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ppt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步骤1标题步骤2标题步骤3标题步骤4标题步骤5标题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本课内容在小学数学阶段的地位和作用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长的相关知识教材分析三年级下册教材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习平面图形面积知识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教材以“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等一系列活动为素材,将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有关的知识巧妙地串在一起,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兴趣。本课教材主要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教材例1通过先让学生用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3个不同的长方形,并填好表格,让学生通过这个操作初步体会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与宽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例2通过测量面积及试一试,探索并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第三部分从正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第四部分练一练主要目的在于巩固新知,让学生能利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由此我根据教学内容把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作为教学重点,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过程又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没有把它作为例题来教学,而是在练习中,先计算长方形面积,再演示宽不变,逐次缩短,最后演变成长与宽同样长。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学情分析1、学位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属于直观的逻辑思维,需要依赖具体的形象、材料来理解抽象的面积公式。故我通过动手摆来、观察的教学环节实现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的过程从而推导出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2、充分依赖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借助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特点的认识、面积单位的认识等知识基础,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发现、验证并归纳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利用知识的迁移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2、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发现问题的意识,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3、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合作与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学过程第一环节(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给学生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的学具,要求学生估计他们面积的大小,你能怎样验证?如果是要给数学课本包书皮,书皮大小是多少?你该怎么办?第二环节(二)实践探究,形成猜想1.动手操作,形成猜想。先让学生完成“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如何测量它的面积”的任务小组合作,在纸上摆一摆,在组内说一说。老师着重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的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怎样的联系?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并猜想它的面积跟什么有关?第三环节(三)动手实验、验证猜想2.再次动手操作。先让学生用多个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小组合作,在纸上摆一摆,摆出3个你们最喜欢的长方形,并填写下表。3.反馈交流。填完表后,老师带领学一起观察摆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是多少?(计数方法)老师着重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的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怎样的联系?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第四环节(四)归纳评价,总结方法概括规律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长与宽的积正好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并用语言描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第五环节(五)灵活应用,迁移方法在推导正方形面积公式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没有把它作为例题来教学,而是在练习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时,把一个长7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渐变成长3分米、宽3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即长和宽相等时,就变成了边长×边长,从而总结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边长×边长。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第六环节(六)联系实际,学以致用。1、解决数学课本书皮纸大小的问题计算2、课本P79第2题教学设计思考本节课采用实验—猜想—验证-归纳总结的教学模式。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去实验发现,自己去求证,自己去总结,自己去推行,吸引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理解数学知识,积累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本文标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756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