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5T 1252-2012 地理标志产品 淮土茶油
ICS67.200.20B33DB35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1252—2012地理标志产品淮土茶油Productofgeographicalindication—Huaitucalliaseedoil2012-05-04发布2012-08-05实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5/T1252—2012I前言本标准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GB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1〕第14号公告制定。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进行编写。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宁化县标准化质量管理协会、宁化县宁花科技食品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晓芸、黄振生、陈瑞玲、张元光、朱仁文。DB35/T1252—20121淮土茶油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淮土茶油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油茶栽培和加工工艺、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淮土茶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16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T5009.37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524动植物油脂扦样GB/T5525动植物油脂透明度、气味、滋味鉴定法GB/T5526动植物油脂比重测定法GB/T5527动植物油脂折光指数测定法GB/T5528动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法GB/T5529植物油脂检验杂质测定法GB/T5530动植物油脂酸值和酸度测定GB/T5531粮油检验植物油脂加热试验GB/T5532动植物油脂碘值的测定GB/T5534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GB/T5535.1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测定第1部分:乙醚提取法(第一方法)GB/T5535.2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测定第2部分:己烷提取快速法GB/T5538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测定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11765油茶籽油GB/T17374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GB22460动植物油脂肪罗维朋色泽的测定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术语和定义GB1176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DB35/T1252—201223.1淮土茶油以淮土茶油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种植的龙眼茶茶籽经压榨法制取的原油,以及按精炼工艺加工而成的符合本标准质量要求的茶油。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淮土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1年14号公告批准的范围,见附录A。5油茶栽培和加工工艺5.1油茶栽培栽培技术规范见附录B。5.2加工工艺5.2.1原油加工采收→晾晒→脱壳→碾粉→热炒→蒸制→压榨→过滤→原油。5.2.2精炼油加工原油→脱酸→脱色→脱臭→冬化→过滤→精炼茶油。6技术要求6.1质量等级指标6.1.1淮土茶油原油质量指标淮土茶油原油质量指标见表1。表1淮土茶油原油质量指标项目质量指标气味、滋味具有油茶籽油原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水分及挥发物(%)≤0.10不溶性杂质(%)≤0.10酸值(mgKOH/g)≤3.0过氧化值(mmol/kg)≤5.0溶剂残留量(mg/kg)≤不得检出注:溶剂残留量检出值小于10mg/kg视为未检出。DB35/T1252—201236.1.2淮土茶油精炼油质量指标淮土茶油精炼油质量指标见表2。表2淮土茶油精炼油质量指标指标项目一级二级色泽(罗维朋比色槽25.4mm)≤黄35红2.0黄35红3.0气味、滋味具有油茶籽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透明度澄清、透明水份及挥发物/(%)≤0.080.10不溶性杂质/(%)≤0.030.03酸值(KOH)/(mg/g)≤0.72.0过氧化值/(mmol/kg)≤3.05.0溶剂残留量/(mg/kg)不得检出不得检出加热试验(280℃)无析出物,罗维朋比色:黄色值不变,红色值增加小于0.4微量析出物,罗维朋比色:黄色值不变,红色值增加小于0.4,蓝色值增加小于0.5注:溶剂残留量检出值小于10mg/kg视为未检出。6.2特征指标淮土茶油的特征指标应符合表3规定。表3特征指标项目指标折光指数1.460~1.464相对密度0.912~0.922碘值(g/100g)83~89皂化值(mg/g)193~196不皂化物(g/kg)≤15饱和脂肪酸%8.0~11.0油酸%77.0~82.0亚油酸%7.0~11.0DB35/T1252—201246.3卫生指标淮土茶油卫生指标按GB2716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执行,不得使用添加剂,不得掺有其他食用油和非食用油。6.4净含量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的规定。7检验方法7.1质量指标检验7.1.1透明度、气味、滋味检验按GB/T5525执行。7.1.2色泽检验按GB/T22460执行。7.1.3水分及挥发物检验按GB/T5528执行。7.1.4不溶性杂质检验按GB/T5529执行。7.1.5酸值检验按GB/T5530执行。7.1.6加热试验按GB/T5531执行。7.1.7过氧化值检验按GB/T5538执行。7.1.8溶剂残留量检验按GB/T5009.37执行。7.2特征指标检验7.2.1折光指数按GB/T5527执行。7.2.2相对密度按GB/T5526执行。