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21T 1542-2007 农产品质量安全 甘薯生产操作规程
ICS备案号: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DB21/T1542—2007农产品质量安全甘薯生产操作规程2007-07-01发布2007-08-01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1/T1542—2007I前言本标准由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晓光、韩亚东、孟淑洁、于海秋、蒋春姬。DB21/T1542—20071农产品质量安全甘薯生产操作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甘薯生产的有关产地及地块选择、品种选用、育苗、整地、施肥、栽秧、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贮藏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18407.1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产地环境及地块选择3.1产地环境质量无公害农产品甘薯产地应选择不受污染源影响、生态环境良好的农业生产区域。农田灌溉水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T18407.1的要求。3.2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通透性好、排水方便、土壤有机质多、含钾量较高的沙壤土或壤土。3.3合理轮作采用合理的耕作制度,注意轮作换茬。4品种选用选用经国家或地方审定并在当地示范成功的抗病虫能力强、抗逆性强、适应广、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5育苗5.1苗床选择苗床应选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靠近水源、无薯病及便于管理的地方。5.2建床5.2.1回龙火炕炕长6m,宽2m,深47cm。火炕有三条烟道,中间为去烟道,两边是回烟道。将无甘薯病害的沙质壤土与不带病菌的腐熟有机肥按2:1比例混匀、筛细的床土填入苗床,厚度8cm~10cm。填入床土后,撒施尿素50g/m2以促进秧苗生长。5.2.2酿热温床采取东西向、半地下式一面坡的床型。四周筑墙,南墙高l5cm~20cm,东西两侧墙形成20°~25°的北高南低的坡度;南面床深40cm,北面床深30cm。将驴、马粪或牛粪与切碎的秸秆按2:1比例混匀、DB21/T1542—20072浇足尿水的酿热物填入苗床,厚度50cm,盖上塑料,夜间加盖草帘保温,白天揭开草帘晒床提温。当温度达到30℃以上时,踏实酿热物,上铺床土,即可摆薯育苗。5.3种薯选择选择纯度高、中等大小以及无病、虫、伤的薯块进行种薯处理。5.4种薯处理5.4.1温汤浸种将种薯浸入56℃~58℃的水中,保持水温51℃~54℃,浸种10min,然后取出种薯,立即摆入苗床。5.4.2药剂处理用50%代森铵300倍液浸种10min;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5min;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浸种5min。5.5排种5.5.1排种时间床土温度上升到32℃左右开始排种。一般为4月5日~20日。5.5.2排种方法每平方米排种薯20kg~25kg。采用斜排法,种薯大头正面朝上,头尾相压不超过1/4。排完后,在种薯上盖4cm~5cm细沙,然后喷水湿透床土。5.6苗床管理5.6.1排种到出苗阶段管理排种后保持32℃床温,经3d~4d后种薯开始萌芽,再使床温上升到35℃~36℃(最高不超过38℃),保持3d~4d。然后,把床温降至31℃左右,直至出苗。种薯上床时浇足水,幼芽拱土前一般不浇水,如床土干旱,可浇小水。种薯出苗前,要封严薄膜,并在下午4点后盖上草帘保温,在上午7时~8时揭去草帘晒床提温;但刚拱土的幼苗要等叶片发绿时,才可全日晒苗。