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物探作业指导书-1226
1文件编号:ZYWT—ZC—000—2008版序/修改状态A/00受控标志:质量/环境/安全、环境与健康(HSE)作业指导书批准:周明非审核:沈万杰2008年1月1日发布2008年1月1日实施中石化中原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发布2作业指导书汇编目录一、物探测量作业指导书二、地震钻井作业指导书三、放线作业指导书四、爆炸施工作业指导书五、小折射作业指导书六、微测井作业指导书七、修线作业指导书八、采集站、电源站、交叉站检修作业指导书九、爆炸机检修作业指导书十、运载设备维修作业指导书十一、钻机维修作业指导书3中原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物探测量作业指导书ZYWT—ZC—01—2008第1页共4页1培训测量人员必须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与HSE培训,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不得进行测量工作。2准备2.1接受任务施工单位从业务主管部门接受施工任务,了解工区位置、工作量、施工时间及相关要求等。2.2收集资料2.2.1计算工区所在的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编号,收集测区内的地形图、控制点成果、坐标转换参数、大地水准面差距值及其它有关的资料、图件等。控制点应标明等级、精度、系统、类型。2.2.2收集测区及邻区的行政区划图、交通图、地下管线和其它地下设施埋置图、气象资料等。2.2.3施工所用的相关测量规范:SY/T5171-2003《石油物探测量规范》Q/SH10250451-2006《物探测量资料整理规范》其他有关企业标准2.2.4本期施工的物探采集施工设计。了解采集观测系统、测线设计端点、拐点坐标、方位、长度和线(束)分布、桩号编排以及技术要求、质量指标等。2.2.5绘制测线(束)位置图。以地形图为底图,把地物、地貌等绘制在薄膜纸上,并绘上测线(束),晒制一定数量备用,三维一般80份左右,二维一般30份左右。2.2.6所用测量仪器的检定合格证书。4物探测量作业指导书ZYWT—ZC—01—2008第2页共4页2.3配备人员2.2.5根据工作量大小,合理配备测量人员。2.2.6三维一般外业9个组(含1个GPS基站组)以上,其中GPS(RTK)流动站组4人,GPS(RTK)基站组1人,常规组8人,内业2人,分队长1人。二维一般外业4个组(含2个GPS基站组)以上,GPS(RTK)流动站组4人,GPS(RTK)基站组2人,常规组8人,内业1人,分队长1人。2.2.7司机及带点员若干名。2.3设备准备2.3.1GPS仪器型号、数量;手持GPS仪器型号、数量;常规仪器型号、数量;脚架、充电器、电池、计算器、天线、花杆、棱镜、基座、手持杆、钢卷尺、加长电缆等规格数量。2.3.2计算机、打印机、软件、软盘、光盘、记录本、打印纸等规格数量。2.3.3标志旗、木桩、铁锹、斧头、钢锯、铅笔、彩笔、钢笔、笔记本、刀片、油漆、电台、对讲机、直尺、测绳、手钳、草图本、劳保品、铁丝、红布、白布、竹帘、浆糊、手电筒等规格数量。2.3.4施工车辆型号、数量。2.4踏勘工区参照SY/T5171-2003《石油物探测量规范》之5.2执行。2.5编写设计参照SY/T5171-2003《石油物探测量规范》之5.3执行。2.6仪器自检对领取的测量仪器(必须有计量鉴定合格证书),测量技术人员要对其进行自检。参照SY/T5171-2003《石油物探测量规范》之5.4执行,将检测结果依照规定格式形成《测量仪器自检报告》。5物探测量作业指导书ZYWT—ZC—01—2008第3页共4页3控制测量3.1作业流程:是否3.2参照SY/T5171-2003《石油物探测量规范》之6进行控制测量。4测线布设4.1作业流程:是否4.2参照SY/T5171-2003《石油物探测量规范》之7执行。4.3外业放样过程中出现的特征点、突变点,测量组长应准确记录在笔记本上,收工后提交给内业处理员作处理参考。4.4内业处理过程中发现的粗差或问题,应准确记录在笔记本上,提交给外业测量组长第二天复查,并将复查结果反馈给内业处理员。