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全科医学概述吉林职工医科大学姜雪皎全科医学(GeneralMedicine)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社会医学全科医生(GeneralPractitionners)以全科医学为宗旨的经过专门培养的卫生服务人员全科医疗(GeneralPractice)全科医生从事的卫生服务工作考核题1:全科医学的概念全科医学是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机整合而形成的临床二级学科。范围涵盖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健康问题/疾病。全科医学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以维护和促进整体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连续的、综合的、便捷的、基本的卫生服务。全科医学的定义: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临床二级学科强调健康照顾性服务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行为科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以(病)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性服务。全科医学的学科特点知识体系:包括总论部分、各论部分临床思维方法:整体论服务内容:宽泛而较浅。全科医生(GeneralPractitionners)以全科医学为宗旨的经过专门培养的卫生服务人员家庭医生(FamilyPractitionners)(GeneralFamilyPractitionners)以示与原有的通科医生之区别。一全科医生的演变与发展第一阶段(整体时代)经验医学:古埃及医学(公元前3000~2600年)巴比伦医学(公元前2000年)希腊医学(公元前500年)——希波克拉底古罗马医学(公元前300年)——盖伦————欧洲的黑暗时代————————阿拉伯医学——阿维森纳第二阶段(分析时代)实验医学:18世纪末—19世纪初培根——实验医学方法达芬奇——人体解剖图谱哈维——血液循环列文虎克——显微镜布郎——细胞达尔文——进化论魏尔啸——细胞病理学巴斯德——细菌及预防接种德斐——麻醉一、国外全科医学发展的历史80%19世纪(GeneralPracticGP20世纪60年1900年,每600位居民就有1位通科医生1960年,每3000位居民才有1位通科医生1970年,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的比例为4∶1变迁人口老龄化进程慢性病退行性疾病患病率的上升医疗费用的上涨就医不便照顾不完整专科全科全科全科专科专科专科全科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加两国又将该学会更名为家庭医师学会美国、加拿大将通科医师改称“家庭医师”(familyphysician)(在美国,1969年批准家庭医学为第20个医学专科(一)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二)人口的老龄化(三)医学模式的转变(四)医疗费用方面的压力全科医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急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退行性疾病、与生活方式及行为有关的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患病率增长很快。还有老年痴呆、退行性骨质疏松症等。死亡谱:1997-1999城市前三位死因: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1999年三种死因合计占死亡总数的62.3%.医疗服务:内容-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全方位;时间-长期而连续;地点-家庭社区;类型-综合性照顾;方式-医患参与,病人主动自觉控制。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人口迅速增长与老龄化社会根据《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口的1/3将是老年人。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部分城市65岁12.7%大城市65岁16.07%。2000年60岁1.26亿每年3%增长80岁5%增长老龄化进程快仅用20年西方用了100多年。劳动人口下降,赡养系数增大,经济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长寿与健康相互矛盾的目标。全球面临的新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中国,正在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西方进入老年化时,具雄厚经济实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3万美元,我国1000美元左右(超出社会经济承受能力)北京市老年抚养系数为24.3。这意味着,每100个劳动力需要赡养24名老人。这个数字在上海更高,据统计,当地的老年抚养系数已经超过了30。这是一首曾经在网络上流传的诗,据说是写在一家养老院墙上的。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了,所以,请你紧紧地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就像当年,我陪着你一步一步地走。”慢病袭来---气势不减---谁来控制?慢病年轻化!初级卫生保健的九个要点针对主要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控制的健康教育改善食品供应与合理营养供应卫生的饮水和有基本环境卫生措施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针对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预防和控制地方病对常见病与外伤给予合理的治疗提供基本药物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和促进精神卫生谁都可能得传统的公共卫生没有用时时刻刻威胁健康最大耗费精力、财力最大只有全科医生才能办到至少半年来一次有什么问题------心理问题!---焦虑前两条太敏感!加上第三条—筛掉一大批最后再做量表卫生改革“十二五”大计陈竺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卫生工作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呈现了新特征,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新形势和发展趋势,抓住机遇,把亿万人民关注的卫生问题解决好。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度,把握卫生工作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新形势,增强信心、高屋建瓴、准确定位,谋划好未来五年的任务;同时,实事求是地分析卫生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脚踏实地、有针对性地做好未来五年的工作。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基本框架,卫生改革发展的方向。以坚持公益性为深化改革的主线,致力于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这是我国卫生事业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创新其最大亮点是: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工作重点,明确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四大体系”。