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章IT物流万长虹这一章节中,要掌握以下的基本知识:1.IT革命给经济、管理和生活带来了变化2.IT给物流带来怎样的影响?3.提高运输效率的IT手段有哪些?4.自动识别技术使各种货物信息化5.高效率道路交通系统(ITS)6.运输公司的信息化7.全球定位系统(GPS)这一章节中,要掌握以下的基本知识:8.地理信息技术(GIS)9.寻车寻货系统1.IT革命给经济、管理和生活带来了变化什么是IT革命?所谓革命,就意味着它完全打破了原有的秩序、常识以及惯例。IT革命就是在信息领域所发生的革命,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管理、生活的秩序、常识以及惯例如何改变?1.计算机的价格大大下降,并具备以前只有超大型计算机才具有的能力。2.互联网带来了IT革命。无论谁在任何时候都可轻易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所有的企业、组织和个人之间可由互联网连接起来。1.IT革命给经济、管理和生活带来了变化3.物流系统化、网络化的新趋向(1)流通业的连锁经营对物流配送提出了网络化的要求。连锁经营作为一场流通业的革命已席卷全球。连锁超市以连锁制为轴心,以广泛的门店网络为市场依托,以中央采购制及配送中心来开发销售利润和物流利润,以直接的市场信息向加工制造业渗透,发展自己的定牌商品来获取生产利润,是商流、物流、信息流“三流”高度集成的流通业态。1.IT革命给经济、管理和生活带来了变化(2)制造业越来越重视构筑供应链。制造业把物流看作企业综合系统的一环,与市场营销战略研究同步,构筑适应消费者要求的销售物流。具体讲,将制造业与流通业的订货网络联网,并利用第三方物流,配置多功能、高效化的物流网络据点,与零售业直接连接,形成从接受订货到将货送到客户手中的物流作业高效化流程。(3)物流业界系统化的最显著趋向是物流网络化。当前,物流业面临的问题是:物流时间的延长、物流过程的复杂、物流成本的增加、库存管理和风险的不确定性。要缓解这些矛盾,惟一的途径是实现物流网络化。2.IT给物流带来怎样的影响?IT信息技术通过IT技术的应用是信息技术高速化缩短时间提升物流中的生产性功能公司内信息、基础设施的配备物流一体化系统发展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实现供应链管理网络的普及通过ITS系统是道路与汽车状况信息化寻车寻货系统的应用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提高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的新需求、新作用产生IT给物流带来怎样的影响?IT给物流带来了五个方面的影响?1.能够建立起最适合的物流系统。供应链管理(SCM)得到发展。2.带来了与物流变化相适应的物流新业态。3.数字化物流市场逐步形成。4.新的物流需求开始产生(如宅配)。5.运输业务实现了高效化。IT给物流带来怎样的影响?电子商务对物流活动的影响1、电子商务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商务事务处理实现了信息化,物流成了整个市场的运行的核心之一。物流企业成了代表所有生产企业、供应商向用户进行实物供应的唯一最集中、最广泛的提供者,是进行市场实物供应配送的唯一主体。2、物流需求的新变化:(1)、消费者的地区分散化。(2)、销售的商品标准化。(3)、物流服务需求多功能化和社会化。IT给物流带来怎样的影响?3、物流服务空间的拓展电子商务需要的不是普通的运输和仓储服务,需要的是增值性的物流服务,它包括以下含义:(1)、增加便利性的服务—使消费者受益的服务。比如简化手续、物流全过程的追踪等。(2)、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使流通过程变快的服务。比如提高运输基础设施和设备的效率;优化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网络等。(3)、降低成本服务—挖掘第三利润源泉的服务。(4)、延伸服务—将供应连集成在一起的服务。IT给物流带来怎样的影响?4、电子商务对物流时效性的要求—其核心在于服务的及时性、产品的及时性、信息的及时性和决策反馈的及时性。5、电子商务对物流环节的影响—传统的物流活动在运作过程中,其实质都是以商流为中心,从属于商流活动。因而物流的运动方式是紧紧伴随着商流来运动。而在电子商务下,物流的运作是以信息为中心的,比如网络库存等。6、电子商务促进物流技术水平提高。IT给物流带来怎样的影响?物流对电子商务的影响:1、物流是电子商务的支点—电子商务是信息传送的保证、物流是执行的保证。2、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基础—物流系统的效率高低是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关键,而物流效率的高低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物流现代化的水平。3、物流在电子商务过程中的作用(1)物流保障生产(2)物流服务于商流。(3)物流是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4、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3.提高运输效率的IT手段有哪些?1.自动识别技术:使各种货物信息化。2.高效率道路交通系统(ITS):避开交通堵塞,实现安全行驶。3.全球定位系统(GPS):把握车辆位置的运行管理。4.地理信息技术(GIS):合理布局物流网点,自动安排配送路线。5.寻车寻货系统:提高车载率和实车率。6.电子数据交换(EDI):和其他行业或运输机构交换有关信息。4.自动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技术:是信息数据自动识读、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包括:(1)条码技术(2)射频技术(3)磁卡识别技术(4)语音识别技术(5)图像识别技术(6)生物识别技术4.自动识别技术条码技术诞生于1949年的美国,但得到实际应用和迅速发展是近30年间,我国是在1991年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开始了我国的条码工程,至2007年我国已进入成熟期,使用条码的产品数量达200万种。条码技术:条码是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原理是黑色条对光的反射率低而白色的空对光的反射率高,再加上条与空的宽度不同,使扫描光线产生不同的反射接受效果,在光电转换设备上转换成不同的电脉冲,形成了可以传送的电子信息。