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东北亚安全困境及原因分析
安全困境(securitydilemma),又称作“安全两难”,主要指在国际关系领域中主权国家行为体间在安全方面互不信任、互相疑惧引起的安全信任危机。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政治中,主权国家的安全困境是普遍存在的。首先对“安全困境”这一概念进行阐释的是英国历史学家赫伯特·巴特菲尔德和美国政治家约翰·赫兹。巴斯菲尔特把安全困境称之为“霍布斯恐惧困境”(Hobbesianfear),他在《历史与人类的关系》一书中写道:“你自己可能会生动地感觉到对他人所怀有的恐惧,但是,你自己却无法领会他人对你所怀有的相同恐惧……你根本无法真正地领会或记住,由于他人无法透视你的心灵,因为他不可能对你的意图就如同你自己对自己的意图那样地感到放心。”[1]“即使没有任何一个蓄意出来危害世界的恶人的干涉,历史上也会爆发大的战争。而且最有可能在两个急于避免任何冲突的国家爆发。”[1]而正是由于两个国家之间根深蒂固的相互恐惧,“霍布斯恐惧困境”就产生了,使均无意伤害对方的两方最终走向战争。约翰·赫兹在1950年发表的《自由主义者的国际主义与安全困境》一文中首次提出“安全困境”的概念,随后又在《原子时代的国际政治》一书中更为系统地阐述了“安全困境”对国际政治发展演变的影响。赫兹把安全困境定义为一种社会情势:“在这种情势中,权力的单元发现他们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是并肩存在,在他们之上没有更高的权威把行为的标准强加给它们,从而使它们互不攻击。在这种情况下,由相互猜疑和恐惧而产生的不安全感驱使这些单元去争夺更多的权利以获得更大的安全。但这种努力证明有违自己得到安全的初衷,因为十全十美的安全最后是不可能得到的。”[2]新自由制度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约瑟夫·奈认为:“安全困境的产生,同国际政治的基本特征,即无政府状态,或国家之上缺少一个政府是密不可分的。在无政府状态之下,一个国家追求安全的独立行为可能导致所有的国家不安全。如果一个国家增强其实力以确保自身的安全不受另一个国家的侵害,那么第二个国家在看见第一个国家变得更加强大后,可能会增强自己的实力,以防备第一个国家。这样一来,每一方增强自己的实力,以确保自身安全的独立行为,都会使得双方更不安全。”[3]“在无政府状态下,一方聊以自慰的源泉就成了另一方为之忧虑的源泉。因此,一个国家即使是为了防御的目的而积累战争工具,也会被其他国家视为需要做出反应的威胁。”[4]建构主义对安全困境概念的界定是不同于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安全困境就是这样一种共有观念或曰结构:主体间期望行为体具有高度的相互猜疑,使他们总是对对方的动机和意图做出最坏的估计,那么,一旦一方增加军备,另一方势必感到威胁,结果就是安全困境[5]。虽然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对安全困境的概念界定不尽相同,但都揭示了安全困境存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安全困境”这一术语,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国际关系和国际安全战略的研究中。它直指国东北亚安全困境及原因分析马东庆(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当今世界,东北亚因其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重要性、安全结构和文化背景的复杂性,无疑是安全困境方面显现得最突出、最典型的一个区域。运用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的理论范式对东北亚的安全困境现状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以期对东北亚如何摆脱安全困境、构建有效的安全合作机制提出一些构想。关键词:东北亚;安全困境;多元安全共同体作者简介:马东庆(1983-),男,山东聊城人,西北师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关系史研究。中图分类号:D81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165(2009)04-0032-04收稿日期:2008-11-15第29卷第4期2009年7月大庆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DAQINGNORMALUNIVERSITYVol.29No.4July,200932际政治理论的核心。一、东北亚安全困境现状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政治中,主权国家的安全困境是普遍存在的。