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4T 1010-2009 双季稻高产优质生产技术
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010—2009双季稻高产优质生产技术2009-08-19发布2009-08-19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食品伙伴网—2009前言安徽省是我国双季稻北缘地区,双季稻生产一直受到沿江江南地区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农业生产的调控,稻谷收购价格的提高,双季稻生产面积又在逐年扩大。为了规范双季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充分发挥其增产增收潜力,特制订本标准。本标准编写格式按GB/T1.1-2000的规定执行。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周前、吴文革、夏加发、杨惠成、李泽福、孔令娟、郑乐娅。本标准首次发布。食品伙伴网—20091双季稻高产优质生产技术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安徽省双季稻高产、优质标准化生产技术指标,包括品种(组合)选用、产量结构、群体质量指标、壮秧指标、育秧技术、移栽密度、施肥、灌水、病虫草防治及收获等优质高产生产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双季稻区早、晚稻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T17891优质稻谷质量标准NY5116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环境条件NY5117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3产地环境土地平整,独立灌排;土壤基础肥力达到中等以上;环境质量符合NY5116的规定。4组合选用选用通过国家或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组合),早稻生育期100d~110d,如早籼788、早籼15、株两优819、陆两优996等;双晚生育期120d~130d.。如皖稻199、丰源优299、武运粳7号、晚粳9707等。5产量结构与质量指标5.1产量结构早稻每667m2产量550~600kg。每667m2有效穗25万~28万,每穗总粒数110粒~140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5~28g。双晚每667m2产量550~600kg。每667m2有效穗23万~26万,每穗总粒数100粒~150粒,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8~30g。5.2质量指标稻米品质达GB/T17891三级以上标准。6育秧早稻采用肥床旱育秧、双晚采用肥床旱育秧或湿润育秧,根据温度及茬口确定适宜播种期、播种量及秧龄,提高秧苗素质,培育多蘖壮秧。6.1秧龄及壮秧标准早稻秧龄40d~45d,叶龄6~7叶,多数苗带蘖2~3个,苗高25cm左右;双晚秧龄35d左右,叶龄7~8叶,多数苗带蘖3~4个,苗高40cm左右;根系短、白、粗、多。食品伙伴网—200926.2早稻育秧技术6.2.1苗床选择肥沃、疏松、土层深厚的菜园或旱地作苗床。冬季每667m2施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2000kg,播种前20天施45%三元复合肥50kg、氯化钾5kg,尿素10kg~15kg培肥苗床。6.2.2播种期与秧龄3月15日~20日播种,秧龄40天~45天。6.2.3种子选用与播种量选用符合GB4404.1二级以上的种子。30d左右秧龄,每m2净苗床播种100g杂交种或150g常规种,每667m2大田需20m2苗床;45d左右秧龄,每m2净苗床播种70g杂交种或100g常规种,每667m2大田需30m2苗床。6.2.4浸种与催芽浸种前进行选种和晒种1d~2d。