自动识别技术国际上通用的和公认的物流条码码制只有三种:ITF-14条码、UCC/EAN-128条码及EAN-13条码常用条码种类:(1)商品标识码:商品标识代码包括AN/UCC-13、EAN/UCC-8、UCC12-12三种代码结构。(2)ITF-14条码:用于物流管理。(3)UCC/EAN-128条码::用于物流管理。4.自动识别技术条码编码方案:EAN/UCC-13代码:由13位数字组成。结构如下:(1)前缀码:由三位数字组成,为国家代码。我国为690--695,由国际物品编码会统一决定。(2)制造厂商代码:由四位数字组成,我国物品编码中心统一分配并统一注册,一厂一码。(3)商品代码:由五位数字组成,有厂商决定,可标示10万种商品。(4)校验码:由一位数字组成。编码原则:唯一性、无含义、稳定性。自动识别技术EAN/UCC-14贸易项目编码:(1)指示符:只在该编码中使用指示符,赋值区间1—9,其中1—8用于定量贸易项目;9用于变量贸易项目。(2)厂商识别代码:是由EAN或UCC分配给成员组织的代码。占两位或三位。(3)项目代码:不同的贸易项目有唯一的编码。(4)校验码。自动识别技术1.符号结构ITF-14条码由矩形保护框、左侧空白区、条码字符、右侧空白区组成.当采用ITF-14条码标识13位的标识代码时,需要在13位的代码前添加一位“0”,以满足ITF-14条码标识14位标识代码的需要2.放大系数与符号尺寸ITF-14条码符号的放大系数范围为0.625~1.200,条码符号的大小随放大系数的变化而变化。自动识别技术3.印刷位置每个完整的非零售商品包装上至少应有一个条码符号,该条码符号到任何一个直立边的间距应不小于50mm。运输过程中的包装项目上最好使用两个条码符号,放置在相邻的两个面上——短的面和长的面右侧各放一个。自动识别技术UCC/EAN-128应用标识条码UCC/EAN-128应用标识条码是一种连续型、非定长条码,能更多地标识贸易单元中需表示的信息,如产品批号、数量、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交货地等。自动识别技术1.UCC/EAN-128条码由左侧空白区、起始符号、数据字符、校验符、终止符、右侧空白区及供人识读字符组成2.放大系数与符号尺寸SSCC条码符号的最小放大系数是0.5;条码符号的高度最小为32mm;左右侧空白区的宽度不小于10个模块宽;供人识读的字符高度不小于3mm,位于条码符号的下端。自动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技术条码特点:(1)实用性强:制作设备简单、成本低,被称为“可印刷的计算机语言“。(2)信息采集速度快:实现数据的实时录入。(3)采集信息量大。(4)可靠性高:误码率为千万分之一。它是集信息技术与光电技术于一体的被公认是”最经济最高效的“自动识别技术。电子标签(ID)使各种货物信息化“物联网”定义: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of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电子标签(ID)使各种货物信息化ID标签(射频识别技术):贴附在商品外包装上的记有商品信息的电子标签。除涵盖条形码的信息外,还可包含商品运输过程中的其他信息。是一项自动识别技术,是指利用无线电波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电磁理论。ID标签由存有产品信息的IC芯片与天线组成的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来自专用阅读器所发射的射频信号,并应答出标签芯片中所包含的数据信息,也可送入主计算机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产品非接触式的识别、查找与管理,打破了传统条形码识别的局限性。射频系统的优点是不局限于视线,识别距离比光学系统远,并具有读写能力,可携带大量数据,难以伪造,且有智能。电子标签(ID)使各种货物信息化特征:1.非接触阅读。可不开箱阅读内部数据。2.能记录大量信息,可不要货单的系统。3.耐潮、耐脏。ID标签在物流中的应用由于RF标签具有可读写能力,对于需要频繁改变数据内容的场合尤为适用,它发挥的作用是数据采集和系统指令的传达,广泛用于供应链上的仓库管理、运输管理、生产管理、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商店等场合。电子标签(ID)使各种货物信息化(1)生产流水线管理在生产制造环节应用射频技术可以完成自动化生产线运作,实现在整个生产线上对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产成品的识别与跟踪,减少人工识别成本和出错率,提高效率和效益。特别是在采用Just-in-Time准时制生产方式的流水线上,原材料与零部件必须准时送达到工位上。采用了RFID技术之后,就能通过识别电子标签来快速从品类繁多的库存中准确地找出工位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RFID技术还能帮助管理人员及时根据生产进度发出补货信息,实现流水线均衡、稳步生产,同时也加强了对质量的控制与追踪。电子标签(ID)使各种货物信息化(2)仓储管理射频技术最广泛的使用是存取货物与库存盘点,它能用来实现自动化的存货和取货等操作。例如,叉车驾驶员和订单选择员进行实时通讯,RF系统可以使叉车驾驶员获得实时的指示、进行无纸化取货作业。选货员通过终端设备将指令传递给操作员,并接受操作员传回的信息,其反应时间仅为36秒。在整个仓库管理中,通过将供应链计划系统制定的收货计划、取货计划、装运计划等与射频识别技术相结合,能够高效地完成各种业务操作,如指定堆放区域、上架/取货与补货等,系统提供批处理或直接连接的方式和外部主机系统交换数据。由于有完整的数据接口,避免了不必要的数据重复输入和因此所造成的错误。这样,增强了作业的准确性和快捷性(可达到99%以上),提高了服务质量,降低了成本,节省了劳动力(8%-35%)和库存空间,同时减少了整个物流中由于商品误置、送错、偷窃、损害和库存、出货错误等造成的损耗。电子标签(ID)使各种货物信息化(3)零售管理智能标签将大量用于供应链终端的销售环节,特别是在超市中,RFID标签免除了跟踪过程中的人工干预,并能够生成100%准确的业务数据,因而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例:美国零售业平均每
本文标题:第四章IT物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38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