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杭州政府工作报告汇报(四篇)
杭州政府工作报告汇报(四篇)第一篇范文:杭州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目标,实施“六大战略”,破解“七难”问题,推进“一化七经济”,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顺利完成了市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945.82亿元,增长12%,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3%;财政总收入1245.43亿元,增长2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71.34亿元,增长2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6.08亿元,增长19.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53.13亿元,增长20.1%;出口353.37亿美元,增长30.0%;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3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186元,分别增长11.8%和11.5%。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6.0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1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9%;人口自然增长率3.41‰。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12.5万亩,超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实施品牌战略,优势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69.1%。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全面实施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产业调整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和特色块状经济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新增273家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实施新能源产业和物联网发展规划。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7.7%,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2%。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中介服务和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加快发展。文创产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发展加速,杭州动漫、影视、设计等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全力推进大江东与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建设。新增11个国家级基地和试点拓展区。临安青山湖科技城全面开工,余杭创新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编制实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体规划。加快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重点建设项目投资900亿元。地铁1号线完成24个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和区间隧道58.5公里。沪杭高铁开通,杭甬、宁杭、杭长高铁和东站枢纽工程进展顺利,杭黄高铁项目获批,钱江铁路新桥主桥合龙。秋石快速路一期、留石快速路二期等快速路建成通车,半山隧道完成主体结构,九堡大桥成功合龙,庆春路过江隧道建成通车。闲林水库开工建设。加快新城和城市综合体建设。高起点编制新城概念性规划,钱江、城东、之江等新城和杭州大学城加快建设。钱江新城国际会议中心投入使用,城市综合体建设继续推进。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推进新西湖、新运河、新中东河、良渚、南宋皇城大遗址与市区河道等综保工程。实施“一绕四线”综合整治,推进危旧房、背街小巷、庭院改善和水井修缮保护,加快“城中村”、公厕提升、无障碍设施改造和截污纳管、道路交通改善。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加大以城带乡和协作帮扶力度,“联乡结村”帮扶活动到位结对资金2.79亿元。加强省级开发区、城镇特色工业功能区建设。主城区与桐庐、淳安、建德实现公交一体化。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创建13个风情小镇。完成农房改造建设51128户,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受益群众21.74万人。加强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推进有序用电和节能降耗,推进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1%,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左右。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开展迎“创模”复检与“国内最清洁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大气污染和钱塘江饮用水源地、千岛湖水环境专项整治,推进以生活污水治理为主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生态建设。完成616个生态工程项目,植树造林6.55万亩,城区新增绿地719万平方米。临安市、桐庐县通过国家生态县市创建验收,余杭区、西湖区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区。半山公园、西山森林公园分别被批准为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全面开展低碳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实施铁路东站10兆瓦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项目,推进“阳光屋顶”计划和国家“十城万盏”与“十城千辆”试点,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与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主城区实行垃圾清洁直运,42%的小区实行垃圾分类。开展节能全民行动,低碳科技馆竣工。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组建市信用担保联盟。网络小额贷款公司成为全国首创和省级试点。成立杭州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建设区县(市)联网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开展农房集中改造建设“二选一”试点,实现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全覆盖。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强镇扩权改革取得积极成效。推进自主创新。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被授予国家高技术服务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及新能源产业、LED产业、现代服务业、数字卫生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为全国首批三网融合、云计算试点城市。发展创新服务平台,组建产业技术联盟。新增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75%。杭州创新指数达114.6。推进人才创业。制定杭州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实施全球引才“521”计划。加大大学生创业培训力度,办好赛博创业工场等大学生创业园,资助大学生创业项目275个,新办大学生创业企业1868家。推进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加快人才专项用房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3个,实际利用外资43.56亿美元,增长8.5%。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9.5%,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5.53亿美元,增长69.0%。加强国内合作交流。实际利用内资650.27亿元,增长16.0%。举办上海世博会主题论坛和长三角城市金融西湖峰会,杭州案例馆在世博园精彩亮相。杭州都市经济圈规划正式实施。全面完成援建青川和对口支援南充、涪陵及山海协作任务,对口支援阿克苏工作全面展开。出台学前教育新政。优质学前教育、优质义务教育、优质高中教育覆盖面分别达65%、75.9%、81.2%,第二课堂教育生动活泼。