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一、重要名词1、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把德国古典哲学发展到了顶峰,创立了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已存在着“绝对精神”,即整个宇宙精神,它是一切现实事物的本源,创造了自然与人类社会。他又认为“绝对精神”始终处于从低级向高级的不断运动和发展之中,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形成了系统的唯心主义辩证法体系,他的辩证法也被马克思称为“合理内核”。在法制思想方面,黑格尔认为好的法律可以使国家繁荣昌盛,由法院依法公开行使审判权,因为公开审判不仅有利于保证审判的公正,而且有利于向民众宣传法律。其主要代表作是《逻辑学》和《法哲学》。2、费尔巴哈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曾在埃尔兰根大学任教,后来参加过德国社会民主工党,主要功绩是在唯心主义统治德国哲学界达数十年之久后,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肯定自然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认为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提出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因此人能认识客观世界和客观规律。他还论证了宗教和唯心主义在本质上的联系,指出唯心主义只是用理性改造了的神学。缺陷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以人本主义的形式出现的,把人只看作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着的生物,唯心主义地解释社会现象。费尔巴哈还企图建立一种无神的“宗教”来宣扬超阶级的“爱”。他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连黑格尔的辩证法也抛弃了,这就使他的唯物主义有形而上学的局限性。费尔巴哈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之一。主要著作有《黑格尔哲学批判》、《基督教的本质》。3、《莱茵报》全名《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1842年1月1日在德国科隆创刊。由当时莱茵省反对普鲁士专制政体倾向的资产阶级人士主办。在马克思任主编期间,《莱茵报》以崭新的战斗姿态,对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作了广泛的抨击。为了抗议普鲁士政府的书报检查制度和报社股东的妥协企图,马克思宣布退出。至1843年3月31日被封禁停刊。4、《巴黎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写于1844年4—8月。由三个未完成的手稿组成。马克思第一次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出发,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对自己的新的哲学、经济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作初步的综合性阐述。马克思批判地改造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异化概念,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用它批判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阐明了异化劳动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关系,指出:它只有扬弃私有财产才能结束异化劳动,要使社会从私有财产中解放出来,必须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这部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形成阶段的一部重要著作。5、《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第一部著作,写于1844年9—11月。“神圣家族”是对青年黑格尔派鲍威尔兄弟及其信徒的谑称,“批判的批判”是指他们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书中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和黑格尔本人的唯心主义,初步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思想,肯定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阐明了人民群众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的思想和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6、《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写于1845年。该提纲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旨趣、特征和体系架构。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者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实践作用的主要缺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旧唯物史观的区别,揭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是改变世界。恩格斯称这个《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7、《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年—1846年合写的哲学著作。本书第一卷是对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正确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同时对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也多有论述,第二卷主要批判了“真正的社会主义”。其中心思想是全面制定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批判唯物史观,从理论上论证科学共产主义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系统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并据此对共产主义做了科学的论证,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之一。8、青年黑格尔派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哲学解体过程中产生的激进派。反对黑格尔体系的保守倾向,力图从它的辩证方法中引出革命的和无神论的结论。青年黑格尔派在哲学上,比较重视黑格尔的方法、继承了黑格尔哲学进步和革命的方面。然而他们同黑格尔一样把思想观念看成产生和支配现实物质世界的原因。在政治上,他们主要通过批判宗教来反对封建制度。主张实行资产阶级改革、政教分离、个性解放,但反对人民群众的斗争,把改革的希望寄托于普鲁士国王身上。9、老年黑格尔派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中产生的右翼思想家集团、德国资产阶级保守派的思想代表。他们顽固坚持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认为“绝对精神”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而对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则加以贬低。在宗教问题上,宣扬有神论,鼓吹宗教信仰,支持教会,甚至用基督教的正统思想解释黑格尔哲学。在政治上,代表封建贵族和与封建势力妥协的资产阶级保守集团的利益,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为普鲁士专制政权作辩护,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二、重要问题(一)、《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对唯物史观的形成有何影响?1、主要问题:1)出版自由问题2)关于林木盗窃法问题3)摩塞尔河谷地区农民问题2、影响:是促使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力,使得马克思由纯政治转向研究经济关系,并从而走向社会主义;使得马克思开始重视客观因素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二)克罗茨纳赫时期马克思的主要活动及其成果1、主要活动:1)与燕妮结婚2)读书,涉及历史、经济学、哲学2、成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之所以写这部著作专门对黑格尔的法律哲学进行分析和批判,是与马克思早期的法律思想及其演变历程密切相关的。