DB35/T1252—201257.2.3碘值检验按GB/T5532执行。7.2.4皂化值检验按GB/T5534执行。7.2.5不皂化物检验按GB/T5535.1和GB/T5535.2执行。7.2.6脂肪酸组成检验按GB/T17376和GB/T17377执行。7.3卫生指标检验按GB/T5009.37规定执行。7.4净含量按JJF1070规定的方法测定。8检验规则8.1抽样淮土茶油抽样方法按照GB/T5524的规定执行。8.2组批同一批投料,同一条生产线,同一班次生产的包装完好的产品为同一批次产品。8.3出厂检验8.3.1应逐批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8.3.2出厂检验项目:色泽、气味、滋味、透明度、酸值、过氧化值、加热试验、溶剂残留量。8.4型式检验8.4.1当原料、设备、工艺有较大变化或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均应进行型式检验。8.4.2按第6章规定的项目检验。8.5判别规则8.5.1出厂检验或型式检验全部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定该批次为合格产品。8.5.2若检出质量安全指标中任何一项不符合,重新抽取同批产品进行复检,若仍不合格,则判该批次产品为不合格产品。9包装、标志与标签9.1产品应标明产地DB35/T1252—201269.2包装应符合GB/T17374及国家有关规定。9.3标志、标签按GB/T191和GB7718规定执行,还应加贴“非转基因”及“压榨”字样。符合本标准的淮土茶油产品和经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的企业可以使用“地理标志产品”和专用标志。10运输与贮存10.1运输中应注意安全,防止日晒、雨淋、渗漏、污染和标签脱落。散装运输要有专车,保持车辆清洁卫生。10.2应贮存于阴凉、干燥、避光及清洁卫生处。不得与有害、有毒物品一同存放。10.3不得放置于地面,应上架或隔层存放。DB35/T1252—20127AA附录A(规范性附录)淮土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图A.1淮土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见图A.1。图A.1淮土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DB35/T1252—20128BB附录B(资料性附录)淮土茶油原料栽培技术规范B.1品种应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高产优质、性状稳定,具有较强抗病虫害的品种。重点推广经省级良种审定(或认定)的优良无性系或优良乡土品种龙眼茶。B.2产地环境B.2.1生态环境油茶产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影响或污染物限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林业生产区域。B.2.2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表1土壤环境质量指标项目指标汞,mg/kg≤0.3砷,mg/kg≤40铅,mg/kg≤250镉,mg/kg≤0.3铬,mg/kg≤150六六六,mg/kg≤0.5滴滴涕,mg/kg≤0.5B.2.3灌溉水质量灌溉水质量指标应符合表2要求。表2灌溉水质量指标项目指标氯化物,mg/L≤250氰化物,mg/L≤0.5氟化物,mg/L≤3.0总汞,mg/L≤0.001总砷,mg/L≤0.1总铅,mg/L≤0.1总镉,mg/L≤0.005铬(六价),mg/L≤0.1pH值5.5~7.5DB35/T1252—20129B.2.4空气质量空气质量指标应符合表3要求。表3空气环境质量指标指标项目日平均1小时平均总悬浮颗粒物(TSP)(标准状态),mg/m3≤0.3--二氧化硫(SO2)(标准状态),mg/m3≤0.150.50氮氧化物(NOX)(标准状态),mg/m3≤0.100.15氟化物(F)(标准状态),μg/(dm2.d)≤1.8--μg/m3≤720B.3立地条件选择B.3.1土壤质量、水质量和空气质量按B2产地环境的规定执行。B.3.2选择年平均气温15℃~20℃,昀冷月平均气温0℃,极端低温-10℃,年降水量1000mm以上,日照时数1800h~2200h,适宜夏秋湿润,秋末冬初多晴暖,冬季无严寒的气候。B.3.3选择阳坡或半阳坡的山地丘陵种植,海拔高度≤700m。B.3.4土层厚度≥40cm的酸性红壤或酸性紫色土,pH值4.0~6.5。B.3.5生产基地选择坡度≤25°的山坡地,25º的油茶林按生态公益林经营方式管理。B.4造林B.4.1整地B.4.1.1整地时间在造林前3个月应进行整地,一般选择在当年8月份~12月份为宜。B.4.1.2整地原则一般以块状为主,坡度25º以下也可采取水平阶梯整地或斜坡带状整地。严禁全面整地,以防水土流失。B.4.1.3整地方法a)水平阶梯整地:先自上而上顺着坡面拉直线,按行距定点,再沿着水平方向环山定出等高点开水平阶梯带。水平带宽1.5m~3m,带面的内侧低,外缘高,带内侧挖竹节沟,深宽各约20cm,以拦蓄水土。b)斜坡带状整地:按照行距要求,每隔2行或3行挖垦一条水平带,每条水平带下方保留1米的非垦带,并将垦带内挖出的草根树桩散堆于非垦带面上,以拦蓄水土。c)块状整地:呈块状翻垦造林地土壤。B.4.2挖穴DB35/T1252—201210按株行距定点挖明穴回表土,穴的规格为60cm×50cm×40cm。B.4.3施基肥挖穴后施农家肥或有机肥,每穴1.5kg~5kg,过磷酸钙0.5kg,在穴底部与表土混刀,再覆土。基肥在造林前1个月施入。B.4.4种植密度纯林种植密度为1350株/hm2~2000株∕hm2。株行距为2.0m~2.5m×2.5m~3.0m。B.4.5苗木要求B.4.5.1以嫁接苗为主,扦插苗、实生苗为辅。嫁接苗选用1.5年生芽砧苗。实生苗仅限于龙眼茶等优良农家品种。B.4.5.2苗木质量应经检验合格,高度30cm~50cm,地径0.4cm以上,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无机械损伤,其中2年生苗木,苗高超过50cm应在种植时截顶。B.4.5.3苗木需经检疫全格,无危险性检疫对象。B.4.5.4苗木应做到随起随造,当不能及时种植,应假植在阴凉处。B.4.6定植B.4.6.1定植时间:一般在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B.4.6.2蘸根:裸根苗定植前要适当剪去过长的主根,并用加入少量生根粉的泥浆蘸根。B.4.6.3定植方法:定植时扶正苗木,做到根系舒展,深浅适中。芽砧苗注意嫁接口与封面平齐,根土紧密接触,确保苗正、根舒、压实、土满穴。有条件的可用稻草等覆盖苗基部。容器苗勿踩苗。B.4.7质量要求造林成活率大于90%,未达到标准的,要用同龄大苗或容器苗及时补植。B.5幼林抚育B.5.1松土除草定值当
本文标题:DB35T 1252-2012 地理标志产品 淮土茶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925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