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江苏高考生物实验复习专题
实验复习专题实验零.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再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仔细看注意•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高倍物镜使用顺序:低倍镜→标本移至中央→高倍镜→大光圈,凹面镜→细准焦螺旋•污点位置的判断:移动玻片或转动物镜实验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原理根据某些化学试剂与所鉴定的物质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设计不同的实验来鉴定这些物质的存在。实验试剂•斐林试剂+还原性糖→砖红色沉淀•苏丹III+脂肪→橘黄色(镜检)•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疑难点拔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都由NaOH和CuSO4组成,但二者有以下不同:•CuSO4溶液浓度•使用原理(斐林试剂是新配制的Cu(OH)2溶液;双缩脲试剂是碱性环境下的Cu2+)•使用方法(A+B;先A后B)各种试剂的使用实验名称鉴定对象试剂颜色水浴加热生物材料生物组织中的糖类鉴定淀粉碘液蓝色无脱色叶片还原糖斐林试剂(班氏试剂)砖红色需要含糖量高、白或近白的植物组织、尿液、血浆蛋白质的鉴定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无豆浆、牛奶、鸡蛋清、蛋白质类酶DNA粗提取与鉴定DNA二苯胺试剂蓝色需要鸡血细胞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原理材料用具紫色洋葱表皮,0.3g/ml蔗糖溶液,清水,载玻片,镊子,滴管,显微镜等方法步骤(1)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2)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3)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蔗糖溶液中。(4)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小),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5)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清水中。(6)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大),观察是否质壁分离复原。结果分析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三.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原理细胞中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由酶催化的。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环境条件的改变会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材料用具淀粉溶液、唾液、37℃温水、沸水、冰块、碘液。试管、过氧化氢溶液、缓冲液(pH5.0、pH6.0、pH7.0、pH8.0)酵母菌液。(1)探究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方法步骤1取3组试管,编号1,1`号2,2`号3,3`号2加等量淀粉溶液1号2mL2号2mL3号2mL3加等量唾液1`号2mL2`号2mL3`号2mL4控制不同温度条件冰块(5min)37℃(5min)沸水(5min)5唾液与淀粉溶液混合并继续控制不同温度1`→1冰块(5min)2`→237℃(5min)3`→3沸水(5min)6加入等量碘液1滴1滴1滴观察实验现象变蓝不变蓝变蓝结果分析说明温度过高和过低均不利于酶活性的发挥,在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才最高。(2)探究酶的活性与PH的关系方法步骤1取4支试管,编号12342加等量酵母菌液1mL1mL1mL1mL3加等量缓冲液1mLpH5.01mLpH6.01mLpH7.01mLpH8.04加等量H2O2溶液2mL2mL2mL2mL结果结果分析产生气泡多的试管中酶活性越高。只有在适宜pH条件下酶的活性才最高。实验四.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实验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酒精等)。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在滤纸上扩散快;反之则慢。材料用具新鲜的绿叶(菠菜的绿叶等);无水乙醇,层析液(20份在60-90℃下分馏出来的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93号汽油也可代用),SiO2和CaCO3。干燥的定性滤纸,试管,棉塞,试管架,研钵,玻璃滤斗,尼龙布,毛细吸管,剪刀,药勺,量筒(10mL),天平。方法步骤(1)提取绿叶中色素:称取绿叶5g→剪碎置于研钵→放入少许SiO2和CaCO3→加入10mL丙酮→充分研磨→过滤→收集滤液(试管口用棉塞塞严)(2)制备滤纸条:(3)画滤液细线:(4)分离色素:滤纸条轻轻插入盛有层析液的小烧杯中,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5)洗手结果分析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如图:注意•丙酮(无水酒精)用途:提取(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层析液的的用途: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石英砂的作用:研磨充分•碳酸钙的作用:防止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滤液细线上的色素会溶解到层析液中橙黄色-最快→溶解度最大黄色蓝绿色-最宽→最多黄绿色-最慢→溶解度最小色素的位置和功能•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及保护叶绿素免受强光伤害的作用。•Mg是构成叶绿素分子必需的元素。实验五.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在氧气充裕的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的呼吸方式。在探究活动中,需要设计和进行对比实验,分析有氧条件下和无氧条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情况。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实验设计——例1:实验设计——例2结果分析检测CO2的产生观察石灰水浑浊程度或者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产生CO2情况。根据相关实验现象分析得出酵母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实验设计时重点思考以下问题•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条件?•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怎样鉴定有无CO2产生?如何比较CO2产生的多少?•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活?检测酒精的产生将两组实验中的酵母菌培养液各取2mL,置于2只干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轻轻振荡混允,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分析得出酒精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现象实验组中液滴左移不移动左移对照组中液滴不移动右移右移结论只进行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实验六.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原理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可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醋酸洋红)着色。材料用具洋葱(蒜、葱)。显微镜,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滴管。质量分数15%的盐酸与体积分数95%的酒精1:1配制成解离液,质量分数为0.01g/mL的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方法步骤(1)洋葱根尖培养:实验课前3-4天,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洋葱底部接触瓶内水面,置于温暖处,常换水。