当今世界,很多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困境。但东北亚无疑是安全困境方面显现得最广泛、最普遍、最突出的一个次区域。东北亚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位于欧亚大陆战略中轴线的东端,连接浩瀚的太平洋,并与美洲大陆隔海相望,“包括朝鲜半岛、中国东北、东西伯利亚、阿留申群岛、堪察加群岛和千叶群岛,即整个环北太平洋地区”[6],再加上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维持着庞大的前沿军事存在和军事同盟,可以说东北亚是当今世界地缘政治和大国战略交互作用最集中的地区。正是因其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动摇性、安全结构和文化背景的复杂性,在中美、中日、俄日和韩朝之间都为安全困境所困扰,各国的安全利益和战略利益的驱使和同盟体系的存在,使东北亚的安全形势不断恶化,甚至有失控进而引发战争的可能性。世界上的许多战略家不约而同地把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视为最可能发生军事冲突甚至引发世界大战的高热地带[7]。朝鲜半岛南北之间的关系差不多可以被视为安全困境的典范。朝鲜就其相对于本身人口和财力而言,有世界上令人不可思议的庞大的军队,占国民生产总值比率高得令人咋舌的军费开支。畸形的经济结构和高度集权的社会管理制度多半源于美韩同盟的军事实力、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及控制半岛的意图,在它那里引起并且不断加剧安全疑惧。而同时韩国与其保护者美国方面对朝鲜也存在同样强烈的疑惧,并且同样导致军事安全戒备的不断维持和加强。互相疑惧造成了这样的后果:美韩朝在朝鲜半岛重兵对峙,仅在三八线就陈兵百万之多,已经成为世界上军力部署密集度最大的地区,半岛局势构成了东北亚最典型的安全困境。在台湾海峡两岸,由于“台独”倾向的恶劣发展,也由于美国对台湾的政策和态度的暧昧性,使得在同一个中国的两个地区——台湾和大陆在相当长的时间竞相扩充军备,以维持双方实际上都认为必要的武力威慑,以准备未来可能爆发的战争。目前,台湾的军费开支约占其年财政支出的20%,台湾成了美制武器最大的销售市场,这使台湾海峡两边的武器装备竞争已经进入了一个作用—反作用的恶性循环之中。可见,台海安全困境对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意义特别广泛和深远的是中美、中日之间的安全困境。尽管由于彼此存在着协调和不怎么稳定的合作,使中美、中日之间的安全困境不像朝鲜半岛和台海形势那样激烈,但却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在冷战结束后,美国的亚太军事同盟体系带有明显的冷战特征的结构和性质没有改变,最典型的是美日军事同盟的发展,不仅没有实现北约那样的功能性转变,相反却强化了具有冷战色彩的军事合作。不管美日真实的战略意图是什么?但从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不断调整美日同盟,大力提升美日同盟的重要性及前沿军事部署的一系列战略调整来看,围堵中国崛起,贯彻“制衡”思想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2006年,美国《四年防评估报告》则明确指出,中国“最具有与美国进行军事竞争的潜力”,“可能发展出极具破坏性的军事技术,抵消美国在传统武器方面的优势”[8]。这样,美国的军事同盟及其军事前沿存在,以及围堵中国的战略不得不引起中国对美日的疑惧,从而使得中国加快了军事现代化的进程,再加上美国对台海局势的态度,中国不得不考虑未来和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冲突从而对美国更加不信任。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以及军事力量的不断增强,也使美国和日本对中国抱有战略疑虑和恐惧,虽然我们一直宣传中国是和平崛起及军事战略的防御性,但这种对华的疑惧看起来荒谬而实际上是真实的。这样,美国对中国正在“精心构筑亚洲版门罗主义”,要将美国挤出亚洲的担心,与中国对美国企图构筑“对华战略包围”的疑虑,构成了典型的“安全困境”。使得中美之间安全互信较为脆弱,也由此引发相关各国的某种“安全困惑”(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尤为强烈)。美日和中国的这种安全困境由于美中日的战略影响力之大,其现在的破坏性比朝鲜半岛和台海的安全隐患还要大。二、东北亚安全困境的原因分析很明显,安全机制的缺失是造成东北亚安全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东北亚地区的历史发展中,从未形成过地区内所有国家都参加的区域安全协调机制,从未建立有效的双边和多边政治组织、区域论坛和集体安全组织。