4.5绘制草图4.5.1对三维施工,先打印出观测系统,然后将野外具体情况绘制在观测系统上,草图应准确清晰。4.5.2对二维施工,将野外具体情况绘制在米格纸上,草图应准确清晰。有条件的可打印草图。4.6提供测线(束)合格通知书每条(束)测线施工完毕,经检查无误后,填写测线(束)合格通知书,由分队长签字,提供给解释组供施工用。双方应办理交接手续。4.7测量过程质量控制记录将内、外业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情况依规定格式形成《测量过程质量控制记录》。准备测线布设野外作业数据处理准备提交测线合格书野外放样室内计算6物探测量作业指导书ZYWT—ZC—01—2008第4页共4页5资料整理参照SY/T5171-2003《石油物探测量规范》之8执行。6资料验收与归档参照SY/T5171-2003《石油物探测量规范》之9执行。7中原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ZYWT—JL—ZC001—01测量仪器自检报告工区:施工单位:编制:审核:年月日8测量仪器自检报告一.概述1.仪器自检的必要性。2.仪器自检的时间、地点及参加人员。3.参加检验的仪器类型、编号、数量。4.针对不同类型仪器所采用的检验方法。二.仪器标称精度1.对于常规仪器应列出其测距、测角标称精度。2.对于GPS仪器应列出其不同模式下的平面、高程标称精度。三.检查结果1.常规仪器的测距、测角(水平角、垂直角)检验的具体数据,并注明仪器类型和编号。2.GPS仪器的静态、RTK检验的具体数据,注明仪器类型和编号,以及基线解、环闭合差、超短基线检验、控制点检验、RTK检验等结果。四.结论根据以上检验结果,依照相关规范或规定,作出明确结论。9中原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ZYWT—JL—ZC001—02测量过程质量控制记录工区:施工单位:编制:审核:年月日10目录1.说明2.测量作业检查表3.复测点坐标比较表4.最终检查表5.测线端、拐点实测坐标与设计坐标较差统计表6.二维测线交叉联测检核质量统计表7.导线测量质量统计表8.地震测线测量质量统计表9.自我验收评价表11说明施工参数工作方法技术标准仪器型号处理软件成图比例尺施工日期测量参数坐标系统参考椭球投影类型高程系统三参数(从WGS84到地方)ΔX=mΔY=mΔZ=m测量人员测量负责人质量监督员室内数据处理员仪器操作员12测量作业检查表野外检查检查日期施工单位天气状况测量方法仪器型号测线名称基准站点名仪器安置最大控制半径允许半径参数设置流动站参数设置测量模式传输状况卫星数量PDOP值当日工作量起点桩号终点桩号测量长度激发点数量接收点数量复测检查复测点数复测率△x最大△y最大△h最大放样误差偏移超限点数接收点偏移最大值激发点偏移最大值偏移放样点桩号偏移桩号偏移距离点位标志检查室内检查GPS测量测量数据处理方法高程异常处理精度资料整理常规测量起闭点数据原始记录闭合差成果输出端、拐点精度端、拐点实测值与设计坐标比较点名△x△y△h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整改结果检查人:仪器操作人:室内处理人:13复测点坐标比较表站名首次测量结果复测测量结果二次测量较差备注基站1基站2流动站x1y1h1x2y2h2△x△y△h所有复测点中最大差值最终检查表工区:施工日期: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评价备注1控制点成果是否齐全、正确2测线草图特征点、地物、地貌3交叉点坐标、高程4复测点测量值互差5仪器设备完好或损坏状况6测量永久性标志保存情况7最大放样误差点名及放样差值8最大/小道间距点名及间距9最大/小炮间距点名及间距10最大相邻点高差点名及高差11偏移炮点点名及偏移距12空点数量13上交资料硬拷贝资料、电子资料14测线端、拐点实测坐标与设计坐标较差统计表测线号点号点代码实测坐标设计坐标较差备注xyxyΔxΔyΔs二二维测线交叉联测检核质量统计表后施工测线号前施工测线号后施工测线物理点成果前施工测线物理点成果物理点较差备注点号xyh点号xyhΔsΔh15导线测量质量统计表导线名导线长方位闭合差高程闭合差相对精度相关测线号地震测线测量质量统计表线(束)号完成工作量放样误差统计物理点复测误差接收点激发点接收点激发点空点数纵坐标横坐标高程复测率起点桩号终