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央行研究局局长:降准不是强刺激的开始
CFP供图2月4日晚,央行时隔33个月再度降准。前日,央行研究局局长陆磊在参加媒体论坛时,对央行此次降准进行了解读。陆磊认为,央行此番降准主要是考虑到两大因素:春节前资金面紧张以及弥补因资本项目逆差导致的结构性流动缺口。陆磊称,不能将此次降准理解为通道性降准,更不能理解为强刺激的开始。两大因素导致央行降准央行为何选择在这个时点上降准呢?央行研究局局长陆磊在做客中国政府网访谈栏目时,对此进行了充分解读。陆磊表示,之所以现在降准,央行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量。其一,季节性资金面紧张。春节前,回家孝敬老人,给亲朋好友子女压岁钱等引发春节资金需求量大。商业银行库存资金量往往不够,因此会造成季节性的流动性紧张。而春节过后,大量资金回到商业性金融机构,这时央行需要做反向操作,回收在市场上存在的过度流动性。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对南都记者表示,央行这种节前投放资金节后回笼资金的做法由来已久。2014年,央行就在春节前的1个月里向市场注入4500亿元流动性,还通过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注入1900亿元。2015年1月份以来,央行也重启停顿了1年的逆回购,多次向市场投放流动性以缓解春节资金面紧张。缓解春节资金面紧张,央行通过逆回购这一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就可以实现。为何要全面降准呢?陆磊解释,资本与金融项目逆差(即大家常说的资本外流)是降准的另一个考量因素。陆磊表示,2014年,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发生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国际收支中资本与金融账户出现了一定程度逆差。全年,资本与金融账户出现960亿美元的逆差,折合人民币大约5000多亿元。此次降准是弥补这个结构性流动缺口。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认同陆磊的看法。管清友对南都记者表示,资本外流的确会对国内流动性造成紧缩。因此,此番降准,算不上货币政策宽松的表现。原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研究室主任袁钢明则表达了不同看法。在袁钢明看来,资本净流出在2014年5月份就已经出现了,但央行直到现在才采取措施,时间方面来看滞后很多。他认为,2015年1月份PMI不仅连续33个月下降,而且跌破荣枯线,是央行选择降准的时点考量因素之一。“实体经济表现太糟糕,迫使央行不得不将货币政策放宽松一点。”袁钢明说道。未来降准是否会频繁出现?中国国内存款准备金率2007年1月份为9%。此后,进入快速频繁上调通道。到2011年6月,存款准备金率已经高达21%。4年时间内,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了12%。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对此解释,外汇占款快速上升,央行买入外汇比较多,为此吐出的流动性就比较多,此时就需要加大对冲力度,也就是说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反之就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按照这种逻辑,如今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逆差,是否意味着国内存款准备金率进入下降通道?未来央行是否会频繁下调?管清友对南都记者表示,如果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持续扩大,那么,降准会不断出现。“2007年到2011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不断扩大,央行便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现在,如果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不断扩大,央行肯定也会不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不过,管清友表示,目前尚不能断定未来资本外流会持续扩大。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也认为,资本和金融项目已出现了逆差的拐点,但是未来是否会持续扩大现在判断为时甚早。袁钢明则认为,未来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扩大是大势所趋。他认为,一方面美国货币紧缩政策还在持续,未来可能还会加息,美元走强导致人民币会回流到美国,这也是为什么近期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原因。其二,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经济运行风险加大,资本出于避险需求,也会流出中国。因此,他认为,未来降准会频繁出现。陆磊反对将此次降准视作通道性降准。“不能把此次降准理解为通道型降准,更不能理解为是强刺激的开始。我国货币政策在稳定存量、优化结构方面一直有所作为,此次只是根据金融体系流动性状况和经济情况进行延续性操作。”陆磊说道。采写:南都记者杨森ggtzrs8rrt旅游地产
本文标题:央行研究局局长:降准不是强刺激的开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086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