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3T 826-2011 红豆树栽培技术规程
ICS65.020.20B05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826—2011红豆树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ofcultivationforormosiahosieiplantation2011-03-25发布2011-04-25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826—2011I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龙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志春、金国庆、冯建国、何云芳、刘荣松、胡根长、张东北、张蕊。DB33/T826—20111红豆树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红豆树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种子采收和贮藏、苗木培育、苗木出圃、造林、抚育管理、技术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红豆树珍贵用材林的培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33/T179—2005林业育苗技术规程DB33/T653—2007林业容器育苗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空气切根airrootcutting当苗木根系长到容器外时利用空气进行自然修根的过程。4种子采收和贮藏4.1采种母树选择25年生以上的优良母树采种。4.2种子采收4.2.1采收时间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当荚果变成深褐色、有少量开裂时应及时采收。4.2.2采收方法可采用自然脱落采收和上树用竹竿敲打荚果采收两种。4.3种子处理采下的荚果曝晒或风干,脱粒后去除杂质,净化种子。DB33/T826—201124.4种子贮藏种子晒干后,可干藏、沙藏或置于0℃~5℃冷库贮藏。5苗木培育5.1大田苗培育5.1.1圃地选择和整地5.1.1.1圃地应选择农田或新开荒地,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结构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壤土、沙壤土,pH4.5~7.5,不宜选用连作地苗圃。5.1.1.2整地通常在秋季深翻25cm~30cm,翌春浅翻细耙。在整地同时,施入腐熟的基肥2000kg/667m2~3000kg/667m2或复合肥30kg/667m2~50kg/667m2,用高效低毒广谱杀虫杀菌剂均匀翻耕入土。5.1.1.3圃地平整后作苗床,床面宽1.0m~1.2m,高20cm~25cm,床间步道宽30cm~40cm,四周设置排水沟,要求畦沟浅,围沟深。5.1.2种子催芽播种前应催芽,催芽采用高温浸种和人工机械破皮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方法为:先用100℃的开水浸泡种子,待其自然冷却后拣出浸涨种子;余下未浸涨种子再用60℃的热水浸种,冷却后拣出浸涨种子;余下的种子再用40℃的温水反复浸泡;未浸涨的种子,用小刀等锋利的工具将种皮割破浸泡,但不应伤及种脐,直到全部种子浸涨为止。5.1.3播种5.1.3.1播种时间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将经过催芽的种子在圃地开沟点播,沟深2.0cm~2.5cm,行距20cm,株距15cm。5.1.3.2播种后及时用0.5cm孔径过筛的火烧土或圃地原土或黄心土盖种,覆盖厚度约0.5cm,以不见种子为度。5.1.3.3盖种后用干草或谷壳均匀覆盖,盖草厚度以不见床面表土为宜。5.1.4苗期管理5.1.4.1肥水管理5.1.4.1.1苗木出土后应及时于阴天或傍晚分批揭草。5.1.4.1.2当苗木长出真叶,进入速生期时开始追肥。