2011年卫生改革看点扩展医疗保健网络让老百姓看得到病基本药物零利润销售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让老百姓看得好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城乡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健康教育,3预防接种,4传染病防治,5儿童保健,6孕产妇保健,7老年人保健,8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9重点精神疾病管理等,常住人口将免费享受政府统一购买社区一体化服务9类21项规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今年起到2011年,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的建档率城乡分别达到90%和50%;●为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三年时间,为1.1亿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进行体检;●为3岁以下婴幼儿成长发育做检查:3年时间要为4800万婴幼儿进行生长发育检查;●孕产妇检查:每年对1600万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防治指导服务:为1.6亿高血压、4000万糖尿病、849万重性精神病、336万结核病、9万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提供防治指导。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医学模式与健康观的转变医学模式:古代-神灵主义;近代-机械论;现代-生物及生物、心理、社会。生物模式:防治疾病、维护健康作出巨大贡献。局限性:无法解释心理社会病因,以及与行为科学的相关性。民众健康需求增高,向健康投资,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医疗费用的上涨与“人人健康”目标的压力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85%的资源消耗在15%的危重病人治疗上。15%的资源用于85%的人群公共卫生服务上。80%在城市,20%在农村。医疗费用增长过快:超过人均收入的增长,成为食物、教育外的第三大消费。“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是21世纪全球卫生战略目标。基层医疗保健二级医疗三级医疗我国卫生资源分布/利用的现状(倒三角形)改革?ReformRe-form再造/重构市场调节医疗费用上涨过快群众医疗保健需求受到抑制进入90年代中、后期,社会对医疗卫生方面的反映已经从“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转为“看病贵”。2000年平均每一个门诊诊疗费为85.8元(其中:药费50.3元),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医疗费3084元(其中:药费1422元、检查费治疗费979元)与1990年相比,每一门诊费用增加了6.9倍,每一出院住院费用增加了5.5倍,年增长率超过20%,个别医院超过30%。2000年与90年代初期相比,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总量由26亿下降到21亿,减少5亿人次,平均每个医疗机构全年负担诊疗人次下降了27%人次。2004.12.2.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分析报告显示:平均36%居民“有病自己医”就诊人数与1998年相比减少5.8亿人次。医患关系紧张1999年,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对医疗和药品投诉共17246件,比1998年增加2891件,增幅为29.1%。在该协会排出的1999年消费者投诉十大热点中,医药服务投诉名列第五。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326所医院的调查,2000年间326所医院发生10例以上医疗纠纷的三级医院占63.5%;三级医院里索赔超过50万的个案达23.6%,病人及家属扰乱医疗秩序的达68.9%--77.8%,发生在医院中的打砸事件143起,被打医务人员113人。这些恶性事件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医疗秩序。一种医生两个名称的事实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家庭医生英国通科医生全科医生香港全科医生但为了改变人们对“通科医生”只通不专、缺乏专业训练的印象,将“general”的译文从“通”改为“全”,以示其服务全方位、全过程的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第三阶段(系统时代)整体医学:专科医生的大力发展进入——细胞生物基因免疫分子生物1977年恩格尔提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专科医生弊端显现——全科医生崛起二促进全科医生发展的因素1人口迅速增长与老龄化2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第一次卫生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第二次卫生革命的艰巨3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本主义为中心的卫生服务4医疗费用的高涨与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配5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健康意识的增强6医疗体质改革全科医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1968年美国家庭医疗董事会(ABFP)成立1969年成为美国第21个医学专科董事会,表明了家庭医疗专业学科的诞生。1972年世界全科(家庭)医生学会(WONCA)于墨尔本成立1988年引入我国1993年11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标志我国全科医学学科的诞生。1995年在北京召开第14届WONCA大会(分会)世界全科(家庭)医生学会地址:BrWesFabbWONCA4thFloor70JolimontStreetJolimontVictoria3002Australia一、全科医学的定义全科医学1984年•国家庭医师学会(AAFP)对家庭医学的定义为:“家庭医学是一种整合生物医学、行为医学及社会科学的专科,其知识和技能的核心源于传统的开业医师和以家庭为范围的独特领域,而不是以病人的年龄、性别或器官系统的疾病来分科1977年•AAFP再度对家庭医学的专业特点加以强调:即家庭医学是涵盖知识、技能及过程三个层面的专科,尤其是它的过程层面,强调在家庭框架下以全人的照顾为中心,与病人建立亲密的医患关系,这是家庭医学有别于其他专科的特别之处。目前•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专业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健康问题和疾病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全科医学的其主旨二、全科医学的学科特
本文标题:全科医学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852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