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08届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3
08届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3.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①到端午节时,关中道的人就换过季了。春天过去,炎夏到来,此后天越来越热,夏季驱热避暑的用品也便应市。到端午这天,出门的女子不光要回娘家看忙,长辈要送粽子给儿孙,朋友聚会时要饮雄黄酒,插艾,还有一种重要风习就是赠扇,也叫遗扇。②据《唐会要》道:“贞观十八年五月五日,太宗谓长孙无忌、杨师道曰:‘五日旧俗,必用服玩相贺。’今朕各遗正白扇二枚,庶动清风,以增美德。”这些扇子扇面由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题鸾、凤、蝶、龙等字。这是端午赠扇的肇始。之后,赠扇之例遂沿袭不废。宋苏轼《皇帝阁端午贴子》之六谓:“一扇清风洒向寒,应缘飞白在冰纨。坐知四海蒙膏泽,沐浴君王德似兰。”扇是冰纨扇,上题飞白书。后两句虽然有皇恩浩荡、黎民沐恩的鼓吹,但诗意是祥和的晏安的。晏殊因为累迁后拜相兼枢密使,在仁宗朝得到信任,接触皇帝的机会多,所以得到皇帝赠扇的机会也多,他的诗中更不止一次地吟咏画扇、赠扇的喜悦心情:“画扇催近暑,玉符喜辟邪。”“重重团扇画秦娥。”(《内廷》)扇上画有灵符,还有美丽的秦娥。③宋人中赠扇诗较好的应是梅尧臣及张无尽。梅尧臣《端午前保之太傅遗水墨扇及酒》诗道:“画扇双酒壶,置前兵吏立。言将国匠奇,重以风义执。树石水上看,山河月中入。使持菖蒲饮,不畏青蝇及。”梅尧臣是有名望的诗人,朋友送给他的扇子自然也不平凡,是一柄画水墨画的山水画扇,朋友说,扇子是国之奇匠制成的,送给以风义自勉的梅尧臣,以表示自己的心意。扇子上一碧万顷的浩渺水波,水中峰峦隐没,树石重叠;看山色树影之上的月色,是黄昏或初夜的时分了。在这个时候,持着一把水墨扇,给一双酒壶里注满送来的菖蒲酒,避邪又防蚊,心里和身上哪还会有暑热的感觉呢?张无尽的诗名《端午献扇》,也如题儿孙晚辈献给他的扇子:“纨扇新成献酒翁,草堂虚寂起清风。欲知妙用真无有,不离而今掌握中。”似有意,似无意,弦外音反正不好猜度。④文人之间的画扇、写扇、赠扇,而一般的庶民百姓也买扇、卖扇。城市集镇就有专门买卖扇子的地方。宋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卷之四《京城风俗记》云开封四月,因为气温逐渐升高,故而夏令应时之物便上市了。平常日子,亦有扇子专卖铺。南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即记杭州铺席卖扇,据严耕望先生考证,成都在唐宋时也有扇子专卖店。这些扇子专卖店的开设为端午赠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越元明迄清,赠扇之俗不废。⑤关中民间似乎没有赠扇的讲究,但夏忙前的镇店集市上,人头涌动,买农具的,买麦、竹蔑编织的草帽竹帽的,竹蔑扇、芭蕉叶扇子的,比比皆是。芭蕉叶扇,用细线编一个圈边,竹扇则是淡青或豆青或淡黄的竹皮,又轻又薄,形若浮云,有些不甘寂寞的人就在扇上写下几行字:“扇子有风,拿在手中,谁要来借,等到入冬。”⑥记得宋僧文莹的《玉壶清话》卷第六记范质的故事:“初,周祖自邺起事向阙,京国罹乱,鲁公遁迹民间。一旦,坐对正巷茶肆中,忽一形貌怪陋者前揖云:“相公相公,无虑无虑。”时暑中,公执一叶素扇,偶写“大暑去酷吏,清风来故人”一联在上,陋状者夺其扇曰:“今之典刑,轻重无准,吏得以侮,何啻大暑耶?公当深究狱弊。”持扇急去。……世宗命公与台官剧可久,知杂张湜聚都省详修刊定,惟务裁减,太官供膳。殆五年书成,目曰《刑统》。”⑦周祖指后周太祖郭威,世宗指后周世宗柴荣。鲁公即范质,入北宋后,宋太祖赵匡胤使知枢密院加侍中,封鲁国公,时人敬之,称范鲁公。当然,这个附会神仙的故事不可靠,但这个扇上题句的故事不仅暴露了五代至后周时刑罚的酷滥无准,官吏侵凌,人民深受其害,实在有过于大暑酷烈;而且还催生了《刑统》的起草颁布,是使后来之政府得以依法行政。⑧我爱这两句诗的气度及宅心,念兹在兹,耿耿难忘。有一年去杏园,请斯维至先生为书此十字于扇面,斯先生欣然以篆书题写,行笔古朴清润,不意斯先生写走了眼,上一句写成:“清风若在手”,再定睛一看,哟,写岔了,斯先生情急智生,继续写下去,道:“春雨施天下。”好!此句尤妙,以虚驭实,至于意蕴,则各擅其趣。