东北亚安全合作至今还停留在条约和协议的层面。虽然在冷战后出现了东盟地区论坛、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以及东北亚合作对话会等区域合作机制,但这些只是清谈之所,并没有形成机制。由于朝核危机而出现的“六方会谈”也只是一种没有法律功能的“软多边主义”机制,不可能解决东北亚的安全困境。迄今为止,在东北亚发挥实质性作用的仍然是在冷战时期形成的以美国为主导的美、日、韩共助体系。正是由于区域安全机制的缺失使东北亚显现出无政府状态的明显特征,引发了东北亚各力量间猜疑、恐惧和敌意,也导致对区域内的争端缺乏有效的仲裁、管理和制约,从而造成了东北亚持久的安全困境。33对现实主义权力思维的信奉阻碍了东北亚安全领域合作的发展,造成了安全困境。现实主义理论对安全合作持不积极的态度,现实主义者认为,国际体系中的国家追求权力和安全的最大化,关注相对获益。在一个充满威胁的世界中,国家为了保障自身安全必须采取自助或联盟的方式。而美国在东北亚的政策就是以现实主义为其理论基础的。以朝鲜半岛为例,在东北亚地区,美国一向将其构建的双边军事同盟作为其亚太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1995年《东亚—太平洋地区安全战略报告》就指出:“亚太地区安全战略强调加强双边联盟,这是美国四十多年来的战略核心。”[9]应该看到,同盟具有排他性,它“主要用于向机制内的成员国提供安全来反对那些被以为是构成现在威胁的机制外的非成员国”[10]。美日、美韩同盟的存在对朝鲜形成了包抄之势(当然,美日同盟也有明显的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意图)。原本的敌对状态,美朝实力的严重不对称,再加上美国的强硬政策使朝鲜无不对自己的安全感到担忧;韩国政治经济结构的优势对其造成的压力以及北方同盟的解体,将朝推向“有核化”的道路。这就使朝鲜半岛局势成为东北亚最为典型的安全困境。现实主义者认为,国家之间的安全是可以分离的,因此,国家可以不顾其他国家的利益,追求自身相对利益最大化,这也是造成国家之间合作困难的最根本因素。但是,同一地区内的国家是不可能没有联系的。真正的地区安全既指地区内的各个国家的安全,也指地区的整体安全,而只有实现了整体安全才可能保障地区内各个国家的安全。如果一国单方面追求自我安全系数的提高,那么就会刺激其他国家相应地增加军备。这一点在东北亚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冷战后,面对可能造成安全问题的不确定因素的增长,各国领导层仍然怀有根深蒂固的现实主义思维,普遍地倾向于购买军火和研制新式武器来保障自身的绝对安全,而不是寻求合作,这就造成了东北亚严重的“逆裁军”现象的出现。军备竞赛的升级埋下了地区动荡的隐患,各国安全无法保障,这种形势的恶性循环加大了东北亚地区摆脱安全困境的难度。东北亚地区的信任缺失也是造成安全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众所周知,东北亚地区的信任缺失在全球都具有代表性。当今世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东北亚地区都有突出表现:朝鲜危机的不断恶化、朝鲜半岛的分裂状态、朝鲜与美日关系的持续冰冻、日本与中韩关系的恶化、中美的战略竞争和对抗,还有地区范围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等等。这一切都与国家间缺乏相互信任有关。首先是朝鲜与美日之间的互不信任。朝鲜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及对美日两国的不信任,研制和准备生产核武器,是造成朝核危机产生、持续和发展的原因,也是六方会谈至今仍无结果的关键因素;而美国更是将朝鲜视为“无赖国家”、“邪恶轴心”的一员,对朝鲜充满敌意与猜忌。其次是亚洲国家对日本的不信任,主要是日本否认侵略使曾经遭受过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特别是东北亚各国对日本的外交战略产生怀疑。最后是地区内国家之间因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造成的信任缺失。这其中包括各种双边和多边关系,而重要的是长时间不能建立战略互信,从而造成东北亚各国普遍存在安全困境。由于中国正在崛起为真正的大国,中国同美国(更不用说日本)之间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意义深远的变化——一种国际关系理论中“权势转移”学说研究的那种变化,虽然它被普遍认为至少还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11]。但美国还是对中国的崛起产生了疑惧,美国害
本文标题:东北亚安全困境及原因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705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