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03年MAM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六)
试卷类型:A2003年MAM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六)MAM:M-MarchA-AprilM-May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相同的一项是A.栖.息蹊.跷芳草萋萋..休戚.相关B.累.及磊.落护苗保蕾.身陷缧.绁C.瑰.丽日晷.大家闺.秀奉为圭.臬D.悔.悟晦.涩诲.人不倦毁.誉参半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谙习既使推心至腹高屋建瓴B.锤炼赋予熏陶渐染切中肯綮C.遒劲意蕴丰功伟迹坐想其成D.抉择决窍发奋图强引吭高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走进超级市场的厨具部,看见许多精致..的炊具,你会大吃一惊的。B.恰当使用中草药泡制..方法,可以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加强疗效。C.社会公德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生活准则,它提供了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D.随着冬季的到来,我校的作息时间也相继..有了变化。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美国与伊拉克的战争一触即发,中东局势充满了变数,令许多投资者退避三舍....。B.他在哲学上造诣很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C.打好基础才能造房子,这个道理很浅显,但是得寸进尺....的心态,却往往影响人们对这一真理的认识。D.老师讲课,如果过于清楚透彻,不给学生留些思考的余地,就难免有越俎代庖....之嫌。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对于这些问题,每一个公民乃至我们高中生都不能忽视,因为它们关系到每个人的行为习惯,道德养成。B.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C.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最根本的仍是需求不足。从这样的宏观经济现状出发,仍需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推动西部开发。D.国家越发展,事业越兴旺,越要发扬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形成艰苦创业为荣、奢侈浪费为耻的社会风气。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这南方初春的田野!__________……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①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②大块小块的新绿有的浓,有的淡,随意地铺着;③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④树上的枝芽儿密密的,⑤咕咕的冬水在田野起着水泡,⑥田里的冬水也在咕咕地起着水泡,A.①③⑥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④⑥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当一位像居里夫人这样杰出的人物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我们不应仅仅满足于回顾她的工作成就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杰出人物的道德品质可能比纯粹的理智的成果对一个世代以及整个历史进程所具有的意义还要大。不仅如此,甚至后者..的取得也要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道德境界。而且这种依赖程度比通常认为的大得多。我很幸运能与居里夫人保持20年高尚而且纯洁的友谊。她那人性的伟大使我的崇拜之情与日俱增。她的力量,她的意志的纯洁,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她的客观公正,她坚定不移的判断力——所有这些不易发现的品格都集中在她一人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认为自己是一名社会的公仆,她那极度的谦逊从未给自满留下任何空间,她始终感觉到社会的残酷与不平等并因此备受压抑,这使她的外表带有严肃的一面。而这一点很容易被不熟悉她的人误解——这是一种罕见的,不能为任何艺术气质减轻的严肃。一旦她认为某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会毫不妥协持之以恒地追求到底。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成就——证明了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并不仅仅由于她超凡的直觉,还因为她在无法想象的极端困境中仍然保持的专注与执著,而这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上是不常见的。即使居里夫人的品格与献身精神所具有的力量仅有一小部分还活在欧洲知识分子的心中,欧洲将会拥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爱因斯坦于1935年11月23日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为居里夫人举行的追悼会上作的悼词)7.本文第一自然段中加点的“后者”具体指的是A.居里夫人的杰出的工作成就B.居里夫人对人类的页献C.杰出人物的单纯的才智成就D.杰出人物对人类的贡献8.下列不属于居里夫人“人性的伟大”的具体表现的一项是A.她时刻有自己是社会公仆的意识B.她对自己有永不满足的严格要求C.她有易遭人误解也不能减轻的严肃外表D.她有毫不妥协地走正确道路的勇气9.对居里夫人能取得伟大的科学成绩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有大胆的直觉B.居里夫人在困难中能保持对工作的专注C.居里夫人有着崇高的道德品质D.居里夫人能像许多科学家那样克服困难,执著工作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居里夫人的科学研究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实,她的道德品质对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可能更加重大。B.作者认为许多人不能充分认识到杰出人物的道德品质对其科学成绩的取得有重大的决定性意义。C.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及那些不接近她的人的误解,使居里夫人具有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外貌。D.作者希望居里夫人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科学的献身精神使欧洲的未来更加光明。