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46T 224-2012 花鳗鲡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ICS 65.150B51备案号:33831-2012DB46海南省地方标准DB46/T224—2012花鳗鲡池塘养殖技术规程Operationspecificationsforeelculture2012-04-18发布2012-05-18实施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6/T224—2012I前 言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水产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德强、李芳远、佟延南、陈永平。本标准首次发布于2012年4月。DB46/T224—20121花鳗鲡池塘养殖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花鳗鲡(Anguillamarmorata)养殖环境、养殖池塘、养殖基础设施、苗种来源与培育、成鳗养殖、常见病害防治以及养殖日志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花鳗鲡池塘养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T18407.4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T5069无公害食品鳗鲡池塘养殖技术规范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SC/T1004鳗鲡配合饲料SC/T7014水生动物检疫实验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花鳗鲡属鳗鲡目鳗鲡科,皮肤有斑纹,长鳍型,肛门至背鳍前端基部间长为全长的16.3%;脊椎骨100~110个;属于热带—温带区种类。分布最为广泛,在菲律宾、越南、印尼、马来西亚、印度、日本以及我国南方均有分布。个体为该属最大的一种,最大个体可达30千克以上。身体粗壮,腹鳍以前的躯体呈圆筒,后部稍侧扁,总体看来身体延长呈棒状。3.2苗种培育指玻璃鳗(白仔鳗)经过培育,体色逐渐变成黄褐色、皮肤出现斑纹,规格达到5g/尾~10g/尾。3.3成鳗养殖指黑仔鳗养殖到上市规格。DB46/T224—201224养殖环境4.1养殖水温养殖花鳗鲡水温最低不低于12℃,最高不高于35℃。4.2环境养殖产地应交通便利,周边无工业、农业、畜牧业、轻工业的污染源;环境基本条件应符合GB/T18407.4的规定。4.3水源水质、池塘水质养殖产地要求水源充足,无污染,注排水方便。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池塘水质应符合NY/T5069的规定。5养殖池塘及设施5.1养殖池规格5.1.1苗种培育池水泥池,按放养花鳗鲡的规格大小,一般分为两级,顶部需设有遮阳防雨设施。一级池用于白仔鳗培育(养至5g/尾~10g/尾),面积10m2~15m2,池深0.7m~0.8m;二级池用于黑仔鳗培育,面积15m2~25m2,池深1.1m~1.2m。5.1.2成鳗养殖池成鳗养殖池为土池结构,面积2000㎡~6000㎡,池深2.0m~2.5m(养殖水深1.6m~2.0m)。5.1.3选别池水泥池结构,面积100m2~200m2,池深1.1m~1.2m,池内设置选别架和网箱装置,具有独立进、排水系统,池子顶部有遮阳防雨设施。5.1.4净化池采用土池结构,将各养殖池的养殖废水排出后集中于该池净化,其蓄水量应高于养殖水量的30%。5.2增氧机配置5.2.1苗种培育池每200m2水面设置一台1.1kW的鼓风机进行充气供氧。增氧方式分两种,一种沿水泥池壁环状微孔塑胶管充气增氧,一种是于池塘顶部悬挂充气石充气增氧。5.2.2养殖土池选用水车式增氧机,功率0.75kW,每ha放置2台,有条件者可同时配置40~60w耕水机2~3台。5.3基础性仪器设备DB46/T224—20123养殖场应配备生物显微镜、冰箱、解剖工具、水质分析仪、电子秤等仪器设备。