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政治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第II卷。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小题2分,共50分)1.2006年6月18日首届山东文博会落下帷幕。山海兼备的齐鲁文化相异于“四塞之地”的秦文化;地居中原的三晋文化,不同于南方的楚文化。同在长江流域而分处上游、中游、下游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又各具特色。至于在湿润东部发展起来的农耕文化与在干燥的西部发展起来的游牧文化,更是大相径庭。这说明A.地域的差别,使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特点非常明显B.生产力的不同发展水平导致文化的差异C.民族性格的不同导致文化的差异D.文化具有多样性,使得各地生产方式不相同2.比利时一位官员说过:“千万条小溪汇入河流,奔腾入海,成就了海洋的丰富。由于文化的不同,人们产生了交流的愿望;因为交流,了解到自身的价值和彼此的差异,也惊叹于世界的博大精深。”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世界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③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④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发达国家文化的多样性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3.有一次,王安石看见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王安石看后不觉发笑,心想:“明月”怎会叫?黄犬怎会卧在花心上?于是他提笔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后来他游历南方,发现南方有一种鸟叫“明月”,叫声婉转动听;有一种昆虫叫“黄犬”,常在花心上飞来飞去。这下子他才明白,那两句诗是对的。从材料可以看出A.我们应积极进行文化创新B.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4.2006年9月28日,纪念孔子诞辰2557周年第二次全球祭孔大典在曲阜举行。这一活动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西方明智之士也提出要汲取孔子的智慧来维护人类生存。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和而不同”体现了A.各国文化一律平等B.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C.要和平不要战争D.各国的文化可以交流,但不能相同5.2006年7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光荣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它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②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③它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④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有人形象地把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划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上述材料对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启示是A.知识正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B.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知识与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C.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D.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国民文化素质语言和文化一直是重要的软力量。近年来,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掌握汉语成为很多人把握机遇求得发展的重要选择,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软实力的迅速增强。阅读回答7—8题。7.“汉语热”持续升温标志着中国软力量的迅速增强,这说明了A.文化的力量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B.科技实力已成为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C.文化竞争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D.汉语已成为世界强势语言8.汉语作为中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与国外“汉语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社会外语风潮蔓延,许多人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而写出的汉语文章却错误连篇,这与多年来中国忽视学生的汉语教育是分不开的。对此①国家应加强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功能②我们应变革教育方式,以开放的心态全面接受外来文化③我们应学会对自己民族语言文化的热爱和尊重④国家应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9.2006年6月8日,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接受中央电视台《文化访谈录》记者采访时说,在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特别注意学习世界上一些优秀的先进的文化,同时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很多人不远万里到中国来,也是仰慕和学习中国的文化。这表明A.文化的交流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B.对于外来文化,要勇于吸收,反对“封闭主义”C.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D.在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10.2006年7月27日,天水市人民政府和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组委会在天水迎宾馆举行了2006年伏羲文化旅游节总结表彰大会。天水伏羲文化旅游①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②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③体现了政府对人民文化生活的引导④可以陶冶情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所指出“遗产”是指A.传统习俗的继承B.传统建筑的继承C.传统文艺的继承D.传统思想的继承12.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壮族山歌、蒙古族舞蹈、藏族舞蹈、侗族大歌、朝鲜族舞蹈等极具特色。这主要体现了A.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的继承性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D.中华文化是由不同区域文化组成的13.200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2006年10月由国家投资两千多万元在甘肃会宁县修建的红军长征会师纪念馆基础工程已竣工并对外开放。关于“红军长征会师纪念馆”的正确判断有A.它是具有纪念价值的自然景观B.它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景观C.它是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非物质遗产D.它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4.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仍要弘扬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永放光芒。这是因为A.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B.长征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C.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仍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精神火炬D.有了长征精神,就一定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15.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16.某地农民过去误以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现在,他们根据耕地的地力、肥力、肥效和作物需肥情况精确设计配方,对症施肥,效果显著。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认识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D.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17.近年来,某地的洪水泛滥越来越严重,对民生危害越来越大,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之一是人类活动增多所造成的地球环境破坏。从哲学上看①洪水与自然灾害之间的联系是主观联系②改造自然,务必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③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的出现④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18.某化学工业区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调整原有的产业布局,使得上游产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产业的原料,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该事例说明①人是可以利用和改变规律的②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③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④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迅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9.古代杰出的建筑设计师们为了使宫室的檐角伸向天空最远、头上雕有龙头的那根木头能承受住飞檐,便在另一头采用榫卯结构与横行的短木头同其相扣,巧妙地把许多木头组合成构件,斗拱相互交错相连,结合成一个上翘的、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飞檐三角,这就是“勾心斗角”。它蕴含的哲学道理有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②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③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④各部分简单相加可以优化系统内部结构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0.江苏华西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华西村发展的重要经验是“吃透两头”、“两头一致”。“吃透两头”就是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两头一致”就是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同老百姓保持一致。这体现了①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②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③分析与综合的辩证统一④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21.著名心理学家奥瑞·利欧斯说:“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能够对感受进行调整,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振作起来。”这段话蕴涵的哲学原理是A.事物的存在并非是客观的B.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事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主观感觉D.人的主观意识具有能动性22.过去,由于片面追求GDP,导致了某河的严重污染;近年来,A市政府转变观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下大力气治理河水污染,消失多年的鱼儿又回来了。从哲学的角度看,这种发展观的转变告诉我们①不同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不同的作用②认识是变化发展的③科学发展观是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④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3.下列看法中,符合辩证法的有A.和谐就是美和善B.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C.存在就是被感知D.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24.“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强调的是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5.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中国发展战略面临重大转型时,我们各级领导能否在思想领域就科学发展观达成深度共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成败。这是因为A.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B.科学理论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C.规律是客观的,要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政治试题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题号262728总分卷面分得分二.非选择题(共50分。第26题19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7分)26.(19分)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联系材料说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9分)27.(14分)2006年8月17日至31日,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向社会公开征集“中国公民旅游不文明行为表现”和“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建议”。不久,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国家旅游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公众反映比较普遍的国内外旅游不文明行为。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有:①随处抛丢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上厕所不冲水,不讲卫生留脏迹;②无视禁烟标志想吸就吸,污染公共空间,危害他人健康;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购物、参观时插队加塞,排队等候时跨越黄线;④在车船、飞机、餐厅、宾馆、景点等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呼朋唤友、猜拳行令、扎堆吵闹;⑤在教堂、寺庙等宗教场所嬉戏、玩
本文标题: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531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