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四校联考
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四校联考高二政治命题;襄城实验高中关陶杰第I卷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共34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6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第‖卷的答案栏内,否则无效。)1.爱因斯坦说:“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明和观察到的事物两者的比较中得出。”这说明①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不一定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②只有勤于思考,善于分析才能有所发明创造③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④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既要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又要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现在各高中都开设研究型课程,努力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下列对创造思维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创造性思维就是要突破规律的制约,解决存在的问题②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③进行创造性思维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④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厄尔尼诺”现象每隔3—4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有一次,取得各种数据较且多数数要从海上取得,不仅费用昂贵,也十分困难。没有足够的对比数据很难找到其规律。3—4题3.人们之所以较难找到“厄尔尼诺”现象的规律,从哲学上是因为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③有些感性认识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④“厄乐尼诺”现象还没有表现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A.①B.①②C.①③D.①④4.根据上题材料,要认识“厄尔尼诺”现象的本质,从哲学上讲必须①深入实践②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③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④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王戎五岁,尝与诸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据此回答5题5.“取之,信然”体现的哲理是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中、美、英、法等国科学家公布的初步研究成果表明,人类基因不是原来预测的10万个,而是3—5万个。人类基因蕴含有人类生老病死的绝大多数遗传信息,破译它,将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此回答6—8题。6.实践证明原先对基因数目的预测是不准确的,这说明了A.人们目前还不能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作用科学预测B.世界上的事物有的可以被认识,有的不可以被认识C.意识具有能动作有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7.人类对基因数目的认识过程表明A.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而发展的B.认识的巨大作用C.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D.人们可以对未来作出科学的预测8.基因技术的发展将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体现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认识的巨大作用C.只要有了科学理论就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大利太空物理研究所研究小组最近宣布,他们在太阳系外的星球上发现了有水存在的迹象,该小组负责人说,这很可能是一个历史性的发现,因为人们首次探测到了太阳系外可以形成生命的分子。据此回答9—10题9.上述材料说明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化D.人们可以穷尽对客观事物的认识10.太阳系外有水存在的迹象的发现,说明A.人有主观能动性,不仅能认识我们周围的事迹,还能获得对遥远星球的认识B.人有主观能动性,不仅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还能认识事物的本质C.人们不仅能认识世界,还能改造世界D.人们的精神状态,对人们的活动具有重大影响11.2007年3月19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经验对工作、对事业、对人生都是宝贵的。对领导干部来说,无论是认识问题、理清思路,还是解决问题,推进工作,都离不开经验。上述材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A.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一切工作取得成功的基本立足点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C.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D.认识对实践有能力的反作用12.之所以要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是因为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认识的目的是获得理性认识C.主观因素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取得积极的效果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能提高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近年来,网友、网虫、电邮、电子商务、兼职、假日经济等新词汇不断出现。完成13—1413.新词汇浓缩时代前进的步伐,折射出百姓新生活。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A.物质决定认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D.每个人的意识都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14.现在新词汇,也许用不多少年,也就不再新了,社会上又会有新词汇出现。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①新旧事物之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②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③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④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必须引起质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引导公民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获得正当利益,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提倡要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和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树立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有充分尊重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利观。据此回答15—18题15.由此可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①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②二者不会产生矛盾③二者互为前提而存在④二者相互促进而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6.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就要①把二者放在同等的地位来对待②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③完善集体更好的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弃个人利益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17.上述材料主要说明A.物质利益原则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则B.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完全一致的C.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D.发展市场经济能从根本上克服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18.我们之所以要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是因为①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客观要求②它正确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③它是我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建设战备目标的力量源泉④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9题19.之所以要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因为A.思想道德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正确的意识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C.道德素质对于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D.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的20.从人生观的角度看,我们必须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重要性在于A.理想要转化为现实,从主观方面来说,特别需要艰苦奋斗B.只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境界,我们的事业就能成功C.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有积极的反作用D.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21.在日益富裕的今天,我们仍然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这是因为①艰苦奋斗是有志者的精神境界②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③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④艰苦奋斗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我们要“自觉用实践发展本本,而不是用本本去框实践”上述要求蕴含的哲理是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3.“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是①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②实践决定认识③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④理论决定着实践的效果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2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②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终点③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组成部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④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是整个认识过程中的不可分割的两个阶段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有个人的自由。”据此回答25—26题。25.上述论断说明A.个人利益不能离开集体利益而存在B.集体利益以个人利益的存在为前提C.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回事D.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不发生矛盾26.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我们应该做到①不能追求个人利益②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③坚持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的原则④个人利益从集体利益,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及至生命来保护集体利益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人民日报》报道,30多年前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与河南杞县的县长焦裕禄的儿子焦跃进,他们两代人努力实现的目标大不相同,一个是种泡桐,与风沙搏斗;一个是卖大蒜,参与市场竞争。一个是为老百姓温饱而殚精竭虑;一个为农民致富而四处奔走。据此回答27—28题27.尽管他们两代人有着思想观念上的差异,所实现的目标也大不相同,但他们在价值观上有着一个最大的共同点A.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承认意识对物质有巨大的反作用C.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在支配着自己的行动D.认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不会发生矛盾28.从焦裕禄到焦跃进两代公仆的对比,我们可以更深入的理解十六大报告中所提出的重要论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可见A.科学的价值取向必须既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又符合人民根本利益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C.只要具有执政为民的思想,就一定能为人民谋福利D.集体主义是调节市场经济中各种矛盾的唯一正确的手段胡锦涛在最近的讲话中指出:发展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因素,社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产力发展水平。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追求的最高理想,这个理想只在生产力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回答29题29.“发展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因素”所体现的根本观点是A.辩证的唯物主义B.唯物的辩证法C.历史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30.从发现艾滋病后,不但医学界在竭尽全力研究与防治艾滋病,各国政府,社会各阶层都纷纷投入了对抗艾滋病运动。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产生的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高二政治命题;襄城实验高中关陶杰第II卷选择题答案栏;1——5_______________6——10_______________11——15_________________16——20______________21——25_______________26——30__________________二、非选择题(共50分)31.(1)什么是人生价值?(2分)(2)为什么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3分)(3)怎样实现人生价值?(5分)32.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反映了那些哲学道理?(4分)(2)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6分)33.为什么说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的价值取向?(5分)座号34.胡锦涛同志在最近的讲话中,阐述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其中,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放在了首位。(1)用认识论的有关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6分)(2)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个不同角度,说明理论创新的必要性
本文标题: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四校联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533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