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育星教育网《关雎》教学实录1.题目:《关雎》教学实录2.说明:该课获2012年(第二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初中组)一等奖3.署名:郭致顺/执教郭致顺/整理4.课堂实录正文:师:上课。生:起立。老师好!师:(投影:“四书五经”)同学们好,请坐。先给大家说个故事,一位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学习的是美国文学。没想到美国的一位教授对中国的文学特别感兴趣,他问中国的这位留学生:“听说你们国家有一本书,叫《周易》,这本书很神奇,读懂了它就可以懂得乾坤大道,就可以预知未来。你读过没有?”这个学生说:“I’msorry!没读过。”教授又问:“你们国家还有一本书,是最早的诗歌总集,据说读完了它,人就变得‘温柔敦厚’,这本书你读过没有?”这个学生说:“I’msorry!没读全。”“你们国家的武圣人关云长深明大义,那是因为他熟读《春秋》,这本书你读过没有?”这个学生继续说:“I’msorry!”这时候教授就说:“那我建议你还是回国去吧,文学的源头在你们那儿,(指屏幕)‘四书五经’,最经典的东西你都没读完,跑到这里研究别国的文学,那是舍本逐末。”这个故事其实是我编的,大家觉得合理吗?生:合理。师:我也觉得合理。现在好多学生所读的经典太少了,有的学生干脆没有读过。咱们现在已经是初三了,我知道再过一段时间,有些同学基本就告别学校了,他们以后读书的机会就少了,更不读这些书了。现在有些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了,把传统文化丢了,素质也低了——其实好东西在这里,只是我们都让它死在图书馆里了,现实中没有很好的继承。这个话题太沉重了,我们换个话题。换个轻松一点的,你们班有没有谈恋爱的?生:(七嘴八舌)没有——有。师:从有些同学的笑容上我就看出来了,肯定有。而且还不少。那你们老师提倡育星教育网吗?生:不。师:魏老师,刘老师给你们讲不讲爱情?(指屏幕)这些好东西里面,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第一篇就是讲爱情的。这一篇叫什么呢?生:关雎。师:(板书:关雎。)最好的东西在这里,它就是讲爱情的。现在同学们把课本翻开,看一看。第一遍一定要自己读,千万别让别人替你读了。第一次,很重要,读对读错,关系不大,自己的体会最重要。自己试着读一遍。生:(各自读《关雎》)师:读出它的美了吗?生:没有。师:先不要有太高的要求,读准确再说。(投影《关雎》全诗,指正字音。略。)师:首先要读得正确,下面同学们齐读。生:(齐读)师:有两个问题。(指屏幕)这是“寤寐”,两个字都是四声,刚才有的同学读成“wǔmèi”了。还有一个字“好”,读“hǎo”还是“hào”?生:hǎo.师:后面一个字是“逑”,是配偶的意思,前面的“好”是修饰“配偶”的,应该读三声,“hǎo逑”。君子hǎo逑,君子的好配偶。这是第一个问题,没有读正确。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大家读得有点快。读诗,要按它的节奏来读。一般五言诗,我们采用“二一二”或者“二三”的断法。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七言诗一般都是“二二三”的断法。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四言诗怎么断呢?一般是“二二”断开。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读慢一点,节奏读准确,字音读准确,再来一遍。生:(齐读)育星教育网师:这个词(寤寐)还有人读的是““wǔmèi”,应是“wùmèi”。再一个问题,当大家读到这一句的时候(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语速就普遍快起来了,越读越快了。我们要越读越好,还要注意诗所表达的意思。比如这一句(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他所爱的姑娘没有追到,想啊,想啊,晚上都睡不觉了。(范读: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语速慢,低调,似有叹息。)这时的情绪比较低落了,应读得低一点,慢一点。