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Page1LOGO第八章生产物流【学习目标】1.了解生产物流的概念、特征及类型。2.深刻理解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3.了解准时制生产、敏捷制造、约束理论。Page2LOGO第一节生产物流概述一、生产物流的概念和特征(一)生产物流的概念生产物流(ProductionLogistics)是指原材料、燃料、外购件投入生产后,经过下料、发料、运送到各加工点和存储点,以在制品的形态,从一个生产单位(仓库)流入另一个生产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艺过程加工,储存,借助一定的运输装置,在某个点内流转,又从某个点流出,始终体现着物料实物形态的流转过程。(二)生产物流的特征生产物流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连续性、流畅性、并行性、协调性、节奏均衡性、准时性、柔性、适应性等特征。Page3LOGO二、生产物流组织要素不同的生产过程有着不同的生产物流构成,生产物流的构成取决于下列三方面因素:生产的类型、生产规模和企业的专业化与协作水平。合理组织生产物流的基本要求包括:首先,生产物流过程具有连续性;其次,生产物流过程具有并行性;第三,生产物流过程具有节奏性;第四,生产物流过程的比例具有协调性;第五,生产物流过程具有适应性。Page4LOGO三、影响生产物流的主要因素不同生产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生产物流系统,生产物流的构成与下列因素有关。(一)生产的类型(二)生产的规模(三)企业的专业与协作水平(四)生产工艺Page5LOGO四、生产物流系统设计原则企业进行生产系统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生产系统的布置适应生产能力的需要,而且像进料、临时储存、生产系统前、中、后的搬运、调度、装箱、库存、运送等均应一并考虑。生产物流系统的设计原则是:1、功耗最小原则物流过程中要避免不增加任何附加的价值,徒然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情况。因此,物流“距离”要短,搬运“量”要小。2、流动性原则良好的生产物流系统应使流动顺畅,消除无谓停滞,力求生产流程的连续性。当物料向成品方向流动时,应尽量避免工序或作业间的逆向、交错流动或发生与其他物料混杂的情况。3、高活性指数原则采用高活性指数的搬运系统,减少二次搬运和重复搬运量。Page6LOGO第二节生产物流的类型一、工厂间物流和工序间物流(一)工厂间物流工厂间物流是指在大型企业各专业厂间的运输物流或独立工厂与材料、配件供应厂商之间的物流。(二)工序间物流工序间物流也称工位间物流、车间物流,指生产过程中车间内部和车间、仓库之间各工序、工位上的物流。工序间物流活动时间占去了产品生产过程总时间的90%Page7LOGO第二节生产物流的类型二、备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一)备货型生产备货型生产(MaketoStock)也称存货型生产或按库存生产,是在对市场需求量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生产,产品有库存。(二)订货型生产订货型生产(MaketoOrder.MTO)是指按用户订单进行的生产。Page8LOGO(三)订货型生产和备货型生产的不同点1、订货型生产——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用户订货提前期长,库存水平低,满足顾客个性化程度高。2、备货型生产——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用户订货提前期短,库存水平高,难以满足顾客个性化要求。Page9LOGO三、项目型生产物流、连续型生产物流和离散型生产物流(一)项目型生产物流项目型生产物流是指固定式生产中的凝固型物流,即当生产系统需要的物料进入生产场地后,几乎处于停止的凝固状态,或者说在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流动性不强。(二)连续型生产物流连续型生产物流是指在流程式生产方式中物料均匀、连续地流动,不能中断。(三)离散型生产物流离散型生产物流是指在加工装配式生产中,产品生产的投入要素由可分离的零部件构成,各个零部件的加工过程彼此独立。Page10LOGO四、大量生产物流、单件生产物流和成批生产物流(一)大量生产物流大量生产方式的特点是生产的品种少,每一种产品的批量大,稳定地不断重复地进行生产。(二)单件小批生产物流单件生产指需要生产的产品品种多但每一种生产的数量少,生产重复度低。单件生产过程特点:生产组织分散,设备使用通用机器。(三)成批生产物流成批生产方式生产的对象是通用产品,生产具有重复性,介于大量生产和单件小批量生产方式之间,在生产物流管理上根据轮番重复生产这一特征,可以按对象专业化原则组织生产。Page11LOGO第三节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一、生产物流计划(一)生产物流计划的概念和内容生产物流计划(ProductionLogisticsPlan)是指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而编制的生产物流供应计划,是企业计划期内生产物流供应活动的行动纲领。具体内容如下:1、确定企业计划期的生产物料需用量;2、确定生产物料的消耗定额;3、清查企业的库存资源,经过综合平衡,编制出物料需求计划,并组织实现。Page12LOGO(二)生产物流计划的任务1、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2、为均衡生产创造条件。3、加强在制品管理,缩短生产周期。(三)生产物流计划的意义一个科学合理的生产物流计划,对提高生产物流管理的工作效率具有以下几点意义:1、生产物流计划是订货和采购的依据。2、生产物流计划可以作为监督生产物流合理使用的标准。3、生产物流计划有助于存货控制和生产物流配送。Page13LOGO分销需求计划(distributionrequirementplanningDRP)是流通领域中的一种物流技术,是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requirementplanning,MRP)在流通领域应用的直接结果。它主要解决分销物资的供应计划和调度问题,达到既保证有效地满足市场需要又使得配置费用最省的目的。Page14LOGO(四)生产物流计划的编制和执行1、编制供应计划的准备工作(1)做好市场预测,掌握生产物流市场动态(2)收集企业内部的相关数据资料(3)制定有关生产物流的消耗定额2、生产物流供应计划的编制3、生产物流计划的执行与检查(1)生产物流计划的执行(2)生产物流计划的检查(3)生产物流计划的修订Page15LOGO二、生产物流控制(一)生产物流控制的概念和内容生产物流控制(ProductionLogisticsControl)是指在生产作业计划执行过程中,对有关产品或零部件的数量和生产进度进行控制。