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政治第五次训练试卷
高三政治第五次训练试卷一.选择题(25×2=50)艺术大师凡·高的名画《鸢尾花》在1947年的价格是8万美元,1987年此幅作品又以5390万美元的高价卖出,短短49年间价格就上涨了600多倍。回答1-2题。1、这些名画()A、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B、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经过人们的劳动C、是商品,因为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用于交换2、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①其价格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②这表明价值规律不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③其价格上涨不会促使生产扩大和商品供应量的增加④不能用商品交换中的特殊现象否定价值规律的普遍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06年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息显示,今年以来,国民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增长快、运行稳、质量高”的发展格局。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41477亿元,同比增长10.7%。国内生产总值是指A.我国所有的物质生产部门最终产品的增加值B.我国所有部门生产的产品总价值C.以第三产业为准计算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值D.在我国领土范围内,我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增加值4.2006年6月,胡锦涛在上海考察工作时强调:上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迈出新步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实现新突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①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②是国内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需要③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④是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⑤是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能力的需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5.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这说明,中国人民银行A.和商业银行一样,都可经营货币业务B.和商业银行一样,都可充当信用中介C.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领导力量D.是商业银行的总行,其它商业银行是分行6.上题材料还说明A.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有权依法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B.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机构C.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国库D.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重要商业银行7.2006年9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网站发出一则通知:要求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对来自日本进口化妆品的检验检疫工作。原因是来自日本的进口化妆品SK-II等一系列产品被检出含违禁成分。从而引发了SKⅡ的信任危机,迫使其退出中国大陆市场。SKⅡ的信任危机说明A.SKⅡ的价值变小了B.SK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D.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回答8—9题8.经济全球化已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这表现在①经济全球化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③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④经济全球化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同步增长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9.实施“走出去”战略,就是要A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B借鉴他国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经验C有步骤地推进服务领域的开放,对外商实行国民待遇D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带动国内出口或合作开发资源10.下列有利于化解通货膨胀的直接措施是()A.调整汇率B.降低利息C.增发国债D.提高贷款利率11、对于《红楼梦》,鲁迅早就说过:“单是命意,就因读音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说明()①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②意识能对客观事物产生重大影响③人的意识有能动作用④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12、苏轼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主要说明()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B、意识很难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13.我国十分重视宣传无神论,反对封建迷信,对青少年进行科学世界观教育。从哲学上看,宣传无神论,反对封建迷信的原因在于()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B.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C.不同的意识有不同的反作用D.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需要14.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义务教育新规定、百家讲坛、油价、电荒、循环经济等成为2006年中国的热门词语。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根源于客观存在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意识具有独立性最近一个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同时提出,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联系,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回答15—16题。15.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反对错误的政绩观,重形式轻务实,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是错误政绩观的表现之一。这种做法()①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②是主观主义的表现③对人民的利益不会有任何影响④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6.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而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从客观上看,这是因为()①客观实际往往是许多事实的总和②客观实际总是多方面的③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④人们的立场、观点和知识构成不同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大损失。据此回答17—18题。17.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A、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行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C、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D、否认人能够认识事物的错误观点18.材料说明()①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反对主观主义的工作方法②办事情能否成功取决于决策是否正确③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前提条件④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04年12月29日,出席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的163名委员,以全票通过议案,决定将《反分裂国家法(草案)》提请2005年3月5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使用法律手段阻止“台独”活动。回答19--20题。19.为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制定反分裂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适时的。材料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B.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创造和利用规律C.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外因相统一的结果D.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发展和向前推移20.全国人大启动反分裂国家法的立法程序,受到全国人民和全世界华人、华侨的拥护和支持,认为反分裂法将是遏制“台独”,维护祖国统一的有力武器。而以陈水扁为代表的“台独”分子却称反分裂法实质上是“战争法”、“并吞法”。产生两种不同声音的原因在于()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B.立场不同C.思维方法不同D.知识构成不同专家表示,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存在很大困难。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大量消耗资源来实现工业化,我国的资源需求量将接近世界其他国家资源消费量的总和,这是难以为继的。回答21—22题。21.上述材料的分析说明()A.意识可以先于物质而存在B.人们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见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D.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22.面对上述情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在循环经济模式下,通过“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由此可见()A.人类有时只有听凭自然的摆布B.人类可以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C.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D.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改造自然的基本前提23.象形文字是描写事物形状的造字方法。在象形文字中的“马”字,有多种不同的写法。这说明()①对不同事物不同的人有相同的反映②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反映③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存在正误之分④对同一事物不同的反映可能都是正确的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从前有个秀才,书念了不少,可就是不懂得怎么样用,往往乱用一通,导致笑话百出。一天,有人丈母娘死了,请这个秀才写篇祭文,他就从书上照抄了一篇,结果把老丈人气坏了。原来他抄的是祭老丈人用的。人家批评这个秀才,他还说:“我写的祭文没错,是你家死错人了。”据此回答24—25题:24.秀才的做法错在()①意识没有反映物质②“一刀切、一风吹”③没有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④书读得太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2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①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要一切从自己积累的经验出发④要把握事物的联系生物垃圾42%废金属6%废纸垃圾11%纺织品7%塑料垃圾25%玻璃制品4%其它5%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高三政治训练试卷学校班级姓名座号一.选择题(25×2=50)题次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次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共四个大题,共计50分)26.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各国经济联系与依赖的进一步增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无法拒绝的历史过程。请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说明,中国要发展,就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10分)27.材料一A城市生活垃圾可利用成分构成材料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利用价值垃圾类型生物垃圾塑料垃圾废纸垃圾纺织品废金属玻璃制品利用价值可制成优质肥料1吨塑料可炼汽油700公斤1吨废纸可造纸800公斤布头可燃烧发电100吨垃圾可回收有用金属3吨玻璃瓶再生可节约成本90%以上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带来了哪些经济意义?(10分)28.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简述如何才能实现“人民共享成果”?(12分)29.2006年8月15日是我国抗日战争胜利61周年纪念日,也是日本“战败日”,就在这一敏感的日子,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第六次以“内阁总理大臣”身份公然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了中、韩等国人民的民族感情,进一步破坏中日关系,我国对此提出了严正抗议。(1)从哲学上看,日本首相为什么参拜靖国神社?我国的反应说明了体现了什么哲理?(10分)(2)我国政府一贯强调处理中日关系要尊重历史事实,以史为鉴,这又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8分)答案1-5.CCDDC6-10.BCADD11-15.CDCBC16-20.CBCAB21-25.BBCDD26.①规律是客观的,是指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全球化反映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发展,就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拒绝这一进程。(5分)②客观规律是可以被人认识和利用的。中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趋利避害,促进自身发展。(5分)27.对垃圾的分类处理的经济意义:第一,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本文标题:高三政治第五次训练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538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