再比如这首诗一开始的时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说好看上了一位好姑娘,心情是欣喜的;到后来(琴瑟友之),他弹着琴共同娱乐的时候,就是比较高兴的了,甚至是激动的。再来一遍,读正确,注意节奏,注意情感的表达。开始。生:(齐读)师:这次语速把握得较好,但是情感表达依然不到位。也许是大家还没有理解诗的意思。不着急,慢慢来。现在同学们对照注释,自己疏通诗句意思。有难点,相互之间可以讨论。生:(对照注释疏通诗意,讨论,交流解决难点。)师:好了,停,现在给大家一个提问的机会。你有问题,你就问,我来答。你没有问题,那就我来提问,你来答。谁来提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生:是知也。生1:“参差”是什么意思?生2:长短不齐的意思。……师:还有吗?——没有。看来这首诗不难。下面该我来提问了,检查一下你们究竟弄懂了没有。那我们就从这一组开始,一人翻译一句。开始。生3:在水中的陆地上,雎鸠鸟在关关地鸣叫。师:洲,在水中的陆地上。(画篆字“州”),大家一看就知道,这个字就是兰州的州,中间的点就代表陆地,所以这个字的本义就指水中的陆地。后来呢,因为这个字太忙了,所以造了“洲”这个字来表示水中的陆地。育星教育网“关关”是像声词,类似于鸭子的呱、呱的叫声。整句的意思就是在水中的陆地上,雎鸠鸟在关关地鸣叫。第二句,下一位同学。生4:善良美丽的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师:窈窕是什么意思?生:文静美好的。师:文静美好的淑女,就是君子的好配偶。第三句——生5:长短不齐的荇菜,顺着水流两边去捞取。师:谁在捞取?生:那个姑娘。师:可见这是位勤劳的姑娘。后面——生6:文静美好的淑女啊,日夜追求她。生7:追求没有得到,就日夜思念。生8:想啊,想啊,翻来覆去睡不着。生9:长短不齐的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生10: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示亲近。生11:长短不齐的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生12:善良美丽的淑女,敲钟打鼓使她快乐。师:同学们翻译得不错。既然意思理解了,我们就应该把它读得更好。注意,不管是朗读诗歌还是朗读散文,一般起句要平一些。如果起句太高,后面就没办法表现。如(老师示范)“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后面就要有变化,该强调的就要重读,随着情感的变化就要读出不同的语调。如“琴瑟友之”的“友”字就要加重。因为从此句来看,小伙子把姑娘追到手了,他们谈恋爱了,小伙子弹琴给姑娘听,所以这个字就要加重,或者以拖长的方法来表现。(老师示范)再比如“钟鼓乐之”的“乐”也是需要强调的一个字。像这一句(指屏幕“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写小伙子没有追到,肯定心情有点沮丧,我们就读低一点、慢一点。来,同学们再表现一下。开始读——生:(齐读)师:可以听得出,有些同学已经注意刚讲过的朗读技巧了,也努力地在表现诗歌育星教育网所表达的感情。但还有一些同学表现得不太好。看来朗读也是要下功夫练习的。课后同学们还要好好琢磨,不断地练习才能朗诵得更好。现在同学们看我投影的诗,不看左面的部分,只看右半部分。这几句:君子好逑。寤寐求之。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把这些变为红色字体)“君子好逑”是说小伙子看上这个姑娘了,认准了她可以给我当媳妇。看上了怎么办?生:追。师:对,看上了就追呗。“寤寐求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不仅要追求,而且是日夜追求。追到了没?生:没有。师:没追到,小伙子“辗转反侧”睡不着,或者在想办法。再往下看,“琴瑟友之”,好上了,就像现代社会年轻人谈恋爱一样,坐在河边,弹着吉它,唱着歌。最后呢,“钟鼓乐之”,敲钟打鼓,这是很热闹的场面,意味着什么?生:好像是结婚的场面。师:对,就是敲钟打鼓,热热闹闹把那姑娘娶回来了。这时候我们的思路就很清楚了。先是看上了,“君子好逑”;看上了就追,“寤寐求之”;没追到睡不着,“辗转反侧”;经过努力追上了,开始谈恋爱了,“琴瑟友之”;终于把她娶回家了,“钟鼓乐之”。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这首诗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诗经》里叫作“赋”,现代汉语里叫记叙(板书:赋记叙)。