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物流概述本章学习目的主要掌握物流的概念,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熟习物流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学说,包括商、物分离学说、第三利润源说、效益背反说、物流冰山说、供应链物流学说等等;理解物流的分类与物流系统的功能构成;了解现代物流的实质、意义及其重要作用。中国从1978年从日本引进“物流”这一概念以来,已经30多年。30多年来,随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地不断发展,人们对物流的认识逐步深化;现代物流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越来越彰显着重要的作用第一节物流基本概念第二节物流的基本理论学说第三节物流的分类与功能第四节物流的意义和作用第一节物流基本概念对物流的定义,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说法。学者们出于不同的侧重点(企业、工程、管理)也有各种不同的提法,一般来说归纳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狭义的物流,仅指作为商品的物质资料的空间运动过程,属于流通领域的范畴。广义的物流,则还包括物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运动过程。即物流既发生在流通领域,又包含在生产领域之内。我们研究的是广义的物流。一、物流的定义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形成的,当初被称为“PhysicalDistribution”即PD,译为汉语是“实物配送”或“货物配送”,1963年引入日本,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接触到“物流”这个概念的,此时的物流已被称为Logistics,已经不再是PD的概念了。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正式将物流的名称从PD改为logistics,并定义:物流是以满足顾客需要为目的,对公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以下简称《物流术语》)中,物流(logistics)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泛指物质资料实体在进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在空间有目的性的(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实体流动过程。它联结生产和消费,使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促进生产不断发展,满足社会生产、消费的需要。也有文献表述为“高效、低成本地将原材料、在制品储备、产成品等由其始发地至消费地的流动和储存以及与其有关的信息流进行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以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目的”。“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运动(包括处在供给者内部的物理性运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的活动(包括一定的加工附加值)”。物流即“物的流通”,包含“物”与“流”两方面的内容。概括地说,“物”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流”是指物理性运动,有“移动、运动、流动”的含义。物流与流通关系密切,所以为理解物流,首先从流通入手。物流中的“物”包括以下几个概念:①物资。泛指物质资料,较多指工业品生产资料。物资是物流中“物”的组成部分。②物料。是生产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生产企业中除最终产品之外,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不论是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如燃料、零部件、半成品、外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料及各种废物等统称为物料。③货物。是交通运输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交通运输领域经营的对象分为物和人两大类,除人之外,物统称为货物。④商品。商品和物流的“物”是互相包含的。商品中的一切可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物质实体都是物流研究的“物”(即不包括无形商品和“不动品”)。物流的物有可能是商品,也有可能是非商品。⑤物品。有形物的通称。总之,物流中所称的“物”,是物质资料世界中同时具备物质实体特点和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无论处在哪个领域、哪个环节。物流中的“流”,指的是物理性运动。这种运动也称之为“位移”,而诸如建筑物、未砍伐的森林、矿体等因不发生物理性运动(尽管其所有权会发生转移),就不在物流的研究范畴之中。但建造建筑物的材料、一经砍伐的树木、一经开采出来的矿物就成为物流的对象。物流作为一个专用学科名词,它包含了物质资料在流动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活动。因此,物流的含义可以表述为:物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阶段之间的流动和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之间的全部运动过程;包括运动过程中的空间位移及与之相关联的一系列生产技术性活动。这个技术包括自然技术和管理技术。由于物流技术的提高,降低了物质资料、产成品在流转过程中的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被喻为“第三利润源泉”。二、物流的五要素物流五要素(FiveElementsofLogistics)是指评价物流体系的五个主要要素,它们是:品质、数量、时间、地点和价格。1.品质是指物流过程中,物料的品质保持不变;2.数量是指符合经济性的数量要求和运输活动中往返运输载重尽可能满载等;3.时间是指以合理费用及时送达为原则做到的快速;4.地点是指选择合理的集运地及仓库,避免两次无效运输及多次转运;5.价格是指在保证质量及满足时间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物流费用。三、物流产生的历史物流活动从人类从事产品交换时就已经存在。物流产生的根源就在于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物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降低成本、产品连结和迎合市场营销观念的角度孕育而生。20世纪50年代起物流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物流成为一个组织化、系统化的新型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物流正向着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快速发展。物流活动在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和交易行为中就存在。但物流作为一个与商流分离的独立领域,形成的历史还不长。(一)物流产生的根源1.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的分离。人类社会开始商品生产之后,生产和消费逐渐分离,这就诞生了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流通。马克思在描述流通的这种地位时说:“流通和生产本身一样重要。”