同时,这部著作的问世也是政治斗争和理论斗争的现实需要,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三)巴黎时期马克思及恩格斯的主要活动及成果1、马克思在积极参加工人运动的同时,潜心研究法国史、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以及圣西门、傅立叶等人的著作。主要成果:《巴黎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2、恩格斯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体察和思考,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结论。主要成果:1843年底—1844.1为《德法年鉴》撰写:《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状况》《英国工人阶级状况》3)合写《神圣家族》,对青年黑格尔派进行了一次彻底清算。(四)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在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唯物史观所作的经典表述。这一表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及其基本原理的规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恩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结合笔记酌情解释)第二讲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发展一、重要名词1、蒲鲁东法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无政府主义创始人之一。从小资产阶级立场出发批评资本主义社会,认为摆脱资本主义的办法是保护小生产者的私有制。1846年发表《经济矛盾的体系,或贫困的哲学》,声称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观念发展的历史,认为该消灭“坏的”而建立“好的”资本主义。蒲鲁东提出了一整套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社会改革方案,被称之为“蒲鲁东主义”。2、《哲学的贫困》马克思作于1847年。在本书中,马克思在揭示蒲鲁东主义实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了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著作中确立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第一次用唯物史观的原理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社会内部的经济结构;分析了主要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恩格斯指出,《哲学的贫困》表明“马克思已经彻底明确了自己的新的历史观和经济观的基本观点”。3、《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作于1847年—1848年。这部著作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路易·波拿巴雾月十八日》马克思作于1851年—1852年。1848年法国革命与路易•波拿巴的上台,发动政变建立独裁统治;马克思为说明政变的真正原因才撰写了此文。文章揭示了路易·波拿巴政变成功的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从中运用并发展了唯物史观的诸多原理。5、《资本论》《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理论著作。全书分为三卷。是一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把高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结合在一起,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相互作用。全书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变革,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6、摩尔根与《古代社会》路易斯·亨利·摩尔根,美国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是民族学中进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曾任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对易洛魁印第安人进行长期研究。写有《易洛魁联盟》、《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度》等著作。在1877年问世的《古代社会》这部代表作里,主要论述了氏族组织为原始社会的基本细胞,母权制的存在及其向父权制的过渡,以及婚姻、家庭形态发,展的诸阶段等;以进化论观点,划分人类从蒙昧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7、《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作于1884年。恩格斯根据关于原始社会和奴隶制度的大量材料,特别是马克思对美国科学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详细摘要和批语,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系统地科学地阐明了人类社会早期发展阶段的历史,揭示了原始社会制度解体和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的形成过程以及阶级社会的一般特征,证明了唯物史观所具有的普遍意义。这部著作还提出了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两种生产即物质资料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制约的思想。8、血缘家庭婚姻集团按辈分划分,即在家庭范围内,一群直系或旁系的兄弟姊妹互相通婚,但婚姻关系基本上排除祖辈与孙辈、父母辈与子女辈的婚配。建立在血缘婚姻基础上的家庭形式,是人类第一种家庭形态和第一个社会组织,存在于人类由原始群向氏族社会过渡的整个时期,冲破了当时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形式。9、普那路亚家庭即一群同胞的或血缘较远的姊妹同一群平辈但不是她们的兄弟在内的男子,或一群同胞或血缘较远的兄弟同一群平辈但不包括他们的姊妹在内的女子相互通婚。此后改称普那路亚。这种婚姻形式不仅排除了不同辈的近亲通婚,而且也排除了同辈的近亲通婚,是较血缘家庭有所进步的家庭形式。普那路亚家庭是外婚制的开始,是氏族制度产生的直接原因。10、对偶制家庭一个男子与一个女子相对稳定地互为性伴侣的婚姻形态。产生和存在于原始社会晚期,是从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中间形式。对偶婚虽然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但并不是男女双方的牢固结合,很容易被男女双方或一方所破坏。对偶家庭也很脆弱,它是不可能脱离氏族而独立存在的。对偶婚和对偶家庭以女子为中心,成婚后定居于女方氏族,所生子女是母方氏族的成员而不是父氏族的成员。这就从血缘结构上为父亲氏族和一夫一妻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11、野蛮时代基本上是原始氏族社会成长发展直至它的鼎盛时期。野蛮时代是学会畜牧和农耕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可被分为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其中,低级阶段始于制陶术的发明,出现了动物的驯养、繁殖和植物的种植。中级阶段东大陆中级阶段始于家畜驯养,两河流域的闪米特人以及印度的雅利安人处于这一历史发展阶段;西大陆中级阶段始于食用植物的栽培及建筑上用干砖和石头,被欧洲人征服之前的西大陆人处于这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96069 .html