至今这幅小扇面我犹藏之箧笥。(韩健畅《端午赠扇》,文汇报2007年6月18日,有删节)1.第②段中,唐太宗“赠扇”主要为了表达他对臣下的希望。(2分)2.从第⑤段中人们在扇上题文:“扇子有风,拿在手中,谁要来借,等到入冬。”可以看出扇子具有□□□□的功用。(2分)3.对第⑥段引述范质的故事,分析有误的一项()(3分)A.暴露了五代至后周时官吏滥用刑罚危害百姓。B.说明赠扇的历史沿革和鲁公清除酷吏的决心。C.催生了《刑统》使后来的政府得以依法行政。D.为文章结尾作者请斯维至先生题扇埋下伏笔。4.文末作者说:“清风若在手,春雨施天下”一联以虚驭实,根据对原句的理解,“春雨施天下”的含义是。(2分)5.文章援引大量古诗文,举例说明这样写的好处。(4分)6.根据对全文的理解,补全下面画线处的文字。(5分)“端午赠扇”是一种的习俗。(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0分)永远的校园(节选)谢冕①蒲公英小小的种子,被草地上那个小女孩轻轻一吹,神奇地落在这里便不再动了——这也许竟是夙缘..。已经变得十分遥远的那个八月末的午夜,车在黑幽幽的校园林丛中旋转终于停住的时候,我认定那是我一生中最神圣的夜晚:命运安排我选择了燕园一片土。②燕园其实并不大,未名不过一勺水。水边一塔,并不可登;水中一岛,绕岛仅可百步余;另有楼台百十座,仅此而已。但这小小校园却让所有在这里住过的人终生梦绕魂牵。其实北大人说到校园,潜意识中并不单指眼下的西郊燕园,他们大都无意间扩展了北大特有的校园观念:从未名湖到红楼,从蔡元培先生的铜像到民主广场。或者在北大人心目中,校园既具体又抽象,他们似乎更乐于承认象征性的校园的灵魂。③我同样拥有精神上的一座校园。我的校园回忆包蕴了一段不平常的记忆。时代曾给予我们那一代青年以特殊的机遇,如今思来,可说是痛苦多于欢愉。我们曾有个充满期待也充满困惑的春天。一个预示着解放的早春降临了,万物因严冬的解冻而萌动。北大校园内传染着悄悄的激动,年轻的心预感于富有历史性转折时期的可能到来而不安和兴奋。白天连着夜晚,关于中国前途和命运、关于人民的民主和自由的辩论,在课堂、在宿舍、在湖滨,也在大、小膳食厅、广场上激烈地进行。这校园与我们青春的希望与失望相连,他永远不灭。④这真是一块圣土。数十年来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先天下的严峻思考,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这更是一种精神合成的魅力。科学与民主是未经确认却是事实上的北大校训。二者作为刚柔结合的象征,构成了北大的精神支柱。把这座校园作为一种文化和精神的现象加以考察,便可发现科学民主作为北大精神支柱无所不在的影响。正是它,生发了北大恒久长存的对于人类自由境界和社会民主的渴望与追求。⑤这里是我的永远的校园,从未名湖曲折向西,有荷塘垂柳、江南烟景,从镜春园进入郎润园。从成府小街东迤,入燕东园林荫曲径,以燕园为中心向四面放射性扩张,那里有诸多这样的道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那里行进着一些衣饰朴素的人。从青年到老年,他们步履稳健、仪态从容,一切都如这座北方古城那样质朴平常。但此刻与你默默交臂而过的,很可能就是科学和学术上的巨人。当然,跟随在他们身后的,是更多的学生,作为自由思想的继承者,学生们默默地接受并奔涌着前辈学者身上的血液——作为精神品质不可见却实际拥有的伟力。⑥这圣地绵延着不会熄灭的火种。它不同于父母的繁衍后代,但却较那种繁衍更为神妙,且不朽。它不是一种物质的遗传,而是灵魂的塑造和远播。生活在燕园里的人都会把握这种恒远同时又是无形的巨大的存在。那是一种北大特有的精神现象。这种存在超越时间和空间,成为北大永存的灵魂。⑦这是一片自由乡土。从上个世纪末叶到如今,近百年间中国社会的痛苦和追求,都在这里得到积聚和呈现。沉沉暗夜中的古大陆,这校园中青春的精魂曾为之点燃昭示理想的火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者,从这里眺望世界,用批判的目光审度漫漫的封建长夜,以坚毅的、顽强的,几乎是前仆后继的精神,在这片落后的国土上传播文明的种子。近百年来这种奋斗无一例外地受到阻遏。这里生生不息地爆发抗争。北大人的呐喊举世闻名。这呐喊代表了民众的心声。阻遏使北大人遗传了沉重的忧患。于是,你可以看到一代又一代人的沉思的面孔总有一种悲壮和忧愤。北大魂——中国魂在这里生长,这校园是永远的。⑧怀着神圣的皈依感,一颗偶然吹落的种子终于不再移动。它期待着一种奉献,以补偿青春的遗憾,并至诚期望冥冥之中不朽的中国永远绵延。7.