要的美学原理。“运动美”从某些意义上讲,就是技术美、动作美。在技能主要类表现难美类项群技术训练中,对技术美的要求尤为严格。三、动作要素与技术结构(一)动作要素动作要素包括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速率、动作力量和动作节奏等。1、身体姿势指在动作过程中,身体或身体各部分所处的状态及身体各部位在空间所处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开始姿势、动作进行过程中的姿势和结束姿势。2、动作轨迹指在做动作时,身体或身体某部分所移动的路线。包括轨迹形状(直线、曲线、弧线等)、轨迹方向(前后、左右、上下六个基本方向及各种旋转与环绕等)和轨迹幅度(长度、角度)。3、动作时间指完成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包括完成动作的总时间(完成动作所需的全部时间)和各个部分的操作时间(完成动作的某一环节所需要的时间)。4、动作速度指在单位时间里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移动的距离。包括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初速度、末速度、角速度和加速度等。5、动作力量指在完成动作时,身体或身体某部分克服阻力所用力的大小,是人体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6、动作速率指在单位时间内同一动作重复的次数。7、动作节奏指在完成动作过程中的时间特征。包括用力的大小、时间间隔的长短、动作幅度的大小及动作快慢等要素。(二)技术结构技术结构包括基本结构和技术组合两层含义。1、动作基本结构由动作基本环节和环节之间的顺序构成。亦可称为技术的微观结构。每一项技术动作的基本结构都包括若干个基本环节。如跳远技术动作由助跳、踏跳、腾空和落地四个基本环节组成。这些基本环节按特定的、一般不能予以改变的顺序形成动作基本结构。2、技术组合由若干独立的技术动作连结组成的集合。如乒乓球运动员的“左推右攻”,艺术体操运动员的“难度性组合”与“表现性组合”等等。第二节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一、主体因素(一)人体结构力学特征运动技术必须以身体作为表现形式,而身体动作表现则以人解剖结构作为基础(二)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与协调能力运动技术的合理性依赖于参加动作的肌肉群的协调程度,而这种协调程度又依赖于神经系统对肌肉的合理而精细的支配,即协调能力。(三)感知觉能力运动员在完成技术动作时,需要各种感知觉参加。其中,肌肉运动感觉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运动训练实践中可以发现,运动员感知能力的高低,在很多情况下,同其技术水平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四)动作技能的贮存数量运动员动作技能贮存的数量越多,越能顺利地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掌握新的技术动作。(五)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动作速度、力量、柔韧等运动素质对技术动作的完成和运动技术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六)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运动员学习掌握技术和完成技术的质量与注意力、思维、信心和意志等心理品质有着直接关系,特别是高难技术的掌握更受到这些心理品质很大的影响。二、客体因素(一)竞赛规则竞赛规则直接制约着运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任何运动技术,只有在竞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才能存在和发展。(二)技术环境技术环境是指运动员(队)周边相关群体(国家、地区或运动队)的整体技术水平。实践证明,良好的技术环境对于运动员学习、掌握和运用运动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很多项目中,“明星”级运动员只能产生于良好的技术环境之中。(三)器材设备于场地从某中意义上讲,运动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器材设备与场地的进步,甚至某些技术若离开了这些因素就无法存在。例如撑杆跳高中的“弹射”过杆技术,离不开玻璃钢杆;乒乓球中的“倒拍”发球和削球技术,离不开两面不同性质的球拍胶皮。第三节技术训练常用方法选择技术训练方法应遵循下列要求: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多层面的综合性。常用方法与特殊方法相结合。各项目均可采用的主要常用方法。一、直观法与语言法(一)直观法(二)语言法二、完整法与分解法运用完整法与分解法时应注意:对于比较复杂的技术动作,可采用先分解后完整的练习。少儿初学者善于模仿,对于一些不很复杂动作,可先完整练习后再分解练习。一般来讲,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分解练习的比例相应越大一些(此时,运动员具有高度的分化抑制,技术动作各个环节的概念也十分清楚,一般不会因分解练习而影响技术动作的完整性)。“先分解后完整”或“先完整后分解”都不是固定的学习、训练程序。教练员应根据技术动作的难度、结构(组成环节的多少)及运动员年龄及心理特征等来确定采用什么方法。三、想象法与表象法(一)想象法指在练习前,通过对技术要领的想象,在大脑皮层中留下技术“痕迹”,然后在练习中激活这些痕迹,使技术动作完成得更为顺利和正确的一种训练方法。此种方法在优秀运动员运用得更为普遍。(二)表象法又称念动法。指运动员在头脑中对过去完成的正确技术动作的回忆与再现、唤起临场感觉的训练方法。四、减难法与加难法第四节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一、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术的关系实践证明,凡能够攀登上世界体育高峰的运动员,一般都具备扎实的基本技术。