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4-T 317-2003 小麦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
DB34备案号: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317—2003小麦生产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2003-01-24发布2003-01-24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317—2003I目次前言………………………………………………………………………………………………………Ⅱ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机械耕整地……………………………………………………………………………………………13.1技术要点……………………………………………………………………………………………13.2机具检查与调整……………………………………………………………………………………23.3田间作业操作规范…………………………………………………………………………………23.4质量要求……………………………………………………………………………………………34机械播种………………………………………………………………………………………………34.1技术要点……………………………………………………………………………………………34.2机具检查与调整……………………………………………………………………………………34.3田间作业操作规程…………………………………………………………………………………54.4质量要求……………………………………………………………………………………………55机械灌溉………………………………………………………………………………………………65.1技术要点……………………………………………………………………………………………65.2机具检查与调整……………………………………………………………………………………65.3田间作业操作规程…………………………………………………………………………………75.4质量要求……………………………………………………………………………………………76机械植保………………………………………………………………………………………………76.1技术要点……………………………………………………………………………………………76.2机具检查与调整……………………………………………………………………………………76.3田间作业操作规程…………………………………………………………………………………86.4质量要求……………………………………………………………………………………………97机械联合收获…………………………………………………………………………………………97.1技术要点……………………………………………………………………………………………97.2机具检查与调整……………………………………………………………………………………107.3田间作业操作规程…………………………………………………………………………………107.4质量要求……………………………………………………………………………………………11DB34/T317—2003II前言小麦生产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目前尚无国家、行业标准,为提高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规范机械作业要求,根据我省目前小麦生产机械化技术应用状况,特制定本标准。DB34/T×××《小麦生产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从技术要点、机具检查与调整、田间作业操作规程、质量要求四个方面,针对小麦生产中机械耕整地、机械播种、机械灌溉、机械植保、机械联合收获五个主要环节的机械化作业,制定了技术规范。本标准的本次版本为第一版本。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颖林、张健美、曹发海、高伟、黄海辉、阚巍。DB34/T317—20031小麦生产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生产主要环节耕整地、播种、灌溉、植保、联合收获的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提出了各环节中的技术要点、机具检查与调整、田间作业操作规程和质量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小麦生产的机械化作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8097–1996收获机械联合收割机试验方法GB10395.1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1部分:总则GB10395.6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6部分:植保机械GB10395.7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7部分:联合收割机、饲料和棉花收获机GB10395.8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8部分:排灌泵和泵机组GB/T15404–1994喷雾器试验方法GB16151.6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铧式犁GB16151.7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旋耕机GB16151.8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圆盘耙GB16151.9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播种机GB16151.12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谷物联合收割机JB/T9782—1999植保机械通用试验方法JB/T6274.1-2001谷物条播机技术条件3机械耕整地3.1技术要点3.1.1根据不同区域小麦种植方式、土壤条件、田块规模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选择机具和作业工艺。