6鳗苗来源、鉴别方法、质量要求6.1鳗苗来源从菲律宾、越南沿海水河口区域捕获获得,并经相关部门检验检疫的健康苗种。6.2玻璃鳗鉴定方法尾鳍有黑色素斑点;活动性比日本鳗苗弱;体表有斑纹、斑点;吻端稍圆,背鳍起点较前;0.5g/尾~1.0g/尾时,体色土黄色,斑点显著。全长为45~55mm,体重为0.11~0.16g;长鳍型,脊椎骨节数为100~110。6.3玻璃鳗质量要求6.3.1外观体色:白色,半透明,光洁,无斑点。体态:个体大小均匀,无畸形,无损伤。活力:在水中游动迅速强劲有力,离水置于手掌上,苗体左右摆动敏捷。6.3.2可数与可量指标6.3.2.1可数指标伤残率2%。6.3.2.2可量指标全长(cm):3cm~5cm。规格(g/尾):0.20g/尾~0.25g/尾。6.3.3检疫经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检疫合格后方可进口鳗苗。7放苗前的准备7.1苗种培育池准备检查培育池壁各处有无裂缝和漏洞,若有应及时修补;检查进排水通道有无堵塞;安装合适的饲料台和诱食灯。清洗池子,去除池内污杂物。7.2配套设施安装与调试检修、安装并调试增氧设施和抽水、排水设施等必需的配套设施与设备。成鳗养殖池四周安装防逃设施,材料:钢丝网片;网目规格:1×1cm2;高度:50cm。7.3苗种培育池、工具消毒7.3.1苗种培育池消毒DB46/T224—20124新建的苗种培育池在投苗前应进行脱碱处理,一般使用浓度为3.0~5.0mg/L草酸浸泡20d以上脱碱,pH值稳定在6.5~8.5;投苗前1d,使用浓度为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1d,排干洗净后备用。旧的苗种培育池在投苗前应充分曝晒,投苗前6~7d,采用漂白粉20mg/L或生石灰200mg/L全池浸泡消毒4d~6d,然后用清水清洗;投苗前7d,在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d,使用浓度为20mg/L,排干洗净后备用。7.3.2工具消毒将工具用5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使用前用清水洗刷干净。8苗种放养8.1放养时间每年4月份~9月份为最佳投苗时间。8.2放养密度800尾/m2~1000尾/m2。8.3放苗水深30cm~40cm。8.4盐度池水盐度控制在3‰~8‰。8.5调温与放苗苗种入池前,应进行调温。关闭增氧设施,使池水呈静止状态。将装有鳗苗的苗袋放入池中过渡45min左右,当苗袋内水温与池内水温相同时,即可解袋并逐步加入池水后放苗。8.6苗种消毒苗种投放前用20‰盐水或1mg/L~1.5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s~20s;也可在投苗12h后,全池泼洒土霉素1.5mg/L~2.0mg/L或聚维酮碘0.1mg/L~0.2mg/L,药浴24h。使用的药物应符合NY5071规定。9鳗苗驯养9.1饵料的准备可用水蚯蚓或配合饲料投喂。投喂前,水蚯蚓用5‰~10‰的盐水浸泡0.5h,然后换水漂洗干净即可投喂。投喂的配合饲料必须符合SC/T1004和NY5072的规定。9.2诱食驯化9.2.1退盐DB46/T224—20125鳗苗在入池24h后,对池水的盐分逐步进行淡化,每天注换水大约10cm,5d~7d后将盐份退尽。若出现受伤苗偏多的情况,可以延长退盐时间,且每天换水必须加盐维持到伤苗正常为止。9.2.2诱食驯化可用水蚯蚓引诱开食,第一餐从夜间开始。第1d~3d,将消毒处理好的水蚯蚓绞碎后全池均匀泼洒并逐渐缩小泼洒范围至饲料台附近,投饵前15min关停增氧设施。第3d~4d,将饵料台放至池底,将经消毒处理过的水蚯蚓放入饵料台内,并打开饵料台上方的诱食灯,利用灯光引诱鳗苗上饵料台摄食。摄食结束后即关灯并打开增氧设施。经3d~5d诱食,有85%以上的鳗苗上台摄食,诱食即获成功,可进行正常投喂。9.2.3投饵量诱食期间日投喂量为鳗苗体重的15%~20%,逐日递增,正常投喂后可达到20%~35%;原则上掌握在0.5h~1h内吃完为宜。9.2.4投喂次数每天3次~4次,每次间隔6h~8h。