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在球类、体操、跳水等项目中,除必须抓好基本技术训练外,还应努力掌握高难技术。二、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在很多项目中,有特长技术和全面技术之分。在训练中,这两种技术应当有机地结合起来。特长技术是指运动员所掌握的技术“群”中那些对其获取优异运动成绩有决定意义的、能够展现个人特点或优势、使用概率和(或)得分概率相对较高的技术。一名运动员(对)是否有“绝招”,是其能否跻身于高水平行列的重要条件。而特长技术就是“绝招”的核心构成部分(表7-1)。表7-1世界水平的中国选手技术特长选例项目姓名性别运动成绩技术特长跳高朱建华男三次创世界纪录助跑速度快,与起跳结合好竞走阎红女世界杯赛冠军动作经济实效柔道高凤莲女世界冠军“外卷入”动作熟练体操李宁男世界冠军有突出的空间定向能力及身体自控能力,动作规格高羽毛球杨阳男世界冠军后场凌空劈杀技术好跳水周继红女奥运会冠军难度系数高,压水花技术好射击许海峰男奥运会冠军自控能力突出,技术稳定乒乓球江加良男世界冠军快攻及相持能力强,技术全面(摘编自田麦久等:《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在狠抓特长技术训练的同时,还应当力求全面地掌握专项运动中的各项技术。这是因为:其一,专项运动技术动作群中的各种技术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内容联系,起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其二,在运动竞赛中,技术是否全面,是保证特长技术能否发挥的重要条件。最后还需着重指出,“技术是战术的基础”这句训练公理性语言尚包括这样一层语义;技术的全面性决定了战术的多样性。在比赛中,既要给对手造成最大限度的不适应,又要使自己最大限度地适应对手,往往看起来只是战术问题,但实际上包括技术问题。三、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技术规范又称技术规格。在训练学中,特指依据科学原理而建立的、人们在进行技术训练时所必须遵从的模式化要求。在技术训练的初级阶段或少儿训练中,强调技术的规范化也是非常必要的。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重视技术的个体差异,使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技术规范是一种理性的动作模式,是将许多优秀运动员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进行的最有代表性的描述。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中,某个运动员是不太可能同时具备所有这些特征,一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很难完全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因此,技术规范作为一种理论抽象,只能为技术训练提供一些准则,为训练指明一个基本方向,而不可能深入到每名运动员的技术细节中去。在技术训练中除必须要求运动员按技术规格进行练习外,还应注意运动员的个人特点。由于运动员之间存在着差异,在掌握技术过程中往往在某些方面看起来不符合技术规范,但对其本人来说是合理并有效的。四、处理好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任何一项运动员技术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战术训练时,应当认识和利用战术活动内部存在的固有联系,即应当沿着由低到高、由浅入难、由浅入深、由分到合、由主到次的顺序进行联系。无论是顺利内容的安排和训练方法手段的选择,都要服从“学习、提高、巩固、再学习、再提高、再巩固”的一般性程序。按照这种方式进行技术训练,有利于运动员打牢基础,稳步前进。现代运动技术实践的发展也告诉我们、先易后难、先浅后深等教学顺序也并不是绝对不能改变的唯一模式。在特点条件下,“难点先行”,即所谓“先难后易”“先深后浅”,亦可望收到良好的效果。五、处理好合理的内部机制与正确的外部形态的关系合理的内部机制指运动技术必须符合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所指明的神经肌肉工作原理。例如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系统总主动肌、协同肌和对抗肌的正确支配等等。运动技术还应具备有正确的外部形态,其意义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第一、外部形态和内部机制往往交互影响。前苏联运动生理学家曾指出:技术动作一开始就具有正确的外部形态,对技术进一步完善、技能进一步形成具有很大意义。第二、对于技术的外部形态,我们常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方法进行描述。如运动的轨迹、幅度、加速度、打击点、打击力量等等。通过这些指标来表述技术动作在经济学和时效性等方面的特征。第三、“技术美”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外部形态来体现的。第四、体育院校的学生在进行训练时,更应注意正确的外部形态。六、抓好技术风格的培养(一)技术风格的意义在运动训练实践中,教练员、运动员及其重视“技术风格”的培养。有人甚至称技术风格是运动技术的“灵魂”。所谓技术流派,指不止一个运动队,而是若干运动队都具有相似性的技术风格。如在足球运动中,历来有欧洲技术流派和南美技术流派之分,前者技术风格粗犷简捷,后者技术风格细腻华美。因此可以这么讲,技术流派是技术风格在空间上的放大。(二)技术风格释义所谓技术风格,是指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成熟和定型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上述定义强调了如下几方面的含义:1、强调了运动员(队)的主体因
本文标题:七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838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