30d左右秧龄,用4.2%浸丰乳油2ml对水5kg~10kg浸种36h(杂交稻)~60h(常规稻);45d左右秧龄,用100mg/kg烯效唑浸种36h(杂交稻)~60h(常规稻)。催芽至破胸露白时摊晾备播。6.2.5播种播种前开沟平整好苗床,畦宽1.2~1.4m,沟宽0.4m,沟深15cm~20cm。每m2施过磷酸钙75g,尿素20g,硫酸锌2g,混合均刀过筛,再与畦面3cm深的表土充分混合均刀。浇足底水,使0~15cm土层处于水分饱和状态。播种时用旱育保姆拌种,按产品说明书要求确定用量。将芽谷均刀撒播在床面上,用木板轻压入土。将预先准备好的过筛床土均刀撒盖在床面上,盖种厚度以不见芽谷为度,一般为0.5cm~1.0cm。盖种后喷湿盖种土。在苗床上间隔摆放少许稻(麦)秸秆,直接盖薄膜或起拱覆膜促齐苗,当膜内温度达到32℃时要及时揭膜通风,或在膜上盖草遮荫降温。6.2.6水分管理齐苗前保持床土相对含水量在70%~80%;齐苗后,根据天气适时揭去苗床上的覆盖物并喷一次透水;齐苗至移栽前以控水控苗为主,中午出现卷叶时需补水,可于傍晚一次补足。如在秧苗期降雨,则需盖膜并及时排干沟中积水,以防苗床进水。6.2.7追肥2叶1心期、4叶1心期和抛栽前3d~5d分别追施尿素1次,每次每m2苗床用20g~25g尿素对水2.5kg喷浇,喷后淋水洗苗。6.2.8防治立枯病播种前每m2苗床用70%敌克松粉剂2g对水2.4kg于早晨或傍晚喷施防立枯病。6.3双晚育秧技术旱育秧同早稻,湿润育秧如下:6.3.1播种期与秧龄6月15日~20日,秧龄35d左右。6.3.2播种量常规稻每667m2播种20kg,杂交稻每667m2播种10kg。每667m2用种量常规种2.5kg~3.0kg,杂交种1.5kg~2.0kg,秧本田比为1:6~7。6.3.3浸种与催芽食品伙伴网—20093用5%烯效唑20g加4.2%浸丰乳油2ml对水10kg浸种,采用日浸夜露办法,直至破胸露白备播。6.3.4秧田整做与施肥每667m2施1000kg有机肥,10kg尿素,30kg过磷酸钙,7.5kg氯化钾,施后耕翻耙碎耙平,做成畦宽1.5m,沟宽0.2m,沟深15cm~20cm的合式秧田。6.3.5播种分畦定量刀播,播后塌谷,覆盖草木灰或菜籽壳、麦壳。6.3.6追肥与化控1叶1心期、4叶期和移栽前3d~5d每667m2各追尿素5kg。1叶1心期,每667m2用15%多效唑200g对水100kg均刀喷雾,注意喷药时要排干水,不要漏喷也不能重喷。用烯效唑液浸种的于3叶期每667m2用15%多效唑150g对水100kg喷雾。6.3.7管水3叶期前保持畦面湿润,3叶期后保持浅水不间断。6.3.8秧苗期病虫防治秧苗期注意防治稻蓟马、稻飞虱、螟虫等虫害。移栽前3d~5d秧田喷药预防,做到带药下田。7移栽以秧龄和秧苗素质确定合理密度,提高栽插质量。7.1移栽期根据播种期和秧龄,早稻移栽期安排在4月28日~5月5日;双晚移栽期安排在7月15日~25日。7.2栽插密度常规早稻每667m2栽3万穴(13.3cm×15.7cm),每穴5~6蘖苗(30d秧龄每穴4~5蘖苗);杂交早稻每667m2栽2.5万穴(13.3cm×20cm),每穴5蘖苗(30d秧龄每穴4蘖苗);常规晚稻每667m2栽2.5万穴,每穴5~6蘖苗;杂交晚稻每667m2栽2.5万穴,每穴4蘖苗。7.3栽插方法拉绳栽插,严格按密度规格要求栽插,要栽浅、栽刀、栽正、栽稳。8大田管理8.1肥料使用施肥本着氮、磷、钾、锌平衡施肥原则,精确定量,合理配方,稳施基蘖肥、增施穗粒肥,控制前期无效分蘖,主攻足穗大穗。8.1.1施肥量早、晚稻每季大田每667m2总施氮量14kg~16.5kg,五氧化二磷5kg~7kg,氧化钾10kg~12kg,硫酸锌1kg~2kg。氮肥中基蘖肥与穗肥之比为7:3。8.1.2基肥中等肥力田块耕田前每667m2施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2000kg或饼肥50kg;化学肥料尿素10kg、过磷酸钙50kg、氯化钾8kg,或三元复合肥(15N-15P-15K)30kg;酌情增施锌、硅肥。8.1.3分蘖肥栽后5d~7d,每667m2追施尿素10kg。食品伙伴网—200948.1.4促花肥抽穗前30d(倒3叶伸出期),早稻每667m2追施尿素3kg,双晚每667m2追施尿素5kg,早、晚稻各施氯化钾5kg。8.1.5保花肥抽穗前20d左右(幼穗长度达1.0cm~1.5cm),每667m2追施尿素5.0kg~7.5kg,氯化钾5kg。