5.6.2出苗后的管理种薯出苗后将床温降至28℃,当苗高10cm时将床温降至25℃。白天揭开草帘晒苗,并注意膜内通风降温,夜间加盖草帘保温。随着秧苗的生长,每天浇1次水。5.6.3采苗前的管理采苗前2d~3d,将床温降到20℃,停止浇水,进行蹲苗,并注意逐渐揭膜炼苗,防止引起嫩叶枯干。5.6.4采苗后的管理采苗后1d,结合浇水施尿素50g/m2。苗床盖上薄膜,夜间加盖草帘,使床内温度升到32℃~35℃。3d~4d后,又转入低温炼苗阶段。5.7采苗当苗高达到20cm以上时,要及时采苗。采苗后少量喷水。6整地秋翻、秋耙、春起垄。前茬作物收获后,土地耕翻,深度25cm~30cm,耕后耙平;春季起垄,垄宽75cm,垄高30cm。7施肥7.1肥料使用准则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7.2施肥量及方法每667m2施有机肥2500kg~4000kg,结合翻、耙作业施入。栽秧前,每667m2施硫酸铵20kg~25kg,过磷酸钙50kg~60kg,硫酸钾5kg~10kg。8栽秧DB21/T1542—200738.1栽秧时间土壤深度5cm~10cm处地温稳定在16℃~17℃时为栽秧适期。一般为5月5日~5月20日。8.2栽秧密度栽秧密度应视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栽培方式等条件综合确定。一般每667m2以4500株~5500株为宜。8.3栽秧方法选择壮苗,薯苗较短时采用斜栽法,苗较长时采用船底形栽法,栽深5cm~7cm,地上部留3片~4片展开叶,其余叶片埋入土中。栽秧时,要浇足水,待水渗完后用干土封埯,使薯苗与土壤密接。第二天用犁趟一遍。9田间管理9.1扎根缓苗期栽秧后3d~5d,及时查看苗情,发现缺苗立即补栽。对后补小苗或缓苗慢、长势弱的苗要适当补肥、浇水。9.2分枝结薯期及时中耕,封垄之前中耕2次~3次,在最后一次中耕时,要培好垄。土壤贫瘠或施肥不足的田块要及时追速效肥,每667m2施硫酸铵5kg~7.5kg。9.3茎叶生长期视天气和土壤墒情及时灌溉与排涝。茎叶生长过旺时,可适当提蔓,但不要翻蔓;也可掐尖、抠毛根、剪除枯萎老叶。9.4块根膨大期视天气和土壤墒情注意灌溉或排涝。此期可进行根外追肥,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2%~4%的磷酸钙浸出液喷施叶面,15d喷1次,共喷2次,每次每667m2用浸出液75kg~100kg。10病虫草害防治10.1农药使用准则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GB/T8321的规定。不得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10.2苗期防治10.2.1选用无病床址、床土及粪肥,精选无病、虫、伤的种薯。10.2.2每15kg床土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g,进行床土消毒。10.2.3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薯10min。预防黑斑病。10.2.4育苗期间,发现病毒病等病株,连同种薯一起拔除并掩埋。10.3本田期防治10.3.1病害防治10.3.1.1栽植时采用高剪苗,即在距苗床6cm~10cm处剪取薯苗,可以减少薯苗带病机会。10.3.1.2将高剪过的薯苗用45℃温水浸5min,然后立即放入50℃温水中浸4min,取出用凉水冲洗。预防茎线虫病。10.3.1.3每667m2用50%辛硫磷0.25kg~0.35kg均匀拌细土20kg~25kg晾干,栽秧时先将毒土施入栽植穴内,待药液下渗后栽秧。防治茎线虫病。10.3.1.4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浸薯苗基部10cm以下处10min;或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薯苗基部10cm以下处10min。防治黑斑病。10.3.1.5用50%辛硫磷乳油300倍液浸薯苗30min。防治茎线虫病。10.3.1.6在栽植和收获时,应收拾病苗、病蔓和病薯,集中于非耕地处晒干,然后烧毁,切勿将病组织随地乱丢或用于沤肥。DB21/T1542—2007410.3.2虫害防治10.3.2.1结合冬春耕地,捕杀越冬地下害虫;采用黑光灯、震频式杀虫灯、色光板等物理装置诱杀成虫。