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2103T 004-2006 滑菇栽培技术规程
ICS备案号:鞍山市农业技术规范DB21DB2103/T-004-2006无公害农产品滑菇栽培技术规程2006-12-18发布2006-12-18实施鞍山市农村经济委员会鞍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103/T-004-2006I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鞍山市农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岫岩满族自治县蔬菜生产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兴华、康德平、关平、王东。本标准由鞍山市农村经济委员会负责解释。本标准于2006年12月18日首次发布。DB2103/T-004-20061无公害农产品滑菇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滑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滑菇栽培技术和加工的规程。本标准适用于鞍山地区无公害农产品滑菇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749-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7096-1986食用菌卫生标准GB9691-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GB9693-19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GB/T5737-1995食品塑料周转箱NY509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滑菇中文名滑菇子蘑、光帽黄伞的子实体。属担子菌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环锈伞属。3.2阔叶木屑阔叶树(宽叶片树)加工的木质颗粒。3.3蒸料用水蒸气加热培养料的杀菌方法。3.4接种将食用菌菌种投放到培养基上的过程。3.5发菌培养菌丝的过程。3.6开盘打开菌盘出菇的过程。3.7空间水向空气中喷水。3.8雾状水喷雾打水。4产地环境木屑生产林要求无任何污染。种植场地要选在较干燥的农田或空地上,要求近离水源、空气流通,周围远离工厂、畜禽栏舍、牧场、仓库、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5滑菇栽培技术5.1栽培原料选择5.1.1木屑选择DB2103/T-004-20062要选用新鲜混杂阔叶树木屑,针叶树木屑不得超过15%。木屑不得有霉变,木屑颗粒直径要求0.3cm~0.5cm。5.1.2麦麸与米糠选择必须选用新鲜的麦麸、米糠,不能有霉变。5.1.3薄膜选用厚度为0.01mm~0.012mm(1道~1.2道)的聚乙烯膜,长宽规格为1m×1m。5.1.4托盘用玉米秸、高梁秸等均可,长宽规格60cm×40cm或55cm×35cm两种。5.1.5培养基栽培滑菇常用培养基及其配方见附录A。5.1.6消毒药品无公害农产品滑菇生产空间和表面消毒使用硫磺(15g/m3~20g/m3)和来苏尔(3%煤酚皂)等;手和器具表面消毒可使用酒精(70%~75%)。5.2菌种选择5.2.1品种选择根据对出菇温度要求不同,滑菇菌种可分为高温型、中温型、低温型3种类型,适宜的出菇温度为高温型10℃~24℃,中温型8℃~20℃,低温型7℃~15℃。根据鞍山气候特点及市场需求情况,尤其是近几年来夏季高温干热天气多,生产上应选用抗高温的高产优质品种。目前在鞍山表现较好的品种有:CT1、西羽、C3-1、森15等品种。它们突出特点是耐高温,菇体壮,不易开伞,产量高,出菇的适宜温度为8℃~20℃。5.2.2菌种选择滑菇菌种的菌丝结构密集,棉絮状,上下均匀,手指按有弹性,菌柱断面呈橙黄色或白色,颜色一致,捏碎成大块的为优质菌种;菌种柱面有白色菌丝,但不成绒毛状,手按坚硬无弹性,捏碎变成小块或粉末状,菌块的断面呈褐色或暗褐色,颜色不匀的菌种为不成熟的菌种或老化菌种;若瓶底有黄白或褐色液体,有霉变,为劣质菌种。5.3接种季节安排鞍山地区最适宜接种季节在2月中旬到3月末。此期间接种,外界环境温度较低,一般不易感染杂菌。