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5 T 943-2009 地理标志产品 福建乌龙茶
ICS67.140.10X55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943—2009地理标志产品福建乌龙茶Productofgeographicalindication—FujianOolongtea2009-05-26发布2009-05-30实施DB35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5/T943—2009I前言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标准化协会、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威江、董秀云、林锻炼、张雪波、董青华、陈泉宾、吴成建、余文权。本标准为首次发布。DB35/T943—20091地理标志产品福建乌龙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福建乌龙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福建乌龙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中农药昀大残留限量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302茶取样GB/T8303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GB/T8304茶水分测定GB/T8306茶总灰分测定GB/T8311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T8321.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GB/T8321.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GB/T8321.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GB/T832l.4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T8321.5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GB/T832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GB11767茶树种苗GB/T1448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SB/T10035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SB/T10157茶叶感官审评方法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7)第33号关于批准对福建乌龙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3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福建乌龙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保护范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7年第33号公告),即:福建省安溪县、永春县等35个县、市、区现辖行政区域,见附录A。4术语和定义GB/T14487确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福建乌龙茶FujianOolongteaDB35/T943—20092福建乌龙茶是指在本标准第3章规定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以适宜的山茶属茶种茶树[Camelliasinensis(Linnaeus)O.kuntze]品种进行扦插繁育、栽培和采摘,按照独特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福建乌龙茶品质特征的乌龙茶。5产品分类福建乌龙茶分为闽南乌龙茶和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分为闽南色种和闽南铁观音;闽北乌龙茶分为闽北乌龙和闽北水仙等。6要求6.1品种6.1.1经国家或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乌龙茶品种。6.1.2武夷名丛(如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和武夷菜茶。6.2立地条件生态环境优良,土壤pH值为4.0至6.5的红黄壤丘陵地或山地。6.3苗木选择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育苗,种苗必须选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根系正常的一年生无性系茶苗。6.4茶树种植10月至翌年3月的雨后或阴天定植。种植密度为每公顷45000至75000株。6.5栽培管理适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施肥以有机肥为主,也可以客土改良土壤,适时合理修剪。6.6鲜叶采摘顶芽形成驻芽,采摘小开面至大开面嫩梢,按标准适时分批进行采摘。6.7加工工艺6.7.1毛茶加工工艺鲜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或包揉)→烘焙→毛茶。6.7.2成品茶加工工艺毛茶→归堆→筛分→风选→拣剔→复火→摊凉→匀堆→包装→成品茶。6.8产品质量要求6.8.1基本要求6.8.1.1品质正常,具有福建乌龙茶应有的风味和特征,无劣变、无霉变、无异味、无污染。6.8.1.2产品洁净,不得含有非茶类夹杂物。6.8.1.3不着色,无任何添加剂。6.8.2感官要求福建乌龙茶品质以外形条索紧卷或壮实、色泽砂绿油润或乌润,内质香气馥郁、滋味醇厚鲜爽回甘、汤色橙黄或蜜绿,叶底软亮、匀齐;或外形壮结、色泽乌润,内质香气浓郁清长、滋味醇厚、汤色橙红清澈,叶底软亮红边显而著称,各花色、等级品质要求如下。6.8.2.1闽南色种闽南色种按感官指标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各级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DB35/T943—20093表1闽南色种感官指标级别项目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条索紧结、卷曲壮结较壮结尚壮结色泽砂绿油润砂绿、油润稍砂绿、尚乌润尚乌润整碎匀整匀整尚匀整稍整齐外形净度洁净匀净尚匀净尚匀净香气清香清纯尚浓欠长稍淡滋味鲜醇甘爽尚醇厚尚醇尚浓稍粗汤色橙黄、清澈明亮橙黄清澈橙黄深橙黄内质叶底肥厚软亮、匀整软亮、尚匀整尚软亮、尚匀整欠匀亮6.8.2.2闽南铁观音闽南铁观音按感官指标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各级感官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闽南铁观音感官指标级别项目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条索肥壮、紧结、重实较肥壮、结实稍肥壮、略结实卷曲、尚结实色泽翠绿、砂绿明乌润、砂绿较明乌润、有砂绿乌润整碎匀整匀整较匀整稍整齐外形净度洁净匀净尚匀净稍匀净香气浓郁、持久清高、持久较清高清纯平正滋味醇厚鲜爽回甘、音韵明显醇厚、较鲜爽、音韵较显醇和尚鲜爽、稍有音韵较醇和汤色清澈、蜜绿或金黄清澈、蜜绿或深金黄较清澈、黄绿或橙黄尚清澈、深橙黄内质叶底肥厚、软亮匀齐尚软亮、匀齐稍软亮稍匀齐6.8.2.3闽北乌龙闽北乌龙按感官指标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各级感官指标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闽北乌龙感官指标级别项目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条索壮结尚壮结稍粗松粗松色泽乌润较乌润尚乌润、稍带枯稍枯整碎匀整匀整尚匀整稍整齐外形净度洁净匀净尚匀净尚净香气清幽细长清纯尚纯稍淡滋味浓醇醇厚尚浓稍粗汤色橙红清澈橙红深橙红深橙红稍暗内质叶底柔软明亮、红边显软亮、红点尚显尚软、欠亮稍暗6.8.2.4闽北水仙闽北水仙按感官指标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各级感官指标应符合表4的要求。