生产物流控制是物流控制的核心,是实现生产作业计划的保证。生产物流控制的主要内容有:1、物流进度控制2、在制品占用量控制3、偏差的测定与处理(二)生产物流控制的程序Page16LOGO(三)生产物流控制原理1、物流推进型控制原理以推进型控制原理为理论指导的生产物流的组织形式如下。(1)物料需求计划(MRP);(2)制造资源计划(MRPII);(3)企业资源计划(ERP)。2、物流拉动型控制原理:例如“看板管理”Page17LOGO(四)企业物料需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即(MaterialRequirementPlanning,MRP)是指根据产品结构各层次物品的从属和数量关系,以每个物品为计划对象,以完工时期为时间基准倒排计划,按提前期长短区别各个物品下达计划时间的先后顺序,是一种工业制造企业内物资计划管理模式。1、物料需求计划的内容2、物流需求计划的特点(1)需求的相关性(2)需求的确定性(3)计划的复杂性Page18LOGO精益单元Cellularmanufacturing,amodelforworkplacedesign,isanintegralpartofjust-in-timemanufacturingandleanmanufacturing,withadditionalapplicationsinadministrativeprocesses.单元生产(cellproduction)是精益生产的一个模块。它是当代最新、最有效的生产线设置方式之一,为日本以及欧美企业所广泛采用。这种方式使得小批多种生产残酷环境下的生产线几乎比流水线效果还好,因此被誉为“看不见的传送带”。Page19LOGO单元生产方式比流水线式生产方式每个生产单位的作业者人数大为减少。电子产品的流水线一般作业者人数为几十人,视产品复杂程度及装配工序多少有差异。而采用单元生产方式时,每个生产小组的作业者人数通常只有10人以下,极端化的单元生产方式甚至由1人完成全部工作。单元生产方式比流水线生产方式每个生产单位的工作台面积小得多。作业者围在较小的工作台(通常为圆形)周围工作,每个工作台面积通常为几平方米,常用的为2平方米左右。而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工作台面积通常都要几十平方米(面积=工作台宽度×传送带长度)。流水线生产方式下需要的传送带在单元生产方式下不再被需要。Page20LOGO3、物流需求计划的基本数据第一项数据是主生产计划;第二项数据是物料清单(BOM);第三项数据是库存记录;第四项数据是提前期。Page21LOGO4、物料需求计划的计算步骤5、物料需求计划的实现目标(1)及时取得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及零部件,保证按时供应用户所需产品。(2)保证尽可能低的库存水平。(3)计划企业的生产活动与采购活动,使各部门生产的零部件、采购的外购件与装配的要求在时间和数量上精确衔接。Page22LOGOMRP、闭环MRP、MRPII、ERP的区别MRP:物料需求计划,根据有关数据计算出相关物料需求的准确时间与数量,但它还不够完善,其主要缺陷是没有考虑到生产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和采购的有关条件的约束。闭环MRP:是在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基础上,增加对投入与产出的控制,也就是对企业的能力进行校检、执行和控制。MRPII:制造资源计划,它是一个由原料供应信息,产品需求信息,产品制造信息,产品销售信息,消费者反馈信息,构成的一个封闭的信息环,这样可以更快的适应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的变化。ERP:企业资源计划,在MRPII的基础上,通过反馈的物流和反馈的信息流、资金流,把客户需要和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供应商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完全按用户需要进行经营管理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方法。Page23LOGO第四节生产物流的现代化管理一、准时制生产与看板管理(一)什么是准时制生产准时制(JustinTime,JIT)生产是指:在所需要的时刻,按所需要的数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或零部件)的生产模式,其目的是加速半成品的流转,将资金的积压减少到最低的限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二)准时制生产的核心思想准时生产方式基本思想可概括为“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也就是通过生产的计划和控制及库存的管理,追求一种无库存,或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Page24LOGO第四节生产物流的现代化管理(三)准时制生产实现目标JIT生产方式将“获取最大利润”作为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将“降低成本”作为基本目标。(四)准时制生产的要求为了实现准时制生产的目标,JIT的要求如下:1、整个生产均衡化,在生产准备方面,要大大加快速度,否则由于没有库存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平均地按照加工时间、数量、品种进行合理搭配和排序使物流在各作业之间、工序之间、生产线之间、工厂之间均衡地流动。Page25LOGO2、强调全面质量管理,目标是从消除各环节的不合格品到消除引起不合格品产生的根源:在产品质量上,不能只靠检验来发现缺陷,必须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从根本上保证产品质量。3、通过产品的合理设计,使得产品与市场要求相一致,并且易生产、易装配——如模块化设计。Page26LOGO(五)看板管理1、什么是看板管理看板管理(Dashboardmanagement/KanbanManagement)是在同一道工序或者前后工序之间进行物流或信息流的传递。2、看板的机能(1)生产及运送工作指令(2)防止过量生产和过量运送(3)进行“目视管理”
本文标题:第八章生产物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36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