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51 T 555-2006 绿色食品魔芋生产技术规程
ICS65.020.20B05备案号:DB51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555-2006绿色食品魔芋生产技术规程Greenfood—TechnologicalregulationsforKonjacproduction2006-03-27发布2006-05-01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103DB51/T555-2006I目次1范围..............................................................................1052规范性引用文件....................................................................1053产地环境..........................................................................1054生产技术..........................................................................1055病虫害防治........................................................................1066采收..............................................................................107附录A..............................................................................108DB51/T555—2005104前言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由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文、杨莉、刘宗华、曾海山。DB51/T555-2006105绿色食品魔芋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魔芋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绿色食品魔芋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577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3产地环境在年均温14℃~20℃、无霜期240d以上的地区,选择有山峦或树木遮荫,经常保持湿润而无积水的背风缓坡地带,未栽过魔芋或经过三年轮作的地块。以质地疏松、通气排水、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或中性砂壤土为佳。环境条件应符合GB/T15772和NY/T391的规定。4生产技术4.1深翻土壤,精细整地,重施底肥冬前深翻土壤30cm左右,每667m2施优质腐熟有机肥3000kg~5000kg,P2O51.2kg~1.5kg,K2O6.6kg~7.2kg(如过磷酸钙10kg~12.5kg,硫酸钾20kg~25kg),炕土。春后精细整地,按种植规格开沟做厢。土壤水分偏重的地块宜采用高畦窄厢,易受干旱的地块宜采用平畦宽厢。4.2选种应选择芋眼口平,窝小、碓窝状,顶芽粗壮、表面光滑、无伤无病无疤500g以下的完整种块。通常花魔芋每个种芋200g左右,过小可用于培育种芋。凉山白魔芋每单个芋种重在80g~200g之间为宜。此外肥大的根状茎也是加速良种繁育的重要种源。就近调种为宜,异地调种注意防止种芋受伤感病。4.3种芋处理4.3.1晒种将选好的芋种放在平泥地上让太阳晒1d~2d(切忌水泥板,以免烧芋)。4.3.2浸种可选择下列方法之一进行。浸种后须晾干。农用硫酸链霉素600倍~700倍液浸种1h。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浸种10min。DB51/T555-200610620%石灰水浸种20min。80%草木灰、19%生石灰、1%多菌灵混和拌种。4.4催芽在播种前15d~20d,将消毒后的种芋置于15℃~25℃、相对湿度75%条件下,用温室、温床、冷床、薄膜覆盖等方式催芽。一般种芋顶芽向上伸长1cm即可。4.5播种4.5.1播种时间通常采用春种,即清明前后气温回升到15℃时下种。4.5.2播种方法魔芋的播种方法有窝播与条播两种。一般采用窝播。种植时,挖窝深25cm左右,窝底放少量腐熟有机肥,肥面上盖2cm细土,种芋与肥料不能直接接触,为了避免芽窝积水腐烂芋种,应将种芋向上斜放在窝内,昀后覆土5cm~8cm。在地温较高、日照强度较大、雨水较少的地方覆土厚一些,在地温比较低、日照强度小、排水不畅的地区覆土相对薄一些。可用干草、麦草、谷草等覆盖,厚度3cm~4cm。海拔较高、温度较低、阴暗潮湿的地块应减少覆盖物或不覆盖。4.5.3荫蔽种植,合理间套魔芋是半荫半阳性植物,宜与高杆作物(如玉米等)套种或在林、果、桑树下间种。生产上主要采取与玉米套种,一般选用中偏晚的高杆玉米品种,以利造成荫蔽环境,减少病害发生。林、果、桑园按其荫蔽情况间种魔芋,稀的地方多种,密的地方少种。已成的林地,树木根系发达,不宜间套魔芋。4.5.4种植密度魔芋球茎大小不一,根据不同大小确定栽植距离,一般行距为种芋直径的5~7倍,窝距为种芋直径的3~5倍。土壤肥力较高、光照较强的田块种植密度稍大,土壤肥力较低、光照较弱的田块密度稍小。4.6田间管理4.6.1追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394的标准。施肥主要以底肥为主。在生长期视情况可适当追肥,切忌伤叶。4.6.2除草培土魔芋为浅根作物,不强调中耕除草,防止伤叶伤根。有草人工拔除,尽量不用农具。及时培土。4.6.3理沟魔芋怕干忌涝,防止积水引起球茎腐烂。5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魔芋软腐病、白绢病、病毒病、根腐病。主要虫害:斜纹夜蛾、天蛾、金龟子等。5.1农业防治针对当地主要病虫控制对象,选用抗病性、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培育壮苗,合理浇水,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提高植株抗性。及时排涝,防止田间积水。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5.2物理防治播种前晒种,生长期利用频振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天蛾等害虫。5.3生物防治保护利用自然天敌,选用生物农药。DB51/T555-20061075.4化学防治农药的使用应符合NY/T393的规定。不允许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宜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与环境相容性好的农药,且不同农药应交替使用,任何一种化学农药在一个栽培期内皆只能使用一次。绿色食品魔芋生产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药剂与使用剂量见附录A。6采收魔芋的地上叶片一般在10月份以后逐步开始干枯,若温度仍在15℃以上,地下球茎继续膨大,到11月才成熟,通常植株枯黄倒苗后15d~30d为采收适期,宜在晴天进行。应细挖轻放,避免损伤。摊晾在地面,掰去芋鞭,除净泥沙,适当摊晾,待皮层无水时即可贮运。包装技术应符合NY/T658规定。根状茎和小球茎可作种用。DB51/T555-2006108附录A(资料性附录)绿色食品魔芋生产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药剂与使用剂量病虫害名称防治指标(适期)推荐药剂及使用剂量(每667m2用量)安全间隔期(d)白绢病发病初期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g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5g~60g50%甲基硫菌灵100mL≥7≥20≥14软腐病发病初期72%农用链霉素10mL≥3病毒病发病初期1.5%植病灵乳剂80g2%宁南霉素250mL≥7≥7根腐病发病初期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10g77%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剂130g≥7≥30斜纹夜蛾低龄幼虫期2.5%溴氰菊酯乳油10mL~20mL20%甲氰菊酯乳油20mL~30mL10%除尽悬浮剂16.6mL~33mL≥7≥3≥2天蛾幼虫3龄前20%氰戊菊酯乳油15mL~30mL≥12金龟子(蛴螬)低龄幼虫期成虫期50%辛硫磷乳油100mL~160mL拌种100kg≥30注:如有适宜绿色食品魔芋生产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生物、化学农药,应优先选用。
本文标题:DB51 T 555-2006 绿色食品魔芋生产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289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