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21T 1432-2006 农产品质量安全 香菇熟料袋式栽培技术规程
ICS备案号: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DB21/T1432—2006农产品质量安全香菇熟料袋式栽培技术规程2006-06-01发布2006-07-01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1/T1432—2006I前言本标准由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陈平、张敏、张伟春、肖千明。DB21/T1432—20061农产品质量安全香菇熟料袋式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香菇熟料袋式栽培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控制措施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香菇袋式熟料栽培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品环境技术条件NY/T528-2002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3产地环境香菇栽培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2000的要求。4栽培技术4.1栽培季节香菇熟料袋式栽培是近几年香菇生产的主要栽培模式,靠自然温度养菌和出菇;一般可进行春、秋、冬三季栽培。4.2品种选择及菌种生产4.2.1品种选择品种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经过栽培试验证明该品种的种性适应本地气候条件,并具有抗逆性强、抗杂菌力强、菌丝生长健壮、出菇整齐、优质高产、耐贮运等特点的优良品种;根据不同生产区域气候、不同销售目的、不同栽培量进行不同品种合理搭配;根据香菇栽培子实体分化所需的温度不同香菇品种可分为三种类型,春季出菇选用中高温型菌种,秋季、冬季出菇选用中低温型菌种。4.2.2品种类型——高温型:适宜温度范围12℃~25℃;——中温型:适宜温度范围10℃~22℃;——低温型:适宜温度范围5℃~18℃。4.2.3菌种生产根据当地不同生产季节,按照国家行业标准NY/T528-2002的要求,生产一级(母种)菌种、二级(原种)菌种、三级(栽培种)菌种;根据生产栽培时间,提前三个月安排制一、二、三级种,用量大者,可适当提前。4.3栽培场地及菇棚建造4.3.1栽培场地香菇熟料袋式栽培选择地势平坦、通风良好、水源充足、水质纯净、远离畜禽舍、无污染、环境清洁卫生的地方。4.3.2菇棚建造DB21/T1432—20062可选择闲置房舍,温室、塑料大棚等场所。4.4原料选择、生产设备及工具4.4.1主要原料选择组成香菇栽培基质的主要原料是培养基中占数量比重大的碳素营养物质,主要是阔叶木屑、玉米芯;木屑最佳选择为阔叶树硬杂木屑,如果混入针叶树木屑,其含量不应超过木屑总量的15%,粗细程度应以圆盘锯加工的木屑为标准,采用带锯木屑应与50%圆盘锯粗木屑混合使用,或加入20%刨花碎片、稻壳等;含农药残留量多的果树枝条及甲醛浸泡过的木材所加工的木屑禁止使用;玉米芯粉碎成黄豆粒大小较为适宜。4.4.2辅助原料组成香菇栽培基质的辅助原料是培养基中占数量比重较少、用来调节培养基质的C/N比,增加必需营养而配合的营养物质,主要是麦麸、米糠、玉米粉等,要求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4.4.3灭菌设备及配料设备4.4.3.1灭菌设备香菇熟料袋式栽培常采用常压简易蒸锅进行灭菌;4.4.3.2配料设备批量生产时,采用搅拌机配料可提高效率和操作质量,少量生产亦可人工配料;配料场地要求水泥地面。4.4.4生产工具及用具4.4.4.1栽培袋常采用低压聚乙烯塑料筒袋,规格一般为(15cm~17cm)×(50cm~55cm)×(0.004cm~0.005cm),用线绳捆扎袋口;4.4.4.2接种在接种帐或接种室进行。接种工具有打孔器、挖取菌种的钢铲、镊子或勺。