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物流配送管理--zhaoyun133
第五部分物流配送管理第一章物流基本概念一、概述人类社会由政治、经济、文化等构成,其中经济是由生产、流通和消费所构成,而流通包括了物流与商流。商流是对物质所有权的转移,即物质的所有权从生产者转移到商家的手中,最终再转移到消费者手里。而物流则是指物质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所以物流活动隐含在人类所有的活动之中。因此,自人类文明开河以来,物流便开始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物流的主要目的是按尽可能低的运作成本,将原材料和在制品送人庞大的社会制造设施中去,然后再将制成品通过市场的物流渠道送到客户的手中。物流的基本活动主要包括运输、装卸搬运、存储、(流通)加工、分拣、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环节,这些过程致使物流系统十分庞大和复杂,例如:在美国,仅物流市场渠道就涉及到大约150万个零售商和46万个以上的批发商。为了给这些企业运送产品和物料,支持企业的运转,1992年美国注册了1490万辆商用载货汽车,1994年美国在制造、批发、零售和货物存储保管等方面的投资总额超过了38930亿美元,由此可见物流系统的庞大和复杂。二、物流的定义物流(Logistics)一词源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到物流一词,并指出“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因为在20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已出现生产大量过剩、需求严重不足的经济危机,企业因此提出了销售和物流的问题,此时的物流主要指的还是销售过程中的物流。物流的概念从1915年提出起,经过80多年的发展,由于侧重面的不同,关于物流的基本定义很多,一直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美国物流协会(CLM)1962年将物流定义为:以最高效率和最大成本效益,满足顾客需要为目的,从商品的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对包括原材料。在制品、最终成品及其相关信息的流动与储存,进行设计、实施和控制的过程。美国密西根大学的斯麦基教授倡导的物流的主要目标为:完美的质量、合适的数量、恰当的时间、适宜的地点。良好的印象、合适的价格、适宜的商品。主要表现为:1、按交货期将所订货物适时而准确地交给用户;2、尽可能地减少订货断档,维持适当的库存量;3、适当的物流配送中心,以提高配送效率;4、提高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作业效率;5、保证订货、出货、配送的信息畅通无阻;6、物流成本最低。1997年,我国在《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上对物流的概念具体定义为“以最小的总费用,按用户要求,将物质资料(包括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从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活动。”物流可以认为是以最低的物流成本,实现快速、准确、安全和满意的物质运动过程,物流的作用是将物资由供给主体向需求主体转移(包含物资的废弃与还原),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并且创造部分形质效果。其主要的活动包括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等。物流系统主要包含四要素:速度。安全、可靠、低费用,它的目标是以最少的费用提供最安全、最可靠和最快捷的物流服务,以实现社会效用最大化。三、物流的纽带作用(一)物流与生产生产系统是为了适应社会对产品的需求而形成的,向社会提供产品是生产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生产系统为了制造产品,就必须占据一定的生产空间,拥有一定数量的加工设备,这样才能有条件按照制造工序逐步将原材料加工成半成品,以至成品。1、生产系统的组成。产品的制造过程也就是加工过程,每经过一道工序,被加工对象物的形状、尺寸或性质都将发生变化。它是生产系统中最主要的环节。加工活动和物流活动是生产系统的两个支柱。通过物流活动把原材料运送进生产系统,并使其依次在加工点之间流动,逐步形成半成品、成品直至出厂。没有物流,生产系统将失去生命,也会失去继续存在的必要条件。2、物流对生产系统的影响。(1)物流是连续性生产的有力保障。(2)物流是企业利润新的增长点。(3)物流状况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表现之。3、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对物流的要求。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之下,社会对完善的物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了,从而导致了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二)物流与商流为了满足日常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我们每天要不断地消费各式各样的物质资料,所以在社会上有无数的生产单位在不停的制造人类所需要的物资。但是往往产品的生产地点和消费地点不一致,而产品的价值只有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才能够实现。因此,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必须建立通畅的渠道,这就是流通,所以流通被称为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可以看出,流通过程主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要解决所有权的更迭问题,即产成品从生产者所有转变为用户所有;二是要解决实现物的流转过程,即对象物从生产地转移到使用地实现其使用价值。对于前者称为商流,1、物流与商流。商流主要是指对象物所有权转移的活动。在商流中的物资称为商品满品活动一般称为贸易或交易。商品通过交易活动由供方转让给需求方,这种转让是按价值规律进行的。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储存保管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商流和物流都是流通的组成部分,二者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商品由供方向需方的转移过程,商流和物流关系密切,相辅相成。一般在商流发生之后,才有相应的物流发生,商流是先导,物流可以说是为商流服务的。在商流中所有权的转移达成交易以后,货物必然要购买者的需要进行转移,也就是要完成必要的物流活动。因此,两者是配合一致的。只有在流通的局部环节、在特殊情况下,商流和物流才有可能独立发生,就一般而言,全局来看商流和物流总是相2、物商分离的概念。尽管商流和物流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活动内容和规律。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实物流通的最佳路线。如果商品的交易过程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发生实物流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以至交易成本的增加。商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进行业务活动;而物流则不受经营环节的限制。