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5.7%,杭州师范大学“创一流”取得新进展,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国家骨干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行列。国家健康城市试点取得新成效,创建国家与省市级卫生乡镇(街道)24个。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城区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市级医保定点机构覆盖率达95%以上。基本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标准化建设任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实现社区(村)全覆盖。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新增财力80.6%用于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完成十件实事,主城区100%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4.96万人,困难救助圈扩大到人均收入低保标准120%以内家庭;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新增养老床位4106张;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563.57万平方米,竣工409.27万平方米;开工建设支小路52条、完工21条,新辟公交线路15条,开工建设公共停车泊位5066个;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4天,优良率达86.0%;推进食品安全整治,快速检测食品47.8万批次,合格率99.1%;完成305个庭院、1335幢房屋、144条背街小巷改善项目,老小区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组织群众文化(电影)活动5万场,公共图书信息系统服务210万人次,新增体育健身场地26.9万平方米,基层文化体育活动更加丰富;新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48万份,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推进村庄整治,有效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落实维稳工作第一责任。全力以赴实施“环沪护城河”工程,构筑安全防线,为上海世博会圆满成功作出贡献。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重视信访和律师进社区工作,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制定实施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强化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政府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工作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多渠道开展人民建议征集,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议案。积极推进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完善开放式决策制度。深化综合考评,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我市成为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联系点。市行政服务新中心投入使用,“网上一家一中心”顺利运行。深入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2021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安排为: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三次产业比重为3.4:47.1:4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外贸进出口增长12%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2.8%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7‰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各类污染物减排达到国家和省确定的要求。建立扩内需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扩大消费需求。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发展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和夜间消费,鼓励自住型与改善型住房消费,规范住房交易与租赁行为。继续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合理引导消费,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调整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更多地投向“三副六组团”和五县(市)。强化重大项目要素保障,严格执行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标准。突出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量。优化财政性投资方向,防范投资风险。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集中力量扶持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十大产业,培育杭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全力打造“四中心一基地”。加快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深入推进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工作,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和金融业,加快发展信息软件和物流业,提升发展商贸和房地产业,培育发展科技、中介、社区和健康服务业,做强做大楼宇(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发展空港经济等新业态。加快推进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江东汽车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建设,打造互联网经济示范区与物联网产业核心区,推进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制订出台加快特色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扶持政策,加大技改投入,进一步提升发展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拓展。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全力支持和积极培育各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扶持动漫游戏、设计服务、现代传媒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办好第七届中国国际动漫节、2021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等活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扩大农业保险,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综合体,推进农产品进市场超市直供直销。打造大平台发展大企业。着力推进大江东、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等大平台建设,提升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创新水平,拓展国家级基地和试点功能。积极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做强做大,着力培育微小型企业,构建大中小企业协作体系,打造民营经济强市。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需求为导向,以管理为优先,完善城市形态,启动和实施高铁、地铁、高速公路、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快速路网、空港二期、内河水运航道、水利和水资源利用、电力建设、三网融合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提升城市功能。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继续深化西湖、西溪、运河、市区河道和中山路、南宋皇城遗址综合保护工程。继续实施城区背街小巷与庭院、危旧房改善和“城中村”、“景中村”改造等工程。推进综合交通路网建设。续建钱江通道及南接线、萧山机场公路改建、之江大桥、之江东路、杭长高速公路杭州段,开工建设吉鸿路、杭新景二期建德段等项目
本文标题:杭州政府工作报告汇报(四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170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