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苏省重点中学高三地理二月份月考
江苏省中学高三地理月考地理试卷YCY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据此回答1-3题:1.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C.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2.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是()A.气候、地貌B.气候、水文C.土壤、植被D.植被、自然带3.关于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B.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读“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GDP增长曲线图”(图1),回答4—5题4.下列关于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济地带的GDP占全国的70%以上B.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差异突出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上的差异C.自然原因是造成我国经济地带性差异的主要原因D.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三个经济地带之间的人均GDP差距已明显缩小5.为实现三个经济地带的协调发展,可将东部经济地带的()A.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和部分高耗能、高原料消耗、大量运输的企业移到中西部地带B.术密集型工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带C.资金密集型工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带D.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金融、高档消费品加工、通信设备、海洋开发等高、精、尖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带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6——7题。6.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A.为商业网点选址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7.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田层进行分析,能够()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图2),回答8——10题:8.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D.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9.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A.表反射率下降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C.土壤盐碱度升高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10.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读我国华北东部某山区的商业零售网点示意图(图3),据此回答11——12题:11.图中乡村聚落类型为()A.分散状聚落B.以团状聚落为主C.以带状聚落为主D.以环状聚落为主12.图中四个地区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A.①B.②C.③D.④13.下列各选项中的城市与图中城市功能排序相符的是()A.①新加坡②桂林③伯明翰④香港B.①伯明翰②香港③新加坡④桂林C.①香港②新加坡③桂林④伯明翰D.①新加坡②香港③伯明翰④桂林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形式,现在我国的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回答14-16题。14.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中,以下做法属于农业技术措施的是()A.修建基本农田B.打坝建水库C.深耕改土D.平整土地15.黄土高原和南方丘陵山区相比()A.两地区人地矛盾尖锐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B.中小河流众多而密度大,形成许多小流域C.水土流失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大,间接经济损失小D.进行人口外迁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16.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在秦汉以前就已千沟万壑B.人为因素是形成本地区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C.黄土土质疏松,有自立性,是形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D.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重在对自然条件的改造读下列一段野外考察游记,据此回答17——19题行进在大峡谷,满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实的躯体,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吟的浪涛。险恶的地理环境中,傈傈族同胞生息劳作在这里,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田外,傈傈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飘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真可谓山多高,地多高,人也多高,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具有坚韧不拔性格的傈傈族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的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17.作者文中描述的地点位于()A.青藏高原B.天山北麓C.江南丘陵D.横断山区18.“千只脚落地式”房屋主要与当地何种自然条件相适应()A.地形B.气候C.水源D.土壤19.当地环境推测,该乡村聚落布局形式多为()A.集聚式B.散居式C.规则图形D.多边形20.阿根廷的农产品出口到埃及,最短的海上运输线经过()A.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B.开普敦附近、印度洋、红海C.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D.莫桑比克海峡、苏伊士运河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给出的四个选项,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21.我国的国土整治工作特别要强调因地制宜,这是因为()A.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与环境条件的差异大B.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少C.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但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的现象已相当严重D.我国国土辽阔,社会、经济、技术与历史条件的区域差异大在三峡工程建设产生的诸多需要解决的地理问题中,就其艰巨性,复杂性以及受公众关注的程度而言,当首推三峡库区移民安置问题。据此回答22——23题:22.三峡移民安置的有利条件有()A.三峡水库淹没的陆地面积仅占库区总面积的1%,因而,移民安置负面效应不大B.三峡地区有丰富的资源和潜在的环境容量,可吸引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转向第二、三产业C.农村移民安置立足调整农业结构,改造低产坡耕地,建成高产稳产水平梯田和经济园林D.三峡移民搬迁就地后靠,就近安置,没有后遗症23.以下内容有哪些是结合开发性移民安置三峡移民的好办法()A.把移民安置与库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发展经济来安置移民B.按库区淹没的实物量,一次性补偿,以保证居民生活有着落C.对移民资金统一管理,统筹使用。移民资金作为开发资金,资金不断周转增值,从而节省移民投资D.依靠和动员全国力量对口支援库区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即建成一皮批项目后再移民搬迁上海浦东新区建设,打破了“城市化地区”与“非城市化地区”的概念,绿色与灰色区域并存穿插,把城市绿化与综合农业开发相结合。据此回答24——25题。24.下列功能区属于“非城市化地区”的是:()A.农产品加工工业区B.陆家嘴金融贸易区C.综合农业开发区D.植物园25.将“城市化地区”穿插在“非城市化地区”内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城市后备用地B.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C.交通更加便捷D.受浦东地形条件的限制图5我国南北纵列的铁路干线图回答26-—27题26.图中铁路干线的名称正确的是()A.①为京沪线B.②为京九线C.③为焦柳线D.④为京广线27.②线的建设使下列革命老区直接受益的是()A.沂蒙山B.大别山C.太行山D.井冈山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某个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产品运至欧洲。据此回答28-29题:28.该产品的零部件生产厂与成品生产厂在地理上集聚,主要有利于企业()A.快速交货,及时应变市场变化B.降低生产成本,加快产品升级换代C.集体快速转移生产地点D.降低产品的销售费用29.要吸引该产品的生产企业以集群方式布局工厂的地方,应当()A.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B.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C.提供广阔的市场D.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30.有关河流与城市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上的城市都临河分布B.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C.我国古代城市外围开挖护城河主要是为了便于漕运D.世界上多数城市的发展壮大与河流密切相关第Ⅱ卷三、综合题(共五大题,计80分)31.读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美国五大湖地区图(图6),填表解答(8分)长江中下游地区五大湖地区湖泊名称AA´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①农业地域类型②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主要矿产资源铁、铜、锑③水陆交通枢纽BB´汽车工业中心④底特律32。读“博鳌的地理位置图”、“海南岛的工业分布图”和“粤海跨海铁路图”等组图(图7)并结合下列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2003年1月7日,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粤海铁路开通,海南从此结束了与大陆不通火车的历史。材料二:2004年4月24日,亚洲论坛的第三次年会在中国的博鳌举行。(1)博鳌位于我国_______(省级行政区)境内,与其他省级行政区相比,该省区最突出的区位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影响海南岛制糖和制盐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岛屿同纬度的西岸地区相比,博鳌的降水量明显偏_____(高、低),请解释其成因。(4)促进粤海铁路修建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粤海铁路的开通对海南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5)海南岛的西瓜、蔬菜上市时间与我国北方地区有明显的季节差异,你认为海南岛应如何利用上述差异发展岛屿经济?图733、读“我国部分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图8),图中字母代表能源生产和输出地区,甲、乙、丙为能源输入地区,箭头表示能源输送方向,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三个水能基地有____(填写字母),其中三峡水利工程等位于____基地(填写字母),该地区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水能作为能源与煤炭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2)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是______(填写字母),由该基地向乙地区的能源输送工程为_____工程,该工程对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B.C.D地区输往甲、乙、丙地区的输电工程被称为_____工程。建设这些能源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______(选择填空)。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紧张状况②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状况③减少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④调整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从图中反映出我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为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问题,除建设上述大型能源工程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34.图9为我国沿某线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图中大多数地区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属于_____农业,其农业产品大多靠______的投入。(2)图中F为_______山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显著,农业发展中应发挥图8______________资源优势,既发展经济又保护______________。(3)A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果树为______________。(4)E山脉南北两侧农田类型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D处是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的主要分界线,B地区农业发展的障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C平原区是我国__
本文标题:江苏省重点中学高三地理二月份月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556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