它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使商品尽可能由产地通过最少环节,最短的物流路线,按时保质地送到用户手中,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在合理组织流通活动中;实行商物分离的原则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发展的需要。3、物商分离的特点和优点。海物分离模式的特点是:①仓储。通过建立配送中心,变多级仓储设施分散保管为集中保管。②运输。原先是从工厂仓库至总公司仓库,再到批发站仓库,最后到零售店的三段商物一致的运输。而在商物分离模式下。只需由工厂仓库至配送中心,然后通过配送中心直送至零售店的两段运输。③配送。原先是分别向各零售店送货,现改为回路配送。④信息系统。不再是由总公司、批发站和工厂分头处理,而是以信息中心集中处理方式用电话或网络等通信方式进行各环节的控制。商物分离的主要优点有:①便利的运送体系。②高效的作业方式。③高质量的配送模式。四、物流的价值表现从整个物流的过程来说,物流是由“物”和“流”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物流中“物”泛指一切物质,有物资、物体、物品的含义;而物流中的“流”泛指一切运动形态,有移动、运动、流动的含义,同时静止也是物质的一种运动形态。物质在物流系统中流动的过程中“物”的性质、尺寸、形状都不应当发生改变。也就是说物流活动和加工活动不同,不创造“物”的形式价值,但是它克服了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空间维和时间维方面的距离,创造了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由此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这也就是物流活动的价值所在。因此,物流主要是通过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来体现其自身价值的,另外在特定情况下,它也可能创造有一定的加工等附加价值。1、时间价值“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时间差,因改变这一段的时间差而创造的价值,称作“时间价值”。物流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其时间价值:缩短时间创造价值;弥补时相差创造价值;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等。例如大米的种植和收获是季节性的,多数地区每年收获一次。但是对消费者而言,作为食品,每天都会有消耗,必须进行保管以保证经常性的需要,供人们食用实现其使用价值。这种使用价值是通过保管克服了季节性产出和经常性消耗的时间距离后才得以实现的,这就是物流的时间价值。2、空间价值“空间价值”是指通过改变物质的空间距离而创造的价值。物流创造的空间价值是由现代社会产业结构、社会分工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空间差,商品在不同地理位置有不同的价值,通过物流活动将商品由低价值区转到高价值区,便可获得价值差,即“空间价值”。空间价值的实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形式: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价值等。例如:山西的煤,埋藏在深山中和泥土、石块一样,没有任何价值,只有经过采掘、输送到别的地方用来作为发电、取暖的燃料的时候,才能实现其价值。它的使用价值是通过运输克服了空间距离才得以实现的,这就是物流的空间价值。3、加工附加价值有时,物流也可以创造加工附加价值。加工是生产领域常用的手段,并不是物流的本来职能。但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根据自己的优势从事一定的补充性加工活动,这种加工活动不是创造商品的主要实体并形成商品;而是带有完善、补充、增加性质的加工活动。这种活动必然会形成劳动对象的附加价值。虽然在创造加工附加价值方面物流不是主要责任者,其创造的价值也不能与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相比拟,但这毕竟是现代物流有别于传统物流的重要方面。五、物流的分类为了便于研究,可以从物流系统的作用、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和物流活动的性质等不同角度将物流分成不同的类别。1、按照系统的性质分类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按照物流系统所涉及到的范围的不同,可以将物流分成以下几种类型:(1)社会物流。社会物流也称为宏观物流或大物流,是对全社会物流的总称,一般指流通领域所发生的物流。社会物流的一个标志是:它伴随商业活动(贸易)而发生,也就是说社会物流的过程和所有权的更迭是相关的。当前的物流科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就是社会物流,因为社会物资流通网络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流通网络分布的合理性,渠道是否畅通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必须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保证高效能、低运行成本的社会物流系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也是物流科学受到高度重视的主要原因。(2)行业物流。同一行业中所有企业的物流称为行业物流。行业物流往往促使行业中的企业互相协作,共同促进行业的发展。例如日本的建筑机械行业,提出了行业物流系统化的具体内容,包括:各种运输手段的有效利用;建设共同的机械零部件仓库;实行共同集约化配送;建立新旧建筑设备及机械零部件的共用物流中心;建立技术中心以共同培训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统一建筑机械的规格等。目前,国内许多行业协会正在根据本行业的特点,提出自己的行业物流系统化标准。(3)企业物流。企业物流是指在企业范围内进行相关的物流活动的总称。企业物流包括企业日常经营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生产环节。例如:原材料的购进,产成品的销售,商品的配送等都是属于企业物流。企业物流系统主要有两种结构方式:一种为水平结构,一种为垂直结构。根据物流活动发生的先后次序,从水平的方向上可以将企业的物流活动划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与废弃物流等4个部分。企业的水平物流结构如图2-5所示。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主要可以分为管理层、控制层和作业层等3个层次。物流系统通过管理层、控制层和作业层3个层次的协调配合实现其总体功能。①管理层。其任务是对整个物流系统进行统一的计划、实施和控制。其主要内容有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系统控制和成绩评定,以形成有效的反馈约束和激励机制。②控制层。其任务是控制物料流动过程,主要包括订货处理与顾客服务、库存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与控制。用料管理、采购等。③作业层。其任务是完成物料的时间转移和空间转移。主要包括发货与进货运输议及厂内装卸搬运、包装、保管、流通加工等。2、按照
本文标题:物流配送管理--zhaoyun13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1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