三、(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固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选自《后汉书严光传》)注:唐尧,古帝名,初封于陶,又封于唐,号陶唐氏,后传位于舜。巢父,相传为尧时的隐者。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区区欲即诣.造诣:会见B.车驾即日幸.其馆幸:特指皇帝到某处去C.昔唐尧著.德著:以……著名D.不可相助为理.邪理:治理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乃令以物色..访之B.自屈语言..C.帝从容..问光曰D.复特征..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乃投札与之.舍于.北军封奏之.乃耕于.富春山区区欲即.诣造乃.变名姓帝即.其卧所乃.张目熟视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严光淡泊名利、豪放旷达的一组是①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②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③舍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④(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⑤论道旧故,相对累日⑥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②⑤⑥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严光不慕名利。他同刘秀是同学,刘秀做了皇帝,他不仅不去攀附,反而改名换姓,隐而不见。B.严光起初为光武帝礼贤下士的做法所感动,一度想要效法巢父,为朝廷出力,但又不喜光武帝逼迫太紧,所以后来他还是拒绝出任谏议大夫,决心终身隐居。A.C.B.D.C.严光性情放旷,在光武帝面前表现得洒脱随意。与“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太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D.本文作者有几处动用了小说家笔法,如严光在齐国大泽中被人发现和“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等文字,为文章增添了神奇色彩,使之更具感染力。第Ⅱ卷(共105分)四、(15分)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2分)译文: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3分)译文:17.阅读李商隐的一首诗,回答下题。(6分)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注:“贾生”,就是贾谊。本诗情节取材于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的一段故事:“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祭祀后,接受神的福祜),坐宣室(汉未央宫正殿,借指汉朝朝廷)。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1)贾谊得到皇帝的赏识,作者对此持何态度?(3分)(2)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慨?(3分)18.按要求给古诗文填空。(4分,任选两题)(1)长安回望绣成堆,,。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这次第,。(《声声慢》(3)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酒属客,……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孔融“让梨”与罗尔斯“分粥”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说的是孔子第三十二代嗣孙孔文举,年方四岁,就知逊让之礼。一次,邻居送来一筐梨,哥哥们争先恐后抢大的,独有孔融取一最小的。老父问他:“哥哥们都拣大的拿,为什么你却挑小的呢?”孔融答道:“我年纪小,理应吃小的。”孔融乖。可惜人大十八变,小时候那么甜的一张嘴,以后做起文章来,却锋芒逼人,多讥嘲之词,终于触怒曹操,招致杀身之祸。孔融曾任北海太守。想那孔融,既为圣人之后,从小又品性甚好,在一省之长的位置上,定然爱民如子,清正廉洁,深得百姓厚爱。但这时的孔融,乃封疆大吏,已由“让梨”变成了“分梨”,地位变了;北海之“梨”,均由他做主决定如何分法(那个时代,断无“民主”一说),权力大了。不是低估孔太守,此时的他,决不会只拣小的拿了。否则,“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便难以保证。既不愿自己饿肚子,又想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面对物质财富贫乏、北海之内人多“梨”少的境况,孔大守的眉头,一定比写文章时蹙得还要紧。直到被杀,孔融也没有想出两全的解决办法。从那时到现在,古今中外多少政治家、经济学家围绕着“梨”的分法,挖空心思,吵吵嚷嚷,提出了无数种方案,假设、求证、实验,但结果大多不能令人满意。最具先进性的自然也有,比如“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以身作则”“享受在后”以及“六提倡八严禁十不准”等。然而说归说,做归做,口号不是制度。有的人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一旦有权有势,便巧取豪夺,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你咋办?东方不亮西方亮,人不能叫屎憋死。最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有个叫罗尔斯的老外,写了一本书《正义论》。他把社会财富比作一锅粥——在咱们这里叫“大锅饭”,由此提出了五种分粥的办法。其中第五种办法,我认为能够解决孔融分“梨”中的难题。那办法其实并无多少奥妙,就是让分粥者最后领粥,即要等其他人把粥领走了,自己才取剩下的那份。这就给分粥者提出了一个起码要求:每碗粥都要分得很均匀。道理极其简单,如果分得不匀,最少的那碗粥只好留给自己,只有分得平均合理,自己才不至于吃亏。这时,分粥者非但不需出以公心,仅为自己着想,结果也是公正、公平的。我们对于腐败现象的根源,找得够多了,比如封建残余的影响,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为官者对自己的放纵,社会财富的不丰等等。但最根本的,其实是分配机制有问题。为官者既有权决定财产的分配,又有权首先领取财富,这样一来,分配的公正、公平,只能建立在为官者的觉悟和良心之上。遇上个真正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者自然再好不过,倘若摊上个私欲膨胀、贪得无厌的货色,大多数人只有吃亏的份了。如果按照罗尔斯先生的“第五分粥法”,分粥的人只有权利分,但无权先拿,那么,再愚蠢的家伙——况且,分粥者没有一个愚蠢的——也知道公正、公平、公道对于自己是多么重要了。党的领导干部一向被称作人民的“公仆
本文标题:2003年MAM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956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