第①段中加点词语“夙缘”在文中的含义是。(2分)8.第②段多处写到校园的“小”,其用意是什么?(2分)9.文章从不同的侧面涉及北大的精神,请概括北大精神的内涵。(4分)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A.本文从北大校园生活写起,然后由“拥有精神上的一座校园”引起下文。B.文章主要抒写自己对北大精神的领悟,颂扬北大魂与中国魂的共生永存。C.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北大的深深地怀念之情。D.文章由“北大魂”(北大精神)联系到“中国魂”,逐层深入地揭示主题。E.作者把北大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生命体来描写和赞美的。F.本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词藻华丽,读来让人感动,给人深刻的启迪。11.文章题为“永远的校园”,作者为什么说北大是“永远的校园”,请阐释之。(3分)12.简要分析第⑧段划线语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空)(5分)13.(1)别有幽愁暗恨生,。,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2)山气日夕佳,。(陶渊明《饮酒》)(3),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5)少年心事当拿云,。(李贺《致酒行》)(6),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7)苟利国家生死以,。(林则徐)(四)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4-16题。(8分)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14.从诗歌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七言。(1分)15.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2分)16.这首诗的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选取一个角度分析。(5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郁离子谓执政曰:“今之用人也,徒.以具数与,抑亦以为良而倚以图治与?”执政者曰:“亦取其良而用之耳!”郁离子曰:“若是,则相国之政与相国之言不相似矣。”执政者曰:“何谓也?”郁离子曰:“仆闻农夫之为田也,不以羊负轭;贾子之治车也,不以豕骖服。知其不可以集事,恐为其所败也。是故三代之取士也,必学而后入官,必试之事而能.然后用之,不问其系族,惟其贤,不鄙其侧陋。今风纪①之司,耳目所寄,非常之选也,仪服云乎哉?言语云乎哉?乃不公.天下之贤,而悉取诸世胄昵近之都那竖②为之,是爱国家不如农夫之田、贾子之车也。”执政者许其言,而心忤.之。【注】①风纪:指法度和纲纪。②都那竖:指那些游手好闲,衣着华美的官宦人家未成年的纨绔子弟。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中的意思(4分)(1)徒.以具数与()(2)必试之事而能.()(3)乃不公.天下之贤()(4)而心忤.之()18.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是故三代之.取士也A.今之.用人也B.亦取其良而用之.耳C.仆闻农夫之.为田也D.乃不公天下之.贤19.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A.不以羊负轭——不用羊担负重轭B.不以豕骖服——不用狗担任骖服C.仪服云乎哉——只看仪表服饰行吗D.言语云乎哉——只看言谈举止行吗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知其不可以集事,恐为其所败也。(2)是爱国家不如农夫之田、贾子之车也。21.
本文标题:08届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954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