通常情况下氮、磷、钾复合肥浓度为0.2%~0.5%,每20d浇施1次,9月下旬后停施追肥,10月中下旬可喷施0.2%~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次。有条件的地方可施用稀释的腐熟人畜肥。5.1.4.1.3土壤干旱时及时浇水,雨季时防止圃地积水。5.1.4.2遮阳和防冻处理夏季高温期以及秋冬季霜冻期需搭设荫网进行遮阳和防冻,荫网透光率宜为全光照的50%。DB33/T826—201135.1.4.3除草苗木出土揭草后可开始除草,除草不应伤及苗根。5.1.4.4病害防治5.1.4.4.1角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易在干旱季节发生。角斑病发生时可交替使用波尔多液、多菌灵、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等杀菌剂,10d~15d喷洒1次,连续3次。5.1.4.4.2猝倒病易发生在苗木出土至苗木木质化前的幼苗阶段。可喷洒55%敌磺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浇根或1:1:100~150的波尔多液喷雾进行防治。5.2容器苗培育5.2.1育苗设施容器育苗应具备有调控光、温、水、气等设施,如温室、大棚、遮阳棚、喷灌、喷雾等。5.2.2整地作床容器苗床应清除杂草、石块、平整土地,分苗床与步道,床高10cm,床宽100cm~120cm,长度依地形地势而定,步道宽40cm,四周开排水沟,床面覆盖黑色地布。5.2.3容器选择5.2.3.1培育1年生容器苗宜选无纺布网袋容器,规格直径4.5cm×高10cm。5.2.3.2培育2年生容器苗可选直径18cm×高20cm的美植袋或上径12cm×下径10cm×高15cm的软质塑料容器。5.2.4基质配制5.2.4.1无纺布网袋容器的基质及配比(按体积比计算):泥炭:谷壳(或锯屑和食用菌废菌棒)=7:3,添加缓释肥2kg/m3~3kg/m3。谷壳、锯屑和食用菌废菌棒应沤制腐熟。5.2.4.2适合软质塑料容器的基质及配比(按体积比计算):泥炭:谷壳(或锯屑、食用菌废菌棒)=6:4,添加缓释肥2kg/m3~3kg/m3。5.2.4.3基质消毒参照DB33/T653—2007执行。5.2.4.4基质的pH值以4.5~7.5为宜,调高pH值可用生石灰或草木灰,调低pH值用硫磺粉、硫酸亚铁或硫酸铝等。5.2.5基质装填和容器摆放5.2.5.1网袋容器由专门网袋制作机器进行灌装生产。切割前统一用0.1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2h以上,切成10cm长的小段,排放在专门的塑料托盘上。将托盘架空,利用空气自然修根。5.2.5.2软质塑料容器的基质装填和容器摆放参照DB33/T653—2007执行。5.2.6播种将催芽的种子直接点播在容器中央,播种深度2cm~2.5cm,每个容器点播一粒种子,播种后采用容器上的基质将播种穴盖平。DB33/T826—201145.2.7苗期管理5.2.7.1湿度控制5.2.7.1.1在出苗期和幼苗生长初期喷水应多次适量,保持基质湿润。5.2.7.1.2速生期喷水或浇水应量多次少,在基质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后再喷水或浇水。5.2.7.1.3生长后期应控制喷水或浇水。喷水或浇水宜在早、晚进行,不应在中午高温时进行。5.2.7.1.4如遇连续大雨,降水过多时应注意容器排水。5.2.7.2追肥5.2.7.2.1幼苗出现初生叶、进入速生期前开始追肥。5.2.7.2.2追肥应根据苗木各个发育时期的需求,结合浇水进行,前期用高氮肥,中期用平衡肥,后期用高磷、钾肥。若施化肥须配制成0.2%~0.5%的水溶液施用,前期施肥浓度要稀,后期浓度稍浓,不应干施。根外追肥浓度为0.1%~0.2%。5.2.7.2.3追肥宜在傍晚进行,不应在午间高温时施肥,追肥后要及时用清水冲洗幼苗叶面。配比基质中已施用缓释肥的可不施或少施追肥。5.2.7.3遮阳和防冻处理按5.1.4.2执行。5.2.7.4除草采用人工拔草,容器内、床面和步道上应无杂草。5.2.7.5添加基质苗期发现容器内基质下沉,应及时添加基质,防止根部裸露。5.2.7.6切根将育苗盘搁在铺设的砖块上即可实现空气切根。育苗盘或容器直接放在地布的,当苗高达到10cm以上时,宜及时移动容器,以后每隔1个月~2个月移动一次。网袋容器苗可用竹片隔开。苗木空气切根时,应适当控水。5.2.7.7分级育苗当平均苗高长到12cm~15cm时,采用手工拣苗分级,按苗木大小分级培育,或将较大的苗木放在育苗框中间,将较小的苗木放育苗框两侧。