9.3饵料转换9.3.1转换时间鳗苗规格达到1.25g/尾~2.00g/尾,即可进行饲料转换投喂鳗鲡白仔配合饲料,投喂的配合饲料必须符合SC/T1004和NY5072的规定。9.3.2转换方法转料前应停食1d。转料时,将鳗苗料掺入水蚯蚓中混合进行投喂。转料第一天,水蚯蚓与鳗苗料的比例为4∶1,逐日增加白仔配合料的比例,直至全部投喂白仔料为止。9.3.3投饵量饲料转换后,日投饵量应控制在鳗苗总体重的8%~10%。9.3.4投喂次数及时间每日投喂2次,时间为5:00~6:00和18:00~20:00。9.4日常管理9.4.1水质管理9.4.1.1换水诱食期间,每天换水率100%~120%;正常投喂后,每天的换水率可适当减少至80%~100%;换水时,应同时进水,尽量保持水位水温相对稳定。9.4.1.2排污诱食期间,每次投饵2h后,用虹吸法把残饵、粪便等杂物清除;正常投喂后,除继续吸污外,每天早晚打开排污口排污1次。DB46/T224—201269.4.1.3水位调节正常投喂后,池水水位可逐渐提高,每天增高3cm~5cm,直至水位80cm~100cm为止;同时提高饲料台,直至离水面3cm~5cm左右。9.4.1.4水质监测对水质理化指标要进行定期测定,并做好检测记录。池水中各项水质指标应符合NY/T5069规定。9.4.1.5巡池检查经常检查增氧设施是否正常运转。观察鳗苗摄食、活动情况以及是否出现浮头、逃逸和发生病害。10筛选与分池10.1准备工作用于鳗苗筛选与分池的选别池、分养池及筛选用具应彻底曝晒、消毒和清洗,按上述7.3执行。筛选前应提前1d停止喂食。10.2鳗苗收集将出苗口打开,鳗苗随水流出,用网袋收集,排水必须缓慢,避免造成损伤。10.3筛选当大部分鳗苗规格到达4g/尾~10g/尾时应进行筛选分池。鳗苗采用竹制或木制筛选器进行筛选。10.4分池将筛选所得的不同规格的苗种,放入相应的分养池进行培育。鳗苗池、选别池及分养池的池水温差不得超过±3℃。个体规格小于2g/尾的鳗苗,重新投喂水蚯蚓培育。11苗种培育(黑仔鳗)11.1放养前的准备参照7.1-7.3规定执行11.2苗种放养同一培育池的苗种放养规格应相对一致。放养密度见表1。表1不同规格苗种放养密度规格(g/尾)放养密度(尾/m2)规格(g/尾)放养密度(尾/m2)1.5~2.0500~6003.5~7.0250~3002.0~3.5400~4507.0~20150~20011.3苗种消毒放养后的当天傍晚,药物消毒方法按上述8.7执行。DB46/T224—2012711.4饲养管理11.4.1饵料转换经筛选后的小规格鳗苗仍然投喂白仔鳗料,并逐渐增加苗种料(黑仔鳗料)的比例来转换饲料。所使用的饲料必须符合SC/T1004和NY5072的规定。11.4.2饲料调制黑仔鳗料添加1.3倍~1.5倍的水量及3%~5%的海水鱼油,用搅拌机调制成柔软而膨胀、粘性强、不易流散的团块状后方可投喂。在添加维生素、免疫多糖及药物时,先用水拌匀,然后再加入饲料。11.4.3投饲方法在紧靠通道一侧设置饵料台一个,规格为1.5m×1.0m,饵饲料台底部略低于水面。调制成的饲料直接放入饵料台中。11.4.4投饵量根据池中苗种的规格和重量、活动情况、前一天的摄食情况以及当天的天气等而定,每次投喂量以0.5h内吃完为宜。投饵率见表2。表2不同规格苗种的配合料投饲率规格(g/尾)饲料种类投饲率(%)规格(g/尾)饲料种类投饲率(%)1.5~2.0白仔鳗料9~103.5~7.0黑仔鳗料5~72.0~3.5黑仔鳗料7~87.0~20幼鳗料4~611.4.5投喂次数和时间每日投喂2次,分别在5:00~6:00和18:00~20:00投喂。11.5日常管理11.5.1温度控制苗种培育期间换水、排污应注意水温变化保持在3℃以内,应注意天气对水温的影响。11.5.2排污每次摄食后捞除残饵,并将饵料台洗刷干净并晾干。每天投饲后2h进行排污工作,每15d刷洗池底及池壁1次。11.5.3换水每天换水率80%~100%。换水时,应同时进水,尽量保持水位水温相对稳定。11.5.4水质监测按上述9.4.1.4执行。11.5.5巡池检查按上述9.4.1.5执行。DB46/T224—2012811.6苗种分养
本文标题:DB46T 224-2012 花鳗鲡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930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