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浅析纪录片《本草中国》的艺术性
龙源期刊网浅析纪录片《本草中国》的艺术性作者:段文婧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30期【摘要】纪录片是通过客观镜头记录真人、真事,向受众展现生活原生形态的内容。从艺术性的角度来说,纪录片是一种影视艺术,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特性。本文从两个方面浅析了《本草中国》的艺术性,从而进一步探究艺术性对当今纪录片的重要性。【关键词】纪录片;艺术性;本草中国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0-0083-02纪录片在中国自诞生之日起,就因为特定的历史使命和制约,形成了知识性、纪实性强;趣味性、可视性弱的特点。长久以来,纪录片成了“叫好不叫座”、“赔本赚吆喝”小众文化的代名词。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高收视率的播出才打破了这一局面,掀起了纪录片收视高峰。紧接着,随着2016年《本草中国》的播出,彻底摘掉了纪录片这么多年来固有代名词的帽子。《本草中国》是一部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支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指导,上海笃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而成的纪录片。本文将通过对纪录片《本草中国》的视听语言和叙事手法的浅析,初步探究纪录片的艺术性创作理念。一、《本草中国》的视听语言视听语言是影视艺术中独有的表达方式,也是评价一部影视作品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任何一部影视作品,在表达文化与情感内涵时,都必须借助视听语言。只有通过精致的视听语言,先达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的效果之后,才有机会传递给受众影视作品所需要传达的各种观念。所以说,视听语言是影视作品的基础,基础的好坏就直接决定着影视作品品质的高低。《本草中国》在视听语言方面主要借鉴了一些国际纪录大片的手法,从而提高了其艺术性,下面将从两方面展来阐述:(一)画面的艺术性在影视作品中,画面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语言符号的角色,它总能够带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官感受和视觉体验。而这里所说的画面,它通常包括了构图、景别、角度、运动、色调以及剪辑等多个方面。纪录片的画面是创作者审美理想的具体呈现,是纪录片中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的重要载体。龙源期刊网在传统的纪录片中,长镜头的使用一直都是极为普遍的。可是,纪录片《本草中国》却打破了这一规则,其运用快节奏的画面剪辑方式。每集38分钟的时长,成百上千的镜头,极大地丰富了画面的信息量,使观众能更好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视觉盛宴中。此外,《本草中国》的节奏感不仅仅是快速,最令人称赞的是表现在更加复杂的缓急相间、张弛有度上。比如在第二集《年华》中,俞柏堂在熬膏时的手快急促与收膏时镜头的舒缓形成了鲜明的节奏对比,在这种张弛中,观众的情绪也由紧张转为惊叹。“爱森斯坦认为,影像画面与观众的关系有三个层次的指向,即从影像到感情、从感情到思想。”纪录片《本草中国》教科书式地诠释了这句话,通过影像让观众感受到——割舍不下的故土之情、血浓于水的师徒情、对自然的感恩之情和敬畏之心。纪录片对所拍摄画面的选择和处理,实际上就是一个提供信息和表达情感的过程,也是作品风格形成的过程。《本草中国》采用以水墨勾勒点景,行草题写药名的手法,并运用大量的空镜头书写艺术情感,构成了其特有的艺术风格。(二)声音的艺术性纪录片是诉说与倾听紧密结合的艺术,故此声音运用的恰当与否也就成了判定纪录片优劣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草中国》中声音和画面的完美结合,使草药具有了更加丰富、更加立体的“灵性”。其中,同期声的使用是体现纪录片真实性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常常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相遇》一集中,在讲述全蝎的炮制时(由于全蝎炮制的关键之一就是脱水程度,而从声音的清脆程度判断脱水率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为了让观众最直接地了解和感受把控脱水程度的不易和常人对清脆度的难辨,这里采用了同期声。同期声的完美录入,大大增强了纪录片《本草中国》的现场感和真实感,而现场音乐的呈现,更则是增强了片子的地域色彩和人文气息。在《本草中国》中,基本上每一集都会有极具地方特色的音乐出现,例如在第一集《时间》中,贵州德江的傩堂戏;第二集《年华》中,广州街市凉茶铺传出的闽南曲;第三集《双面》中,湖北十堰武当山的暮鼓声;第五集《相遇》中,山西太谷的收音机里传来的是当地的戏曲等,这些音乐都带有强烈的地域和民族特征,起着渲染气氛,交代故事发生背景的作用,这样的音乐会激发观众的联想,强化观众对纪录片时空背景的感受,使观众自然地代入并产生共鸣。其次,纪录片《本草中国》通过音乐来过渡,从而辅助完成画面剪辑,使声音、画面剪接相互呼应,相互协调推动其中故事发展,从而提升了纪录片的艺术性。二、叙事的艺术性龙源期刊网在纪录片《本草中国》中,将叙事的艺术性表现得最为突出的就是解说词的运用。解说词作为纪录片的三驾马车之一,承担着纪录片纪实美与艺术性的传播责任。《本草中国》的解说词采用修饰性语言,从看得见的事实逐步写到看不见的道理、思想和观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纪录片《本草中国》之《时间》的解说词中这样写道:“世间万物皆有其时。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摸索着与时间相处之道。赶时间,似乎有一股较劲的味道。而等时间,却呈现了另一种处世哲学……夏枯草,秋桑叶,冬葵子,这些以季节命名的药材,不仅凝聚着先人洞悉时间的匠心,也暗藏着千百年来约定成俗的规矩。”这段解说词将人与本草进行联系,在讲本草的同时更多的讲的是那些与药相守的人、相关的故事,更多呈现的是中华文化中的生存智慧。这样的解说词凸显了纪录片的情怀,它将中国文化中最具魅力的部分展现了出来,从而成就了《本草中国》的文化魅力。其次,纪录片《本草中国》拍摄场景转换较大,在同一集中常常所拍之地就从南到北,从西到东,而且故事人物随着药材的不同也一直在变。但无论怎样来回跳跃,因为解说词的存在,所以始终给观众以形散神不散的韵味。例如在《相遇》这集中,在讲述杜仲和牛膝这对相得益彰的中药时,解说词这样写道:“本草的相遇并不总是万千人海,也常有彼此相望。杜仲和牛膝就是一对传奇。它们的故事还得话分两头。”在介绍完生长于张家界的杜仲时,又这样写道“经过细致地加工,杜仲等待着与另一味中药的相遇。距离张家界100多公里的河南焦作,盛产著名的四大怀药。牛膝是四大怀药之一……牛膝和杜仲相距千里,本无牵挂,但正是在中医千年的智慧中,才有缘相遇、相知,并造福世间。”纪录片利用前后草药间相须的关系。通过解说词衔接过渡,自然而流畅的进行场景转换,首尾呼应,从而很好地达到了纪录片纪实美与艺术性。纪录片《本草中国》恰到好处地发挥了解说词“启承转接”的作用,一改以往国内纪录片“教科书”般的解说词形式,集叙事与散文于一体,使得一味味草药瞬间充满了灵性。综上,《本草中国》纪录片通过视听语言和叙事等方面,共同构建了其可视性、趣味性,艺术性强的特点,向观众呈现了神奇的中华本草,呈现了中药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态度。可见,艺术性对当今纪录片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1]宋佳玲.宋佳玲影视叙事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92-94.
本文标题:浅析纪录片《本草中国》的艺术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472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