我们单看后面几句,就知道了这个故事,“君子好逑。寤寐求之。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几句,记住了没有?生:……师:只要想想这个故事就记住了——先是看上了——生:君子好逑。师:看上了就追——生:寤寐求之。师:没追到——育星教育网生:辗转反侧。师:谈恋爱了——生:琴瑟友之。师:娶回家了——生:钟鼓乐之。师:好,之后再看它们前面的这几句:“窈窕淑女,窈窕淑女,窈窕淑女,窈窕淑女,”四句一样的,就中间加了一句“悠哉悠哉”,这需要记吗?看一眼就记住了。也就是说,这首诗的右半部分我们已经很清楚地记住了。先记住了后半部分,我们再来看前半部分。窈窕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和“关头雎鸠,在河之洲”有什么关系?“参差荇菜,左右流之,采之,芼之”和它后面的“窈窕淑女”等有什么关系?生:……师:不知道是吧?那我再举个例子,“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东方红,太阳升”和“毛泽东”有什么关系?生:好像是比喻。……师:有的同学慢慢就悟出来了。再比如:“天气越冷风越紧,人越有钱心越狠”前后有什么关系?生:……师:我再随口举个例子,天上的星星亮晶晶,咱们班有个海正卿(本班学生),这是什么关系?生:(大笑)就是比喻。把海正卿比作星星了。师:对,首先就是比的关系。比就是比喻。(板书:比比喻),就像我刚才说的“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把毛泽东比喻为红太阳了。在这首诗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说雎鸠鸟成双成对在河边鸣叫,就用来比喻君子和淑女是很好的一对。这一层关系大家都可以理解了,但它还有另外一层关系,可能大家就不知道了。(板书:兴引发)兴,就是引出或引发的意思。就是为了引出下文。刚才我们说天上的星星亮晶晶,咱们班有个海正卿,可以理解为比,也可以说,海正卿和星星根本不沾边,没有共同点,那纯粹就是为了引出海正卿。这就是“兴”。看,我们今天又学了三个字:赋,比,兴。(指屏幕)左面的就育星教育网是为了比,为了兴,好不好记呢?第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我们已经记住了。后面的有三句基本一样,“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只有三个字不同,流,采,芼。记住这三个字,就应该能背诵下去了。中间这一句不一样“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左右两半都是中间一句句式不同。其余句式都一样,这叫什么呢?生:……师:初一的时候学过的,不闻爷娘唤女声……不闻娘唤女声……这是什么手法?生:反复师:用两个字说,这种手法叫复沓(板书:复沓)。用四个字说,这叫重章叠句。看,这里面有些词句反复出现,这就叫重章叠句。我讲赋比兴,大家固然要记,我讲复沓,大家也要记。你明白了这些写作的手法,这首诗也就印在你脑子里了。来,我们一齐背诵这首诗。想想这个故事,想想结构特点,很容易背的。开始——生:(一齐背诵)师:不错,至少,这节课我们背会了一首诗。为了让大家背得好,我说诗中的小伙子看上了淑女,看上了就追,没追到睡不着,后来谈上了,再后来娶回家了。这些其实是我的个人理解。诗里面并没有明确地说他们开始谈恋爱了,也没有说把淑女娶回家了,也许那个淑女压根就看不上这个小伙子,那个小伙子睡不着,想啊,想啊,最后幻想和这个姑娘好上了,幻想把她娶回家了。有没有这种可能?生:有。师:所以,对这样的诗老师不做固定的理解,完全鼓励大家有自己的理解。你们有自己的理解,开发自己的思维,比记住老师的一个答案更重要。也许有的同学要问,那到底该怎样理解?历代有好多的人在研究,也没有人给它下一个定论,到底是追上了还是没追上?如果是追上了,那固然是“乐”(板书:乐),如果没追上,那就有点哀(板书哀)。孔子评价这首诗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板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可能孔子也在揣摩,如果追
本文标题:《关雎》教学实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391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