5.4菇棚设计菇棚设计要根据当地风向来确定菇棚方向,一般东西向为主,菇棚不易过高。一般空间高度为2.0m~2.5m,棚跨度为7m~8m,长度根据接种盘数而定,没有具体限制。菇棚上盖做成拱型,上面盖草帘、玉米秸等遮阳,四周有栅栏,既要挡光又要通风。棚内顺风搭设菇架,四周要留70cm宽的作业道。菇架人行道宽1米,菇架宽1米,摆8层左右,层间距25cm,底层距地面60cm,上层距棚盖50cm~70cm。菇棚建设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达到既能遮阳、保湿,又能透风、排湿效果。5.5蒸料灭菌和包盘5.5.1拌料先将木屑过筛,去除木块、杂质和霉变木屑。然后按附录A培养料配方比例称量混合拌料,先干拌三遍,然后再喷水搅拌三遍,堆放20min再搅拌一次。培养料不准有疙瘩块,含水量为58%~60%,蒸料后水份含量为65%。5.5.2蒸料蒸料的目的主要是杀死培养料里的杂菌、促使培养料熟化,以利滑菇菌丝分解吸收培养基的营养。蒸料温度要求达到100℃,保持2h~4h。5.5.3出料包盘DB2103/T-004-20063出料前将塑料薄膜、蘑菇盘及其它出料工具,用75%酒精浸泡消毒。出料要快,一定要在有蒸汽条件下出料。出料与包盘同时进行,包盘速度要快,达到3s包完一盘,必须保证蒸汽没散完前把薄膜包上。盘内培养料厚度8cm,压实后达到5cm,单盘重量4.5kg。5.6接种5.6.1接种室消毒接种室面积在15m2左右,接种前要对接种室进行消毒,用3%来苏尔水溶液(煤酚皂)进行空间和表面消毒。5.6.2培养料和菌种入接种室将冷却好的培养基和菌种一次入接种室。菌种与培养基比例为(0.5瓶~0.7瓶):1盘,菌种瓶及接种用具要用75%酒精清洗消毒。菌种、培养料、接种器具等一次入室完毕,接种期间不得开门入料。5.6.3接种5.6.3.1接种前用3%来苏尔再进一步对接种室气雾消毒,接种人员入室也要消毒,创造无菌的接种环境。5.6.3.2用75%酒精或来苏尔对皮肤和器具消毒,消毒后的工具放到干净容器里。5.6.3.3拿菌种瓶,掀去封盖,用酒精擦试瓶口消毒,酒精不能接触菌种,菌种不要挖得太碎,掰菌种人员手消毒后不得接触异物,掰块大小0.5cm为宜,不要用手捻或搓菌种,防止破坏菌丝。开膜后均匀撒菌种,迅速包盘,接种过程要在3秒钟内完成,防止培养料暴露时间过长。5.7发菌期管理5.7.1堆放发菌此期在鞍山一般在2月下旬—4月下旬,接种后的菇盘要立即搬到培养室里进行临时堆放发菌。也可选择地势平坦、不积水、通风好的地方堆放。堆放方法是7盘~8盘一垛,接种后10d~15d开始倒垛。当菌丝开始发育,堆内温度上升15℃时,增加倒垛次数,每7d倒一次,堆放发菌期间菇盘内温度保持10℃~15℃,控制杂菌发育,促进菌丝生长。如果在室内堆放发菌,每周要开门窗一次通风换气增加氧气,每次1h~2h,促进菌丝发育,堆放发育一般到四月中、下旬结束,转入上架管理。5.7.2上架发菌管理上架发菌的目的就是防止高温烧包、酸料,给滑菇菌丝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氧气,以利发菌。5.7.2.1上架前菇房、架子消毒为防止菇盘进棚后和后期出菇时杂菌感染,在菇盘上架前,须对菇房和架子进行消毒处理。方法是:用波尔多液刷洗消毒架子,将地表皮土清除换上河沙,撒生石灰。对上一年感染重的菇房要用硫磺密闭消毒12h(用量为15g/m3~20g/m3)。5.7.2.2上架前期管理进棚上架后管理的要点是调解好温、湿、气、光四大要素,创造一个有利于菌丝发育的环境条件。5.7.2.2.1温度温度对菌丝生长起到重要作用,进棚上架后菇盘温度控制在10℃~15℃为宜。5.7.2.2.2湿度菌丝发育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不宜过大,控制在60%~70%为宜。5.7.2.2.3光照菌丝发育阶段避免阳光直射,有少量散射光即可。光线太强抑制菌丝生长,培养基腊膜增厚,影响出菇。5.7.2.2.4氧气菇盘上架后,通风换气极为重要,滑菇菌丝生长时,吸收氧气,同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如通风不好,易引起高温,抑制菌丝生长,又易诱发杂菌。特别是一些栽培量较大、较宽的菇棚和矮小菇棚,更要注意通风换气,始终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上架管理到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此期间菌丝可全部穿透培养基,达到培养基全部封面,进入伏期管理。