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百名教师进社区工作总结范文(六篇)
百名教师进社区工作总结范文(六篇)第一篇范文:百名教师进社区“百名教师进社区”的背景2001年,和平区教育局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有关精神,决定从全区普教系统中选派100名优秀教师到街道担任社区教育辅导员。我们认为选派优势教师进社区是社区教育向纵深发展的内在需求。首先,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遇到了许多复杂的情况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当说,这项工作难度不小,仅仅靠教育行政部门、靠学校去做,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大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地成长起来。为了构建社区教育环境,营造社区教育氛围,使社区成为青少年学生道德实践的基地,健康成长的课堂,真正做到校内与校外教育目标的一致,教育内容的统一,和平区区委、区政府认真落实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在大教育观和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和实践新时期社区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于2001年6月开始运作选派全区普教系统中优秀教师进社区的工作,这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百名教师进社区”。其次,深入开展社区教育,优化青少年学生的校外教育环境,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整体素质,需要具有掌握多方面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师资力量作保障。“百名教师下社区”,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对社区居民进行各种教育和培训,适合社区居民要求和需要的,用自己在学校工作的经验和体会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为净化青少年的育人环境,为青少年的素质全面提高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选派“百名教师下社区”已经两个年头了,这个英明举措不仅极大加强了社区教育工作的力度,而且为推进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进程、帮助社区居民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创建学习型城区和教育强区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更为社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履行关心支持下一代重任的完成,发挥了积极有益的促进作用。实践说明由社区教师组织居住区青少年和儿童开展教育活动更能体现教育的辖区性和辖区教育重要性的特点,达到参与面广、思想性强、效果良好的效果,并深受社区家长和青少年欢迎。第二篇范文:“百名教师进千家”活动总结“百名教师进千家”活动总结作者:王坤地址:四川省通江县烟溪小学为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片区督导室的统一要求和布暑,以“践行科学发展观,创建特色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导思想,以“倾听家长声音、构建家校金桥、铸造高尚师魂、强化管理效能、创建特色校园、提高育人质量”为主要目的,我校开展了“百名教师进千家”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作如下总结。一、明确要求,有的放矢。为顺利开展“百名教师进千家”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安排。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于9月24日召开了“百名教师进千家”动员大会,制订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发放了“百名教师进千家”活动信息反馈表,要求各班级教师充分利用假期或业于时间,要分别走访本班所有学生家庭。在动员会上明确提出活动主题,要求教师充分认识此次活动是教师了解学生、联系家长、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和自觉行为。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首先对本班学生情况作好具体分析,做到访前有计划,有目的,并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二、认真落实,不走过场。活动要求下发后,每位教师迅速行动起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计划地进行家访,及时与家长联系,与家长一起分析原因,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如有些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年人年龄偏大,精力有限,知识缺乏,对孩子缺少管教,更别说辅导孩子的学习,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下滑。老师便会主动给予帮扶,利用课余时间多给予个别指导,还多次上门辅导。家访时,老师、家长和学生在自由和谐的气氛中,交流家庭教育经验、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潜力、教师的期望等等,让学生也畅谈自己的想法及打算,这样的家访没有了逆返。面对那些平时行为习惯相对较差的学生,老师在家访时,静下心来和学生及学生家长谈心,反而还从侧面地表扬学生,开启了学生的内心深处的情感之门,既惭愧又感激,进而更加配合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家访成了相互交流、互动教育的最好的方式。教师们用自己的责任心和赤诚之心迎得了家长对教师和学校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三、及时总结,效果时显。12月24日,我校又召开了会,每位教师均作了活动调查报告,热烈讨论,交流了各自的看法。历经50多天的调查走访,学校对全体老师的活动情况都进行了详细摸底,得出结论:教师们放弃假期或闲暇时间,不畏艰苦,对学生家庭挨家挨户地进行走访。每到一家,老师们都详细地向家长询问了家庭经济收入、身体状况、对学校及老师的意见,了解具体困难。表示学校将有信心和他们一起度过困难,使他们的子女顺利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把学校大家庭的温暖送到每个学生家庭。四、信息反馈1、困惑与担忧在调查走访过程中,老师们也为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现状感到担忧。如:留守学生较多,家长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家长文化素质较低者偏多,对学生的家庭辅导有困难;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勾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2、家长的建议调查报告显示,一些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一些诚恳的建议。如:近年来,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但教学用房严重不足,个别班级班额太大。家长也表达出了共同心声:在老师们的关心支持下,孩子们比以前进步了许多,他们也希望学校和老师继续严格管理,让孩子们受到更良好的教育,学到更扎实的知识。六、意义及影响此次活动,意义重大,通过全校老师的调查走访,拉近了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增进了老师与家长、学生的感情。