4.5配方与配制方法4.5.1配方——木屑79kg、麦麸20kg、石膏1kg;——玉米芯50kg、木屑30kg、麦麸10kg、稻糠9kg、石膏1kg。4.5.2配制方法(过筛→混合→搅拌)4.5.2.1过筛配制时先把木屑用2目~3目的竹筛或铁丝筛过滤,剔除小木片,小木条及其他块状、有棱角的硬物,以防装料时刺破塑料袋,然后按照配方要求的比例,称取主要原料和辅助原料进行混合。4.5.2.2混合先将主料倒入事先清理好的拌料场上,堆成山形,再把麦麸、米糠等辅料从木屑堆的尖顶倒下,使其均匀的往下散开,并把石膏粉均匀地洒在四周,把上述干料先行搅拌均匀;加水搅拌使水分均匀吸收,其含水量达到55%~60%,含水量适宜的测定标准是用手紧握培养料成团,指间稍有水渗出,但没有水滴落下;或用拇指和食指捏培养料,指间有水迹即可。4.5.2.3装袋装袋时先将料袋一头用绳系紧,然后用装袋机装袋,装袋时要尽量紧一些;装完料袋后,用线绳把袋口双道反折系紧,准备灭菌。4.6灭菌与接种4.6.1灭菌为了避免培养料变酸或感染杂菌,要求装袋后及时灭菌,香菇熟料袋式栽培多采用常压灭菌锅蒸袋,常压灭菌锅一般采用铁板卷成圆桶或用砖、水泥砌成;灭菌前锅内注满水加热,水位线距蒸帘30cm,上大气维持加热16h以上,停气后,当料温降至60℃以下时出锅,搬进接种室或接种帐内,准备接种。4.6.2接种DB21/T1432—20063待料温降到30℃以下进行接种,接种前要求环境清洁、用具及菌种瓶表面用0.2%新洁尔灭溶液或3%来苏儿擦洗消毒;接种室在使用前按m3用3g~4g气雾消毒剂进行熏蒸杀菌,40min后接种人员方可进入室内接种;接种人员应穿干净的工作服,双手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接种操作时,一般4人~5人一组配合操作,先用75%的酒精进行袋面消毒后,再用打孔器(锥形木棒或铁棒)在袋面按照等距离打接种孔,打孔后迅速将菌种接入孔内,每袋打4个孔,用透明胶布或液体石蜡封口,或者在菌袋外再套一个塑料袋;接种量按每瓶(750ml)菌种接种17袋~20袋,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和混种,禁止多瓶菌种混在一起使用。4.7发菌期管理4.7.1发菌管理接种后的菌袋在培养室以“井”字形排列,接种点朝下叠放8层~10层;培养室的发菌温度最好控制在15℃~25℃之间,接种后7d内菌袋一般不要搬动,以免影响菌丝的萌发和造成污染;发菌一周后要进行一次翻堆,疏开菌袋培养,“井”字形排列改为“Δ”形排列,室内温度控制在22℃左右为适,同时剔除污染的菌袋,菌袋每7d~10d要翻堆一次;正常情况下,当菌袋在发菌室内培养20d以后,菌丝向接种口上的四周蔓延,菌落直径达到8cm~10cm,这时,脱掉外袋或揭开接种口上的胶布,让氧气进入菌袋内,以利于菌丝生长,此时,要将室内气温调节至22℃以下,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以内,并加强室内通风。4.7.2脱袋和排场当菌袋在室内发菌40d~50d,营养生长已趋高峰,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这时可将菌袋移入出菇场所,为促进生殖生长,在菌丝走透后要逐渐增加通风量,这样到了60d左右,培养基于塑料袋交界间逐渐形成菌膜,接着有波皱柔软的隆起物,且在波皱间逐渐分泌出褐色色素,这时菌丝完全成熟,隆起物约占全筒面积的50%时,就可以脱袋和排场。4.7.2.1脱袋选择阴天或晴天的上午为适,脱袋时用锋利的小刀或用两面刀片轻轻地将塑料膜划破,撕下,但可留住菌袋两端的一点薄膜,作为“帽子”,以避免排场触地时感染杂菌。4.7.2.2排场脱袋后,排放于菇床的木横架上,可采用上架或地面两种出菇方式,菌袋与地面呈70º~80º的倾斜角,菌袋应在1/3处靠于横条,每行排8袋~10袋,袋距3cm~5cm,形成鱼鳞状,菇床湿度保持85%~90%为宜。4.7.3菌袋转色脱袋后的菌袋,由于全面接触空气、光照、及适宜温度、湿度,加之菌袋内营养成分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生殖生长成为主要的方面,4d~7d后菌袋表面逐渐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接着形成一层薄薄的菌膜,同时开始分泌色素,吐出黄色水珠,菌袋开始由白色略转为粉红色,通过人工管理,逐步变为棕褐色,最后形成一层似树皮状的菌被,这就是菌袋的转色,这种转色,通常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需要12d左右结束,再经过3d~4d的温差刺激后,便萌发菇蕾,若气温低,还得拖延一些时间;由于菌株不同,转色表现也有差异,一些品种,边转色边出菇。