DB2103/T-004-200645.7.2.3伏期管理伏期管理是滑菇生产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因滑菇属于低温型菌类,温度超过30℃发育缓慢,温度超过34℃菌丝停止生长,持续8h菌丝死亡。伏期管理的重点就是控制高温。具体降温措施:可加厚棚上和四周遮盖物,白天全遮,防止阳光晒透,晚上全部掀开,加强通风;菇棚前侧搭棚遮阳,棚四周留通风口;高温时中午向棚上空间、地面喷凉水。保证菇棚温度控制在28℃以下。5.7.3出菇管理5.7.3.1滑菇开盘划面鞍山地区的滑菇管理开盘划面一般都在8月末至9月初。主要是根据本地区的温度变化情况来确定开盘划面时间,自然温度降到了25℃以下开始开盘划面。开盘后用消毒的刀片顺划6道~7道,四周留有3cm边,深度0.1cm~0.2cm,划完菇盘放回原处,有杂菌的蘑菇盘,把杂菌挖掉。5.7.3.2水份管理划盘12h以后喷雾状水一次,菇盘少喷,空间多喷水,增加棚室内潮湿度,第1d~7d内水量逐渐加大,保持空气湿度达90%。开盘第8d以后,每天喷4遍雾状水,早4点、上午9点、下午3点、晚上9点各喷一遍,防止喷坏损伤培养基上的腊膜,保持菇房内湿度保持在85%~90%之间。当培养基表面有原基转化成菇蕾、由菇蕾转化成子实体时水量再适当加大;子实体长到直径0.5cm时喷水量增加;子实体直径长到1cm时喷催菇水;子实体长到1.5cm~2cm时只喷空间水,保持空气湿度95%。每茬菇采完后控制水份,喷雾状水,每天1—2次,四天后水量加大,每天3遍水,方法同上。5.7.3.3通风换气滑菇属于好气性真菌,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氧气,应注意通风换气。菇盘要防止直射阳光,又要通风换气。夏季高温,棚上加厚遮阳物,四周搭遮阳棚,要保证空气流通,保证供氧充足。5.7.3.4温度管理滑菇出菇时需要有一定的温差,在适宜温差范围内,温差越大,滑子蘑转化出菇越早。在子实体分化阶段,每天有10℃~12℃以上的温差,比在恒定温度下出菇多而整齐。此阶段白天棚内防直射光照射,保持温度在22℃,夜间把遮盖物打开通风降温,保持在8℃~12℃。5.7.4滑菇采收滑菇采收要适时,采收要根据生长情况不同而定,80%蘑菇达到采收标准即可全部一次采收。5.7.5滑菇病害防治近几年滑菇病害的发生日趋严重,在生产上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5.7.5.1绿霉菌防治绿霉菌又称绿色木霉或康氏木霉菌,主要危害培养基。因蒸料杀菌不彻底或蘑菇盘破孔,在没有萌发的菌种块上和潮湿的材料上形成绿色霉斑,使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不良,严重时导致子实体死亡。防治方法:蒸料要彻底,接种时防止感染,薄膜不能有破洞。发现绿霉后,通过通风降湿处理,并将霉斑及其周围培养基挖掉,然后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溶液喷雾。严重的菇盘带到棚外深埋。5.7.5.2黄曲霉防治主要危害滑菇的培养基和子实体,特别是滑菇种植老区,易造成大面积的传播危害。在秋季滑菇开盘后,温度高,潮湿度大,极易发生和流行,使培养基中渗出一种粘液,向四周漫延,危害很大。防治方法:认真搞好菇房消毒,如发现黄曲霉产生,要隔离管理,停止喷水,加强通风,将室温降至16℃以下。也可以用注射器将50%的多菌灵1000倍溶液注入侵害处,控制蔓延。5.7.5.3死菇死菇是生理性病害,由环境不适造成。菇房中经常出现小菇蕾萎缩,根变黑,成批死亡的现象。原因一是出菇前期,菇房温度连续几天超过23℃以上,通风不良,氧气不足;二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蘑菇盘培养基中水分含量大和菇棚中空气湿度过大,高温高湿造成的。防治方法:要注意通风,控制棚温在20℃左右。小菇蕾初期要少喷水,随着菇蕾的逐渐长大,再增加水量。出现死菇现象后,要马DB2103/T-004-20065上将死菇拨掉,用清水将菇盘冲洗干净,控制喷水4—5天,棚内应加强通风,菇盘恢复后,再加大喷水量催菇。5.7.6滑菇虫害鼠害防治
本文标题:DB2103T 004-2006 滑菇栽培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664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