待根长5cm时,取健壮的根尖制片观察。(2)装片的制作:①解离:上午10时~下午2时(是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活跃期),剪取根尖2-3mm,立即放入解离液室温下解离3-5min,取出。②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在清水中漂洗10min。③染色:根尖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色3-5min。④制片:用镊子将染过色的根尖取出,置于栽玻片上,加1滴清水,弄碎根尖(用镊子尖),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来。(3)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①先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②再高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后,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清晰。③观察:找出处于细胞分裂期中期的细胞,再找出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根据染色体的变化特点判断各个时期)结果分析前期细胞中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央,两消、两现。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数目最清晰,染色体均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分布在细胞两极。末期细胞赤道板处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两消、两现。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目的:•学会使用高倍镜•观察并识别减数分裂的细胞图像使用步骤:•低倍镜下找到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实验七.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方法过程1、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小组成员也可以分工进行调查。2、每个小组可调查周围熟悉的4-10个家庭(或家系)中遗传病的情况。3、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等。4、调查时要详细询问,如实记录。5、小组调查数据应在班级和年级中进行汇总(以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4、对某个家庭进行调查时,被调查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必须写清楚,并注明性别。5、必须统计被调查的某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某遗传病发病率某遗传病患病人数某遗传病被调查人数结果分析被调查人数为2747人,其中色盲患者为38人(男性37人,女性1人),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1.38%。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1.35%,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0.03%。结论我国社会人群中,红绿色盲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实验八.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实验原理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同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不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不同。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反应也不同。萘乙酸(NAA)是科学家通过化学的方法合成和筛选的在结构和生理作用方面与生长素相似的物质,其生理作用也与浓度密切相关,探究萘乙酸(NAA)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在农业生产的应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验方法(1)制作插条。(2)分组处理:将插条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1(药物浓度、浸泡时间等可分成多组。如可分别在NAA中浸泡1、2、4、12、24h等)(3)进行实验: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30℃)(4)小组分工,观察记录。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如图300-500mg/L萘乙酸是促进山茶花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不同插条的生根情况:•不能生出不定根:有可能是枝条上没有芽、枝条倒插等。•都能生出不定根: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指刺激枝条的下端生出不定根,而不是刺激根的生长。不同的枝条可能生出的不定根的数目多少不一样,如枝条上芽多,产生的生长素就多,易促使不定根的萌发。分析与本实验相关的其他因素。•温度要一致。(减少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设置重复组。既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设置对照组。清水空白对照;设置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对比,目的是探究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九.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计划制定培养一个酵母菌种群→通过显微镜观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7天内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计算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实验方法(1)将10mL无菌5%葡萄糖培养液加入试管中。(2)将酵母菌菌种接入试管中的培养液内混合均匀。(3)将试管在28℃条件下连续培养7天。(4)每天定时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采用抽样检测方法。(5)分析所取得数值并用曲线图表示出来,分析图形得出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结果分析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充裕的情况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在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刚接种到培养基上,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第二个阶段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第三个阶段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并处于稳定状态,即达到K值;第四个阶段种群数量显著下降。有关血球计数板血球计数板构造•血球计数板是由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玻片特制而成。•板的中部有一部分比两边低0.1mm,两边有沟。•计数室计数室每一中格又分为16个小格,共400个小格(也有一种计数板是16中格×25小格,总数也是400格)。每小格容积为0.00025立方毫米,即1/4×10-6亳升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1)取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加盖玻片盖住网格和两边的槽。(2)将待测菌
本文标题:江苏高考生物实验复习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843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