DB35/T943—20094表4闽北水仙感官指标级别项目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条索壮结较壮结尚紧结较粗壮色泽乌油润、间带砂绿蜜黄较乌润欠油润稍带褐色整碎匀整匀整尚匀整稍整齐外形净度洁净匀净尚匀净尚净香气浓郁清长清香细长清纯稍淡滋味鲜醇浓爽醇厚尚浓稍淡汤色橙红清澈橙红深橙红深橙红稍暗内质叶底肥厚软亮、红边鲜明肥厚较软亮、红边显尚软亮、红边稍暗欠亮6.8.3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水分(质量分数)/%≤7.0总灰分(质量分数)/%≤7.0碎茶(质量分数)/%≤16.0粉末(质量分数)/%≤1.36.8.4质量安全指标6.8.4.1污染物限量指标应符合GB2762的规定。6.8.4.2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应符合GB2763的规定。6.8.5净含量单件定量包装的净含量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7试验方法7.1取样按GB/T8302规定执行。7.2试样制备按GB/T8303规定执行。7.3感官指标检验按SB/T10157规定执行。7.4理化指标检验7.4.1水分按GB/T8304规定执行。7.4.2总灰分按GB/T8306规定执行。7.4.3粉末和碎茶按GB/T8311规定执行。7.5质量安全指标按GB2762和GB2763规定执行。7.6净含量检验按JJF1070规定执行。DB35/T943—200958检验规则8.1取样8.1.1取样以“批”为单位,同一批投料生产、同一班次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独立数量的产品为一个批次,同批产品的品质和规格一致。8.1.2取样按GB/T8302规定执行。8.2出厂检验8.2.1每批产品出厂前,生产单位应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方可出厂。8.2.2出厂检验内容为感官品质、水分、总灰分、碎茶、粉末和净含量。8.3型式检验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6章6.8要求的全部项目,检验周期为每年二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产品质量进行型式检验:加工工艺改变后,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停产一年后又恢复生产时;生产地址或生产设备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影响茶叶产品质量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8.4判定规则8.4.1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第6章6.8要求的全部项目,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产品;8.4.2检验结果中任一项不符合规定的产品,均判为不合格产品。8.5复检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对留存样进行复检,或在同批产品中重新按GB/T8302规定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9标志、标签、包装、运输与贮存9.1标志标签9.1.1产品的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9.1.2产品的标签应符合GB7718的规定。9.2包装产品销售包装应符合SB/T10035的规定。9.3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有防雨、防潮、防晒措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DB35/T943—20096附录A(规范性附录)福建乌龙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图福建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见图A.1。图A.1福建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DB35/T943—20097附录B(资料性附录)福建乌龙茶栽培技术B.1茶树种苗繁育茶树种苗应采用无性繁殖。B.1.1母树选择应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树。B.1.2插穗要求B.1.2.1品种纯正,枝条上段初木质化黄绿色或中段半木质化红棕色,粗壮、叶大、腋芽饱满、无病虫害。B.1.2.2插穗应带有一个饱满腋芽和一片健全叶,叶片下短茎长3cm~4cm。B.1.2.3剪口平滑,斜面与叶同向,腋芽和叶片应完整无损,上段剪口距叶柄处3mm左右,应随剪随插。B.1.3扦插B.1.3.1应根据不同气候情况,适时扦插。一般春插在2月~3月,夏插在4月底至5月下旬,秋插在8月~9月,冬插在11月~12月。较寒冷的地区以夏插为宜。B.1.3.2将苗床充分喷湿,待稍干不粘手后,按叶片的长度进行划行扦插。B.1.3.3插穗直插或将叶片稍翘起斜插入土,叶面应顺主风向,叶柄和腋芽应露出土面,叶片不贴土。插后应立即遮荫并充分喷水至培养土湿透。B.1.4苗木出圃茶树种苗出圃规格按GB11767规定执行。B.2茶园建设B.2.1园地选择茶园宜选在平地或坡度25度以内的山地,土壤为红壤、黄壤或沙质壤土,要求土壤微酸性,pH4.0~6.5,土层厚度1m以上,地下水位1m以下,土质结构良好,无污染,富含有机质。B.2.2茶园规划B.2.2.1道路设置依据园地规模设置主干道、支道与步行道,主干道宽3m~4m,支道宽2m~2.5m,在茶行与支道之间,设置步行道。道路应按“之”字形绕山开筑。B.2.2.2道路绿化茶园主干道与支道两边种植豆科类、落叶或常绿类行道树,株距10m~12m左右。B.2.2.3排灌设施茶园修筑蓄水池、蓄水沟、排灌沟等,做到小、中雨雨水不出园,大、暴雨积沙走水不冲园。B.2.3园地开垦B.2.3.1平地和坡度5度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等高条栽。B.2.3.2坡度在5度以上时,建梯面内倾等高梯田,梯田宽度昀窄不小于1.5m,梯壁高度超过2m的要做好护壁设施。B.2.3.3石砌梯壁倾斜度在70度以内,心土夯筑梯壁在60度以下。B.2.3.4表土回沟(种植沟),心土筑埂。梯埂应高于梯田面20cm。B.3栽培管理B.3.1划种植行DB35/T943—20098B.3.1.1梯面宽1.5m的梯层茶园种一行,距梯埂外沿80cm~90cm平行划种植行。B.3.1.2梯面宽2.7m以上的梯层应按行距1
本文标题:DB35 T 943-2009 地理标志产品 福建乌龙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710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