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血库工作总结范文第一篇范文:血库工作总结篇一:2021年输血科年终工作总结2021年输血科年终工作总结2021年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输血科临床用血工作在昭通市卫生局、区卫生局的监督指导、大力支持下,在医院各级行政职能部门的领导下,在各用血科室主任的高度重视下,输血库人员认真工作的基础上,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圆满地完成了2021年临床用血的各项任务。一、科学合理地做好血液监督管理工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提高临床用血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确保临床用血质量,我院成立了血液管理委员会,由主管临床用血的副院长担任主管领导,输血科负责人落实各项具体工作,医务科长进行监督管理。在等级医院创建过程中,我科积极参与医院临床用血各项规章及工作制度的逐步完善工作。将临床用血的各项规章制度统一上墙,并认真依照规章制度执行。严格按照各项行业规范及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严格审批用血手续和程序。为更好地加强血液质量管理,科学用血、合理用血,提高用血质量,对本院存在的问题,做出整改意见。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我科完成了对输血科组织相容性检测实验室、储血室的实验室改造工作、购置储血冰箱、完善相关登记记录,使我院输血科的硬件、软件设施均有明显改善,确保了临床输血的质量关。二、合理节约用血,确保输血安全:严格掌握临床用血适应症和输血指征,合理调配血液资源,严格实行成分输血。截至2021年11月31日累积完成输血283人次,共用成分血1054袋、血浆69280ml、红细胞悬液812.4u、血小板20u、冷沉淀34u。完成输血相容性检测1000余次。三、完成全院各类输血相关讲座、培训4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进行了“临床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全院讲座一次、开展“关于成分输血若干问题的探讨”全院培训一次,“输血不良反应”全院培训一次,“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输血申请”全院培训一次。取得良好效果。四、存在的不足。回顾一年的工作,我科在本年度的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1、需要加强人员队伍的建设;2、与临床科室沟通的太少;3、输血知识宣传力度不够。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输血科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篇二:血库工作汇报血库工作情况汇报我院血库设置在检验科,有国家采供血上岗资质的固定专业人员2人,承担着医院20个临床科室的血液配发工作,同时负责医院临床用血技术指导和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长期以来,血库始终坚持把安全输血放在首位,积极开展成分输血、合理用血、在临床推广血液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应用,曾被甘肃省卫生厅评为“成分输血先进单位”。近3年来,医院成分输血比例逐年提高,06、07、08年分别达到91.3%、96%和97.5%,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主要开展的工作有: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成分输血知识培训,强调成分输血的重要意义和优点,使临床医生认识到成分输血技术的先进性,改变以往使用全血的习惯,根据患者的病种、病情和输血指征,合理选择各种成分血液制品。2.合理建议,积极推广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根据检验结果,配合临床制定正确的成分输血方案,及时给出合理输血的建议,积极开展成分输血,控制全血的使用比例,最大限度地节约血液资源,有效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3.完善建设,强化管理医院在要求血库工作人员提高业务素质、积极拓展业务技术项目的同时,不断完善血库的试验、工作条件;建立本院的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受血者的管理,输血前做好输血5项的检查,并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4.领导重视,科学监督医院高度重视成分输血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组成由业务院长、医务科、血液科、检验科主任和血库工作人员共同参加的临床输血委员会,通过输血治疗的总结分析,科学监督、指导临床用血,减少输血风险和医院医疗风险。经过努力,目前医院临床已广泛应用红细胞悬液、去白红细胞悬液、血浆、机采血小板、冷沉淀等各种成分血液制品,并积极配合血液中心在临床推广新产品的应用,特别是去白细胞血液、病毒灭活血浆应用比例较高,在有效保证输血安全、积极应用成分输血技术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篇三:血库二甲工作总结血库二甲工作总结4.18.1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规范,完善临床用血的组织管理。4.18.1.1依据输血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输血管理文件。c1、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设输血科或血库。2.有临床输血管理组织和职能管理部门,履行对全院临床输血监管指导工作职能并有活动记录。(有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但前几天检查不合格,分工不明确,涵盖面不全,缺麻醉科人员,有20212021开会记录,2021年的没有,主管院长同意由医务科做。)3.有组织全院性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制度的培训记录。(、有2012、2021年输血相关知识培训及考核资料,无2021年培训资料。)4.有“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职能部门做)b.1.科室按照输血工作的相关管理要求,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对存在问题有改进措施并得到落实。(.科室按照输血工作的相关管理要求,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对存在问题有改进措施并落实。)2.职能部门进行督导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追踪与改进成效评价,有记录。(有,)a.1.输血科和临床医护人员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95%,并严格履职。(没有做)2.