5.2.7.8病虫害防治按5.1.4.4执行。6苗木出圃6.1起苗苗木进入休眠期后即可塌苗,应做到随栽随起。起苗前一天对苗木进行灌水,起苗时保持根系完整。6.2苗木分级DB33/T826—20115起苗后要立即在背风蔽荫处选苗,剔除有病虫害、机械损伤和发育不健全的苗木,然后按苗高和地径分级。红豆树出圃造林苗木可分为2级,Ⅱ级以上苗木要求根系发达、苗干通直、色泽正常。具体分级标准见表1。表1苗木分级标准苗木类型等级指标1年生大田苗Ⅰ级苗苗高30cm以上,地径0.35cm以上。Ⅱ级苗苗高15cm~30cm,地径0.25cm~0.35cm。1年生容器苗Ⅰ级苗苗高25cm以上,地径0.30cm以上。Ⅱ级苗苗高15cm~25cm,地径0.25cm~0.30cm。2年生留床苗Ⅰ级苗苗高55cm以上,地径0.70cm以上。Ⅱ级苗苗高45cm~55cm,地径0.50cm~0.70cm。2年生容器苗Ⅰ级苗苗高45cm以上,地径0.60cm以上。Ⅱ级苗苗高35cm~45cm,地径0.40cm~0.60cm。6.3苗木检疫按DB33/T179—2005和DB33/T653—2007执行。6.4包装和运输按DB33/T179—2005和DB33/T653—2007执行。7造林7.1造林时间从12月底苗木休眠期开始,至翌年春萌芽前均可造林,宜在阴天或多云天气、土壤湿润时栽植。不应在严寒的冬季种植。7.2造林地选择选择土壤pH值4.5~6.0、土层深厚肥沃、水分充足的长山坡中下部、排水良好的山洼及四旁等地为宜。7.3林地清理和准备全面劈除和清理林地杂草和杂灌。120cm×120cm块状整地,翻挖表土深20cm~25cm。栽植穴规格40cm×40cm×30cm。7.4造林模式分山地造林和四旁种植两种栽种模式。山地造林可采用与松杉和其它阔叶树种进行混交,或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段营建小块状的纯林。混交时红豆树与伴生树种的混交比例宜为1:2或1:1。7.5苗木规格和栽植前处理1年生苗宜采用Ⅰ级苗,2年生苗采用Ⅱ级及以上苗。栽植前应剪除基部萌芽条、上部竞争枝芽和过长根系。DB33/T826—201167.6栽植密度株行距200cm×(200cm~250cm)。7.7栽植方法7.7.1裸根苗栽植前每穴均匀施入腐熟的栏肥等有机肥2kg~2.5kg或长效缓释肥0.02kg~0.03kg作基肥。栽植应提苗悬空在穴中心,一回土,二轻提苗,三踩实,四培土,培土高度以高于苗木出圃土痕3cm~5cm为宜。7.7.2容器苗栽植前每穴均匀施入0.2kg~0.25kg磷肥作基肥。栽植应一回表土,二栽苗,三覆土,四培土,培土高度以高于容器苗原基质表面的3cm~5cm为宜。8抚育管理8.1修剪在每年4月~5月,应进行一次修剪,剪除基部萌芽条、最大树冠以下主干分枝和上部竞争枝芽,保留中上部正常营养枝。树干修枝高度至4m以上,以培育树干基部4m~6m段通直圆满的高等级干材。8.2抚育造林后第1年~3年,每年于4月~5月和9月~10月各抚育一次,4月~5月以全面锄草和劈除杂灌木为主,9月~10月全面锄草结合扩穴培土,培土高度为5cm~10cm。造林后第4年~5年,每年于7月~8月全面锄草、培土一次,直至林分郁闭。8.3施肥施肥宜在阴雨天气土壤湿润时进行。在造林后第2年和第3年的4月~5月,结合幼林抚育每株沟施或穴状施用0.03kg~0.05kg的复合肥。结合中龄林间伐每株沟施或穴状施用0.1kg~0.15kg的复合肥。8.4间伐8年~10年生时进行第1次间伐,伐除伴生树种及生长不正常的被压木等。15年~20年生时进行第2间伐,保留密度为50株/667m2~60株/667m2。8.5主要病虫害防治8.5.1角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溶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溶液喷雾防治。8.5.2食叶害虫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溶液喷杀防治。9技术档案生产单位应建立完整、真实的生产栽培管理和销售记录档案,包括栽培地位置、面积、种苗来源、整地、种植、培管等各项作业的用工和物料消耗等,档案长期保存。_______
本文标题:DB33T 826-2011 红豆树栽培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260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