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2015河南省考公务员面试十个必备核心知识(四)
河南省考公务员面试十个必备核心知识(四)华图省考面试交流群号:84713184一、关于框架学习框架的本质是学习公职人员的思维方式,我们学习过科学的分析方法,如主体利益分析法、主客观分析法、正反两面分析、初衷分析法等。使用这些方法的好处在于你展开论证的过程是极为富有逻辑的,当然不能生搬硬套。关于框架,我们应当辩证的去看待它:第一,有的同学问:为了表现我的个性,我不按照老师教的思路答行不行?结论是:不行!目前我们教学所采用的答题思路已经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经过无数考生成功的验证。所以为了使框架更为清晰,请一定保证基础思路的扎实。第二,每个主体的角色都不只一个,请灵活运用。如果遇到一套题目有两个以上的综合分析也不要紧,第一题用主体礼仪分析法……第二题用初衷分析法……以此类推,由于他们的分类标准本身就不一样,所以不会套路的。总之,注意灵活应对就好。除此之外,请各位同学在开头和过渡句两地方下功夫。记住,任何谈话素材的丰富都不能以打乱框架为代价。二、关于语言我们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各位同学的表述是极不正规的,甚至有时候出现严重的措辞不当,但随着学习不断深入,这种情况已经得到避免。目前语言方面存在两个问题:1、书面化,不自然;2、啰嗦。其实这两个问题是一回事,正是因为过分追求措辞,说话就开始绕弯子,越解释越多。有一点必须明确:我们的目的是让考官认识我们的观点。假如考官被我们的“官话”绕晕了(实际我们讲的官话并不标准),那么他绝不会认为你说的好,相反,如果我们非常注重“听者”的感受,自然的交流,反而更容易被接受。所以,语言应当是略比生活语言正规,但绝不是照本宣科,只要将谈话意图表述清楚就可以了。要避免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啰嗦。考官会审美疲劳的,而且谁都讨厌啰嗦的人。避免啰嗦的方法是:1、论证目的明确,突出主题;2、答题节奏明快,不急不躁、不拖沓,总体遵循“3、3、3”的原则,内容不宜过少或过多。3、将“主体”拿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来,可采取“从政府层面上讲”来点明主体,使条理逻辑更加简洁、清晰。三、关于外在外在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不再赘述。我们遵循的辩证关系是:要稳重而不沉重,正规但不拘谨,礼貌而不做作,自然但不随意。它是一个“度”,更是一种心态!我们应该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去考试呢?第一,这仅仅是一次工作机会,我想要争取,但不是“挣命”;第二,我已通过笔试,为自己争取到了面试的机会,所以我应当非常高兴,非常享受考试过程;第三,我希望成为公职人员,并且现在我已具备相应素质,我应当思考“我应该说什么”来展现我的能力,而不是想“我能说什么”好混过去;最后,其实,我就是作为一个晚辈来与各位前辈交流,可以适当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四、关于感染力面试区别于笔试最大的特点是面对面的交流,语言表达能力是关键的因素。我们无数次体会过,不同同学答题即使内容差不多,也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但这种差别绝不是具体的某个词汇和所谓的答题要点,而在于“亮点”。现在,如果你能在两个地方使用亮点,你的答题过程将有质的飞跃,它们分别是:1、开头;2、灵活的过渡方式。亮点提出的方法有:领导人语录、政府工作报告、熟语、成语、典型事例、社会现象。请注意把举例控制在三个小分句之内,不要喧宾夺主。感染力的最后一步是真情实感,同样要辩证。没有真情实感又会成为“答题机器”,陷入中低分数的怪圈;过多的情绪易使人认为自我控制能力差。可见,它仍然需要我们把握一个“度”。我们实际上可以做一个变通,即利用公务员的岗位认知去激发真情实感。例如,“我们要认识到现在老百姓遇到的诸如医疗、养老、就业、就学等问题比较突出,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心系百姓……”通过这样的表达,配以无比真诚的语气,便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本文标题:2015河南省考公务员面试十个必备核心知识(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431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