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4 t 087-1993 水稻品种 皖稻16号
安徽省地方标准水稻品种皖稻16号DB34/T087-1993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皖稻16号(原名六优C堡)的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等。本标准适用于本品种的原种生产、良种繁育和良种、原种的经营。2品种来源和类别皖稻16号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恢复系C堡与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的BT型不育系六千辛A配组育成的早熟晚粳组合,适宜在我省单晚稻地区种植,亦可作双晚稻栽培,单晚栽培一般亩产500kg,双晚栽培一般亩产400kg。3技术要求3.1品种特征3.1.1种子:谷粒椭圆形,长宽比1.7,无芒,稃尖无色,壳薄,秆黄色,千粒重26-28g。3.1.2穗:穗为伞形,作单晚栽培,穗长22cm左右,每穗总粒数120-140粒,结实率75-80%。作双晚栽培,穗长19cm,每穗总粒数110粒。3.1.3植株:株型紧凑,作单晚时,株高100-105cm。剑叶长24cm左右,剑叶挺直内卷,叶色浓绿,叶鞘、叶耳均无色,主茎叶片数17-18叶,作双晚时,株高90-100cm,主茎叶片数15-16叶。3.1.4稻米品质出糙率81-83%,精米率72-75%,整精米率65-70%,米粒长5mm,长宽比1.66,垩白率20%左右,垩白度1.8%左右,透明度1级,碱消值7级,胶稠度68.0mm,直链淀粉含量18%左右,食味中上等。3.2品种特性3.2.1全生育期:在沿淮、淮北地区5月上旬播种,6月上旬移栽,10月初成熟,全生育日数150天。3.2.2分蘖性:分蘖力中强,每穴2粒种子苗,每穴有效穗7-9个。3.2.3抗逆性:茎秆坚韧,耐肥抗倒,耐高温,不耐低温,较耐脱粒。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3.3栽培要点3.3.1播期、播量:单季晚稻栽培一般在5月10日前播种,亩播种量15kg。双季晚稻栽培一般在6月18日前播种,亩播种量15-20kg,秧龄30-35天。大田用种量:单晚稻2kg/亩,双晚稻2-2.5kg/亩。3.3.2栽插密度:作单季密度13.3×20.0cm,每穴2粒种子苗,亩有效穗18-20万,作双晚密度13.3×16.7cm,每穴2粒种子苗,亩有效穗20万以上。3.3.3肥水管理:单季栽培,基肥亩施碳铵25kg,过磷酸钙30kg,氯化钾7.5kg,磷、钾肥作基肥下田,氮肥追施应前重、中稳、后轻、分蘖始期亩施7.5-10kg尿素,孕穗前亩施2-3kg尿素;双晚栽培应施足基面肥,看苗定量施穗肥。水浆管理上,应掌握前期浅水勤灌促分蘖,中期适时搁田保足穗,后期湿润灌浆争粒重。安徽省技术监督局1993-12-30批准1994-03-01实施DB34/T087-19933.3.4病虫害防治:播种前用300倍强氯精药液浸种12小时防恶苗病,破口期用25%粉锈宁50g兑水50kg喷雾防治白叶枯病兼治稻曲病。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厅农业局、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起草本标准起草人:卫功奎、张华建、孙明本标准经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
本文标题:db34 t 087-1993 水稻品种 皖稻16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707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