耕性良好的土壤宜用铧式犁耕翻,然后用钉齿耙或圆盘耙耙地;耕性不良的土壤可先用深松机松土,再用旋耕机旋耕,也可直接用旋耕机完成耕整地作业;高产小麦田块要选用能深耕深松和精细整地的机具和作业工艺。3.1.2耕作应适时。前茬作物收获后,必须适时灭茬,在土壤宜耕期内进行耕作。对需进行秸秆还田或灭茬的田块,应选择秸秆还田机或反转旋耕灭茬机先进行秸秆还田或灭茬作业。3.1.3耕地前应结合农田的地形、土壤条件划分耕地地段,地段的长度与宽度要便于机具操作,并合理选择耕地方式(内翻法、外翻法、套耕法)。3.1.4斜坡地耕作方向应与坡向垂直,尽可能进行水平耕作。DB34/T317—200323.1.5确定作业耕深,一般在16cm~25cm。原来耕层较浅的应结合增施有机肥料熟化土壤,适当增加耕深,昀大耕深以25cm左右为宜。3.1.6对土层薄、底土肥力低、熟化慢的土壤,可采取上翻下松,分层耕作。3.1.7随犁深施的化肥,施肥量要满足作物栽培的农艺要求,施肥应连续均刀无断条。3.1.8原则上耕地后在土壤含水量适宜情况下,必须紧接着耙地,也可耕耙联合作业。特别松软的土壤要用镇压器镇压,使土壤保持适当的紧密度。3.1.9合理使用耙地方法(梭形耙法、套耙法、交叉耙法)及耙地次数。先重耙,破碎垡片,后轻耙平地。重耙耙深16cm~20cm,轻耙耙深10cm~12cm。3.1.10耙地时相邻两行间应有10cm~20cm的重叠量,避免漏耙。3.1.11采用少免耕技术时,通常用旋耕作业代替犁耕和耙地作业,旋耕深度视土壤墒情而定,一般为8cm~12cm。实行浅旋耕条播联合作业时,用浅旋耕条播机在前茬地上一次完成旋耕灭茬、碎土、播种、盖籽、镇压等多道工序作业,旋耕深度为3cm~5cm。3.1.12浅旋耕条播作业旱地宜选择土壤含水率20%左右,稻茬地宜选择土壤含水率20%~30%时进行,播后及时开沟(视播种期天气影响,可播前开部分墒沟),开沟深度一般为25cm~35cm,间隔3m~4m,做到沟沟相通,横沟与田外沟渠相通。3.1.13从麦田灌溉的角度考虑,需要进行作畦的田块,要根据土地平整的程度来确定畦地的长宽与腰沟的多少。在既便于麦田灌溉,又能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情况下,一般要求畦宽3m~4m。3.1.14深耕深松技术应用在同一田块,宜2~3年进行一次。三漏田不宜进行深松。3.2机具检查与调整3.2.1铧式犁、旋耕机、圆盘耙技术要求应分别符合GB16151.6、GB16151.7、GB16151.8的规定。3.2.2铧式犁应检查调整犁铧、犁壁、犁侧板等工作部件安装位置,要求接缝严密,犁体上埋头螺钉与安装件表面光滑。犁尖、犁刃应保持锐利,磨损严重应修理或更换。3.2.3悬挂犁要按要求进行入土角、耕深、正位、横向水平、纵向水平的调整。正式耕地前进行试耕调整。对犁架水平、耕深、耕宽、正牵引调整必须反复多次进行,并按要求进行限位。3.2.4旋耕机的左右弯刀三种安装方法(交错、向外、向内)根据农艺要求选择。安装旋耕刀应顺序进行,刀口应与刀轴的转向一致。同一回转平面内,若配置两把以上的弯刀,应保证每把刀进距相等;轴向相邻弯刀的间距,以不产生实际的漏耕带为原则。3.2.5在能够达到农业技术对碎土要求的指标时,尽量降低刀辊转速,加大切土进距或尽量减少刀辊半径使之与耕深的两倍接近。浅层旋耕与深层旋耕可采用两种直径的刀辊。3.2.6机具安装调整后,需进行试运转,其中包括发动机无负荷运转,整机原地空运转或整机负荷试运转。旋耕机及旋耕联合作业机械装配后,应在刀辊工作转速范围内进行不少于1小时的空运转试验,运动中传动系统不得有异常响声。3.2.7圆盘式耕作机械用调整偏角大小来改变圆盘切土、碎土、翻土性能和耕深。偏角不宜过大或过小,偏角合适耕深不够可采用加配重的方法。3.2.8夜间作业,照明设备应良好。3.3田间作业操作规程DB34/T317—200333.3.1机械作业中,不得对犁及其他机具进行检修,检修时应停车进行。3.3.2机械作业中,犁、耙上不能坐人或放置重物。如犁耙入土性能不好,应加配重并固定牢固。3.3.3机具作业速度应根据土壤条件和秸秆还田量合理选定。3.3.4作业到地头转弯或转移过地埂时,应将机具提起,减速行驶。3.3.5夜间作业严禁在田头睡觉。3.4质量要求3.4.1地头整齐、到边到拐,实际耕幅与犁耕幅一致,耕幅误差≤5cm,无漏耕重耕现象。3.4.2犁耕深浅均刀一致、与规定耕深误差≤±5%。犁沟平直,犁底平整,每50米弯曲度≤10cm。3.4.3翻垡覆盖良好,埋覆在8cm以下的植被占80%以上,立垡、回垡率≤3%。3.4.4开闭垄少,闭垄高度≤10cm,开垄宽度≤35cm,深度≤10cm。3.4.5整地要耙细、整平,表面无杂物,少重耙、无漏耙,不得将耕翻在土壤中的肥料耙出地面。3.4.6实际耙深与规定耙深误差≤±1cm。耙后地表平坦,平整度≤10cm。表土细碎、松软,符合农艺要求。3.4.7镇压作业压后土层紧密,地表平整,无重压、漏压,播后镇压不得将种子带出地面。3.4.8采用少免耕技术时,旋耕作业表层土壤松碎,根茬、杂草被粉碎后均刀地混于表土层中。3.4.9旋耕机作业耕深稳定性≥85%,植被覆盖率≥55%,碎土率≥50%,耕后地表平整度≤5cm,旋耕灭茬作业根茬粉碎率≥70%。3.4.10机械开沟沟底平整,沟壁坚实,田边沟略低于腰沟,腰沟略低于畦沟,沟沟相通。3.4.11深耕整地作畦必须地平土碎,畦田规范,宽窄一致,埂直如线,土壤上虚下实,适宜机械播种。4机械播种4.1技术要点4.1.1在适播期内播种。选择适宜本地区种植的小麦优良品种,根据品种发育特性适时播种。冬性品种适播期平均气温为16℃~18℃;半冬性品种适播期平均气温为14℃~16℃;春性品种适播期平均气温为12℃~14℃。4.1.2确定适宜播种量。高产田块播种量为90kg/hm2~120kg/hm2;中等肥力田块播种量为135kg/hm2~150kg/hm2;肥力较差的旱薄地播种量为180kg/hm2左右。如果不能在适播期内播种,随播期的推迟,播量必须适当增加。4.1.3精量播种应选用分蘖能力强、穗大、籽粒饱满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在土壤足墒,保证一次全苗的情况下,适期早播的播量应控制在60kg/hm2~90kg/hm2,保证基本苗达到每公顷120万~150万株。4.1.4提倡宽行播种,行距宜控制在23cm~25cm。4.1.5播种深度以3cm~4cm较为适宜,水分不足时可以加深至4cm~5cm。沙壤土表层易干,可稍深,昀深不宜超过6cm
本文标题:DB34-T 317-2003 小麦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708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