点桩号起点桩号终点桩号横偏最大值纵偏最大值横偏最大值纵偏最大值最大差中误差最大差中误差最大差中误差工区总计接收点总数:接收线长度:km激发点总数:激发线长度:km物理点总数:16自我验收评价表单位工区施工年度验收时间仪器型号技术标准坐标系统高程系统控制点总数加密控制点数导线总数条测线总数条常规测量kmkmkmRTK测量km导线质量点位中误差±m物理点测量质量mx=±mmy=±m高程中误差±mmh=±m物理点数复测点数复测率评价意见验收人17中原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地震钻井作业指导书ZYWT—ZC—02—2008第1页共6页1培训钻机操作人员(司钻)必须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与HSE培训,持证上岗,非专业人员不得操作钻机。2准备2.1出工前准备领取钻井任务书,并根据任务书要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检查所需工具,并提出用料计划,协同司机进行出车前安全检查。注意:检查液压油油箱液面高度,液面不得低于最低刻度,不足时及时加足,不得混入其他油品,添加时要用滤网过滤。2.2作业现场准备到达作业现场,钻井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帽和防护劳保,司钻对本钻机工作人员要有明确分工,向钻工交待工作任务和安全讲话。2.3钻机使用前检查和注意事项2.3.1检查各旋转部位润滑状况,发现润滑不良者,应及时按照要求进行润滑。2.3.2检查两个出油阀门是否打开,除检修系统需关闭外,一般情况不得关闭,以免损坏油泵。2.3.3检查各部连接,固定螺栓的紧固情况,加压提升链条的正反扣调节螺纹,井架上方的调整螺纹等,一定要调节紧固好。2.3.4检查各液压操纵手柄是否处于中位,并试验各手柄是否灵活可靠,定位位置是否准确,加压提升,井架起落和快速提升三个手柄是否能自动回位。2.3.5检查钻井液管线是否畅通,液压阀位置是否正确。2.3.6检查各部仪表是否完好、可靠。2.3.7汽车的检查协同司机进行。全面检查完毕,确定无问题后,即可使用18地震钻井作业指导书ZYWT—ZC—02—2008第2页共6页钻机进行钻井作业。3井位布置(找点):3.1技术要求:3.1.1根据任务书核对桩号,确保激发点位置准确。3.1.2井位应尽量在测线同一侧3—5米内布置,以便于排列摆放。3.1.3遇特殊地形地物不能按规定位置钻井时,沿测线方向偏移不大于5米,垂直测线方向偏移小于1/2道距,特殊情况不超过50米,并将此记入班报。3.1.4沙漠地区使用浅井组合时,要保证井间距离及基距符合设计要求,组合井中心井对准桩号。3.2HSE要求3.2.1选定井位,应注意上空有无高压线,下面有无地下电缆、管线,并保证距建筑物、机井、大堤等的安全距离。3.2.2钻机要在醒目处装有“注意触电”安全标牌,禁止在高压线30m内钻井,特殊要求按有关规定执行。3.2.3钻机、水罐车应顺车同向前进或停放,不得乱辗乱轧,尽可能的减少对地表植被的影响。3.2.3每天开工前有针对性的进行HSE讲话,收工后对HSE表现进行总结,指出改进的要求。其它按有关文件要求执行。4钻井起井架前,钻机应停放平稳,注意观察上空有无高压电线,严防井架触线造成触电事故,起井架时,钻机前后和平台上不准站人,要求起井架速度要符合“慢一快一慢”程序要求,井架竖直后,井架要平稳,立即做好固定锁紧工作,方可进行下一步作业。4.2钻进前检查(到工地第一口井)4.2.1上下活动动力头,查看各液压管线有无磨损和打死弯,特别注意三根回油管,绝对不能挤扁和打死弯,不然会因泄漏油回不到油箱而使马达油封蹩坏。19地震钻井作业指导书ZYWT—ZC—02—2008第3页共6页4.2.2将动力头下接头对准卡瓦,若左右不对中,须调节链条上正反扣调节螺栓,以对中为准,如果螺栓调节范围不够时,可调节井架上方的两个链轮下部的螺栓,使其对中,以减少接头螺纹的磨损。4.2.3检查各液压管线有无渗漏,各工作部件是否灵活、准确、可靠。4.2.4检查各系统工作压力,各系统工作压力最高不得
本文标题:物探作业指导书-122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253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