10.3.2.2每667m2用90%晶体敌百虫0.1kg,加水3kg~5kg稀释,倒入堆肥、厩肥中拌匀成毒肥,作基肥或追肥施用。10.3.2.3每667m2用2.5%敌百虫粉1kg~2kg;或50%辛硫磷乳剂0.15kg~0.2kg拌干细土15kg~20kg成毒土,在翻地、起垄或中耕、施肥时撒施。10.3.2.4用90%晶体敌百虫,或50%杀螟松浸苗1min。10.3.2.5将鲜草铡成3cm长,每25kg~40kg鲜草加90%敌百虫0.05kg,并加少量水混拌均匀成毒草。每667m2用毒草25kg~40kg,于黄昏时撒施在垄上。10.3.2.6盛花期,人工捏除新卷叶中的甘薯天蛾幼虫或摘除虫害包叶,集中杀死。10.3.2.7长足象成虫盛发时,用90%晶体敌百虫,或50%辛硫磷加水1000~2000倍液喷洒。10.3.2.8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20%Bt乳剂5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甘薯天蛾。10.3.3杂草防治10.3.3.1药剂土壤封闭甘薯栽插后,土表潮湿时,每667m2用50%乙草胺乳油75ml加12%恶草灵水剂75ml,加水50kg,均匀喷雾于土表;或每667m2用50%乙草胺乳油100ml,加水50kg均匀喷雾;或等秧苗成活而杂草又长有3~4片真叶时,每667m2用2O%拿捕净乳油65ml~100ml,加水5Okg均匀喷雾。10.3.3.2杂草茎叶处理在莎草科和苋科、菊科等阔叶类杂草为主的甘薯地,每667m2用48%排草丹水剂70ml~100ml,加水50kg均匀喷雾;在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甘薯地,每667m2用12.5%的盖草能乳油8ml~10ml,或15%精稳杀得乳油8ml~10ml,加水50kg均匀喷雾;在各类杂草混生的甘薯地,每667m2用12.5%的盖草能乳油6ml~8ml+48%排草丹水剂60ml~90ml,加水50kg均匀喷雾。10.4贮藏期防治10.4.1在甘薯入窖前,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5min,捞出控干。10.4.2甘薯入窖后,在短时间内使窖温升高到38℃~40℃。保持4昼夜,然后打开门窗立即散热降温,将窖温降至12℃左右,以后保持窖温在10℃~15℃之间。主要是抑制病菌的繁殖并加速薯块伤口木栓化,防治甘薯软腐病。11收获11.1收获时期当日平均气温下降到18℃时开始收获,至10℃时收获结束。一般在9月下旬开始收获。11.2收获方法11.2.1收获时,土壤不宜过干或过湿。如果土壤含水量少,可在收获前20d左右浇水,然后收获;如果土壤含水量多,可先割去茎蔓,等到土壤稍干后收获。11.2.2收获甘薯,应在晴天早晨割秧,上午收获。大面积甘薯田可先用大犁趟三遍,人工彻底拣净;小面积甘薯田可用叉子挖取。收获时要尽量避免碰伤薯块,薯块在田间晾晒后,在当天下午入窖,以免受到冷害。11.2.3为了做到适时收获和提高功效,可实行机械收获。12贮藏12.1贮前准备甘薯的窖址要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和运输方便的地方。精选健全的薯块贮藏。DB21/T1542—2007512.2入冬前管理薯块收后经过晾晒直接入窖的,应先使薯块伤口愈合,然后通风换气,以降温排湿。如系经过临时贮藏并且伤口已经愈合的薯块,则可在入窖后立即通风换气。此期要保持10℃~15℃的温度和85%左右的相对湿度。12.3冬季管理注意防寒保温,把窖温控制在10℃~15℃之间。当窖温下降到12℃时,即应关闭窖口和通风孔,并在薯堆上盖草20cm厚。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之间。12.4春季管理当窖内温度偏高时,要通气降温;但遇寒流时要注意保温。此期的窖温最好也保持10℃~15℃为宜。——————————
本文标题:DB21T 1542-2007 农产品质量安全 甘薯生产操作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660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