4.7.4催蕾香菇具有变温变湿结实性的特点,人为地创造冷热差和干湿差来刺激菌袋,能促进菇蕾大量发生,同时还必需结合通风和光暗差刺激。4.7.4.1变温刺激白天把菇床上的薄膜罩严,不作通风,使床内温度升高2℃~3℃,夜间12时以后气温下降时,揭开菇床覆盖薄膜1h,让冷空气袭击,这样日夜温差可达10℃以上,连续进行3d~4d的温差刺激,菌袋表面就出现不规则的白色裂纹,很快,菇蕾就长出。4.7.4.2变湿刺激DB21/T1432—20064喷水后空气越流通,菌袋越易转色,因此白天基本上不掀动薄膜,减少通风,使菌袋保持湿润;夜间低温时打开薄膜,让低温刺激菌丝,使菌袋温湿有较大的变化,人为的创造干干湿湿的条件,促进转色。4.7.4.3通风刺激除变温期外,每天早晚各通风一次,每次30min,通风后覆盖薄膜,若气温超过25℃,两头不必密封。4.7.4.4光暗差刺激“三分阳,七分阴”的光线刺激,有利于转色和诱导原基分化,在罩膜内的光照至少要在25lx,对转色更有利。4.8出菇管理出菇期温度15℃~20℃,长菇最优相对湿度85%~95%,秋末冬初多寒流,白天揭开棚顶草帘,引光增温,同时缩短通风时间,中午气温高时打开窗口通风换气。4.8.1采收时间菇从原基形成期到成熟为3d~4d,如果环境条件不适,也可以延后6d~7d才能完成,管理得当15d可完成1个菇潮;采收应在菇盖尚未完全展开,菌盖边缘还在向内时采摘最为适宜,大面积栽培时,菇盖直径达到商品规格标准的上限与下限之间为采收适期。4.8.2采收与加工采收人员要穿戴工作服、手套、口罩,帽子,以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所用容器应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采收前一天停止喷水;采收时需将菇体全部采下,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菇柄基部,左右旋转,轻轻拧下,不要碰伤周围小菇,边熟边采,采大留小,及时加工处理。4.8.3料面清理采收后要及时清理料块表面,将死菇、菇根和料面碎渣清除干净,停止喷水3d~4d,有利菌丝恢复,积累营养,第5d后按正常管理,经过催蕾后进行出菇管理;第1潮~2潮菇时用喷水方法保持水分,3潮~4潮菇时,菌袋失水较多,含水量降到40%以下时,可以用冷水浸泡菌袋或向袋内注水等方法,使菌袋达到60%~70%的含水量再按正常管理,经过催蕾后进行出菇管理。5病虫害控制措施5.1主要病虫害5.1.1病害引起香菇病害常见的微生物有木霉、链孢霉、毛霉等真菌及细菌和病毒。5.1.2虫害危害香菇的害虫常见的有螨类、线虫、菇蝇、菇蚊、蛞蝓。5.2防治方法5.2.1农业防治把好菌种质量关,选用抗病力强的优良菌种,制备菌丝健壮、生活力强的生产菌种,创造有利香菇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及杂菌繁殖的环境条件,菇棚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清洁的卫生。5.2.2物理防治栽培前利用日光暴晒、高温焖棚、黑光灯诱杀等措施,菇棚的门窗及通风孔安装60目的窗纱,做到随手闭门,经消毒隔离区进棚。5.3控制措施5.3.1子实体腐烂病控制培养基的含水量和菇棚的相对湿度,在不影响香菇发生的条件下,应尽量降低含水量和相对湿度;病菇应立即清除,并迅速烧掉或掩埋处理。5.3.2菌棒腐烂病DB21/T1432—20065把菌棒集中于一个菇床上,地面洒上石灰;控制喷水,防止湿度偏高;增加通风次数,保持空气新鲜。5.3.3菌丝自溶尽量避开高温季节生产,使用较耐高温的菌株,培养基参水要均匀,含水量控制在54%左右,灭菌必须彻底,接种时要避免隐形杂菌污染,高温季节生产要作好降温措施。——————————
本文标题:DB21T 1432-2006 农产品质量安全 香菇熟料袋式栽培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659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