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打开新思路、再创新辉煌,提供了重要依据,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开展好这项活动,用爱心铸造高尚师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完》二00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第三篇范文:姜华百名专家进农村总结第二期百名专家进农村工程协调动员会上的报告姜华(2009年3月10日)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在这里召开第二期百名专家进农村工程协调动员会,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围绕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总结“百名专家进农村工程”实施三年来的成效,并对第二期工程作出安排部署,动员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市政府赵市长对实施“工程”和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在百忙之中亲临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赵市长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扎实开展“百名专家进农村工程”,动员全市科技界为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功立业。下面,我先就第一期工程实施情况和第二期工程安排作个发言。一、围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百名专家进农村工程”成效显著三年来,全市各级科协、农工办会同相关部门,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广泛动员科技人员进村入户,以项目为载体,以技术为支撑,推广了一批新品种新技术,培养了一批懂技术、1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创建了一批有特色、有规模的示范基地,带动了农民科技致富。据统计,三年来,全市集中开展专项活动100余次,举办各类培训班1065期,推广新品种近百个,先进实用技术136个,发放技术资料16万份;组织105名科技专家,对接了65个致富项目,直接受益5100余户,辐射带动27600余户,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程”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国科协网、《新华日报》、《江苏科技报》、江苏公众科技网等媒体多次作了报道;“工程”在各县区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广泛组织发动,一批科技专家活跃在广阔农村。三年来,全市三县两区积极参与“工程”实施,建立农业科技服务团和农技专家库,广泛动员市内外农业科技专家投身“工程”。参与的专家从2006年65名,到2008年年底增加到105名。这些专家中既有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也有扎根基层从事农技推广的科技人员;既有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的致富带头人,也有热心奉献的退休老科技工作者。通过他们的努力,一批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到企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组织实施致富项目,推广了一批新品种新技术。三年来,各县区各部门根据当地经济布局和产业特征,按照高起点规划、差别化竞争、特色化取胜的思路,围绕重点项目采取“村会挂钩、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等方式,组织农业科技专家深入生产一线开展为农服务,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促进了优势2产业的发展,培育了一批特色产业,大幅提升了当地的农业效益。泗洪县通过外请高层次专家,实施对水产、水稻等农业产业的对接,寻求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技术支撑,加强同具有良好合作关系的相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先后同省农科院、扬州大学、淮阴农学会以及市县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申请技术支撑,带领农户共同实现增收致富,孙园镇刘德村无公害蔬菜栽培项目,长期聘请省农科院蔬菜所专家羊杏廷等前来指导,30余个太阳能温室蔬菜亩效益均在一万元以上。沭阳县陇集镇西瓜栽培项目,在农业专家刘强的指导下,引进台湾小兰西瓜,推广工厂会育苗,亩均增收4000元,引进无籽礼品西瓜,每亩增加收入5500元。(三)开展科技培训,培养了一批技术型农民。各县区始终把农民科技培训作为实施“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结合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农业生产季节特点、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广泛开展了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培训、种养大户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经纪人培训,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宿豫区组织20名专家技术服务团,围绕项目需求举办技术培训班283期,培训23600人次,并组织专家到田头进行技术指导。宿城区整合多方资源,联合成立农民培训工程讲师团,组织下乡260余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2万人次。泗洪县先后有4.6万人次参加培训,2400人获得专业证书。通过培训,培养了一大批依靠科技带领群众致富的能手,一大批农民实现了就业转移。(四)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塑造了一批科技致富的典型。三年来,紧紧抓住中国科协、财政部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契机,不失时机地与“百名专家进农村工程”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抓典型抓示范,引导农民科技致富,培养树立了一批具有较强区域示范、辐射作用的先进典型。三年来,全市有3家农技协、3个科普示范基地和3名科普带头人获国家、省无偿资助,共获“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70万元。这些奖补资金增强了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带头人的科普服务能力,带动了重点项目的深入实施,重点项目的辐射力进一步提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沭阳县陇集镇徐圩村食用菌栽培项目,在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食用菌组宋金娣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刘克均教授的指导下,推广新技术4项,新品种4个,推广面积210万平方尺,平均每平方尺增收0.6元,开展新技术培训830次,培训菇农23786人次,336人由原来的“门外汉”成为食用菌生产专业户。(五)积极探索科教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创造了许多好做法新经验。积极探索建立科技专家服务农村的利益保障机制,构建利益紧密相连关系,使专家能够留得住、沉下心、共收益,解决技术服务长久化、无偿化等难题。泗洪县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八大特色产业”要求,先后组建了相应8个专业技术研究会,选择、打造8个科普示范基地。组织科技专家与农村专业项目对接,为他们牵线搭桥、洽谈签约,以合同形式明确专4家与项目实施单位的责权利关系,同时先后多次召开科技专家座谈会、动员会、征求意见会、专家与帮扶项目村对接会和“工程”推进会,签订帮扶项目协议,举行专家与项目对接仪式,推荐专家与帮扶项目村负责人签订技术帮扶协议,互交联系方式,不定期上门技术指导,实现科技人员与农户的“零距离”,年均受理咨询服务近万人次,为农民解决大量技术难题。认真探索专家下村服务的激励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和形式,加强宣传表彰,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工作显示度,增强带动性,注重宣传科技专家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先进事迹,对涌现出的先进项目、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本文标题:百名教师进社区工作总结范文(六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594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