随着工业文明的崛起,社会生产和消费水平及规模的扩大和发展,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方式的采用,使现代的生产和消费在空间、时间以及人这三个要素都表现为分离的形式。将生产和消费在空间上连接必须进行物资输送;在时间上连接就需要进行物资储存;将生产和消费的人进行连接,就需要进行商品的买卖与交换。商品的运输、储存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包装、装卸等物资实物流动即形成物流。物流产生的根源就在于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生产的发展,产品逐渐丰富,这就使生产和消费的分离越来越普遍。但是生产和消费的有效连接却存在着难度,而与此同时人们要求流通的时间却越来越短。马克思指出:“流通的时间越等于零或越接近于零资本的职能就越大,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越高,它的自行增值就越大。”产需分离、劳务分工的越来越彻底,逐步扩大到城市分工、地区分工,进而走向大规模的集约化和国际化。这就需要依靠流通来弥补这种分离和分工,由此进一步促进了物流的迅速发展。2.经济的必要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石油危机的爆发使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企业开始面对提高利润和市场条件不稳定的压力。在大机器生产的条件下,流通成本相对于生产成本而言有上升的趋势,影响了商品的竞争力,而在生产中依靠提高生产效率却很难取得显着降低费用的目的。物流作为提高生产效率、控制与减少成本的一种途径,不断地受到关注,促进了其发展。(二)物流产生的背景和条件1950年以后,经济发展使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生产中各个重要的环节逐渐趋于专业化,物流与商流分离的情况更加突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大批量生产和销售的实现,使生产成本相对下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市场的繁荣、商品的丰富,在流通领域出现了超级市场、商业街等大规模的物资集散场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使用现代的流通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物资流通的速度和能力,使得商品的流通成本相对于生产成本有了降低的可能和趋势。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使市场逐渐成熟,经营观念由“生产导向”开始转向“市场导向”,一切都要适应市场的需要,高效的物流服务成为企业确保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物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降低成本、产品连结和迎合市场营销观念的角度孕育而生。物流活动使其各个环节相互连接,实现物资的时间和空间效果,使原来处于分散、从属、孤立的各项物流活动联结起来,形成了一个物流大系统。四、现代物流的特征一)传统物流的定义传统物流一般指产品出厂后,处在流通领域各环节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等,习惯上称之为储运。或者说“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二)现代物流的定义现代物流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物流体系。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现代物流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实质活动(指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运输)2.实质存储(指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存储)3.信息流通(相关信息的联网)4.集成系统(所有物流环节的一体化过程)2001年,CLM再次定义物流:“物流是供应链运作中,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地与销地之间实现高效和低成本的正向与反向地流动与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与控制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20524—2006)定义物流:“为物品及其信息流动提供相关服务的过程。”(三)现代物流的产生20世纪初,人们开始重视降低物资采购及产品的销售成本。技术的发展也为大批量配送提供了条件,物流就脱离了原有的“仓储和运输就是物流”或“配送就是物流”的传统层面,作为一个产业孕育而生,逐步向组织化、系统化方向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了军事后勤(Logistics)的观念,最初是为了军需物资供应的加快和合理。战争中叉车技术的大量采用,装卸、搬运、运输、保管等独立的功能要素对现代物流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Logistics突破了PD的商品流通范围,把物流活动扩大到了生产领域。二战后,物流开始在企业组织机构中应用,涉及运输、仓储、包装和物资搬运,已初具现代物流理论认识的核心。少数商业公司还设立了“流通经理”职务,负责运输、仓储、包装和搬运等物流业务。物流到50年代后期才被西方的企业组织广泛采用。1998年CLM对物流重新定义为:物流是供应链活动后一部分,是为满足顾客需要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高效、低成本活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规划、实施、控制过程。(Logisticisthepartofthesupplychainprocessthatplans.Andcontrolstheefficientfictiveflowandstorageofgoods.Services,andrelatedinformationfromthepointoforigintothepointofconsumptioninordertomeetcustomers’requirements.)(四)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根据国外物流发展情况,将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物流反应快速化。物流服务提供者对上游、下游的物流、配送需求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快,前置时间越来越短,配送间隔越来越短,物流配送速度越来越快,商品周转次数越来越多。2.物流功能集成化。现代物流着重于将物流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进行集成,包括∶物流渠道与商流渠道的集成、物流渠道之间的集成、物流功能的集成、物流环节与制造环节的集成等。3.物流服务系列化。现代物流强调物流服务功能的恰当定位与完善化、系列化。除了传统的储存、运输、包装、流通加工等服务外,现代物流服务在外延上向上扩展至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延伸至配送、物流咨询、物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策略建议、货款回收与结算、教育培训等增值服务;在内涵上则提高了以上服务对决策的支持作用。4.物流作业规范化。现代物流强调功能、作业流程、作业、动作的标准化与程序化,使复杂的作业变成简单的易于推广与考核的动作。5.物流目标系统化。现代物流从系统的角度统筹规划一个公
本文标题:第一章 物流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26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