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8年甘肃临床医学理论《传染病学》重点:疟疾的介绍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2018年甘肃临床医学理论《传染病学》重点:疟疾的介绍2018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时间在8月25日,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临床助理医师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疟疾是由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寒颤、高热,继之大汗后缓解为特点。恶性疟发热不规则,可引起脑型疟疾。【病原学】疟疾的病原为疟原虫。四种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疟疾猖獗三大原因:恶性疟原虫对氯喹耐药、按蚊对有机磷杀虫剂耐药、尚未有确切有效的疟疾疫苗疟原虫的生活史:2个阶段:人体内发育阶段(无性分裂)蚊体内阶段(有性生殖)2个宿主:中间宿主--人,终末宿主--蚊虫2个时期:红细胞外期(肝细胞内期)、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周期:间日疟、卵形疟48小时;三日疟72小时;恶性疟36-48小时。【流行病学】传染源:病人及带虫者。传播途径:蚊虫叮咬、输血、母婴垂直传播。传播媒介:中华按蚊平原;微小按蚊南方山区(台湾);大劣按蚊海南山林区;雷氏按蚊(嗜人血亚种)长江中下游,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可产生免疫力,免疫力产生迟,维持时间短,无交叉免疫。反复多次感染者,可累积一定的免疫力,但不具有有效的保护性免疫来清除疟原虫,只能使感染后疟原虫数量控制在一个低水平,患者在再次感染后临床症状轻,出现严重疟疾的危险性减少,此种不完全的免疫状态称为半免疫状态亦称为带虫免疫。疟原虫能在宿主体内长期存在与子代数量巨大和抗原的多样性有关。流行特征:地区分布:热带、亚热带、温带。非洲最多。医学考试之家论坛()疟原虫:我国云南、海南两省为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其他地区以间日疟为主。发病季节:夏秋为主;亚热带和热带四季都可发病。【临床表现】潜伏期:间日疟、卵形疟13-15日(6月以上);三日疟24-30日;恶性疟7-12日间日疟典型发作:寒颤期:急起畏寒、寒颤,面色苍白、唇指发绀,脉快、有力。持续10分钟-2小时。高热期:寒颤开始后,体温迅速上升,达高热39-40℃以上。全身酸痛,口干,烦躁、谵妄,面色潮红。持续2-6小时。大汗期: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迅速降至正常。除乏力外,其他症状明显缓解。1-2小时。间歇期:两次发作期间几乎无症状。间日疟、卵形疟1天,三日疟2天。恶性疟无明显的缓解期。其他症状和体征:贫血、脾脏肿大、肝脏肿大、单纯疱疹急起高热、剧烈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严重者因脑疝所致的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其他项目(细胞、生化等)基本正常。脑型恶性疟疾患者出现昏迷,除脑组织毛细血管被变形的红细胞粘附堵塞外,还与低血糖有关。低血糖原因:药物(如奎宁)可刺激胰腺ß细胞释放胰岛素;大量疟原虫寄生加速葡萄糖的消耗;严重的症状使患者摄入能量减少。复发或远期复发:间日疟、卵形疟。其他疟疾:输血疟疾:潜伏期7-10天,无复发。婴幼儿疟疾:发热不规则病死率较高。【并发症】急性血管内溶血,黑尿热-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urinemicsyndrome)【诊断】流行病学资料:病前到过疫区、输血史。临床表现: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间歇期无症状。反复发作者贫血、脾肿大、唇周疱疹【鉴别诊断】医学考试之家论坛()普通疟疾需要鉴别的疾病:败血症、伤寒和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Ⅱ型肺结核、胆道感染、急性肾盂肾炎等。脑型疟疾需要鉴别的疾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毒性菌痢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黑尿热应与其他急性溶血性贫血相鉴别。【治疗】包括两个方面的治疗:病原治疗(抗疟);对症治疗:水电解质平衡、改善微循环。杀灭红细胞内疟原虫滋养体和裂殖体的药物:氯喹、青蒿素、甲氟喹、奎宁。目的--控制发作、消除临床症状。杀灭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和红细胞内配子体的药物:伯氨喹啉。目的—防止复发、消除传染源脑型疟疾凶险发作的抢救原则是:①迅速杀灭疟原虫无性体;②改善微循环,防止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崩裂;③维持水电平衡;④对症。
本文标题:2018年甘肃临床医学理论《传染病学》重点:疟疾的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598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