8.2水浆管理采用湿润为主、干湿交替的管水技术,严格控制高峰苗,提高茎蘖成穗率。浅水栽插,栽后5d~7d自然落干或排干,晾田3d左右,保持湿润促根促蘖;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90%~100%时及时烤田,多次轻烤至分蘖不再增长为止。之后保持湿润至抽穗,抽穗后15d保持浅水层;后期干干湿湿,活熟到老,收获前7d断水。8.3病虫草害防治生育期间可能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和白叶枯病等;可能发生的虫害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蓟马等;主要杂草有稗草、眼子菜、慈菇、莎草、空心莲子草等。8.3.1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农业、生物、物理综合防治的基础上,加强病虫的预测预报,严格科学地使用农药,在农药的选用上,优先使用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放宽前期,重点保护后期。水稻农药的使用按NY5117执行。8.3.2农业防治施用的有机肥应经高温沤制杀死草籽;结合拔秧、栽秧、中耕等农事操作,拔除杂草。及时清除田埂及周边杂草。8.3.3生物防治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性农药,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等措施保护天敌,利用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8.3.4物理防治大面积生产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鳞翅目、同翅目等害虫。8.3.5药剂防治防治时期与防治方法见附录A和附录B。9收获黄熟末期收获,及时晾晒,勿在砂石和沥青等路面晒谷,避免在水泥晒场长时间摊薄曝晒,使水分下降到13%(籼稻)或14%(粳稻)后贮藏。食品伙伴网—20095附录A(规范性附录)早稻病虫草防治技术关键时期关键病虫防治指标关键技术播种前至2~3叶期种传病虫:如恶苗病、稻干尖线虫病、稻水象甲等预防措施1.种子处理:浸种前晒种2d,用4.2%浸丰2ml或25%咪鲜胺2ml对水5kg~10kg,浸稻种4kg~5kg,浸泡48h。2.化学除草:播前土壤处理。对一些前茬老草密度高的翻耕直播田和免耕直播稻田顽固难治的杂草,每667m2用10%草甘膦SL500ml,或41%农达SL125ml,或50%克无踪SL150ml,在水稻播前7d左右均刀喷雾,灭除杂草。苗后茎叶处理。水稻2叶~3叶期,用2.5%稻杰60ml,对水30kg茎叶喷雾防除稗草、莎草、部分阔叶草。分蘖末期(5月底~6月初)二化螟、三化螟100块卵/667m2每667m2用含量2000国际单位Bt乳剂400ml或8000国际单位Bt粉剂200~300g对水40kg,于下午4时以后均刀喷雾。穗期(孕穗期至灌浆期)纹枯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病丛率20%~30%百丛幼虫60头百丛虫量1500头在水稻破口前5d(约在6月15日前后),每667m2用75%三环唑粉剂100g或40%稻瘟灵乳油100ml加20%井冈霉素粉剂50g(或5%井冈霉素水剂200ml)对水40kg均刀喷雾于稻株,重发年份5d~7d后再补治1次。抗稻瘟病品种仅用上述推荐剂量的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即可。稻纵卷叶螟、稻飞虱重发年份,在6月下旬末至7月初对虫量达到防治指标稻田(结合后一次纹枯病防治),每667m2用40%毒死蜱乳油100ml加24%满穗20ml对水40kg均刀喷雾。注:机动喷雾器667m2用水量视水稻群体大小掌握在11~28kg(1~2背包水)。食品伙伴网
本文标题:DB34T 1010-2009 双季稻高产优质生产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709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