有全院输血管理工作的定期总结、分析、反馈和持续改进输血工作的机制。(没有)4.18.1.2医院有临床输血反应处理规范和应急用血预案、采集血标本等制度与流程,并遵循。c.1.有临床输血相关具体制度与规范:(1)有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由医务科下发,血库有)(2)有应急用血预案。(由医务科下发,血库有)(3)有用血申请流程,用血流程和输血管理流程。(无)(4)有采集血标本的流程。(有,还需要改一下)2.有相关制度、流程的培训与教育,并有记录。(没有)b.输血科和各临床科室(如各手术科室、急诊科等主要用血部门)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共同落实输血管理相关制度。(基本能做到)4.18.2具备为临床提供24小时服务的能力,满足临床工作需要,无非法自采、自供血液行为。4.18.2.1输血科(血库)人员结构、房屋设施和仪器设备均符合规定要求。c.1.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设臵输血科(血库),与临床科室诊疗需求相称。2.工作人员具备输血、检验、医疗、护理等专业知识,并接受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和考核。(有2012、2021输血知识培训与考核资料)3.工作人员无影响履行输血专业职责的疾病或者功能障碍。(能做到)4.房屋设臵远离污染源,靠近手术室和病区,采光明亮、空气流通,布局应符合卫生学要求,污染区与非污染区分开,至少设臵入库前血液处置室、血液标本处理区、储血室、发血室、相容性检测实验室,有必要的消毒设施。(做不到)5.必备基本设备:2℃~6℃储血专用冰箱、-20℃以下储血浆专用低温冰箱、2℃~8℃试剂储存专用冰箱、2℃~8℃标本储存专用冰箱、血小板保存箱、专用血浆解冻箱(溶浆机)、血型血清学离心机、专用取血箱、恒温水浴箱、标本离心机、显微镜、计算机及信息管理系统等。(储血浆不是专用低温冰箱,并且血浆、输血标本、试剂、血袋报废血液用一个冰箱保存,其他就算有,但计算机配置太低,订血,发血比较困难。)6.血液保存环境条件符合规定。(能做到)4.18.2具备为临床提供24小时服务的能力,满足临床工作需要,无非法自采、自供血液行为。4.18.2.2具备为临床提供24小时供血服务的能力,满足临床工作需要。c.1.与指定供血单位签订供血协议。(没有,上次培训说过一但时间要进行输血资然后签订供血协议质认证,自己仿照兴隆县中医院的做2021.2021年的,没有2021年的)2.有血液库存量的管理要求,能24小时为临床提供供血服务。3.有应急保障(通信、人员、交通)。4.无非法定渠道用血和自采、自供血的行为。5.有输血信息管理系统。除第一条外,都能做到。b.有急救用血的应急协调机制。(没有)c.定期(至少每半年一次)评价临床医师对供血管理工作满意程度。(没有)4.18.3加强临床用血过程管理,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科学用血。4.18.3.1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用血合理。1.医院对输血适应证有严格管理规定,定期评价与分析用血趋势。(由医务科下发,血库有)2.医务人员掌握输血适应证相关规定,用血合理。(没培训)1.好象没有,2.检查发现有不合理用血存在。职能部门会同输血科(血库)对各临床科室(如各手术科室、急诊科、血液科等主要用血部门)合理用血,落实输血适应证的规范要求进行督导检查,对存在问题督促整改。20212021抽查过输血病历,2021,2021没查过,没人牵头,急诊科检查之前输血没有病历。合理用血相关评价指标(如输血申请、用血适应证合格率、成分输血比例、自体输血率等)均达到相关标准。输血申请和成分输血比例能达到相关标准,自体输血没开展,承德地区其他医院也没开展。4.18.3.2开展对临床医师输血知识的教育与培训,促进临床合理用血。1.为临床医师、护士提供输血知识的教育与培训,每年至少一次。2.医院有规定将临床医师合理用血的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认定。2021年,2021年有培训资料2021年准备做一次培训,2条由医院职能部门做。b1.各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2.临床科室将医师合理用血的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3.输血科(血库)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1、2条.由临床科室做,3条医院没有相应措施,没法做a职能部门每季度对各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并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个人用血权限的认定。(由职能部门做)4.18.4.1有用血申报登记、血液入出库管理、血液核对、血液贮存的制度。1.有用血申报登记、血液入出库管理、血液核对、血液贮存及相容性检测的制度,服务项目经卫生行政部门核准。(1)血液的出入库记录完整率为100%。(2)供、受血者血型复查率为100%(3)血液有效期内使用率为100%。(4)用血的申请单、发血单、输血记录格式规范、书写规范、信息记录完整。(5)临床用全血或红细胞超过10u履行报批手续,需经输血科(血库)医师会诊由科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血液的出入库记录完整率,供、受血者血型复查率能达到100%,血液有效期内使用率达不到100%,用血的申请单、发血单、输血记录格式规范、书写规范、信息记录完整,这个没问题,(5)做了,是超过8u履行报批手续。)b.科室能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检查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职能部门按照科室制度和流程落实监督检查,并有改进措施。a.职能部门按照制度和流程落实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与缺陷追踪评价,有改进成效b.a基本没做4.18.4开展血液全程管理,落实临床用血申请审核制度,履行用血报批手续,执行输血前核对制度,做好血液入库、贮存和发放管理。4.18.4.2有输血前的检验和核对制度,实施记录及时、规范,并保存。c.1.有输血前的检验和核对制度,实施记录及时、规范,且保存。(1)凡遇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的患者,应告知患者,并建议筛选不规则抗体。(2)按照要求规范开展输血前检验项目:血型(包括rhd)交叉配血、输血感染性疾病免疫标志物等指标。(3)交叉配血必须采用能检查不完全抗体的介质或实验方法(4)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献血血标本于2℃~6℃保存至少7天。(5)输血前,两名医护人员再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各项内容,执行双人双核对、签字制度。(1)到(4)条都做了,(5)上次检查发现病历中没有双人核对签字记录2.临床输血记录合格率和保存完整率为100%。检查发现输血记录合格率和完整率达不到100%b.科室能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
本文标题:血库工作总结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415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